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戈壁明珠玉门
14802800000005

第5章 玉门市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1)

一、生态观

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既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简单来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及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学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丽的、绿色的、和谐的、可持续的事物。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的“生态”也需要一种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以此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一)生态的词源

汉语中的“生态”是外来语,它来源于“生态学”一词,是从英文ecology翻译而来的。生态学(ecology)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最早是由亨利·索瑞(H.D.Thor-eau)于1858年提出,但没有给它下定义。1866年,海克尔在《有机普通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给生态学以科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而“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字,由两个希腊词根“oikos”(住所、栖息地或生境)和“logos”(科学)拼成,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关于生物的生活环境的科学”,即生态学。那么,从生态学派生出来的“生态”一词,其含义包括:(1)显露美好的姿态;(2)生动的意态;(3)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在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F.F.Darling(1967)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是一个超出初创者想象的意义十分重大的思想。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四个阶段。植物生态学只研究植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保护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因为离开了动物,纯粹只考虑植物生态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动物可能瞬间就将其破坏。因此,就产生了动物生态学,然而人类的破坏力比动物更大,于是产生了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通过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来研究不同文化、风俗、信仰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的极大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今天,人们把生态的内涵扩展到了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讲,“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我们到处在用“生态”一词,例如,生态环境、生态关系、生态平衡、城市生态、农业生态、生态工程等。同时还将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结合,出现了跨学科的经济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

从生态学理论中引申出来的生态一词,有了全新的意义:即生态是和谐的,遵循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生态是进取的,追求高效竞争、开放共生、优胜劣汰、协同进化;生态是辨证的,和谐而不均衡、开拓而不耗竭、适应而不保守,循环而不回归。生态联结你、我、他,和谐社会敬重生态、遵循生态、保育生态、建设生态。

(二)对生态观的解读

尽管“生态”一词至近代才出现,但生态观很早就有了。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或观点。这些观点建立在生态科学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并在人类、自然、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哲学世界观的概括,能够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从古至今,随着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的发展,人类的生态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

(1)广义生态观

广义生态观可以分为系统生态观和激进生态观。系统生态观认为,人只是广义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原子,这个原子与生态系统其他的原子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人”具有意识,能认识自己所在的广义生态系统,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干涉这个系统,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激进生态观则认为,世间万物像人一样,都有天赋的“人”权不可侵犯性,持这种激进生态观的多是一些宗教人士和一些激进生态保护人士。他们为保护生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基础生态观

基础生态观认为,生态系统是基础,人类社会不能脱离生态系统而存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生态发展规律,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这是目前的主流生态观。

(3)相交观

相交观认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其公共部分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茶园等。持这种生态观的人多是一些非生态界人士,尤其是一些社会科学界人士和一些人类中心主义者。相交生态观认为,人具有干涉生态系统的能动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自然规律对生态系统实施干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遵从广义的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用生态学、系统学的观点(就目前人类认识水平而言)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指导人类社会发展:在物质世界建设方面,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立足于保护、保持天然生态系统的持久健康;对于人工生态系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关系,建立稳定健康安全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精神世界里,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平等、公正观念精神化,从而形成崇高的生态精神,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实现和谐发展。

2.西方社会的生态观

在西方近代科学早期,博物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说明,最著名的是进化论学说。拉马克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假说出发,将生物进化与环境条件联系起来。他认为,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生物也必然不断变异,并进一步提出“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进化假说;之后达尔文提出了“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成为近代生态学的理论来源之一,真正将“生态”——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当作独立的科学研究对象并确定其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近代先哲们的生态观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展开。一条路线是环境对人的决定意义,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和爱尔维修;另一条路线是人对环境的决定意义,代表人物是培根、康德和黑格尔。但是,两方都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西方社会的态度基本沿袭了第二条路线,即同自然做斗争,将自然仅仅理解为认识和征服的“对象”,使得人们对自然采取的是一种无止境地索取和占有的态度。他们不断强调发展科学,崇尚人类理性力量,宣扬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为人类服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这种纯智主义和功利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索求欲望是无止境的,它所带来的破坏后果也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森林污染、水土流失、物种灭亡……人类也开始经受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危机的考验。尤其是19世纪末以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后工业时期”的到来,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先恐后地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完全忽视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凭借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在掠夺全球资源的同时,对自然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人类社会也遭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各种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两种观点也经历了一个相互转变的过程。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面临自然界的各种风险和威胁,历尽千辛万苦去战胜自然中的一切灾难成了人类的首要任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渐渐远离自然界,过着丰衣足食的现代化生活。此时,面对环境的污染和城市的喧嚣,人们又开始怀念大自然的纯净和美好,油然而生一种向往自然、眷恋自然的心态。

