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瓷之源:上虞越窑
14789900000013

第13章 附 陶瓷小知识

一、浙江古代名窑

越窑

越窑,在今浙江省东北部的宁绍地区,该地古属越州,故称越窑。它形成于汉代,先后经历了三国至西晋的繁荣时期和唐至五代的全盛时期。其窑场主要分布在上虞、慈溪、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越窑的突出成就是在东汉中晚期创烧出成熟瓷器,从而使我国成为瓷器发源地。越窑以烧制青瓷著称,但它也烧造少量的黑瓷。东汉时期,越瓷的器物种类主要有碗、罐、罍、壶、钟、洗以及耳杯、托盘、虎子、五管瓶等。器物以拍印的几何纹、范印的杉叶纹以及刻划弦纹、水波纹作为主要装饰。三国至西晋时期,器物种类比东汉时期大为丰富,它有碗、钵、罐、洗、槅、篮、唾壶、水盂、扁壶、蛙盂、虎子、砚台、盘口壶、鸡首壶、鸡首罐、狮形器等日用器,而且还有专供随葬用的鸡笼、猪舍、狗圈、提篮、□□斗、鬼灶、砻、磨、畚箕、米筛、堆塑罐等冥器。这时期的花纹装饰以压印的网格纹、联珠纹、花蕊纹为主流。东晋、南朝时期,产品种类比前朝减少,花纹装饰以褐色点彩和刻划的莲瓣纹为多见。唐至五代,制瓷工艺比前朝有显著提高,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润泽匀称。装饰工艺有划花、印花,并采用釉下彩绘,装饰效果庄重华丽。器类有莲花碗、荷叶形碗、瓜棱注子、瓜棱水盂、瓜棱罐、多角瓶、蟠龙罂以及粉盒、灯盏、瓷枕、瓷塑等。到了晚唐,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体放在匣钵内焙烧,器壁可以减薄,烟熏和落砂现象得以避免。故陆羽在《茶经》中对这时期的优质瓷器誉之为“类冰”、“类玉”的瓷中极品。至五代,开始设“官窑”,专烧贡瓷。贡瓷器物,有的镶嵌金、银、铜边,称“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据《光绪·上虞县志》记载,在上虞窑寺前曾设官窑36所,至北宋中晚期,制瓷业趋向衰落,南宋停烧。

越窑是我国历史上烧瓷时间最早,烧造时间最长,窑址数量最多,器物种类最丰富,而且影响最大的瓷窑体系之一。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日本、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瓯窑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因地濒瓯江,故名。始烧于汉,盛于三国至晋,南朝时曾一度衰落,唐代复兴,至宋代衰落。瓯瓷胎呈灰白或淡灰色,较越瓷胎白净。早期的瓯瓷,釉色以青绿为主,青黄、青灰次之。东晋以后,釉色变淡,常常呈现黄或淡黄色,釉易剥落,晚唐前后出现纯粹的青色或青黄色,滋润如玉。产品种类与越窑大体相同,唯器形略有差别。瓯窑不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记载,但它的制瓷成就,远远超过婺州、洪州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德清窑

德清窑,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年代为东汉至南朝,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青瓷的釉色比较深,一般显青绿、豆青或青黄色,釉层匀称,具有较好的光泽。黑瓷胎色较深,釉层丰厚,较好的产品釉面滋润,乌黑发亮如黑漆,釉内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器物种类有碗、钵、碟、盆、罐、耳杯、香炉、唾壶、虎子、灯、盏托以及盘口壶、鸡头壶等。德清窑瓷器造型简朴实用,盒、槅、筒形罐、盘口壶和鸡头壶等器物都配制了器盖,盖口密合,更适合于盛放食物。装饰工艺十分简单,通常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数道弦纹,或在青釉器上饰几点褐色点彩,也有褐彩书写文字的。东晋以后,在部分碗、盘和壶上划复线莲瓣纹。德清窑烧造历史并不久长,但它烧制的高质量黑瓷,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龙泉窑

