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14794900000028

第28章 2009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7)

生命如火青春绽放──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巡礼

■文/陈曼姣

生命是一抹盎然清丽的绿色,生命是海面上泛起星星点点的纯白,而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则将生命诠释成一团烈火,将党建工作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生命”这一世界上最美丽的词汇增添了青春与激情,使生命焕发别样精彩。

注重活动提高党性

生科院本科生党总支于2010年起启动学生党建骨干“火炬”培训班计划,旨在提供党支部书记有效交流讨论的平台,互相学习进步,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培训班全面掌握党支部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培训班有时是一堂科普讲演,有时是一次专题讲座,无论是与专业挂钩还是为工作方便,最后总会让培训班的同学们收获颇多。在有一次题为“冤死的面粉漂白剂”的科普讲演上,主讲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添加剂禁用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有演讲者从专业角度出发,举行“如何撰写新闻报道”专题讲座。院党组织老师们都会从旁协助,针对支部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更会适时督促学生党支部书记们努力学习,创先争优。

2011年1月20日上午,正值全校统一放寒假前一天,校党委组织部党支部的老师们顶风冒雪到宿舍探望生科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学生党员。老师们纷纷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长远规划,并对支部每一位学生党员赠送购书卡。老师们希望同学们能多看点书,同时趁寒假的机会多了解社会情况,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两支部自2008年结对以来,已开展了多次联谊活动,结对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的情意,也让学生党员充分感受并切身体会到了党组织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学生党员们表示:“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一定发奋努力,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创先争优,走在前列”。

学院党委专门设立了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党支部开展具有支部特色的基层组织活动。2010年冬学期以来,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踊跃,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在以“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为主题的活动中,支部党员前往鲁迅故居和周恩来总理故居参观学习。通过参观鲁迅和周总理故居,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伟人们青少年时期就萌发的远大志向。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与校基建处教工党支部举行交流会,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与组织部教工党支部开展文化体育交流,“寻访周总理”活动,优秀学长学术交流会……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各支部都以这些活动作为良好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在生科院本科生党总支的带动下,生科院的各个团组织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生物科学0802团支部被授予2010—2011学年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争创单位,生科院团委则获得2010年基层团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注重学术增强实力

生科院本科生党总支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先的同时,抓住学生重视专业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掘学科特色,努力为党员与非党员同学营造一种既怀有理想信念又不乏学科特色的活动氛围,使支部生活更有吸引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不论是举办凸显学术科研特色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节,还是一系列领跑人生的学术讲座,都以特色鲜明的主题,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全面的参与度,活跃学术气氛,繁荣校园文化,受到同学的广泛欢迎。

一次次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高峰论坛都邀请到不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为学院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原杭州大学校长薛艳庄老师,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老师,原浙江大学副校长、原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朱军老师都曾受邀参加论坛。

在第十届生命科学高峰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向生科学子们讲述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得的经验。肿瘤学方面的专家郑树老师从保持良好心态、保证生活规律、秉承健康人格、坚持体育锻炼这四大养生法宝,谈到癌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当前热点──二代测序技术,告诫同学们要善于发现、分析与解读。长期负责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朱军老师畅谈数学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无疑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拥抱生命科学的无限激情。

为进一步探索富有学院特色的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新途径、新方式,党总支也广泛开展研本共建活动。共建支部围绕“加强基层建设,促进科研交流,打造和谐学院”的主题,进行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活动,希望通过共建真正达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建设一流的党支部、团支部和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形成一支团结奋发、充满激情的学生科研创新团队。

党总支号召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让学生早日接触科学研究,同时引导同学如何在实验室安家落户,使本科生成为实验室真正的成员。实践结果表明,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增加了,有些文章还被收录进国外出版的学术专著。本科生出国进行实质性的学术交流的人次增加了,本科生出国留学获得欧美名校的Offer数量也增加了。

注重引领培育先进

活动过程中,本科生党总支紧紧依靠广大学生党员骨干,发挥广大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创先争优的浓郁氛围,真正传承了“生命”的最高精神。

为提升新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培养党建骨干,2010年11月26日,党总支开展了党建骨干研讨会,内容包括学院党政工作通报、阶段性总结、业务培训、支部工作答疑等。通过研讨会平台,学院党委、学生党总支和党支部形成一支合力的工作团队,在团队中推广支部建设的成功经验,解决支部发展遇到的难题等。

本着“长期培养、以老带新”的原则,本科生党总支从高年级的学生中严格筛选优秀的学生党员来担任兼职辅导员或挂职团委副书记,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兼职辅导员和挂职团委副书记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他们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突出,还树立起了一面面旗帜,丰满了学生党员的形象,在广大党员和团员青年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影响力。

兼职辅导员、党员徐奂,以一名优秀学长的身份被每一届的同学广泛接受。在2006年的军训中,他亲自与部队官兵们共同演示,指导连队里的同学进行队列训练,其全身心地投入曾被误以为是国防生。作为一名涉猎多个学科的博士生,徐奂向同学们介绍各个专业的知识并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与特点推荐不同的导师与实验室,他成功地扮演了学院、专业实验室与同学们之间的纽带与引路者角色,彰显了优秀党员的魅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本科生党员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在学业、科研、社会工作、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2002级徐奂,先后获得2010年浙江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竺可桢奖学金。2004级李静潇,获浙江省优秀志愿者和浙江大学“十佳”青年志愿者等。以党员骨干为主要负责人的“走进企业,走近劳模──温岭计划”社会实践小分队、长兴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等获省级先进集体。

学院各级学生组织负责人多数由党员同学担任,在各类评奖评优中,党员同学占到较大比例。许多党员同学还积极参加省“新苗”人才计划、挑战杯、SRTP等科研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科生党员毕业时,无论是到国外留学,到国内科研系统、高校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著名企业就业,其综合素质都受到了高度评价。

生科院本科生党总支党建工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成绩只是对过往工作的肯定。新的阶段,生科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火炬”将继续传承,推动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快评

舞动的生命传承的火炬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在党建工作中,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支部成员,使总支在优秀学生党员骨干们的合力协作下,成为一个具有极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润物细无声,总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来影响学生党员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党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通过以老带新,让同辈人的优秀榜样引领青年学子前进,使生命的火炬不断在传递。火炬不仅象征着指路的光明,更是象征着生生不息。相信这样一个满怀激情的党总支,定能绽放出生命最灿烂的火花。

(本文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