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瓷之源:上虞越窑
14789900000008

第8章 宋时期的上虞越窑(2)

3.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审美观的嬗变,对造型艺术和装饰题材带来了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贫苦,人们对佛的崇拜之风日盛,把修行成佛作为心理上的安慰和对来世的寄托,因而作为佛教文化产物的佛像、莲瓣纹等装饰大量出现在瓷器上,这些装饰题材,在工艺风格上显得拘谨、冷静、威严。到了唐代,我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社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较为开放,因而在工艺美术上追求清新自由成了这时期的主流。在这样的思想意识支配下,人们常把自然界美丽的花朵、翱翔的禽鸟作为欣赏的主要对象,动植物题材便成为装饰纹样的主要内容。作为手工业重要部门的越窑制瓷业也同样受其影响,制瓷匠师适应潮流,创制出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的自由飞翔的鸾鸟、鹦鹉、飞雁等禽鸟,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及牡丹、莲花、卷草作为瓷器装饰的主要内容。他们甚至把器物直接做成自然界常见的花朵、瓜果形状,使之更具生活情趣。还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造型工艺上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使人产生丰满、华丽之感。

唐代是越窑制瓷史上造型风格、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它逐渐脱离了汉、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开创了器物模拟植物形状,装饰题材追求清新自由的新一代的造型风格和装饰风貌,并对以后的制瓷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五节 唐五代上虞青瓷生产繁荣的概况及其原因

唐五代时期,上虞的青瓷窑场主要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上浦凌湖、甲仗等传统生产地区,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必须开辟新的窑场。众所周知,要发展制瓷业,取决的条件是瓷土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燃薪供给充裕。因为龙浦湾头、前进、横塘贾家、三溪何岙等地区,具有这些条件,因此成为理想的发展地区。经调查,窑场从南朝的10余处增至40余处,生产的规模也从单个或数个窑址发展成聚集至几十条窑床的窑群,上浦凌湖窑山、黄蛇山窑场就充分反映了这种情况。同时烧瓷工艺也得到大大改进,以单个排列烧制发展到泥点间隔、多器叠烧方法,充分利用窑床的空间,提高瓷器产量。上浦凌湖窑山、龙浦湾头窑址中发现的十几只碗黏结在一起的废品,反映了这种情况。产品种类方面,除继续烧制碗、盘、罐、钵、罂、洗、水丞、灯盏、唾壶、熏炉等传统产品外,并创制出盒、枕、多角瓶等多种器皿。鸟形哨之类的乐器也有发现,在器型方面,鸡首壶作了改进,发展成有执把、流,美观实用的注子。器物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比前期有所提高和创新,逐渐向既美观轻巧又朴实大方的风格演进。窑工们创制出式样新颖的瓜棱形柱子、水丞,把大自然的美,融于器物中。与此同时,装饰艺术也趋于多样化。技法以划花为主,间用刻花、贴花。纹饰丰富多彩,有鹦鹉、仙鹤、蝴蝶以及莲花、缠枝花等动植物纹样。在烧制技术上,中唐时期已出现了匣钵装烧,避免了烟熏和落砂现象,产品质量提高,烧窑温度已能有效地控制,从上虞调查过的近40处唐、五代窑址中,很少见到胎质疏松的生烧现象。也不易见到变形流釉的过烧情况,在窑址堆积处见到的瓷片,总是胎质细腻坚硬、色釉光洁滋润、胎釉结合紧密,在凌湖窑山、黄蛇山、甲仗窑寺前等窑址中看到的那种尖唇、浅腹,撇足或卧足的碗、碟、盅之类的产品,胎厚仅1—3毫米,胎质细腻,釉色滋润均匀,《茶经》一书中誉之为“类玉”、“类冰”的越瓷精品,可能指的就是这类器物。

丰富的瓷土,充足的燃料,便捷的运输是瓷业发展的三个自然条件。上浦、龙浦一带的山丘谷地,瓷土蕴藏量非常丰富。据传,凌湖,就是因挖空瓷土成湖而得名。上虞古代烧瓷以木柴为燃料,上虞的各个窑场背靠群山,山上树木繁茂,燃料资源丰富,取给方便,古代大宗物资靠水运,贯穿上虞南北的曹娥江,可直达上浦窑山、黄蛇山和龙浦的凤凰山、风吹山头及上浦的狸猫湖,窑寺前等各大窑场,产品烧成后可直接下船输出,即可以顺水而下,向北从杭州湾运向海外。

上虞窑址调查情况和其他考古资料表明,具有悠久历史的越瓷生产,经过隋代的衰微阶段,到了唐代又日益繁盛起来,烧造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艺日益提高,从而进入了越瓷制瓷史上的全盛时期。它的繁荣与当时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是分不开的。

