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的后半生
14805400000031

第31章 后记

时下书店里各种关于蒋介石的著作已有不少,因此有必要将这本书的特点写出来,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一、蒋介石88年的生涯可谓曲折复杂,大致可分为大陆时期62年(1887—1949)和台湾时期26年(1950—1975)。若从他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较大影响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算起,他的大陆时期(30年左右)和台湾时期(26年)时间相差不多,两个时期应该在他的历史中占有基本相同的比重。依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历史,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台湾时期的比重似乎还应大一点。可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类传记中,两个时期所占的比例差别很大,大陆时期特别详尽,而台湾时期过分单薄。如刘红著《蒋介石大传》(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上、中、下三册,150万字,1000余页,台湾时期只有150页,不足六分之一。如果说大陆学者的著作有此类缺憾与资料的匮乏有关的话,则难以解释为何台湾与海外学者的书中也有同样的问题。我手边有部旅美学者汪荣祖教授和台湾李敖先生合著的《蒋介石评传》,由台湾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4月出版,这部书上下两册884页,其中大陆时期为772页,台湾时期仅占102页,不足八分之一。我与汪荣祖教授曾在海外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相见,曾当面请教。汪教授的意见是,台湾时期的蒋介石没什么可写的。我对汪教授的学问钦佩已久,但对此一观点不敢苟同。由于时间、空间环境的巨变,台湾时期的蒋介石与大陆时期有了很大差别,应该是有写头的。我们的这部书就较详细地揭示了蒋介石在台湾26年的作为。书中内容虽不能说完全是鲜为人知,至少也是以往同类著作中所忽视的。

二、蒋介石的特殊地位,使他在很长时间影响甚至主宰着国民党、国民党政权的政策与行为。目前不少关于蒋介石的传记没能真正区分什么是政党行为,什么是政府行为,什么是个人行为,常常把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及其政权行为混同于蒋的个人行为。一本他的传记,与一部国民党史没有多大差别。难免会令那些已经熟知国民党历史而希望更多地了解蒋个人的读者失望。我们努力的目标是,要完全以蒋介石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生活为主线,其他的即使很重要也只能作为写蒋的背景,而不能喧宾夺主。如此,或许可以更容易地为蒋在历史上定位。

以上两个特点:以台湾为主,以蒋介石个人为主,就决定了我们所呈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关于台湾时期蒋介石的著作,而不是通常所见到的那种政权行为与个人行为混淆不清,名为写蒋介石而实际上写的是蒋介石领导下的台湾历史的著作。

一部成功的历史著作有赖于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写作过程中,我们尽力所能及,广为搜集两岸出版的各类重要史料,尤其是认真披阅了此一时期的台湾报刊,逐日查找蒋介石言论与活动的线索。在蒋介石个人档案完全开放之前,相信报刊是能提供研究其言行信息量最大的资料。终日查阅旧报刊,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况且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台湾报刊是缩印本,须借助放大镜方能阅读。细心的读者或许能以此来区分出本书与同类著作在资料方面的差别。可以不夸张地说,正因为在资料方面下的死功夫,才使我们有自信写出此书,“丑媳妇见公婆”。纵使读者不同意我们的某些论点,也能通过书中史料来感受那段历史,体会这个人物。

本书从完成初稿到现在已有十年,但尚未见在资料上比我们更完整系统的同类作品。“蒋介石日记”的开放,为蒋介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我去年底专程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查抄,并补充在书中。因此,关于蒋介石20世纪50年代在台情况,有了最新资料。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长期处于分裂敌对状态,对同一客观存在的实体与事物会有不同、甚至完全敌对的理解与称呼。本书在遇到此类情况时,适当做了符合大陆读者阅读习惯的处理。但在整段引用蒋介石文章或谈话(包括引用一些资料或书名)时,则保持了原貌,这是反映历史真实面貌所必需的。读者或许可以通过这些原文,更真切地分析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产物,由我确定写作主旨、风格和提纲,初稿写作的分工为:

赵兴胜第一章至第九章;

陈红民第十章至第十四章、第十七章一节、后记;

韩文宁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第十四章一节;

我做了大量的内容修改补充和文字统一润色工作。

此次出版,根据新资料做了大量补充与修订。同时,由我选配了大量珍稀图片,读者可以通过“读图”来近距离地感受时代气息,直观地了解蒋介石。两岸研究民国史与蒋介石的著名学者蒋永敬教授、杨天石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为本书增色;写作过程中,曾参阅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与资料,书后所列“参考文献”只是最直接的部分;南京大学图书馆港台阅览室、港台报刊阅览室的几位老师在查阅资料方面给了不少的便利;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潘平先生、常婷女士提供了宝贵建议。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对修订工作予以了支持,将本书列入“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黄宝忠、陈丽霞博士,葛玉丹编辑等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在此,谨向他们和所有关心帮助本书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所涉及的是一个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长期存在着尖锐对立的两极,由于我们学识有限和搜集资料方面的困难,书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陈红民于南京仿秋斋

2009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