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空间之何莹
14990900000003

第3章

一个星期过去了,何莹腹部的伤口也好的差不多了,拆了线,回家好好修养去了,顺便到学校请了假,月考就在这一两天了,何莹觉得没必要去学校感受紧张的气氛,就找了个借口在家里复习,到考试那天直接到学校考试好了。

何莹的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听从自己哥哥的意见,学做葱饼,自己琢磨着也做了些光饼,这些光饼一般都是些老人家喜欢的,小孩用来磨牙的,现在是2006年磨牙棒在这个小乡镇是还没有普及的,就连小孩喝的奶粉也是还没有卖的。这个小镇不大,只有一条长长的街,半小时就能逛完,两所中学,三中离医院很近,这所学校离镇上也就几分钟的路程,学生上学放学方便,学生中午就喜欢在街上解决午饭,早上吃些早点,上午早操时间有条件的学生经常偷溜出校园吃点点心之类的,这样就方便了很多小摊贩,何妈妈在家将这些葱饼做好,然后装好,拿到三中卖。十五中学离镇子远些,这里依山傍水,比较偏僻些,校园比较小,建校历史不长,学校只有初中部,所以做生意的也少,能在这里上学的一般家里都不富裕,学生要是想吃些什么,只有到食堂买一些小零食之类的。何妈妈每天在三中卖完剩下的就会带到十五中学去,因为一块钱就能买到三个葱饼,可比那些辣条来的实惠,学生都比较爱吃,经常课间操都能卖完,这个时候面粉不贵,八星的面粉一担才要一百块钱,可以做一个星期的葱饼,何妈妈认为很赚钱,芝麻,肥肉也不贵,也就一两块钱一斤,又是长期合作的,老板或多或少都会多送几两,木炭也是自己直接去厂里拉回来的,也算不错,就在自己家里做好了送到学校去卖,不需要花钱租店铺,真好。

葱饼是我们这里的传统名点之一,香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刚出炉的葱饼,片刻之后就酥脆无比;咬一小口,葱香、肉香、芝麻香唇齿留香。葱饼的产生年代已无法考证,从父辈起就已经存在。在当地无人不知晓,风靡几十年的葱饼,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堪比青云山峡幽古、赤壁漂流、大樟溪蹦极,征服了几代人的味蕾,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此物虽貌不惊人,却市场发达。在本土,无论是销售量或是销售额都远远超过了来至大西洋彼岸的hamburger。它既无英俊的外貌,也没有优良的出生地,更没有冠冕堂皇的资格证。多年以来仅凭一张恒古不变的“脸”,和脚踏实地的“内容”,成为了本地当之无愧的“山霸王”和“地头龙”。官方没有承认它的特产地位,而它却早已在人民的心中扎根。

表面缀着层密密的白芝麻,肚子里装着香葱和少许烘的流油的肥肉。传统的诞生地来自一种又黑又脏的土砖窑。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原料绝对通通卫生不达标。(虽然不达标,但也没有听说吃葱饼死过人的,有些厂家标榜的国际标准,结果吃死婴儿害死壮年)

何莹在家偶尔看看书,复习一下初中三年的功课,因为十几年过去了,一些内容有些模糊了,要不是女儿在念初中,自己偶尔需要辅导她的功课,可能早忘光了。比较年代不同,教科书也不同。这个时候的书不深,很多知识都很明白的用文字表示,浅显易懂,不像后世的书,很多都是图片,只能靠想象。

早上五点多,何莹通常都会起来,将语文课本上一些该背的文言文,诗词背背。背背英语单词。六点半就去把早餐做好,顺便叫上自己的弟弟吃早饭,收拾厨房,最后做下来帮忙做葱饼,这是自己家的收入来源之一,父亲在外打工,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把生活费寄回来,家里要是没个收入就会饿肚子,何况现在一个上中学一个在小学,何莹住校,因为十五中学离何莹家很远,每天回家吃饭的话就没时间写作业,人也会很疲惫的。何莹家住在半山腰,家里刚拆了老房子改建了三层的楼房,三层是何莹三叔的,左边的一二层是二叔和爷爷奶奶家的,右边才是何莹家的。二叔的媳妇在去年脑溢血过世了,老人家迷信,找了个道士查看,说是二叔夭折的女儿想妈妈了,找她下去陪她,为了不让她找上二叔和何晓伟,所以,二叔一家都搬到街上去住了,现在只有爷爷奶奶住。