经济的繁荣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经济经过贞观之治及唐前期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改革措施,到了唐玄宗时期已出现了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江淮一带成了中唐以后政府首屈一指的宝库。人口众多,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上虞地近江淮,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加之当时政府铜禁甚严,原来以铜制作的日用器多改以瓷器代之,故而作为当时生活必需用品的碗、罐、壶之类青瓷制品的需求量随之急剧增加。因此各窑场纷纷扩大规模,以期提高产量。上甲仗、龙浦风吹山头、凤凰山等窑场大量的废品堆积及上浦凌湖窑山一处窑址十几条窑床的盛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瓷器生产发展的情况。

唐代对外贸易十分兴盛,浙江丝绸和越窑青瓷为重要的外销商品,离上虞不远的宁波市和义路唐代码头遗址中出土的一批越窑青瓷器,就是用于外销的。越窑青瓷的大量外销,也可以从国外资料得见一斑,在埃及福斯塔特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唐代三彩陶和中国不同窑口的瓷器,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越窑青瓷。在日本鸿胪馆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唐代越窑青瓷碎片。日本京都仁和寺,伊朗的希拉夫、内沙布尔,伊拉克,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都曾发现了唐代越窑青瓷。更引人注目的,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和巴基斯坦的布腊富米纳巴德也出土了越窑青瓷。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越窑青瓷不但远销亚洲、东非沿海诸国,而且已逐渐销售到远离海岸的城市,向那些国家的内地扩展。外销扩大,内销急增,导致越窑制瓷业的繁盛。

此外,唐代饮茶风尚的盛行对瓷器生产也有影响。越瓷茶具被评为天下第一,因而人们对越窑器的需求量自然大增。从上虞的上浦窑山、黄蛇山、三溪贝公山,龙浦风吹山及其他许多唐、五代窑址调查中可知,碗的烧造量占压倒多数,这充分说明饮茶风对制瓷业的刺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虞越瓷的生产巅峰是在五代,当时,钱镠割据浙江,为讨好中原君主,大量进贡优质瓷器。当时的王室为烧制贡瓷,曾在上虞设立官窑36所。在官方督烧下,使越瓷在质量、造型,装饰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精美。

第六节《上虞县志》唯一有明确记载的一处官窑遗址——窑寺前窑址

一、历史沿革

窑寺前为上虞方志上唯一有明确记载的窑址,它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烧造贡瓷的青瓷窑址场。其烧造的年代至迟可早到南朝,中经隋唐,至五代而趋兴隆。五代吴越国钱弘俶时,为确保小朝廷长治久安,便不惜国本,向中原君主贡奉不绝,贡瓷即其中一项,因而将民用窑场改为官窑。据光绪《上虞县志》转引《万历志》“广教寺”条记载:“广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昔置官窑三十六所,有官院故址,宋开宝辛未(971)有僧筑庵山下,为陶人所铸,吴越领华州节钺钱惟治创建为寺,名保安,治平丙午(1066)改名广教寺,俗呼窑寺,明初废,正统末复兴。”五代至北宋该窑场在生产贡瓷的同时,继续生产民用瓷器,到了北宋中晚期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它与上虞其他窑场一样逐渐衰落,直至停烧。

历史更替,山河依旧,昔日的繁荣不复存在,庞大窑群被湮没在地下。自新中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地政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动群众劈山造田,兴修水利,在窑寺前沿寺山一带开凿2米深、1米宽的沿山排水渠道,被掩埋数百年的青瓷窑遗址群被发现,许多省内外文物工作者前来该地调查考察,汪济英先生将考察所得撰写成文,在1963年《文物》杂志第1期上发表了《记五代吴越国的另一官窑——浙江上虞县窑寺前窑址》的文章。上虞县人民政府于1962年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接着于1963年它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窑寺前窑址位于上虞市治百官街道南20公里的上浦镇甲仗村窑寺前自然村。此地四周冈峦起伏,溪流环带,南接上浦(原为乡址,现与上浦镇合并),北傍窑湖,东近蒿坝玩石村,往西2公里即曹娥江上游。

从百官乘汽车往南至上浦镇的上浦闸,便至该镇的甲仗村,再向东南傍山行驶3公里就可抵达窑寺前窑址。窑寺前村已是四明山区的边缘,山峦重叠,溪水环流,形状如布袋,北面衍为平原,有二蓄水湖,大名新爿湖,小曰窑湖,离湖不远处有许多小山坡,窑址星布于这些小山坡上,相距均不过三四百米。若以窑湖为基点,则东南为寺山,南为坳前山、道士山和立柱山,西南为盘口湾等。寺山山脉向东南方延伸,窑寺前村即在其下,在长达数百米的山脚及山腰处都有瓷片散布,遗物多被茂草掩盖。山腰原有“广教寺”一所,俗呼“窑神庙”,南向,其始为向祜庵,后复改为古窑寺,窑名由此而来。

