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开时刻
14802900000024

第24章 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3)

研究三 国际报道中中国形象的“全景扫描”

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政府的果断行动与公开透明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片好评,扭转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本节通过对现实与理论背景的回顾,对汶川地震的国际传播进行“全景扫描”,试图通过对此次汶川地震中的国外媒体的报道分析,复原中国汶川地震的国际传播环境,并剖析此次地震事件中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启示。

一、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背景

探讨汶川地震的国际传播问题,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家形象理论和妖魔化中国理论。

1.国家形象

大部分研究国家形象的学者从本国视角出发,探讨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环境之下,中国应该如何塑造国际形象。如中国传媒大学郑彤认为,一个国家应通过自己的媒体为本国或别国塑造形象,通过这种国家形象的塑造,在本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形成有利于本国政治决策的舆论环境。【83】

少部分学者通过对外国传媒的内容分析,描述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例如清华大学陈寒溪对中美撞机事件为例,研究《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84】

关于汶川地震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也有传播者做过观察式的研究,认为概括了汶川地震后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的四个方面描述:首先,伤亡数字是各个西方媒体滚动报道的焦点,尤其在灾后第三天,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以后,不少西方媒体将地震报道放到了头版;其次,部分主流西方媒体关注了中国政府及时反应,迅速调集解放军抗震救灾的行动,多数媒体对于此次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再次,更多的西方媒体也都讨论了此次地震后,中国公众对灾区民众、对政府决策的舆论支持,以及在哀悼日当天中国人的一致表现;第四,有不少西方媒体从此次地震后中国媒体的报道入手,讨论中国的新闻自由问题。【85】

2.“妖魔化中国”理论

“妖魔化中国”的提法,最早来自李希光于1996年出版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妖魔化”的原因,一说来源于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快速发展,让西方感到了几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恐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长久以来,欧美各国凭借其世界经济一级的地位,借人权、民主的名义敌视一些新兴经济体。他们习惯了世界经济主导的地位,骄傲自大。直到“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的崛起,使这些一贯目空一切的强势经济体感受到空前未有的威胁。

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就是这种舆论态势的反映。

此外,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存在与不甚完善的制度,也成为西方媒体诟病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上的突飞猛进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民族矛盾等等,都可能成为西方媒体丑化中国国际形象,削弱中国软实力的因素。

在这个背景下,汶川地震中的中国形象被挽救显得难能可贵。

3.“刻板印象”理论

关于“刻板印象”理论的,在本书第二单元研究四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在跨文化语境下更是如此,因为大众媒介是形成人们对其他民族文化整体印象的重要途径,大众媒介又在跨文化中起着相当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大部分首先源于媒体的报道,而各国的传媒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往往只从本国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人们在亲自了解另一个文化之前,已经带上有色的眼镜,对别的国家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事实上,“许多刻板印象都是由大众媒介带来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来源主要有这么两个: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媒体在海外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多仅局限于华裔华侨及与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商人之间等,对西方主流社会影响不大。【86】

汶川地震中国外媒体的报道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刻板印象理论,这个过程中媒介起到的作用不是传统的强化和稳定刻板印象,而是对刻板印象的一种修正甚至颠覆,从下一节的地震国际传播“全景扫描”中便可以看到。

●美国《纽约时报》:救援队竭力抢救地震幸存者

New York Times:Rescuers Struggle to Reach Quake Survi‐vors

●美国《洛杉矶时报》:在美国,焦虑的中国移民关注地震新闻

Los Angeles Times:In the US,anxious Chinese immigrants follow new s of quake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迅速进入震区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China moves quickly in quake zone

●加拿大《多伦多之星》:“重大的地质灾难”

Toronto Star:“Major geological disaster”

●法国《世界报》:中国当局应对四川地震挑战

Le Monde:Le pouvoir chinois confronté au séisme du Sichuan

●法国《费加罗报》:中国地震:首批救援抵达现场

Le Figaro:Séisme en Chine:les premiers secours arrivent

●日本《产经新闻》:中国地震:震源较浅是受灾严重的原因震源の浅さが被害拡大の原因中国地震

二、汶川地震国际报道“全景扫描”