3.东方社会的生态观

在我国夏朝时期就有了与当时的农牧业相适应的“天时”、“地宜”的生态观念。到了春秋战国以后,便发展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的“天地人”生态观(《淮南子》);“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道反,劳而无获”(《齐民要术》);“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越语》)。下面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生态观。

(1)儒家的生态观

儒家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仁爱观念。“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中心范畴,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孔子自己没有对仁下过概括性定义,我们也很难对仁进行清晰统一的界定。总的来看,孔子思想中的仁是“全德”之称,是人格的至高境界,任何界定都是对它的限制,都不足以表达其完善性。儒家生态观的基本特征是“万物一体论”和“人主”论。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人之间顺应与和谐,在此基础上又强调人的能动性。孔子和孟子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或者说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联成了一个整体,至此儒家生态观为整体论,但还未发展到“万物一体观”。宋明时期,儒家学者们对理论做了重要推进,提出了“万物一体”观念,对万物就像对待人一样。“人主论”实质上就是人要“为天地立心”的思想。荀子就已经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在为自己确立“天地之心”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承担了自然万物“主持者”的责任和义务。儒家的“人主论”主张人为万物之首,万物之主,这样人就有了主动权和能动性,从而采取合理措施来对待生态问题,注重维护生态平衡。

(2)道家的生态观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自然环境。道家的哲学基础是“道法自然”。道家生态观的基本特征是“天人一体论”,主张顺应天道,热爱山水之美,重视生态保持,其哲学和美学带有自然主义的浓郁气味。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崇尚自然、效法天地。庄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称为“天乐”。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天人相通,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如此,自然不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3)佛家的生态观

佛家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缘起论认为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寂灭都有特殊的因缘。佛家生态观的基本特征是“整体论”和“无我论”。佛家“整体论”认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分割。每一单位都是相互依赖的因子,是关系的而非独立的存在。人与自然,如同一束芦苇,相互依持,方可耸立。任意割裂事物间的关系,就不能对其本性有正确的理解。佛教整体论的最鲜明体现,是它的全息思想,它认为任一极微都蕴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叫做“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佛家认为,人与其他事物是相通的,是相互轮回转世的。万物与人一样,都有佛性。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在通过修行向佛的境界发展的过程中,要爱惜万物,这也是修行的必修课。同时,万物所具备的佛性有助于人之佛性的提升。佛教的“无我论”不认为人为主,而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相对的存在,称此为“空”。“空”不是绝对的无,而是说事物没有自性,缘起故空。佛家的“无我论”强调了人与万物的平等性,人无优越性,有利于人与万物的平等相处,而缺点在于人们少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消极适应环境,而不能积极去改善环境。

4.东西方生态观的比较和演化

在近代科学发展的背后,有笛卡尔式的或者牛顿式的自然观在发挥着作用。培根希望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大规模改造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支配自然的思想。他们试图通过科学来驾驭自然,构筑人类的理想王国。笛卡尔则把动物和植物都视作机械,将人和自然分开,以自然为改造对象。牛顿构筑了近代科学的基础,正是所谓的笛卡尔—牛顿范式,构成了近代科学的原点,也对西方的生态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工业化的时代和市场经济中,在不断强化的经济效率优先的生产体系下人们追求经济利益,一切自然、环境、资源都是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不可避免地被割裂了。今天,自然的包容力及其再生的可能性已经接近临界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种种研究试图寻找一种人与自然更为合理的共存方式,寻找一种均衡,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

同样,东方的生态观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转变,虽然与西方一开始有所不同,而且在东方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态观也有差异。西方虽然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享受胜利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的严厉惩罚。于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开始寻找一种全新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以此为契机,东西方生态观的整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现在,全世界都开始谋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能够维持和保护自然本身的生态过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即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同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立足于保护,保持天然生态系统的持久健康;对于人工生态系统,在尊重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关系,建立稳定健康安全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精神世界里,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平等、公正观念精神化,从而形成崇高的生态精神,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演进。

原始人类依靠狩猎、采集从自然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农耕文明则建立在植物和动物驯化的基础上,人类脱离狩猎采集方式而进入了农业阶段。农业社会的定居生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密切的社会关系;农业生产对相关气候的知识、种植的技艺和生产经验的需要,促进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发展出生产文明。从某种意义来说,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它本质上需要顺应天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这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