窑群的主体分布在一个山冈上,整个低矮山冈均为瓷片所覆盖,其四方为农田(原矮山冈西有一溪流,农业学大寨时已改成水田),西面隔农田即山,山脚旁瓷片均有分布。

从窑寺前窑址周围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其处于亚热带气候的丘陵地带,燃料资源丰富,为烧窑制瓷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周围溪流环绕,水力资源较为充沛,为踏碓和水碓的使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制瓷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窑址周围瓷土资源分布广泛,蕴藏量相当丰富,在距窑寺前窑址不远的窑湖,据传瓷土就取于此,由于大量的取土,遂成窑湖。穿越于境内的曹娥江,是上虞市水上交通的大动脉,窑寺前窑址生产的大量贡瓷及民用瓷器,可源源不断地通过曹娥江运销到海内外,为吴越国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三、窑址分布

窑寺前窑址,是一处古窑群,其窑址主要分布在甲仗村窑寺前自然村周围,这地方已经是四明山区的边缘,四周冈峦起伏,溪流环带,三面环山,北为一大片平地,地形好像一只布袋。窑址主要分布在窑寺前村周围的寺山、坳前山、道士山、立柱山和盘口湾等地。这些山的缓坡地段,就是窑址所在,山脚傍尚散布着大量瓷片,现将各处窑址情况分述如下:

寺山 山脉向东南方向逶迤,窑寺前村即在其下,在长达数百米的山脚及山腰处是窑址所在,面积占其他数处窑址面积总和的一半,遗物多被茂密的草木所掩盖,仅在西北端渠道断面处略有瓷片露出。器物种类以碗居多,且多无纹,有的纹饰也只是寥寥数笔,信手划来。山腰有“广教寺”一所,俗呼“窑神庙”,窑名亦因此而得。

坳前山 在突出的山咀上,窑址周围都是碎片,堆积厚度1米至数米不等,此处破坏严重,有很大部分遗物被溪水冲到下面稻田里。遗物有早晚和精粗之分,但有的已混杂在一起。大凡东北面的都是精工之作,规模甚大,所见有碗、碟、盘、盒、罐、壶、杯、茶托、灯盏、熏炉、瓷兽等,色泽青翠,几乎每件都刻花纹,可能这些就是“官窑”所出。西南角以碗为主,焙烧时有无匣钵,不可得知,所见者都采用明火叠烧法,每件之间以泥点隔离,故废品率较高。这种碗的釉色泽浊,质地粗疏,但也有一些浅腹碗,质地较好,时代较前者稍晚。

另在坳前山以东发现了为数不多的罂和堆塑罐等早期青瓷残片,窑具是粗壮的三足支钉。有圆形残窑一座外露,该地发现遗物较少,究竟是否是一处孙吴时期的古窑址,有待进一步考证。

立柱山 与坳前山并列而位居南面,附近峡谷中有一水池,名“天井头”,一条渠道由此开始引水,纵贯立柱山前,把窑址切去一部。出土物与坳前山东北角所见略同,堆积层厚度也达数米,近渠道处露出窑腔一段,属龙窑型,建在立柱山正中的斜坡上,南北方向,火门在北,壁砖都是黄泥坯,单层平砌,底部几及生土,有匣钵少许。北端窑壁残高0.6米,腔宽2.4米,这座窑的破坏部分不多,将来还有清理价值。

道士山 在坳前山与立柱山之间,地势略高,渠道没有开到,山上匣钵累累,瓷片都掩埋在下面,其内涵还不十分了解。

盘口湾 这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平冈,经过人、畜长期践踏,地面上匣钵碎片散积各处,范围颇大。

四、器类与纹饰

碗 尖唇,敞口,弧腹,底置直圈足,其质量有精粗两种。粗类,灰胎,内外施釉,釉面很不光洁,外壁近底处无釉露胎,无釉处未经修整显粗糙,纹饰仅见篦纹和条纹,有的无纹饰;精类,器物规整,胎质细腻紧密,呈灰白色,内外刻划花纹,纹样有花草、江涛、莲子、鹦鹉、蝶恋花、豌豆花等,其中豌豆花布满整个碗的内壁。还有一种所谓“孔明碗”,它由两只碗上下相叠黏合而成,这种孔明碗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是胎很厚,外面的一只碗无底和圈足,而底部有一个周边凹进的大圆孔,外壁上下饰弦纹,里面的一只不是浅碟而作半球形器,有的内底也划花纹。