在上述背景下,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八级的大地震,死亡人口接近7万人。这一巨大的灾害事件又一次将中国推向了国际关注的中心,然而与此前中国政府在灾害事件中的表现不同,这一次中国政府的表现赢得了不少国际的好评。美国《国际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由于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迅速行动和媒体信息的迅速公布,使得西方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几乎都成正面性的报道。

在众多外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大致模糊的印象是这些报道主要包括了如下内容:首先是灾情的实况,其次是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再次就是惊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尤其是对中国政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最大的人力投入救灾十分赞叹。有些媒体甚至惊叹,就效率和速度而言,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赶得上中国。也有媒体甚至建议美国也应学习中国经验,也应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动用军队投入救灾。《洛杉矶时报》认为,中国对灾害的反应以及所展露的同情心,都充分展露出现代化的中国。尽管在肯定中国的声音中,仍然夹杂着一些怀疑、批评、讽刺的声音,一些学者仍然乐观地认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挽救和扭转,下文将对汶川地震中外国媒体的报道进行分析,试图复原彼时的国际传播环境。

(一)灾情报道: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

灾害发生后,各国媒体首先着重报道的是伤亡情况,尤其是从灾害发生第三天开始,死亡人数超过2万,很多媒体都将地震新闻发布在媒体首页或头条。《纽约时报》就在5月13日和14日两天,将中国地震的新闻放在了头条的位置:

大地震重创中国数千人死亡

Powerful Quake Ravages China,Killing Thousands,5月13日头条。

地震死亡人数继续攀升中国奋力救援受害者

Quake Toll Rises;China Struggles to Reach Victims,5月14日头条。

中国地震的灾情受到了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中国国内的灾情公布与报道也获得了西方媒体的高度评价,有的媒体甚至赞扬中国媒体信息公开的程度前所未有、令人惊讶,认为在国内负面事件上,中国此前从没有这样的信息公开。《参考消息》上选登的外媒新闻都给予了中国很高的评价:“过去,国内的媒体通常都会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统一提供的新闻稿件和音像资料。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电视和广播记者挤满了四川省会成都的各家旅馆,他们建起临时工作室,租用了汽车,作出涉及几乎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87】

新加坡《联合早报》题为《抗震救灾展示现代中国形象》的文章中写道: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也让世界刮目相看。媒体开放、自由、客观的报道,不仅保持了社会安定,消除了民间谣言、惊恐慌乱的现象,也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因媒体的开放牢牢掌握了话语权,中国政府和媒体均赢得了国际信誉,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无隙可乘,难以妖魔化中国。

不仅中国新闻媒体的报道获得了信息公开的评价,外国媒体在华采访也体验到了开放的氛围,《纽约时报》写道,“迄今外国记者也没有受到限制”。清华大学传媒学教授史安斌说,他对这次政府的坦率和官方媒体的活力感到惊讶。他把这种开放部分归因于不久前通过的、要求公共官员在自然灾害时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的法规(指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他表示,奥运会正在推动中国尝试更大程度的开放。他说:“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国际标准,我想政府从过去学到了一些教训。”【88】

(二)中国政府、军队救灾报道

中国政府与军队的行动在此次地震救灾中也获得了好评。首先表现在赞扬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亲民行为,他们对灾区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他们面对灾情的迅速反应与临阵指挥是值得西方领导人学习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不断出现在国家电视台画面中,他把小婴儿抱在怀里,为地震受灾民众带来希望,一再展现共产党领导人善良友好的一面。”“在这次悲剧灾难中温家宝的言行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形象,说明它依然是一个贴近群众、顺应国际社会的政府”。【89】

