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教师成长
14803400000015

第15章 实行学校民主管理提升教师主体地位(4)

第四节 以人为善:相信每个教师都很善良

“以人为善”,最大限度地相信教师,以宽广胸襟对待教师,包括对自己有意见的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不仅要学会赏识本校的教师,能从心底里赞扬教师,还要有一种雅量,允许学校里有不同的声音。只要是管理,就会涉及人的行为,触及人的利益,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理解不同,产生分歧很正常。校长不但要善待理解自己的教师,更要善待不理解自己甚至和自己唱反调的教师。

一、树立榜样,弘扬善良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去发现教师们的善良,并能在学校树立这样的意识,让教师们都能自觉向善。西湖区某农村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这么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面对家庭的变故、生活的困难,不向学校提一次要求,不向他人发一次抱怨,勤勤恳恳,认真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

案例4-3

陆泉梅用爱和责任诠释教育

陆泉梅老师,西湖区某实验学校数学老师,今年55岁,个子不高,瘦瘦的。就是这位普通的教师,用自己瘦小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执着、爱心教导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事小学教育事业37年,她全身心扑在教育上,先后多次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获得过区第二届“教育教学耕耘奖”。

2003年6月,陆老师的丈夫在小区门口过马路时被一辆公交车撞成重伤。送医院抢救,仍难逃成为植物人的噩运。那一年女儿刚16岁,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中考。在大家为陆老师惋惜、担忧的时候,这个平时事事依赖丈夫的女人,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坚强和勇敢。“那个时候,我不能倒下,女儿要中考了,我一定要让她安心。我要倒下了,谁来照顾老陆?”事故发生后,陆老师没日没夜在医院照顾丈夫,一次次奔波于公交公司,筹措医疗费。那段时间里,陆老师一下子憔悴了很多,但一直靠着“我相信他会醒来”的信念支撑着自己。

时间流逝,9年过去了,奇迹依然没有发生。陆老师却始终如一地忙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用自己的信念照顾丈夫、服务学生。学校曾为了照顾陆老师的家庭情况,让她担任比较轻松的工作,区教育领导也多次前往慰问,让她保重身体,有困难可以找组织。可是教了一辈子数学的陆老师不同意,向学校领导要求继续教数学。陆老师通过自己的执着努力,每接一个班,教学成果都是名列前茅。她说:“不放弃每个学生是我的工作态度,要么就不做,如果做了就必须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已快退休的陆老师,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一辈子,也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家庭,支持她顽强工作的信念就是那一份善良,一份责任。陆泉梅在生活中不向困难低头、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学校的每一名师生,感动着西湖区的每一位教师。这位用爱和责任撑起了丈夫和女儿的天空、浇灌着学生心田的优秀教师,让西湖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切感受到她的精神魅力,促使每一位教师怀着善良之心去工作和生活,使西湖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二、润泽学生,感受善良

教师的善和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感染和影响学生们,这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资源。在西湖区,有众多教师用自己的善良和爱感化着学生,让“善”润泽每一颗童心。

案例4-4

西湖区城区一所实验学校里有一位体育老师,她叫卢雅仙。在卢老师28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心里装着学生,关注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感受,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学生都亲切叫她“卢妈妈”。她以善良的心呵护着每一位她的学生,不仅在体育课上、训练中,更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心一意地为学生默默付出,用自己的点滴行为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同事被感染了,学生被感化了,家长们也都感动了。一位体育教师,从“省春蚕奖”到“感动西湖十佳优秀教师”到“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一路走来,足以见证她的优秀。在她的努力下,学校被评为全区唯一的一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她率领的团队,连续二十几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为国家队、省体工队、市少体校培养输送了上百名优秀的体育苗子。学校体育成为浙江省的一面旗帜。卢老师是平凡的,也是光荣的。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像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教师还有许多许多!西湖区范围内,这样敬业、负责、细致、善良的教师也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有那么多教师敬业乐业、团结协作、默默奉献,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所以创造了像保俶塔实验学校一样骄人的成绩和优质的学校。

三、善于悦纳,善待谏言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有大气量。尤其是校长,更要有一种雅量,允许别人发牢骚。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顺利、不如意,发发牢骚甚至埋怨校长,其实也很正常!一旦校长能这样想,心里就豁然了。因为只要有管理,就会涉及人的行为,触及人的利益,产生分歧很自然。校长不但要善待理解自己的教师,更要善待不理解甚至和自己唱反调的教师。西湖区某教育集团郑校长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善于悦纳他人。做教师也好,做校长也好,不能常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应该从正面解读教师的不同“声音”。

案例4-5

在征求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讨论稿)之初,全区各个学校都向所有老师广泛征求意见。由学校组织草拟了实施方案初稿后,通过内部邮件的形式把讨论稿转发到了每一个老师的邮箱,请老师们认真审议方案,积极献计献策,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星期内,各种信息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汇聚到校长室。其中有诚恳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有直接反映自己利益得失的,有中肯的意见,也有不顾大局立位于自己立场否定一些合理条款的。其中更有一位老师对方案提出了六大质疑,批驳方案的种种不是,他用了四张纸近万字尖锐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时的校领导对这些并不合理的意见、建议,采取了宽容、悦纳的姿态,理解他们的想法,客观地分析工资改革的精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怪罪、不批判,让这些老师换位思考,真正地信服并理解全局,使这些老师真正心悦诚服。当时集团郑总校长说:对于正确的意见,我没理由不接受,因为人家是在帮助我当校长。对于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我的态度是,尽可能公开真相。因为我认为,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是把真相置于阳光之下。我相信多数老师是通情达理的,何况自己没有见不得人的勾当,没有理由不磊落。曾有抱怨学校干部奖金多的短信在私下传播,我就通知管理员把相关数据公开,形成人人可随时查看学校每人每月津贴收入情况的制度。至于个别人在网上发表一些不满的帖子,如果有必要我就公开解释,如果没有必要,我就泰然处之。因为我相信,个别老师是一时激愤所为,未必有多大恶意。作为校长,应该具备这种宽广的胸襟,应该拥有一种君子风范。

相信教师,教师才会相信领导。学校层面如此,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亦是如此。互相信任,才能避免上下之间相互猜忌,不致影响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积极的氛围。

相信每一位教师的善良,印证了“教师的事业是良心工作”的流行说法。事实上,只有充分相信教师,西湖区的教育事业才会充满无穷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