罐 分三型。

Ⅰ型:敛口,球形腹,底置圈足,圈足外撇。口沿划弧纹,腹部刻划莲纹或蕉叶纹,施青蕉色釉。

Ⅱ型:圆唇,短颈,橄榄形长腹,平底,颈部为对称的双股圆条形直耳,腹部刻划双线凸棱把腹分成四等分,施青釉。

Ⅲ型:敛口,鼓腹,喇叭形圈足,腹部作四凸棱,把腹分成四等分,棱线两条、三条不等,棱间刻划缠枝花、团花、飞蝶等纹样,施青黄色釉。

盅 口作梅花形,尖唇,深腹,腹弧收,腹壁向内压六凹线,底置圈足,圈足稍外撇,灰白胎,通体施青黄色或青灰色釉,釉面光滑滋润。

盏托 托为直口,内饰莲蓬纹,口沿下划莲瓣纹,形似一条盛开的荷花,盘为花瓣口,上饰水草纹及弦纹一圈,内底较深,圈足外撇,圈足外饰瓜棱纹,底为花瓣口,胎灰白,施青釉,釉色莹润,属五代时期越瓷佳品。

香熏 器形上部为绽放的荷花,莲瓣作沿,莲蓬镂空作熏,束腰,下部为喇叭形圈足,底内凹,灰胎施青釉,釉面韵润光亮。

执壶 尖唇,敞口,喇叭口颈,粗颈,斜肩,弧腹,底置直圈足,肩部置流,与腹内相通,流长而弯曲,流的相对处置环形状执把,把手宽扁,多用三根泥条粘连而成,把的两端分别黏附于颈、腹部。肩部饰四道弦纹,腹部刻划缠枝花卉,流及把的下面刻划两条对称的叶状花纹,腹部饰六道双线直条纹,灰胎,施青釉。

盒 分三型。

Ⅰ型:子母口,扁弧腹,圈足外撇,上置盖,盖面弧形,盖背刻、戳莲蓬纹,胎灰白,质细腻,施青灰色釉,釉面光洁莹润。

Ⅱ型:器呈扁圆形,由盖和底两部组成,底作子口,盖作母口,盖底上下吻合,盖背较平,上面刻划覆莲瓣纹(有的盖面划蜂萄纹,印双兽纹),盖中堆塑莲蓬权作钮。盒底自上而下弧收,至底中部为一圆形的平底,通体施青黄色釉。

Ⅲ型:器呈三盒连成的三角形,每小盒匀为子母口,圆腹,卧底,各小盒上置馒头形盖,盖面刻划荷叶纹,盖顶堆塑莲蓬作钮,胎灰白,施青釉。

瓷兽已残,其为一鹿,通体披毛,后肢偶蹄,蜷曲伏卧于平座上。

窑寺前窑场烧造时间长,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实,花纹装饰多样,瓷片堆积层深厚,并且尚未作任何考古发掘清理。因此,很难把所有器物作全面叙述,只能是笔者(或他人)数次到窑址调查勘察时将能见到的部分瓷片标本作有关介绍,因此资料不很全面,只得以后逐渐补充。

五、历史价值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窑寺前窑址至迟始烧于南朝,中经唐代,进入五代就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吴越钱氏烧造贡瓷的一处窑场,直到北宋晚期以后,才逐渐衰落,停烧。从创建到停烧,其烧造时间长达600年之久,在同一地方烧造时间如此之长,规模如此之大,在越窑系统各个窑场中也是极不多见的。在窑寺前窑址中,基本上能反映出南朝至宋代这段历史时期内越瓷生产的大体情况,所以它是研究越窑发展史极好的实物资料。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越窑制瓷业的兴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也无不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窑寺前窑场初建时,作为一般生产商品瓷的窑厂,在生产质量、生产目的,与其他窑场没有多大相异之处,但到了五代,吴越统治者钱氏,自知力量薄弱,唯恐小朝廷朝夕难保,惴惴不安,故对中原君主贡奉不绝,单是扣金瓷器一项,动辄费资万钱。鉴于贡瓷供不应求,在窑寺前开设“官窑”,生产一定数量的贡瓷,以满足供奉所需。这样,在官方的督办下,使窑寺前窑场生产的瓷器,在质量、造型和装饰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精美程度。从窑寺前窑址中有可能窥视出官方督办对制瓷业的作用,以及吴越国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所以窑寺前窑址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第七节 宋代上虞越瓷生产