随着生产的积累和社会的进步,在弘扬理性、倡导实验科学的文化主流影响下,工业文明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许多成果。人统治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这种观念也走向了极端。工业文明时期,要求稳定的能源和资源供应,对自然的干预能力和手段也日新月异,从生态系统输出大量物质能量的同时,工业生产中大量剩余物直接排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对自然系统的索取与“给予”急剧增加,令自然既难以供给也难以消化。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同时带来了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空气污染等负面效应。这一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也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初可以称为“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在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生产率有了很大的飞跃。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生产现场传统技术的改良和进步以及受现代科学洗礼的农学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化学肥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各种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发明,遗传法则的发现和家畜、作物品种的改良,农药的发明,种植方法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改善。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力以及养活人口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规模饲养、大规模单作化、连作化及化肥的滥用,削弱了动植物的生命力,导致病虫害的多发,由此又引起饲料中抗生物质的添加和作物栽培中药剂量的增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的自身循环稳定能力,减少了野生生物的数量,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也降低了食物的安全性,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乃至生命。

因此,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重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生态农村的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生态农村的发展将使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

三、生态农村的内涵

农村是一个由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所组成的巨型复合系统,这已经为广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者所接受。用巨型复合生态系统来定义生态农村,将会赋予生态农村更多的内涵。生态农村这一概念是在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森林破坏、禽畜粪便污染、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所导致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所需”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而提出的。

生态农村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原理,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通过农村生态系统调整和功能整合,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产业的发展,从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把农村地区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环境宜人,各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下面从三个层面具体阐述生态农村的内涵:

1.经济发展层面

农村是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聚集地,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区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产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家的粮食保障都来自于广大的农村,来自于农业产业。因此,要想发展农村经济,要想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必须要从最基础的农业着手,才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才能够让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祖田修总结前人的理论给农业下了如下的定义:农业是通过保护和利用地域资源,管理和培育有利于人类的生物来实现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均衡与和谐的人类目的性社会活动。农业不只是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给,农业产业还具有涵养水源、净化大气、防止土壤流失乃至增添自然景观等巨大的国土环境保护功能。同时农业受到自身生产特性的影响,其发展不同于工业。农业的生产特性如下:其一,农业生产本身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农业生产利用空气、水和太阳等自然力来培育有机生命体,而且要依靠一定的土地空间或者水域空间,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二,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农业生产的顺序是固定和无法变更的,而且农业生产一般都具有周期性,一般以一年为单位周期,但是有些需要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其三,农业的生产有季节性。在农业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自然的顺序和固定的期限,并且与特定的季节有关。其四,农业生产需要广阔的土地资源。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土地利用型农业如谷物、家畜放牧等,需要大量的土地,才能够进行生产。因此,基于这些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的发展会受到种种制约,人类在农业发展方面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从一开始的狩猎采集到后来善意的饲养与培育开始了家畜化的过程,再到农业产业的形成,这时的农业都是粗放式农业。在这种粗放式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掘取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来扩大种植、养殖面积,通过生产现场的传统经验技术的改良和进步,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利用,从而以换取满足日益膨胀的人口对粮食消费的需要为特征,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在获得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加地域供养人口的数量来看是有成效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是:化学肥料的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土地开垦,以各种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发明,遗传法则的发现和家畜、作物品种的改良,农药的发明,地膜的使用,致使水资源遭到污染、土地遭到破坏、沙漠化问题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持续的压力,农业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些问题告诉我们,探寻新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作为多元化价值产业进行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生态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指导下,依据生态经济型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将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自身优势,利用农村天然的自然景观、新鲜的空气、广阔的土地、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让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挥到极致,保障粮食的高效和安全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农业辐射带动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让农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2.生态环境建设层面

在人们的想象里,农村应该是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跃动,体验无比的自由和放松;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扑鼻而来的是泥土的清香和植物的气息,让人感到惬意,感觉舒心,也感叹生命的神圣;走进农家小院,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自家菜园种的新鲜蔬菜,聊着一天来的趣事,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我们常常会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农村的这块净土也受到经济浪潮和工业文明的冲击,遭到了破坏。人们一味地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于是,人类破坏了农耕文明时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关系,失去了与自然交往中本来能够获得的智慧、对自然的敬畏、惊奇与感动、关怀、祈祷,以及对自然和劳动的感激之情。

建设生态农村,需要重新找回那种农村的宁静与安详,需要重新找回那种亲近自然的温暖和惬意,需要重新建造一种绿色、经济、环保与可持续的和谐家园。这就需要在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生态环境入手,合理利用农业这一靓丽的风景,实现既保证农业的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实现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

