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14794900000078

第78章 2011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46)

带你加入“优等生”的行列──访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学生第五党支部

■文/叶舒

信电分院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多项科研成果都曾获过全国性的奖项,其中第五党支部中的成员包括了2010级、2009级、2008级、2007级信电专业的党员和预备党员。

据信电分院副书记潘仁君老师介绍,该分院一直坚持以“服务发展,育人成才,乐于奉献”为主题来开展创先争优的工作,注重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周边同学成为优秀学生。

他们创新党员服务奉献载体,让学习优秀的党员同学走上讲堂为学习困难生授课,以此载体为主线,全力打造创先争优亮点工程。通过讲堂这一形式,以建设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为目标,贯穿三个载体:勤学班(面向学习困难生)、新苗班(面向大一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畅研班(面向考研学子)。此外,分院还十分注重支部文化的传承,以纵向年级建立学生支部,通过学生支部党建立项等形式,注重凝练支部的文化传承,创建特色支部,如学科竞赛支部、考研支部、学生科研支部等。

对于第五党支部来说,它最突出的亮点便是“优秀学生讲堂”工作效果明显,这使学习困难学生减少了同期的2/3,支部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在卓有成效的项目驱动下,支部活力、凝聚力明显提高。

“勤学班”:不让一个人掉队

信电分院第五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徐婧老师同时也是整个信电分院十四个党支部的辅导员,因此可以方便统筹各种资源,以促使“优秀学生讲堂”活动的开展。徐老师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学院就成立了“党员之家勤学班”(简称“勤学班”),该班采用“1+1”帮辅形式,由成绩优秀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对学业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多年来,“勤学班”制度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和好评,帮助了学业困难学生500余人次。

支部副书记郑梦怡将“勤学班”的组成情况大致向记者介绍了一番。先前“勤学班”的同学是由上学期获得学分12分以下的学生组成的,现在院里又把这个门槛学分调整到了15分,因此“勤学班”的成员都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流动的,人员并非固定。“勤学班”主要采用每天定时自习、高年级同学帮辅的形式来开展,而每周都会有一个晚上进行“优秀学生讲堂”,是由高年级的优秀党员前来为“勤学班”的同学进行相应课业的补习,这些优秀党员都是获得过学业奖学金的。

“勤学班”的学习情况每周汇报、每月总结,并要在月班会中通报。班中有专人收集同学的疑问,再根据上课进度安排‘优秀学生讲堂’的授课内容。现任“勤学班”的班主任、信电2008级的本科生朱海姣对于“勤学班”中同学的成长很有发言权:“刚开学的时候,班里的学生有不少很叛逆,很多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而在‘勤学班’一学期下来,很多同学在成绩上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在这么多“勤学班”的同学中,朱海姣对一位2009级的同学印象深刻。他在大二的上半学期进入“勤学班”学习,进班之前上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仅得了9个学分,而在一学期的学习之后,重修获得的学分高达30余分。这位同学并不是所有学科成绩都不好,只是有些科目比较薄弱,因此在“勤学班”集体自习的时候,若是有同学在他专长的科目上有所疑问,他也会反过来帮助这些同学。

“优秀学生讲堂”:让每一个人都有收获

“优秀学生讲堂”活动是在“1+1”帮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徐老师无不自豪地介绍着“优秀学生讲堂”的成果。自该讲堂开展以来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勤学班”中的学生平均成绩进步达60%~70%,而其中成绩达到专业前10%的同学已经占了一半以上,足见该活动开展的成效。

城市学院信电分院2007级的学生,现已被保送位于宁波的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念研究生的江舟同学是“优秀学生讲堂”的第一批“学长讲师”之一。“当时支部里通知我去讲课的时候,我正在杭州利尔达有限公司实习,因为公司里有一些研究项目,其实也挺忙的,所以我就抽了一点上班时间出来构思了一下原理图,写了些代码。其实很多人讲课时会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实际的操作,这让很多学弟学妹觉得我们信电是一个很枯燥的学科。我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动手做实验的人,因此我讲的内容是将几门课的知识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应用的实例,这样才能够告诉听课的同学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江舟这样解释他上课的内容,“说到底,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起来。”

对于这个成功的活动,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觉得‘优秀学生讲堂’这个形式做得非常好,由于它采用的是‘学生帮助学生’的形式,学生之间比较了解,很多时候也能够感同身受,因此课堂的效果相对来说比老师上课的课堂还要好;其次,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可能会感到压力很大,有自卑的情绪,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他们重拾信心,并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支部副书记郑梦怡对这个活动感慨万千。

朱海姣同学结合了自身的成长说道:“这个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因为完成这样一个大的活动光靠一个人两个人是不够的,它需要整个团队去协调和配合。而对于我个人而言,自从接手了‘勤学班’,我变得更有责任心,也更细心,更有耐心了,会学着去聆听别人的想法、意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到他人。”

据了解,“优秀学生讲堂”除了临近考试周之际,其余情况下是每周都有一堂课,另外几日则是固定的帮辅自习。这些安排对于“勤学班”的同学是规定必须参加的,而其他同学则是自愿参加。而很奇怪的现象是,很多非“勤学班”的同学也愿意自发地加入到帮辅自习和“优秀学生讲堂”的活动中来,甚至有些同学在“勤学班”的学习活动帮助下成绩得到提升,人离开了“勤学班”,却还是会继续参加“优秀学生讲堂”等活动。可见这一系列的活动已经为同学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同学们自觉习惯地加入到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来。

信电分院第五党支部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开展了名为“前芯钻研”的项目,该活动建立在信电专业的学科背景下,带领同学们前去实验室进行焊板等实验,以不断提高党员学生和普通同学的专业动手能力。

支部还建立了“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寝室”的制度,党员同学(包括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通过坚持带头审视自我、促进自我评价,带头促进新生实习,带头帮辅、促进学习,带头关怀寝室、促进学风建设,支部带头促进作风建设这“五带头五促进”的原则,使高年级同学以寝室为单位,在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带领同学们更好发展,对低年级的同学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党员同学自身的进步。

对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学生第五党支部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分院副书记潘仁君老师说,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开展“优秀学生讲堂”项目,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优秀学生乐于奉献的风尚,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形成学生党员五带头争先锋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使同学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快评

乐于奉献共同进步

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学生第五党支部牵头,现在已经成为了信电分院共计十四个党支部特色活动的“优秀学生讲堂”是一个实现带“学习困难生”加入“优等生”行列的活动,这个活动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最充分最高效的实现。

临近考试之际,除了必须参加“勤学班”帮辅自习的同学,很多非“勤学班”的、不必要参加帮辅自习的同学也愿意自发地加入到帮辅自习行列里来,互帮互助,优秀学生乐于奉献,在这个集体里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个现象令人感慨、耐人寻味。乐于奉献,致力于带领大家共同进步,不正是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写照么!

(本文编辑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