其次,中国领导人与中国政府对外援助表现出了应有的开放与感谢的姿态,“中国对来自外国的救援历来比较谨慎。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北川时,他发现来自美国‘心连心’救援队的医生布赖恩·罗宾逊和其他志愿者走在路上,马上要求停车。他跟这名美国医生拥抱,向他表示感谢。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90】

第三,基层的政府干部的感人事迹也被国外媒体所报道,5月14日,CNN报道中国的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家里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地震中丧生,“他正处在悲痛之中,这时对讲机响了。有人叫他过去,他向我们表示歉意,一路跑着重新投入援救工作当中”。

第四,中国军队奋勇救灾的表现也令人尊敬,“新闻图片显示,有些士兵用双手挖掘废墟。总装备部官员马改河说,受道路被毁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一些重型设备难以及时送达一线。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队克服重重困难,手拿肩扛,携带简易器材徒步开进”。“军队在中国很受欢迎,而它在组织救援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它的地位变得更高了”。【91】中国军队的救灾表现更让西方开始思考军队的功能和作用,“无论在电视画面还是报纸图片报道中,出镜率最高、人数最多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警察,他们是抗震救灾的主力。中国军队的快速行动和冲锋在前的精神,同样让世界思考军队的功能。”【92】

总之,中国政府高层、基层与中国军队的救灾表现,使得外媒持“中国成功修复形象”的观点,认为“中国本来期望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能为其赢得一个好名声。随着中国遭遇几十年来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四川地震也给中国创造了一个修复近来受损国际形象的机会。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的破坏和政府对灾难坚强有力的反应,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和慷慨的捐助。几周前人们对中国的不满情绪突然间转变了”【93】。

(三)中国公众:首次出现广泛的公民社会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包括政府形象、公众形象、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此次汶川地震的外媒报道,中国公众形象也受到了关注,尤其是大量自发的志愿者所发挥的作用,使得媒体大呼中国首次出现了广泛的公民社会。

“这些奔驰车主们属于成千上万的中国志愿者大军,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震区,显示了规模非凡的民间援助行动。大多数志愿者都是独立、自费和自发组织的,与中国传统的政府法令截然不同。在这个民间慈善或社区行动传统不很彰显的国家,四川地震催生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声势浩荡的‘草根’志愿者运动。一些分析家说,这可能是历史性时刻,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广泛的公民社会。”【94】

还有媒体赞扬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富有强大的同情心、良好的社会伦理,并且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例,“这里的人民不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给予,中国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95】香港《东方日报》用“中国人就像万里长城”来赞扬灾难中不屈不挠的中国公民。

但在抗震救灾中,更多的网民,更多的公职人员、富裕阶层和普通百姓都心甘情愿地救人、捐款、充当志愿者,这种深沉的人道情怀,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很难再把“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好斗的爱国者”的帽子扣到中国人头上。

5月19日,中国为地震罹难者举行了全国性哀悼。这是人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非已故领导人设立的哀悼日。德国《时代》周报5月22日报道说,“这一回可能的确是所有中国人都站到了党的身边。在5月这个巨大的国家似乎第一次实现了13亿人的团结一致”。这次全国哀悼使西方媒体开始认为中国是个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国家,“分析家指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在借鉴其他国家悼念灾难的方式,而且越来越关注个人的感受”,美国《洛杉矶时报》5月19日报道。

(四)负面报道

地震中所反馈出的西方媒体的中国报道总体呈现正面态势,然而在刻板印象等的作用下,仍有不少报道呈现出负面倾向,有些报道虽然是正面报道,然而使用的语言透露出负面意味,如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报道《中国对地震的反应异乎寻常地透明》(China's response to quake is unusually open);再如“对于此次四川地震的报道也更开放。许多中国记者从地震灾区实况报道,中国官方的宣传喉舌新华社对伤亡情况和救援队伍遇到困难的实时报道,也异乎寻常。”【96】两个“异乎寻常”暗含着另一层意味,既以往中国的信息并不公开透明,表露出怀疑与否定的立场。