农村的农业产业具有天然的净化环境和保护国土资源的功能,但是农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破坏,它是在破坏自然景观的同时建立人工景观,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业也有自己的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市场机制引导下,长期以来要求的是“作为产业的农业,作为商品的农产品”,这是经济高速增长以来经济至上主义农业观的本质。农业的外部不经济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方面,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引起土壤和水质污染,甚至导致某些野生动植物的灭绝,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另一方面,农药的大量投入严重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损害人体健康。但是并不能抹杀农业所存在的天然优势和外部经济性,尤其是在目前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资源遭到污染、人类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而农村和农业给人类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提供了这样的空间。

相比较外部不经济性,农业的外部经济性更加明显。我们知道,农业是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多元价值产业。其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农业为人类提供了粮食保障,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了食品供应,还可以活跃地方经济,增加高龄者及女性的受雇佣机会。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也是人类长期以来忽视的部分:农业对水资源的涵养和土地的保护,防洪,储备地上地下水;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防止噪音和臭味;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还有利于当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等。我们在建设生态农村的时候,要努力发展不给生态环境造成负担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的各种外部经济性,减少农业产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面利用相互乘数效应来促进各个产业的“均衡增长”,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产业这一平台,发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在现有的耕地中,保持原有农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同时利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特性,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谋求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村院落的建设方面,要尊重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保持原有建筑特色的情况下为农民提供更加健康、更加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在庭院的周围留出一定的空地,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种植一些蔬菜,或者种上一些当地有特色的花花草草,带给家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情。除了庭院建设外,村道的建设也是美化环境的一部分。不能把城市的建设理念照搬到农村,硬化路面与村道的绿化相结合,除了种植防风防沙的白杨树或者其他的植物外,还可以种植经济林木,这样除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够给当地的农民和外来的游客提供免费的果品,让他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验采摘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通过农业的发展、农村庭院的设计建造、村道路面的美化和主干道的建设,在保持农村本来的田园风光和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现代理念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农村,一个融入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一个让人感觉美丽、放松、自由、便捷和幸福的农村,一个可以长久地造福于当地人民的农村。

3.社会文化层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出现了一种现象,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离开农村,能够脱离农业,不要那么辛苦。因为在农民的心里,他们眼中的城市有漂亮的建筑、宽阔的马路、琳琅满目的商品、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医疗、丰富的信息等,同时也说明农民的不易和进行农业生产的辛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希望可以感受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可以共享城市的各种便利,可以融入到城市里。

正是农民的这些想法,让人们意识到农村除了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挖掘和保护外,还有很多不利的条件,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农村,生活设施不够完备,教育水平落后,公共卫生水平低下,而且信息相对封闭,思想比较保守等。在今天,农民满足了自己物质条件后,也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渴望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建设生态农村,不但要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还要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抓起,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条件,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社会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最基础的教育抓起。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从软件方面抓起,为学校安装配备先进的教学器材,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当地的农民送去先进的农业技术,让他们除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外还能够用知识、用信息去经营致富。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农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然景观的良好风气。

其次,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结合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除了抓硬件外还要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医生,定期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为农民看病、治疗,真正解决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条件。

第三,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业是人类最古老并曾经是人类唯一的产业,而且农业还是人类和自然联系的中介和桥梁。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能从古老的农业中找到最初的依据。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农村也形成了自己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剪纸、刺绣,每逢过节的时候农民会组织起来扭秧歌、耍大船、舞龙、唱戏等。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鼓励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播,将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走出农村,让城市人也享受到农民艺术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将现代艺术引入农村,丰富农民文化、精神生活。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让农民有自己的休闲、娱乐场所。发挥农业和农村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功能。

第四,完善通信网络建设。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最新的信息,也要让外面的人能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信息传递的最好桥梁就是信息网络,它是农村与城市联系最便捷的通道。因此,要加大通信网络建设,对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同时把自己宣传出去,介绍给世界,把农村美丽、恬静和与自然亲近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农村、认识农村、了解农村,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四、玉门市生态农村的建设内容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有着辉煌的历史。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为陕北、大庆等新油田输送了大量人才和技术。然而,经过60多年的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滑,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如今成了企业规模最小、发展困难最多的石油企业。1998年以来,当年地方政府围绕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等工业企业大部分破产倒闭,而糖酒、五金、饮食、服装等行业也冷清萧条。多年石油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也令人不容乐观,市区工矿企业与居民生活区交错,空气污染严重。长期过度使用地表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导致供水不足。另外,由于地处祁连山地震断裂带,石油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石油枯竭了,玉门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新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玉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玉门人开始反思传统的发展方式,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结合玉门自身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开始了玉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把生态农村建设作为玉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科学合理的玉门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根据生态农村的内涵,玉门市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生态农村的建设:

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富裕

农业是农村的根基,是农村实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有力保障,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建设生态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坚强后盾,但同时农业又有很多的风险特性。因此,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多样化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和增收,是生态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内容。

玉门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市,现有12个农村乡镇、53万亩耕地和9.8万农业人口。玉门市地貌分为祁连山地、走廊平原和马鬃山地三部分,自然形成了三个各具特色的绿洲区,即昌马赤金片、沿山冷凉绿洲区、玉门镇片、冲积扇平原绿洲区和花海片、山间盆地绿洲区,形成玉门市的主要耕作区,海拔1250米~2100米不等,落差悬殊。玉门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于农作物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玉门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农业结构和种植特点的多样性,农产品种类丰富。但是玉门市属典型的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玉门市提出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即“以生态农业保证效益农业,效益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农业是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生态农业,可持续的效益就很难实现;相反,没有效益的生态农业就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从事经营的劳动者也无积极性可言。因此,生态农业与效益农业的耦合是玉门市发展绿洲农业的现实选择。

玉门市提出要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土地规模经营与耕地素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贯彻“发展高效节水特色农业,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一特四化”农业发展战略,将12个乡镇划分为城郊绿洲农业片区、花海盆地农业片区和沿山冷凉农业片区,按照“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1000亩人参果、1万亩温棚韭菜、10万亩啤酒原料、10万亩蔬菜、10万亩特色林果、100万只羊的“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提出避免农业的“现代化”弊端和缺陷的措施,充分利用地貌多样、气候多样、生态多样、物种多样,发展地域性,多样化的农业,保障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污染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的多样化和高产增收。

首先,在现存的玉门市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于一些面积小、交通便利、离农村庭院比较近、无法实现连片经营的土地,鼓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休闲农业区里,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的乐趣、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环境,还可以为农民带来远高于单纯经营农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于玉门市适合规模经营的绿洲农业区,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适当集中,或农户、集体经济之间进行紧密型合作,按经济原则优化配置资源,生产统一规格、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利益和农业效益。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产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难以使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环境质量。玉门市绿洲农业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本经营方式,通过产业化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以及水、土、光、热资源的专业化利用,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可以实现以利益和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中介的各种合作关系,不断以生态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产业化经营要以势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依托,或以合作社模式,通过产业和利益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连接起来,把千家万户引进市场,使农户成为市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一员,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通过利益纽带把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业生产的外延,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些新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挥玉门市绿洲农业资源和要素配置及利用的整体效益。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玉门的蔬菜、酒花、枸杞、食用瓜、特色林果、畜牧、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对其进行深加工,制成方便贮存、携带的绿色食品。一方面将玉门有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到全国各地,让其他地方的人们也能够享受戈壁滩的美味带给他们的快乐;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为一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通过玉门的特色农产品,创造出全国知名的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人走进玉门、认识玉门、了解玉门——这颗璀璨的戈壁明珠。

第三,依托玉门市农业景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农村的神奇和魅力能够吸引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他们渴望回归自然,渴望呼吸新鲜的空气,渴望体验乡土人情,渴望感受生命的气息,而农村成了他们向往的地方。正是这种需求的存在,才需要农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玉门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产业,打造玉门人家。

玉门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有名的石油城,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玉门所属的12个乡镇气候差异较大,自然风貌迥异,老市区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清泉的玫瑰沟、吾艾斯拱北、赤金的金玉度假村、赤金峡水利风景区、红柳峡丹霞地貌、五华山丹霞地貌、赤金硅化木地质公园、昌马石窟、月亮湾等自然景点,有的以绿意清新取胜,有的以神斧天工的景物夺魁。更有亘古历史的遗迹,向人昭示着玉门悠久的历史渊源。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不但创造了好的经济效益,广袤戈壁上林立的风车,在常年的季风吹动下不停地转动着,更是为玉门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未来将休闲农业和玉门市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将农家乐、玉门人家、农业自然景观和庭院建设结合起来,打造集吃饭、休闲、玩乐和体验生活为一体的玉门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命、追寻历史文化足迹、寻找温暖家园的需求。田园风采与历史文化古迹结合,向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呈现出玉门的神采,能够提高玉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戈壁绿洲农村,体验乡村的魅力,感受自然的伟大、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