上虞越窑自东汉中晚期烧制出成熟青瓷后,历经三国、西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和繁荣阶段,到北宋,进入其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但是,这样的好景并不长久,大约到了北宋中期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并且从此一蹶不振。到南宋初期前后,由于多种原因,已无法生存,最后被迫关闭停烧,结束了长达1000余年之久的制瓷历史。情况表明,北宋是上虞越瓷生产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因此,了解、研究这段越瓷历史,对全面认识越窑发展和瓷业生产的兴衰原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书以上浦镇甲仗、夏家埠帐子山、石井水库窑山、凌湖唐家湾、蛇头山、鲍岙水库窑山和梁湖镇罗岭阑亭口茶山、驿亭镇横塘等窑址的考古调查资料为基础,试对北宋时期上虞越瓷生产的窑场分布、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器形特征、装饰艺术以及运输和外销等问题作一概略探讨。

一、窑场分布与规模

进入北宋,上虞越瓷生产继续保持着中唐以来的繁荣景象,其生产规模甚至比前朝有所扩大。北宋时期的窑场,主要分布在上浦镇的甲仗、凌湖、石井、夏家埠以及梁湖镇的罗岭、驿亭镇的刘家村一带的山坡上,多达30余处。其中甲仗、石井、帐子小、鲍岙这四处窑场的规模较大,产品也十分精美。石井村的石井水库窑场、甲仗村的傅家岭窑场在烧制传统生活用器的同时,还烧制平砖、筒瓦、板瓦之类的建筑用瓷,这类建筑瓷器在上虞越窑历朝器物中是前所未有的。

石井窑山窑场 在上浦镇石井村石井水库东面,窑山西麓的缓坡上,它面向石井水库,左右两边是缓坡,南面是一小片山谷平原,山谷平原的上面现已开辟成毛竹林和茶地,当时的制瓷工场可能就设在现在的水库内。它三面环山,只是西面有峡口,可通向冯家浦村,过冯家浦村再往西即是曹娥江。窑床向西稍偏北,由东向西呈十多度角倾斜而下,两边高高隆起的废品堆积层,厚度达四五米,窑床和堆积层长度达六七十米,明显是龙窑。窑床未见破坏,保存完好。窑的下方即是石井水库。该窑产品主要是碗,另有盘、盒、罐、杯和执壶等。

帐子山窑场 位于上虞市百官街道南面18公里的上浦镇夏家埠村东面,帐子山南麓的缓坡上。帐子山呈东西走向,西面夏家埠村,东连群山,跌宕起伏,蜿蜒连绵,山上树木繁茂,燃料充足。窑前为一平坦山地,据分析,当时的制瓷工场就设在这块平地上。窑下有溪,溪水往西直注曹娥江。窑床由北向南倾斜而下,窑床的西边及前方是废品堆积,其厚度在2米以上(帐子山是一处窑群,窑场的烧造时间很长,它始烧于三国时期,东晋南朝停烧,唐朝五代时期又开始烧瓷,北宋是帐子山窑场最兴旺的时期,并且,该窑场在烧制青釉瓷器的同时,还烧造一定数量的黑釉瓷器)。帐子山窑北宋时期的器物十分精美。该窑的器物以碗为主,有托盏、执壶、盒等。

窑寺前窑场 是一处规模庞大、烧造时间长久的窑群,它位于上虞市百官镇南面20公里的上浦镇甲仗村窑寺前自然村。该地已是四明山区的边缘,四周冈峦起伏,群山连绵,东、南、北三面为山丘,西边是峡口,峡口面向曹娥江,地形似一口袋。据考古调查表明,该地周围古时树木茂盛,瓷土资源丰富,是越瓷生产十分发达的地区,现在已发现了许多东汉至宋代的青瓷古窑址。窑寺前窑场还是上虞众多古窑址中唯一有记载的官窑遗址。窑寺前窑址在20世纪50年代时已发现。60年代时,上虞文物工作者和省内外文物专家多次到该地进行考古调查,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窑寺前北宋时期的窑址主要分布在傅家岭、寺前山、后山、小娘坟头山等地。这些山的缓坡上就是窑址所在。该窑器物以碗为主,盘、罐、杯次之,另有碟、盒、执壶、茶盏、灯盏以及熏炉、瓷枕、瓷兽等。在傅家岭窑场,它在烧制传统日常用品的同时,还大量烧造长方形平砖、板瓦、筒瓦等建筑瓷器。

上虞北宋时期的窑场,除上述几处外,其他在上浦镇凌湖村的唐家湾、蛇头山、虎皮岗、下纱帽山,俞傅村的戚家山,上宅村的前山,潴湖村的窑山,冯浦村的乌龟山以及鲍岙村的鲍岙水库附近,也大量烧造碗、盘、罐、执壶之类的青瓷器,尤其鲍岙村一带,窑场规模非常大。