楼房背后是一座山,但这座山不属于何莹家,是属于他们村比较有钱的一户人家的,后山有很多的松树,还有一颗杨梅树是何莹家的,夏天,何莹不喜欢睡午觉,经常偷偷溜到后山,爬上杨梅树摘杨梅吃。秋季的时候,一放假就往山上跑,带着弟弟们收那些晒在人家坟墓场上的稻谷,然后由大人挑回家,收完金灿灿的稻谷,何莹会带着弟弟往山上摘那些好吃的野果,一小颗,黑的透亮,跟珍珠米一样大,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这个时候是农忙的时候,何莹家也不例外,每天母亲和家里的爷爷奶奶婶婶需要很早地将这些刚收的稻谷挑到人家的墓地上的一块水泥地上摊开晒,晒完稻谷就婆媳妯娌一起帮忙做葱饼,装袋,华妈妈一人送到各个学校去卖,上午基本都是这些事情,下午需要忙着切那些肥肉,去自己的菜园收拾收拾,摘些第二天需要的葱回家好好的洗干净,沥干葱里的水,第二天才会去切它,否则辣眼睛。下午四点的时候稻谷就要收拾起来,这是大家农忙时候每天必须做的事。

何莹很喜欢最近几天的生活,虽忙碌却很充实。让她想起,曾经老师问过的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学生的休息日是周末,上班的人也是,那你们知道农民什么时候休息吗?这个的答案让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都是农村的孩子,只有个别家里比较富裕,已经没有在种田了,将田地能承包的都承包出去了,母亲一天到晚干的做多的是待在麻将馆打麻将,也让他们忘记了自己还在农村,闹出了不少青豆是青豆,黄豆是黄豆的笑话。农民一般只有忙完所有的农活的时候才会休息,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享受冬日阳光带给他们的温暖,春日需要顶着绵绵细雨,选秧,拉线,插秧,夏日需要顶着炎炎毒日,在地里开沟引水,除杂草,打杀虫剂,不性的会遇到些菜花蛇,响尾蛇,不小心的会被咬上一口。在八月底的时候大家都需要忙着拿细网将一颗颗稻谷全都罩在细网里的小格子里,然后找木桩子好好地将网固定好,这样到了九月一二号就不用担心稻谷会招到台风的侵害,全都倒了,虽然做好了这些措施,还是会有小面积的倒了,不过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到了九月中旬就能收割了。

何莹手术时间是收完稻谷之后,之后的晒谷子就麻烦婆婆和弟妹了。何莹家很温馨和谐,只要何莹的父亲不在家,家里都不会有争吵。何莹的父亲爱赌博,已经因为赌博抓过一次了,有时候赌到深夜才回家,父母争吵,爷爷的责骂,所以只有眼不见就不会有争吵。不过父亲这两年也有在改变,家里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经济开始变得紧张了,不改也不行了。爷爷是个典型的葛朗台,他的一分一毫都不会浪费,抽着劣质的烟,吃着一两块钱人家不要的肥腻猪肉,还是半买半送的那种。一个月的花费不到两百块。菜吃着自己菜园子的,每个月就是十几块钱的电费,几十块钱的肉钱而已,剩下的都是买劣质烟的花的钱了。饭后一只烟,快活似神仙。这是爷爷饭后常叨念的一句话。奶奶的手很巧,经常做些小玩意给何莹姐弟几个,何莹很喜欢奶奶做的菜,尤其是滑肉汤,华莹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