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14794900000032

第32章 2009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1)

把学生培养成时代的精英──记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党总支

■文/蔡骋宇

浙江大学实行本科生大类培养已经五年了。这些年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来到求是园。他们在这里的第一个家,就是求是学院的各个学园。蓝田学园党总支,作为求是学院最大的学园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在大类培养的第一线上默默地工作着。作为工科、医科学子在浙江大学所接触的第一个党组织,蓝田学园党总支在学生生活、发展和思想引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蓝田学园成为莘莘学子温暖的家。

做精英成长的奠基人

蓝田学园被称为浙大“精英的摇篮”,建立至今已有三年。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蓝田党总支也在紫金港的西北角,和这里的工科、医科学子一起度过了整整三年。

曾在蓝田学园担任辅导员的党员刘维超老师说,蓝田学园刚刚建立的时候,对大类培养也是不得要领,没有找到什么思路。那么多的学生,进入了大学却没有选择专业,这些情况都是过去的工作里没有遇到过的。“当时1817个工科大类的同学,分64个班,是所有大类中最多的,在所有学园里面也是专业最纯粹的。我们一个辅导员要负责十几个班,几百号人。”刘老师最忙碌的时候,分管2008级12个班和2009级6个班,一共500余人。到了期末总结的时候,又要做评奖评优,又要做班主任考核,常常要熬夜到两三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学园党总支的领导下,在党员带头作用的鼓励下,蓝田学园积极探索,努力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切实需求,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摸索出一条具有蓝田特色的适合工科生全面发展的道路。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干部的反馈,党总支了解到,同学们因为没有具体的专业方向,所以基本上都把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课外活动比较单调,所以第一个学期过后成绩都特别好,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园党总支当机立断,在同学们大一学期的春夏学期,以学业指导为突破口,举办了“博雅论坛”等品牌系列活动,通过一些学业指导活动,提升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党总支以分团委、学生会为平台,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10年,在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支持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蓝田学园首届“紫金达人秀”顺利举办。而另一服务同学的学术类活动“工科节”也已经举办了三届。在这些活动中,党员表现异常活跃。如学生党员吴旭、马瑜泽在这些活动中非常积极,他们乐于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也能够为辅导员减轻工作压力。2011年,蓝田学园又开始了文体发展中心的筹建工作。这不仅表明学园党总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学园对学生的培养从学园主动向学生主动转变。

刘维超老师说,对学生的培养一味地灌输是没有用处的,必须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综合素质对他们的重要性,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蓝田学园党总支副书记吴为进老师认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受益者还是学生自己,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园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在蓝田学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蓝田学园党总支不断做出努力。为此,为了给离开家乡来到求是园的学子们家一样的温暖,蓝田党总支要求学园的各单位努力建设社区文化,营造家一样的氛围。这样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在蓝田,辅导员们能够认出所分管的每一个同学,能够说出他们的详细情况。而同学们更是相互帮助,亲如手足。为了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学园举办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运动会和其他各项竞赛。学园党总支始终不放松在学习上对同学们的关心,蓝田学业指导中心随时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耐心细致的帮助。一位参加过学业指导中心的同学告诉记者,学业指导中心是由一些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学生骨干组成,他们为学生自己解决了不少困惑,他还和其中一位同学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至此,在蓝田党总支的领导下,蓝田学园已经能够担负起作为工科生大类培养的基地和家园的责任。正如学园一位辅导员说的那样,蓝田学园远没有做得最好。秉承工科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本着求是的校训,蓝田学园将在大类培养中继续探索创新,为工科学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

做薪火相传的引路人

大类培养模式给蓝田党总支带来的挑战,除了培养学生、管理学生之外,还有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了了解蓝田学园党建的情况,记者找到了负责学园党建的柳小毅老师。柳老师详细介绍了蓝田学园在学生党建方面做出的努力。她告诉记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变化,为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类培养的学生存在学生党员中正式党员的人数及其比例极低,学生课业任务重,精力难分散等党建工作难题。针对难题,学园党总支紧抓“组织建设为中心,思想建设为首位,制度建设为重点,实践教育促成长,探索方法出成效”的工作主线,大力开展以“理论引导思想,实践引领成长,典型引路人生”为特色的党建工作“三引工程”。以切实提升党员质量与素质为目标,以夯实基层组织发展工作为重点,以高年级党员增强支部梯度建设为途径,以学生党员骨干为抓手,党总支创新开展并努力探索大类培养环境下的学生党建工作,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

根据柳老师提供的2009年的资料,当年学园有820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总人数的46%,有601名入党积极分子,占总人数的33%,学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率和优秀率在学校各院系中名列前茅。在学园党总支的不断引导、教育下,学园学生整体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开展自我服务以及在“帮扶结对工程”中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据统计,2009—2010学年蓝田学园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公益活动达13200人次,提出改进学园工作建议650多条。学生对自身发展更为明确理性,对专业的学习选择更为理性,学生对自身的人生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对自身的行为选择价值更为高尚。2009年3月,学园专业意向调研统计表明,初步确定专业选择意向的达到98.2%,挤社会热门专业的现象得以降温,专业选择分布更为合理。以当时的第三党支部为例,由于分班原因,工科0814班是整个蓝田学园唯一一个没有党员的班级。针对此种情况,支部书记鲁小城专门安排了一名高年级党员作为0814班的党建联系人,将党小组建立在班级上,经过高年级党员的带头努力,该班学生的入党积极性高涨,有18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占全班人数的一半以上。

采访中记者获悉,蓝田学园在这些年取得较好成绩基础上,正继续建立健全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学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促进学园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蓝田学园党总支提出,一如既往,以“将火红的党旗插遍每个班级”为目标,为开创大类培养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快评

让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作为工科生大类培养的基地和家园,蓝田学园致力于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精英人才。每年的职业生涯测评和学园党总支引领下的各种学生组织活动,都是同学们了解自身、锻炼能力的良好渠道。学园党总支鼓励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学生工作,锻炼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蓝田学园致力给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保证学生学业的前提下,蓝田学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建立起了优秀工科,乃至将来跨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平台。在此基础上,蓝田学园各党支部吸收了一批批优秀学生进入党组织,逐步健全了大类培养模式下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形式。我们坚信,在蓝田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条件做最好的自己。

(本文编辑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