二、器物造型与纹饰特点

1.种类与器形

器物种类以碗为主,其他还有盘、瓶、茶盏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平砖、板瓦、筒瓦之类建筑用瓷。这时期的器物,器体普遍较轻薄、细巧,但胎骨有粗有细。粗的一类,由于淘洗得不够,胎骨有颗粒状可见,较疏松,多气泡,胎色呈深灰;细的一类,胎质细腻坚硬,呈灰白色,击之有铿锵的金属声,胎釉结合牢固。器形以碗类较多。

碗 分三型。

Ⅰ型:器呈斗笠状,尖唇,敞口,弧腹,直圈足,而且较高,此类为最常见。

Ⅱ型:荷花式碗,尖唇,敞口,口沿外翻,圈足,外壁压印出五条凹线,器形似荷花状。

Ⅲ型:尖唇、直口、深腹微弧,底置矮圈足,碗腹总的比前期加深。

盅 尖唇,口稍敞,有的口部向内压印五条凹线,器口呈梅花状,深腹微弧。圈足较高,微外撇,但外撇角度比前朝小,近直。

钵 圆唇,溜肩,硕腹,下腹弧收至底,形似大口釜。

罐敛口,鼓腹,直圈足,上置盖,盖有子口,置于器口之内,盖上贴塑瓜蒂状钮。外壁及盖面刻划牡丹花纹,通体施青黄色釉。

碟 尖唇,口沿至上腹处,向内压印十条凹线,器口呈葵花状,浅腹,底置矮圈足,圈足微外撇。

热壶 喇叭口,粗颈,鼓腹,高直圈足,壶体形似瓜果,流长而弯曲,把手多用三根泥条粘拼而成,紧贴口与腹部。肩部饰两竖耳。肩腹部等距离地贴六条,双线凸棱,把壶腹分成六等分(唐五代时期内凹的瓜棱纹,这时已演变为双线凸棱纹)。

盒 大小不一,有粉盒、印盒。多为扁平圆腹或扁圆形,盖作母口,底作子口,盖底上下相合。盒底有撇足,卧足或无圈足的,从时间上讲,前者略早于后者。

盏托 由一碟和一覆置的杯合为一体,碟的底部正中有圆孔,平折宽口沿葵瓣式。覆置的杯多为莲瓣纹,或少许为莲蓬式,朝上的圈足,用以搁置茶盏。

瓷枕 有虎形枕和狮形枕数种。它由枕面枕底和中间的虎体三部分组成。1977年上浦镇昆仑村出土的刻花双龙抢珠虎形枕,枕面刻划精细的双龙抢珠图案,枕面下作卧虎状,中间是虎身,左右两端前后各饰一个虎头和一条虎尾。虎口置于两前爪间,尾巴放在一后爪背上,从左右两侧看,均似卧虎,造型十分巧妙。在上浦甲仗傅家岭龙脐之处窖藏出土的瓷枕标本,其枕面的大小与上面的虎形枕相同,但枕面刻划的是双龙戏水、波浪翻滚的纹样。从器物大小和造型来看,这种瓷枕应是医学上用的脉枕。

筒瓦 呈半圆筒形,瓦头以半朵宝相花作装饰,瓦长35厘米,宽(直径)15厘米,厚2厘米。胎质坚硬,器物通体青黄色釉,釉面光滑,胎釉结合牢固。

瓷砖 长方形砖,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5厘米,施青黄色釉。

板瓦 呈长方形,两边上翘呈弧形,长25厘米,宽18—20厘米,厚1.2厘米。

以上三种建筑用瓷,均以瓷土作坯,质地坚硬,胎呈灰白色,通体施青黄或棕黄色釉,胎釉结合牢固,无剥落现象。

2.装饰特点

北宋越瓷的装饰特点,继承了五代的传统装饰技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其装饰手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刻划花、印花、镂空五种。前两种是装饰的主流,后两种装饰手法较少应用,尤其镂空装饰法更为少用。刻划花并不是两种装饰法同时用于一组纹饰上,而是一件器物上既有刻花装饰,又有划花装饰。这时期的刻花,其风格苍劲粗犷,刚强有力,很有时代特征。这种装饰多作于碗、罐、碟、盒、执壶,盏托等之类的器物上,花纹题材主要有莲蓬纹、牡丹纹、荷花纹、缠枝花、秋葵等。如1978年上虞百官镇出土的荷花盒,器盖刻荷花瓣,盖背中间贴塑一荷叶柄作钮,整件器物造型优美,既是日用器,也是有欣赏品味价值的工艺品

