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14937300000003

第3章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2)

实际上,唯心主义在哲学上有着悠久、卓越的历史。在更加彻底地研究形而上学时,我们值得花时间更细致地讨论它。但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我认为它不是一个竞争者。所以,我将把它暂且放下。

还有其他可能的观点。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谈论心灵和肉体只是两种看待同一潜在现实的不同方法,背后的现实从根本上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精神的。这种观点——中立一元论——可能在形而上学著作中值得讨论,但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我提一下之后也要把它撇开不谈。

在本书中,我们不会考虑在讨论人的形而上学本质时才会关心的各种奇异的哲学立场。相反,我们将集中关注我认为是最有力的两个竞争者,物理主义和二元论。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观点都接受肉体的存在,就像在我的设定中你的观点一样,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否也需要接受非物质的灵魂的存在。二元论者说“是”:人有灵魂,或者人是肉体也是灵魂。物理主义者说“不是”:我们只有,或只是肉体。

二元论

让我再谈谈二元论的立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二元论者认为,心灵是非物质实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这一实体。实际上,如果我们就叫它“心灵”,也并无不妥。但是在讨论二元论时,我通常会谈论灵魂,以此来标示出二元论观点的关键之处,即认为心灵基于或心灵就是某种非物理、非物质的东西。

其次,二元论者认为,肉体和灵魂相互作用。一方面,灵魂可以指挥和命令肉体。比如,就在现在,我的肉体在键盘上打字。二元论者认为,它这么做是由于我的灵魂的命令。我的灵魂可以让我的肉体起立、坐下,或在房间里四处走动。所以,灵魂可以以各种方式作用于肉体。但另一方面,灵魂也会受到肉体的反作用,肉体发出的输入指令最终会被灵魂感知或感觉到。如果你拿起一个大头针,刺破我肉体上的肉,我的灵魂、我的心灵会感到疼痛。所以,作用是相互的:肉体会影响灵魂,灵魂也会影响肉体。当然,如哲学中常有的情形一样,在更为复杂的二元论版本中,交互作用不是双向的,但让我们限制在传统的、双向交互作用的二元论上。我的灵魂控制着我的肉体,我的肉体也会影响我的灵魂。当然,虽然能够相互作用,肉体和灵魂还是相互独立的。不过,通常在各种事件上,它们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虽然“灵魂的处所”这个问题对我们的目的来说并不是非常关键,但还是值得花点儿时间来谈谈。如果存在着灵魂,它们在哪里?实际上,灵魂会有处所吗?我认为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我们言谈间好像灵魂是有处所的,我们说灵魂在肉体中。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如果你打开肉体,就会发现灵魂所处的某个地方。但好像很自然地,我们认为灵魂至少有一个大致的处所。毕竟,我从这里观看世界,就像你在从另一个不同的地方观看世界一样。所以,也许你的灵魂多多少少正处于你的肉体附近。

只要你的肉体在正常运行,这也许就是真的。说不定死亡时,灵魂就会从肉体获得解放,更加自由地四处游荡。实际上,没准我们活着的时候有时都会发生这种事情。有人就记录过灵魂出窍的经历,它们好像抛开肉体,四处游荡。在这样不同寻常的时刻,灵魂也许离开了肉体,后来又返回来。当然,即使这都是真的,灵魂出窍是可能的,然而在既定的时间,灵魂仍处在某个地方,哪怕它不一定就在肉体所在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许这都是幻觉,也许灵魂根本没有任何处所,也许我有一个处所的感受,实际上只是我从我的肉体获得的所有感觉输入形成的幻觉。想象一下,一个人被锁在纽黑文的一个房间里,他能看到的只有设在芝加哥的一个远程摄像头拍到的图像,他能听到的只有放在芝加哥的远程麦克风录下的声音,诸如此类。如果他经历的只是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何他会误以为自己置身于芝加哥,因为所有的感官输入都源自芝加哥。说不定灵魂就是这样运作的,我们被骗了,以为我们处于我们的肉体所在的地方,但也许这只是形而上学的幻觉:搞不好灵魂根本没有处所。

说实话,对于非物质对象应该如何运作,我所知甚少(非物质实体竟能有处所吗?我不知道)。如我已经解释的,我自己不相信灵魂,我不认为二元论立场是正确的。我会把“灵魂是否在空间上有一个处所”这一问题丢给那些相信灵魂的人。好在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无关紧要。如果你想说灵魂有一个处所,也许你会满足于说,它们(通常)差不多跟与之相应的肉体处于同一个地方。但是,如果你更倾向于说,相反,灵魂根本没有自己的处所,这也不成问题。

就我们的目的来说,重要的是二元论的这一主张:存在着灵魂,它通常与它相互联系的肉体不同,它是非物质的实体。如果存在着肉体,也存在着灵魂,而且灵魂是非物质的,那么即使肉体死了,灵魂也可能继续存在!