更有少数媒体直接用语言进行抨击,例如英国《卫报》的报道:《都江堰居民的悲哀转变为对中国官员的愤怒(“这不是天灾,是人祸”)》(The Guardian:Dujiangyan's residents Distress turns to anger at Chinese officials—“This is not a natural disaster—this is done by humans”)

另外,很多外媒基于地震中体现出的问题作了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纽约时报》等媒体质疑地震中倒塌的学校建筑质量不过关,认为学校是地震中最易受损的建筑,都江堰的一所小学校坍塌,而周围的其他建筑毫发无损,“这不是自然灾害……这些钢筋不达标”,报道中一位死了9岁孩子的父亲如是说。该文章的标题为《中国人质疑为什么学校不堪一击》(Chinese Are Left to Ask Why Schools Crumbled),为5月25日《纽约时报》的头条报道。

三、地震对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启示

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有清楚的认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有效的处理方式,并且国人认为此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汶川地震的国际传播中体现的中国形象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启示:

第一,坚持信息公开,体现大国自信,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社会的信息公开颇有微词。在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海外媒体都认为,中国政府此次的表现可说是令人“耳目一新”。地震灾情披露及时准确,救灾物资使用公开透明,现场采访报道绝少约束……这一切无不令外媒称道。英国《泰晤士报》就温家宝总理邀请外国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发表评论说,这样的开放程度在中国以往的突发事件报道中绝无仅有,温总理的坦诚程度令世人吃惊。“一切都在聚光灯下进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到中国是在如何应对困难”,英国《卫报》援引中国驻英大使傅莹的话说。信息的公开透明,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大国信心,对内对外都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大地震为中国提供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重大改革的机会,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在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刚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强势推动政府的信息公开。我们认为,这对于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更应该从推动执政文明、政治文明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它。以公开信息作为突破口来推动行政体制及其他改革,在未来打造出一个权力阳光化和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政府。

此外值得一提的能够体现大国信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还有,中国不拒绝外国援助,当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需要330万顶帐篷”的呼吁时,法国《费加罗报》评价说:“向外国求助证明把受灾群众需要放在首位”,“中国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接受援助……国际上对中国的信任也不断增强。”

第二,亲民领导尊重个体,体现人的价值,塑造良好的领导人形象。

新闻事件中领导人的表现一向为外媒关注。危难之际,中国国家领导人以超乎寻常的沉着果断、同担同悲的亲民举动,悄然消融了他们在外媒心目中的神秘形象,展现出一个大国领航者的自信、胆识、勇气与担当。“他们在地震发生后表现出了高效率和真诚的同情心”,西班牙《世界报》这样评价。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名字出现在美国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获得超过1.3万名支持者。

灾难无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伤痛,同时又以悲剧的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大踏步前行。“人命关天,救人第一”“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等一系列词汇,彰显出中国政府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国哀悼日”的首度设立,更以国家的名义昭示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对此,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郑永年认为,危难中的中国让西方媒体赞赏的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把人的价值凸显出来了。

对个体的尊重,领导人亲临一线的指挥,都让西方世界刮目相看,给世界各国领导人树立了典范。在2008年9月美国得克萨斯州遭“艾克”飓风重创,布什总统也搭乘直升机视察灾区,坐镇指挥。

第三,培养公民精神,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助于我国公民国际形象。

公共实践催生现代公民精神。灾难磨砺中的精神成长,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一个里程碑式进步。美国《时代》周刊感叹:“千百万的中国人排起长队,捐出鲜血、食品和衣物”“13亿人都在贡献所能和爱心。”其还以《被唤醒的中国》为题发表评论:“在这次危机中,一种新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人们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灾难面前,每个中国人都是志愿者。志愿者的井喷式发展,代表着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日趋成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澳大利亚人报》将其称作“中国温柔的心”。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地震救援的志愿者超过20万。他们的出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完全自发动员,而不是通过政府组织的统一安排;二是他们的动机都源于一个信念,即“对陌生人的奉献是一种必需的担当”。这种组织形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罕有,这种动机改革开放以来召唤已久。它体现出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权利解放的许多特点。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没有任何名利冲动的自发行为不啻为公民精神和公民社会的成年礼。