龙泉窑,窑址以龙泉市为中心,遍布浙南山区的许多县市,形成龙泉窑系,以烧制青瓷著称。始烧于北宋,盛于南宋至元代,明中期以后衰落,到清代倒闭。北宋时期产品与越窑接近,种类有碗、盘、执壶、双耳瓶、五管瓶,胎色为灰白或白色,釉色有青绿或青黄色,装饰技法盛行刻划花,纹样有团花、牡丹、莲瓣、荷叶纹等。南宋时,前期产品胎体厚重,釉层透明匀净,后期烧制成薄胎厚釉青瓷,分白胎和灰白胎两大类。白胎瓷,釉色有粉青、豆青、梅子青,纹饰有凸弦纹、浮雕莲瓣和堆贴的牡丹、双鱼纹等;灰黑胎瓷,胎薄而坚硬,釉色有粉青、墨绿、蟹壳青等,釉层有细密开片,称“百圾碎”。器口因釉下流而呈紫色,圈足无釉处呈铁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元代产量大增,品种丰富,有各式碗、盘、杯、瓶、炉、执壶及瓷塑、佛像等。釉色以青黄为主,盛行刻、划、印、贴、堆、塑、镂、雕和褐色点彩等多种装饰手法。1988年国务院公布大窑龙泉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州窑

婺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浙江金华地区,此地唐宋时称婺州,故名婺州窑,为唐代著名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汉代,到六朝时,在汉代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尤其到了唐宋时期,制瓷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元以后衰落。早期的产品,由于受越窑的影响,以青瓷为主,但也有少量的黑瓷。瓷物因胎体粗糙,故大部分器表往往施一层化妆土。唐代以生产茶碗而闻名。宋元时期,青瓷碗、盘的釉色和纹饰多与龙泉窑类似。

二、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此地宋时属汝州,窑因而得名。汝窑自北宋末由统治者直接掌握,成为宫廷烧制瓷器的一处官窑,据明清文献记载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制瓷时间很短,传世品极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瓷窑。汝窑品种较少,主要有盘、碟、碗、洗、瓶以及盂、奁、盒、盏、香炉等。釉色有天青、青绿发蓝,像蓝色的宝石一样,釉层黄厚如堆蜡。汝瓷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无大件器皿,器物高度没有超过30厘米的,一般在20厘米左右。

哥窑

哥窑,为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嘉靖·七修类稿续稿》云:“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铁足,今少见焉。唯土脉细薄、油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曰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但哥窑的遗址至今尚未发现。传世的“哥窑”青瓷器种类,有贯耳瓶、琮式瓶、弦纹长颈瓶、鱼耳炉、乳钉炉、花口碗以及渣斗式樽等。胎有黑、深灰、浅灰、土黄等数种。釉以青灰为主,也有米黄等色。器物胎薄,色黑如铁,通称铁骨。口沿及圈足釉淡显胎色,有“紫口铁足”之称,釉面多有疏密不同的纹片,称“百圾碎”。

根据近年杭州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有学者认为老虎洞窑址就是哥窑遗址;有的学者认为传世哥窑的产品应是由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共同烧造;也有学者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目前陶瓷界的专家学者对哥窑遗址的地点尚在探索寻觅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官窑

官窑,它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窑厂的性质;二是指窑系的名称。广义地讲,是指中国古代专烧宫廷用瓷器的官办窑厂,与民窑相对。由宫廷直接派官吏建窑,招募窑工,控制原料、配方、工艺技术及产品种类、造型、纹饰等,民窑不准私自仿造。这些窑的生产不受价值规律支配,制作器物不惜工本。自宋代始有官窑的记载,北宋时有汝官窑,南宋时有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前者窑址在杭州老虎洞,后者窑址在今桂州乌龟山,范围很大,明清文献中所谓的宋代名窑中的官窑即指此。

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明代由宦官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官方督烧的窑厂。唐、五代、宋一些瓷器上有“官”、“新官”、“供御”、“内府”等字款,属民窑中“置官监窑”或“官搭民烧”的产品。

