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残酷的,它对人的身心损害是难以想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加剧了它的罪恶。
“二战”期间,德国为了最终取得胜利,加紧研制原子弹。这让美国人惶恐不安。1939年8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建议美国要比德国更早造出第一批原子弹。总统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随后,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的大规模研制计划开始了。此项计划高度保密,就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1945年4月接任总统时才知道的。
1945年夏,美国研制出第一批三颗原子弹,分别叫“瘦子”、“胖子”和“小男孩”。7月16日,第一枚“瘦子”试爆成功。杜鲁门为此大喜过望,他决定对日本投掷“小男孩”,促使它早日投降并一报珍珠港之仇。当时,美国没有战略导弹,只能靠轰炸机来投放原子弹。为了这次行动,美国陆军航空部特意秘密组织了一支轰炸机部队,番号为509混合大队,出任大队长的是蒂贝茨上校。
经过精心准备,轰炸大队准备行动。8月6日,天气预报说,当天天气非常适宜起飞。蒂贝茨的509大队派出三架B-29型飞机,分别前往日本的广岛、小仓和长崎上空,进行最后的气象侦察。混合大队计划:如果广岛上空被云层连一片片草地都能看见,好像这一切是上天专门为“小男孩”的到来而安排好的。蒂贝茨接到气象观测机的报告,兴奋不已:
“真是天助我们!”
7时50分,装有“小男孩”的巨型轰炸机“超级空中堡垒”
起飞,很快就要到达广岛。一位飞机驾驶员低头望了望机外,突然指着下面说:“糟糕,快看,日军的高射炮!”
“别紧张,不必担心。我们现在在近3000米的高空,日本人的高射炮还不能达到如此远的射程,所以大家放心!好了,现在做好准备,进入战斗状态,进入战斗状态!”蒂贝茨对着话筒大声说:
“请大家在投弹计数前把护目镜戴上,一直要到爆炸闪光后才可以摘下来。”
8时15分17秒,到达广岛上空的轰炸机的舱门打开了。投弹时间和操作是仪器控制的,丝毫不差。“小男孩”尾部朝下从轰炸机里滑了出来,在空中翻了几个身,像个跳水的孩子,朝广岛笔直地落下去。由于飞机的重量突然减轻,机身猛地朝上弹了起来。蒂贝茨握住飞机的方向杆,拼命一扳,飞机迅速地朝右拐去,来了个几乎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然后向下加速俯冲,以尽可能快地脱离原子弹爆炸中心。
当时的广岛的居民多达34万,正处于上班的高峰期。大街上人很多,非常热闹。大家都听见了警报声,很多人还看见了头顶上的飞机,但谁也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人料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这颗“小男孩”重4400公斤,在560米的高空自动引爆。爆炸时它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吐出一团火焰,从烟雾中生起一根白色烟柱,急速地坠落地面,照亮了整个广岛。顿时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原子弹的爆炸立刻掩盖了所有的哭喊声。原子弹发出强大的热量,虽然只有几分之一秒,但它却有三十万度的高温,这种高温简直让一切东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原子弹爆炸的同时,一直在后面跟随的最后的一架飞机也打开了舱门,三只降落伞从里面滑了出来。原来,降落伞是美国人准备的测量仪器,是为了收集原子弹爆炸的各种数据,它能及时将测出的各种数据通过发报机发回大本营。片刻之后出现的冲击波,像魔鬼一样扑向了城中的各种建筑物,公共场所、私家住宅全被毁坏了。广岛全市7.6万座建筑物,仅仅剩下了6000多座。广岛上空的大气也被炸了个底朝天。一刻钟之后,开始下起倾盆大雨。雨水冲过的地方,除了血迹,还是血迹。注创作时那种投入的样子,也是利用了一个比喻,把罗丹研究作品时,想这样改又不行、应该那样改的内心世界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