总结NGO和志愿者们在此次灾难中的表现,足以让一些有偏见的人士重新认识到,民间力量并非搅乱秩序的不确定因素,而是能够与政府共担苦难和责任的建设者。从公民精神萌发到组织有序的公民社会,还涉及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即志愿者的培育和培训。比如,万千志愿者带着各种物资拥堵在从成都到灾区的山路上,热情可嘉,却因缺乏专业技能难以被有效分类,自然也很难开展有效救援。不能人尽所长,客观上会干扰救援效果。这是下一件庞大事务,值得政府、NGO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是饱含深意的。诚然,灾难在带给我们无尽的伤痛,而其中整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成长、国家形象的改善、软实力的增强,则毫无疑问是灾难带给我们值得珍藏的宝贵补偿。

汶川大地震中,中国的表现令世界惊叹,中国的精神感染西方社会。美联社称,这场灾难正以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方式改变中国和世界对彼此的认知。这让我们感到欣慰,但更应激励我们前行。因为我们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容。让我们记住世界在汶川所发现的那个中国,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做得更好。

注释:

【1】陈欣钢:《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xingang

【2】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3】陈欣钢:《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xingang

【4】 《传媒》:《中国媒体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三个突破》(2008年6月19日),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6/19/content_8398712.htm

【5】杨琳:《地震信息公开汇聚巨大力量凸显中国坚定自信》(2008年5月26日),《瞭望》新闻周刊。转引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5‐26/1262184.shtml

【6】杨琳:《地震信息公开汇聚巨大力量凸显中国坚定自信》(2008年5月26日),《瞭望》新闻周刊。转引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5‐26/1262184.shtml

【7】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8】南方周末编辑部:《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报道。

【9】 《汶川地震信息公开》(2008年5月23日),引自:人民网,http://yq.people.com.cn/htmlArt/E‐vent105s1.htm

【10】陈欣钢:《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xingang

【11】 《西方媒体赞中国式救灾:军队神速媒体透明》,原载《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5月16日,转引自严三九&王虎(2008),《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媒体报道策略分析——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报道为例》。《新闻记者》2008年6月。

【12】 《中国救灾报道获“一致称赞”》,《参考消息》2008年5月24日报道。转引自罗恩·卡利克《灾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澳大利亚人报》5月22日报道。

【13】驯化本意是指人类饲养培育野生动物使其野性逐渐改变并顺从驱使。如野牛、野马等经过驯化而成为家畜。此处的舆论驯化是指媒体在体制压力之下逐渐丧失其“社会公器”的锐气,成为为体制所驱使之工具的过程。相关研究可参考文献:陈韬文、李金铨、潘忠党、苏钥机,《国际新闻的“驯化”:香港回归报道比较研究》,《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3期,第1-27页。

【14】关于VOA,李大同、展江和鄢烈山对此事件的论述,详见萧洵:《中国媒体地震报导自由昙花一现?》,《美国之音》2008年5月28日报道。引自:美国之音中文网,http://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8‐05/w2008‐05‐28‐voa69.cfm?CFID=53585178&CFTOKEN=98919804

【15】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16】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17】李志萍、白林:《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

【18】杨保军:《全面理解新闻的“公开性”——5·12特大地震报道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19】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20】方燕:《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意义》,《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21】 《汶川地震信息公开》(2008年5月23日),引自:人民网,http://yq.people.com.cn/htmlArt/E‐vent105s1.htm

【22】 《传媒》:《中国媒体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三个突破》(2008年6月19日),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6/19/content_8398712.htm

【23】林爱珺:《5·12赈灾报道与信息公开》,《新闻记者》2008年6月。

【24】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25】杨保军:《全面理解新闻的“公开性”——5·12特大地震报道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26】程洁:《宪政精义——法治下的开放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27】卓越等:《行政发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8】夏利阳:《和谐社会与政府信息公开》,《法治研究》2007年第1期。