这是某个人活着的肉体,令人难过的是,它生病了。我们经历了从B1到Bn的过程,到了最后的Bn,肉体停止自我修复。肉体开始衰败,肉体死亡了。我们都知道这个悲伤的故事:蛆虫钻进来,蛆虫爬出去。一天过去了——好吧,也许不只一天——肉体分解了。是的,这都证明了肉体的终结。但如果灵魂是一种非物质、非物理的东西,那么它可以继续存在,哪怕肉体已经坏了。这是二元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相信灵魂的存在,给了你一种你的肉体终结之后会继续存在的东西。

那么死亡是什么?好吧,如果我的灵魂和肉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死亡可能会切断这种联系。肉体坏了,再不能给心灵传去输入指令;灵魂再不能够控制肉体,让它四处走动。但即使如此,灵魂也可能继续存在。至少,有这种可能。如果我是二元论者,那么我死后继续存在的可能性就值得斟酌。

但是仍有一种怀疑。二元论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的联合:一种肉体和灵魂的三明治。如果人是一种联合,如果人是成对的——灵魂加上肉体——那么当你毁掉肉体之后,你不就毁掉了这个人?毕竟,当你毁掉了成对的东西中的一部分,这一对就不再存在了,那这个人也就不再存在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最终不能从我的肉体死亡中真的存活下来,哪怕我们假定二元论是真的?

然而,幸运的是,二元论者至少会给出两种可能的回答。一种可能性是,二元论者坚持认为,严格说来,一个人不是一个灵魂加一个肉体;严格说来,人只是灵魂。照此说来,我只是我的灵魂,再也没有别的。显然,按这种观点来说,我肉体的毁灭并不会真正涉及我哪怕是一部分的毁灭。当然,我跟我的肉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毁掉肉体根本不会毁掉我的一部分。(这里有一个类比:我跟我住的房子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但是毁掉我的房子并没有毁掉我的一部分。)

这是二元论者可能提出的一个立场:严格说来,人只是灵魂。灵魂跟肉体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人不是灵魂和肉体,人只是灵魂。哪怕这种紧密的联系被破坏了,但是人,那个灵魂,还可以继续存在。

而这只是二元论者可以采取的路线,他不一定要走这条路。相反,二元论者可以坚持说,虽然我的肉体真的是我的一部分,它不是我的核心部分。相反,若我要继续活下去,肉体是可以失去的。毕竟,事物一直在失去其某些部分,并不必然会因为这些失去而整个毁了。比如,我汽车的右前轮以前有一个轮毂,但现在没有了。那个轮毂当然是我汽车的一部分,但即使如此,在轮毂失去和坏掉之后,我的汽车仍继续存在着:那个轮毂是我汽车的一部分,但不是核心部分。(实际上,即使没有换新的轮毂,我的汽车仍继续存在着!)类似地,虽然一个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由肉体和灵魂组成,但是在肉体毁掉之后这个人也许仍能继续存在下去。肉体是这个人的一部分,但不是核心部分。

我不会做出决定说在这两个答案中,二元论者采取哪个更好。不妨说,这两个答案好像都可以接受。那么,不管采取哪个答案,我认为二元论者都可以坚持说,在我的肉体死亡和毁灭之后,我至少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我要强调一下,二元论者只是坚持死后存活的可能性,因为只是非物质的灵魂的存在并不能完全、自然而然地保证在肉体死后灵魂真的可以存活下来。也许尽管存在着灵魂,但是当肉体死亡时它也死了!

所以,这里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非物质的灵魂是否存在?真的可以用非物质实体这样的术语来理解心灵吗?真的存在两种不同的事物,也就是肉体和灵魂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还想知道,假如灵魂存在,它能否从肉体的毁灭中存活下来。毕竟,灵魂可能是跟肉体分离的,但即使如此,它也可能在肉体被毁掉时遭到毁灭。

因此我在说明,如果存在灵魂,至少为我死后存活的可能性打开了大门。但这没有保证,因为没有进一步的论证,就不能保证灵魂会从肉体的死亡中存活下来。哪怕它是分离的,它也可能在肉体被毁掉的同时遭到毁灭。要知道,我们考察的毕竟是交互作用式二元论。肉体和灵魂之间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当你刺我的肉体时,这一肉体上的过程会在我的灵魂中引发各种事件——痛感!那么,类似地,当我的肉体死亡时,也就是发生从B1到Bn的物理事件时,它们会在我的灵魂中引发一个并行的过程,可称之为从S1到Sn,这些过程会导致(或构成)我灵魂的毁灭。所以当我肉体死亡时,我的灵魂也死了!

这是我脑海中的图景,它跟我们之前表现肉体之死的图类似,但现在我补充了这一个观点:当肉体死亡时,它会同步造成灵魂的死亡。(当然,我不清楚如何画出灵魂,所以就画了一个带光环的脸。)

但这时,有人可能想提出反驳。在我们讨论的灵魂观里,灵魂是一种非物质实体,它不是由普通的、原子般的物质组成的。但是,如果灵魂是非物质的,那是否就可以自动地、毫不费力地推断出,灵魂不可能被一个物质的过程毁灭?肉体之死,从B1到Bn,显然是一个物理过程,而非物质的灵魂不可能被物质、物理的过程毁灭,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