北宋时期的划花装饰,线条流畅而柔中有刚,划的线条比以前增粗,图案由繁缛变为简朴。这种装饰手法一般应用在盘底内,沿上,盒盖,盏托外壁以及碗、瓶、执壶等产品的腹部。花纹题材有牡丹花、缠枝花、豌豆花、团形花、蝶恋花和江涛、莲花、鹦鹉等。其花卉的构图方法有两种:一种以一朵大花为主体再加枝叶小花作陪衬;一种先用枝茎把图案分成两组,然后在两组中划饰对称的叶子和花朵,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有的划花装饰很有创意,如上虞上浦石井水库窑址采集的龟心荷叶盘,器形作荷叶状,盘内划流畅而弯曲舒展的几笔叶脉,中心划小龟形状,整件器物犹如小龟悠然自得地蹲在荷叶上的立体画。该划花虽只潦潦几下,但形象逼真,可谓匠心独具的创作。

刻划花装饰,一般用在罐、瓷枕、执壶之类的器物上,两种装饰技巧同时用在一件器物上,使纹饰深致,刚中有柔,装饰效果很好,采用这种装饰法的器物,在上虞上浦窑寺前窑址、石井水库窑址、帐子山窑址中均有发现。印花装饰,就是用模压印纹饰,印模上有阴纹,有阳纹,一般用在盒的盖面,杯的内底以及碗的外壁。其花纹题材有菊花、秋葵之类的花卉纹样;鹦鹉、大雁、海兽、蝴蝶之类的动物纹样,在上浦石井水库窑生产的印盒、粉盒的盖面,就有凸纹的鹦鹉飞翔于花丛之中的印花纹饰。在上浦窑寺前窑生产的盒的盖面,又有印花的莲花、牡丹、云中飞鹤等纹饰。碗之类外壁的印花,只是压印几根线条而已。镂空装饰很少用,一般只用在盏托底或熏炉等器物之上。

三、运输及外销

越瓷作为一种商品,其产品的运输与销售状况对发展瓷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上虞越瓷生产之所以能久盛不衰,笔者认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其重要原因。

1.关于运输路线。上虞宋代的窑场大都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缓坡上。并且,这些山的旁边往往有溪沟或河流与曹娥江相通。曹娥江这条上虞古代的交通枢纽,从嵊州市的三界流入上虞后,自南至北贯穿上虞全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线,向西过曹娥堰,可与萧绍古运河相接,再向西经京杭运河直达京口(今江苏镇江)、建业(今南京)等大城市;向东过上虞梁湖堰,进入“四十里”古运河,翻越通明坝,进入余姚江,顺流而下,可到达当时繁华的商埠明州(今宁波);往北可直接进入杭州湾。上虞烧成的青瓷制品,可沿着上面的航线运输到全国各地销售。

2.关于外销。上虞越窑青瓷在国内大量销售的同时,还远销到亚非诸国。出土文物资料表明,这些外销瓷主要通过两条航线销往海外,第一条航线是从明州出发,直接运到日本、朝鲜。第二条航线是从明州出发,经泉州、广州过南沙群岛,抵达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穿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印度尼西亚;横穿印度洋,进入波斯湾,再过红海,把产品运输至埃及和东非诸国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销售。

上述国家的遗址中,确实出土了不少唐宋时期的越瓷残片,但这些越瓷是否属上虞所产的呢?笔者认为,说这些外销瓷全是上虞所产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故很难肯定。但是,上虞生产的越瓷在宋代外销越瓷中所占的份额应该是相当大的,这点毋庸置疑。其理由是:(1)宋代上虞越瓷生产发展规模是空前的,窑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东汉以来的任何朝代(根据上虞历代越窑青瓷窑址考古调查资料),它的青瓷生产量已完全超过了国内的需求量,并且宋代墓葬中出土的越瓷并不多见。可以想象,烧制出那么多的越瓷器,不外销又干什么呢?(2)亚非两洲诸国的遗址中出土越瓷的器物种类、造型风格、花纹装饰,绝大部分与上虞越窑器物的特征完全相同。2001年下半年,日本九州研究太宰府鸿胪馆遗址的古陶瓷学者来上虞考察古窑址,笔者曾与其探讨太宰府出土越瓷器的产地问题,发觉那里的敞口、矮直圈足的碗,椭圆腹、弯曲的长流,以及用泥条粘拼成把的执壶,与上虞甲仗窑寺前等地的宋代窑址中出土的执壶、碗惊人地相似。考古资料证明,宋代上虞越窑烧成的产品,大量向外输出,它有力地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繁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八节 上浦石井水库窑山宋代青瓷窑址调查