【29】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30】 Marets.,Contro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an Informed Citizenry,The Channel of Public Papers,New York: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2002.转引自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31】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32】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33】林逢春、刘晓琳:《信息公开VS公共危机》,《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年第1期(总第13期)。

【34】 Marets.,Contro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an Informed Citizenry,The Chan‐nel of Public Papers,New York: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2002.转引自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35】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36】方燕:《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意义》,《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37】 Moyniham D P.,The Culture of Secrecy.,Public Interest,1997(2),p55.转引自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38】赵鹏、刘文国:《善用手机短信传播安民信息》(2008年5月12日),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39】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4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97页。

【41】伊斯·罗伯逊:《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42】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1)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可见,这里不协调状态已具有动力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的行为。参见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43】”干扰”是传播过程中放大或缩小信息量使信息失真而影响传播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这是“干扰”的极化效果。在危机传播中,谣言经由人际传播的“干扰”被“极化”以后,得以流传的谣言其社会破坏力将以几何级数倍增长(通常这种谣言都是能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等暗合,于是在危机所导致的外界环境的激烈变化中被极大地放大,最终呈现极端的倾向)。

【44】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45】杨军:《地震考验中国政治体系》,《南风窗》2008年第13期,引自: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szjy/200806/t20080624_1922610.htm

【46】杨保军:《全面理解新闻的“公开性”——5·12特大地震报道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47】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48】杜骏飞:《信息公开的痛楚旅程》(2008年6月1日),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9cjh.html

【49】朱春霞:《论信息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05年。

【50】王晓川、熊妮:《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博弈分析》。《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51】王晓川、熊妮:《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博弈分析》,《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52】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53】转引自胡钰:《大众传播效果》,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54】石头:《法轮功是“海南大地震”谣言的幕后黑手》(2008年9月27日),引自:凯风网,http://www.kaiwind.com/flgct/200809/t84297.htm

【55】袁锋辑:《“预言”是如何变谣言的》(2008年9月8日),引自:《海南日报》,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9/08/content_14337919.htm

【56】王志伟:《地震部门:“南宁至海口将发生9.1级地震”纯属谣言》(2008年5月13日),引自:新华网广西频道,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3/content_13246717.htm

【57】邓晓衡:《9·13大地震纯属谣言》(2008年9月10日),引自:《南宁晚报》,http://www.nnwb.com/news/2008/0910/jrdd/092835.htm

【58】小土嫂:《美国地震局官方网站最新地震预告四川汶川地震震源向东北方向移动》(2008年5月15日),引自:焦点上海房地产网—天意洲家园论坛,http://sh.focus.cn/msgview/10365/137953847.ht‐ml(这只是谣言的众多中转站之一)。

【59】注:转载该消息的论坛、博客有很多,如焦点上海谈房论市论坛、猫扑论坛(dzh.mop.com)、奇虎网(www.qihoo.com)、新浪博客、百度知道等。

【60】原文已被删除,网址:http://wuhan.sojiji.com/bbs/2610084829~‐1~690/74986_74986_1.htm

【61】佚名:《特稿:荒唐的地震谣言是怎样出笼的?》(2008年5月19日),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8‐05/19/content_8186722.htm

【62】地震吧网址:http://tieba.baidu.com/f?kw=%B5%D8%D5%F0

【63】匿名:“大家来说说,这次地震有没有可能是人为的?”(2008年5月13日),引自:雅虎知识堂,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508051300149.html

【64】匿名:《汶川7.8级大地震有没有可能是个阴谋?是不是地震武器呢?》(2008年5月19日),引自:雅虎知识堂,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508051900299.html

【65】人民网:《中国红十字总会回应网民质疑善款全部用于灾区》(2008年5月21日),转引自: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080521/n256999068.shtml

【66】寒窗雪:《市红十字会不能截留群众为四川地震的捐款》(2008年5月15日),引自:东林书院—心系灾区论坛,http://bbs.thmz.com/viewthread.php?tid=744735&extra=&page=1