1977年,浙江省文物部门朱伯谦先生等人对上虞越窑青瓷窑址进行专题调查时,在上浦镇冯家浦村石井水库畔发现数处青瓷窑址(其编号为上Y39、上Y41,均为宋代青瓷窑址),1984年上虞文物普查时,我们对石井水库周围的窑址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复查。尔后,笔者又多次对该地区进行专题调查,并采集标本,收集资料。由于该窑烧制产品质量精美,时代特征明显,遗址保存完好,2003年,上虞市人民政府将该窑址公布为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把调查情况和对有关部门的看法叙述如下: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石井水库窑山窑址,位于上虞市南部,曹娥江中游东岸,距上虞市府所在地百官17.5公里的上浦镇冯家浦村东面的石井水库窑山上。窑址在窑山西麓的缓坡上,面向石井水库。水库三面环山,只是西面是峡口,可通向冯家浦小平原和小舜江(现是石井水库坝址)。左右两边是缓坡,南面是一小片山谷平地(此小平地可能是当时的制作工场和住房遗址)。窑床向西稍偏北,由东向西呈十多度角倾斜而下,两边是高高隆起的废品堆积层,堆积厚度达四五米,窑床和堆积层长达六七十米,明显的是一处龙窑,窑址保存完好,窑址下方即是石井水库。

二、器物种类

该窑产品,以碗为主,其他还有盘、盆、罐、杯、执壶等。该窑的器物质量明显分为精粗两种:精的一类器物造型优美,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器壁较薄,釉色滋润匀称、光洁,呈青色、有浮光,胎釉结合紧密;粗的一类则器壁厚重,胎质粗糙,胎骨疏松,多气泡,釉层不匀,有的甚至不施釉。

碗 敞口,深腹,底置高圈足,内底划花草纹和成对的鹦鹉纹,所划线条纤细而流畅。粗的一类碗,胎呈深灰色,多气孔,施青中泛灰或泛黄釉,内底划简笔的花草纹,同时也有素面碗。

盘 尖唇,口沿外翻,浅腹,低圈足,内底划繁缛的花草纹和成对的鹦鹉纹;也有的内底划荷叶纹和乌龟纹,作龟心荷叶盘。还有腹壁多处凹进的素面盘。

盒 身作子口,腹作宽带状凸出,圈足向外斜出,盖作母口,平顶,盖面印凸纹鹦鹉飞翔于花丛之中等纹饰,因为花纹是模印而成,所以内壁有手指压印的痕迹。

执壶 敞口,粗颈,腹作瓜状,底置矮圈足,腹外壁饰凸雕重瓣仰莲纹。

钵 敛口,唇外翻成宽边,素面无纹。

盏 直口,球腹,无底,可能是灯上的盏,盖尖顶,下作圆形像荷花,再下向外斜出,并作荷叶边。

三、主要窑具

主要窑具有匣钵,环形垫圈,柱状和喇叭形垫具。

从石井水库窑山遗址中采集的标本反映,该窑产品明显分精粗两类。精类产品器物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装饰美观,釉色光滑滋润。器物上的装饰刻花的,刻工刚强有力,苍劲粗犷;而划花的装饰,纹样纤细,线条流畅,也有刻、划两种装饰技法同时用在一件器物上的,使花纹装饰刚中有柔,刚柔兼备,这一切也反映了北宋初期上虞越瓷的精美以及制瓷业处在兴旺阶段。但粗一类产品,器物坯泥淘洗不够纯净,多杂质,质地较粗,呈色深灰,胎多气孔。刻划的纹样花草纹也只简单几笔,潦草行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预示上虞越窑开始走下坡路,还是为适应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制造低档产品(粗类产品可减少成本,降低销售价格,以满足平民日常生活所用)。究竟如何,值得研究探讨。

第九节 上浦傅家岭宋代青瓷砖瓦窑址

窑址位于上浦镇甲杖村傅家岭东北坡的半山腰。南边为较高的山梁,中间是一块茶叶地,北面是一大片水稻田,东北500米即窑寺前村,往西不远是曹娥江。

该地是一处烧制建筑用瓷的窑场,规模较大。其产品有筒瓦、板瓦和长方形平砖数种。筒砖长35厘米、宽(直径)15厘米、厚2厘米左右,瓦头以半朵宝相花作装饰。板瓦长25厘米以上,宽18—20厘米不等,厚1.5厘米左右。长方形平砖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5厘米左右。器物均以瓷土作坯,胎呈灰白色,质地坚硬,器表均施棕黄色釉,胎釉结合牢固,无剥落现象。该窑址是研究宋代建筑结构、用材等情况极好的实物资料。

注释: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上虞市墓葬发掘资料》(未刊稿)。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8)《上虞市墓葬发掘资料》(未刊稿)。

(9)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0)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3)章金焕:《上虞龙浦唐代窑址》,《东南文化》1992年第3—4期。

(14)章金焕:《上虞上浦窑山、黄蛇山古窑址》,《江西文物》1990年第4期。

(15)朱伯谦:《中国陶瓷·越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16)林士民:《勘察宁波小洞岙唐代窑址的收获》,《中国古窑址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7)倪士毅:《浙江古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元吉《次山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