【67】该文最初由CloudW于2008年5月15日18:39发表在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的NJUExpress讨论区,现原文已被删除,可参考Wuxi讨论区的转载文,http://bbs.nju.edu.cn/bbscon?board=WuXi&file=M.1210848192.A&num=11222

【68】钟良:《雁过拔毛的无锡红十字会》(2008年5月15日),引自:大牛无形,http://www.daynew.net/?p=805

【69】佚名:《无锡澄清“截留捐款”》(2008年5月26日),引自:香港《大公报》http://www.takung‐pao.com:10000/gate/gb/www.takungpao.com/news/08/05/26/ZM‐910459.htm

【70】佚名:《都江堰水污染,成都一片恐慌》(2008年5月14日),引自:搜狐博客http://yaoyuan‐lu123.blog.sohu.com/87316245.html

【71】佚名:《自来水安全有保障成都市民勿信谣言”(2008年5月15日),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5/15/content_8177447.htm

【72】注:这些用于来源分析的谣言案例,主要来源于汶川地震期间的媒体报道和各地政府、地震局发布的辟谣公告以及相关的调查结果,对于部分来源不明的谣言并未收录在内,相关谣言目录参见附录。

【73】南方网:《19岁青年造谣称广东将发生9.4级地震被拘留》(2008年5月23日),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5/23/content_8233461.htm

【74】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75】熊永新:《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传播现象透析》,《新闻界》2002年第6期。

【76】杨琳:《地震信息公开汇聚巨大力量显示中国坚定与自信》,《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21期。

【77】匿名:《警惕谣言共抗震灾》(2008年5月15日),转引自:沈阳网—新闻中心,http://news.syd.com.cn/content/2008‐05/15/content_24241012.htm

【78】汪志坚、骆少康:《网络上流传谣言类型与特性研究》,2002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论文(中国台湾)。

【79】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80】杜骏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危机》,《新闻记者》2003年。

【81】翟文:《网络警察——虚拟机器人担任执法人》,引自:计世网,http://www.ccw.com.cn/htm/news1/elife/man/01_2_2_2.asp。

【82】缪升、和飞、屈俊童:《辟谣时效在减轻地震谣言对社会影响的作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第5期。

【83】郑彤:《国家形象与大众传播》,《东南传播》2007年1月。

【84】陈寒溪:《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国际新闻界》2001年3月。

【85】周庆安:《大规模公共危机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国家形象为例》,《对外传播》2008年7月。

【86】张晓静:《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刻板印象分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87】 《中国救灾报道获“一致称赞”》,《参考消息》2008年5月24日报道。转引自罗恩·卡利克《灾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澳大利亚人报》5月22日报道。

【88】 《电视上不间断播放的画面不同寻常》,《纽约时报》2008年5月14日。

【89】 《媒体聚焦中国领导层心系灾民》,《参考消息》2008年5月16日头版头条。转引自法新社北京5月14日电;埃菲社北京5月14日电。

【90】 《温总理和美国救援医生拥抱》,英国《独立报》2008年5月16日报道。

【91】 《外媒盛赞“救灾主力”解放军》,《参考消息》2008年5月22日报道。转引自路透社北京5月18日电;《中国悼念受害者的同时赞扬军队》,英国《独立报》网站5月19日报道。

【92】 《大地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参考消息》5月23日报道。转引自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1日文章。

【93】 《外国媒体:汶川大地震拉近中国与西方关系》,中国网china.com.cn。转引自英国《金融时报》5月19日文章《中国成功修复形象》。

【94】 《中国首次出现广泛的公民社会》,加拿大《环球邮报》5月17日报道。

【95】 《世界同感叹:中国原来是这样!》,《参考消息》2008年5月25日头版头条。转引自《被唤醒的中国》,美国《时代》周刊5月22日一期文章。

【96】 《电视上不间断播放的画面不同寻常》,美国《纽约时报》5月14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