定窑

定窑,宋代北方瓷窑遗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和燕山村。曲阳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该窑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元以后衰落。唐代以烧黄、绿、青釉瓷器为主,五代后多为白瓷,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器,即文献中所称“黑定”、“紫定”、“绿定”。器类以碗、盘居多,器物胎质细腻,釉色润泽。器口因覆烧而不施釉,称为“芒口”。装饰方法有刻花、印花、划花数种,花纹花卉和动物形象。五代、北宋时期还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在器口外底常有“官”、“新官”铭文。北宋末年,窑陷于停顿,金大定后恢复,但高质白瓷已不复见。1988年国务院公布涧磁村定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钧窑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故名。该窑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突出成就是在釉里掺有铜的氧化物,用还原火焰烧出釉面错纵映掩的青、蓝、紫、黑、红、绿、黄、月白等窑变色彩,釉色肥厚润泽,极为美观。其胎厚实端重,呈浅灰色。产品种类有花盆、盆、奁、洗、樽、炉、钵、瓶、碗、盘等。器表纹饰较少,有的在釉层上留有烧制时自然形成的长条形裂纹,称“蚯蚓走泥纹”。当时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许多窑场均仿烧钧瓷,故此形成钧窑系。1988年国务院公布钧台钧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陶瓷工艺学名词浅释

陶与瓷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陶和瓷混为一谈,统称为陶瓷。其实,陶与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目前,无论在考古界还是在工艺界,对陶与瓷的区别标准尚未统一,通常所说的标准是以制作原料、烧成温度、施釉与否等几方面来区别的。

1.瓷器用瓷土或高岭土作胎;陶器一般用陶土,少数也用制瓷原料。

2.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度以上;陶器烧成温度一般在800—900度左右。

3.瓷器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弱,叩之发出铿锵的金属声;陶器具有吸水性,敲之无清脆的金属声。

4.瓷器的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陶器一般无釉或施低温釉。

5.瓷器的胎质为白色;陶器的胎质一般均带有红色、褐色或灰色。

6.瓷器胎质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即薄层透光;陶器胎质一般薄层不透光。

青瓷

施青色高温釉的瓷器,是我国古代制瓷业中烧造时间最长、出现时间最早的一个瓷种。由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发展而来,到东汉中晚期,上虞越窑创烧出成熟青瓷。三国、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日趋成熟。唐、五代时期,烧制青瓷较著名的有越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宋代的龙泉窑、耀州窑、郊坛下窑、修内司窑、官窑都属青瓷系列。温州的瓯窑、宜兴均山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及临汝窑、安阳窑、巩县窑、湘阴窑等所产青瓷也各有特色。青瓷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是氧化铁,含量为2%左右,釉由于氧化铁含量的多少,釉层的厚薄和氧化铁还原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青黄、青灰、青绿等不同色调和深浅不一的颜色。

白瓷

施透明白色高温釉的瓷器,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历隋至唐代而发展成熟,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的名瓷。唐代时,北方烧制白瓷的窑场已十分普遍。河南的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河北的曲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徽的萧窑等都烧白瓷,形成了唐窑“南青北白”的局面。五代至宋金时期,南方的景德镇窑、赣州窑、南丰窑、吉州窑、西山窑、德化窑、同安窑、潮安窑、西村窑、惠阳窑等均生产白瓷(俗称青白瓷),明清时,白瓷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化和景德镇两地。明代景德镇窑生产的“甜白”和德化窑的“象牙白”瓷是明代瓷器中的上乘佳品。

黑瓷

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釉料中色剂氧化铁的含量在5%以上,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黑瓷;东汉时,上虞越窑创烧出成熟黑瓷,成为黑瓷的发源地之一,釉色有乌黑、黑褐、酱褐等几种;东晋时,德清窑烧制黑瓷比较著名。至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吉州窑生产的剪纸贴花、玳瑁斑、鹧鸪斑、木叶纹,定窑生产的黑釉印花等黑釉产品也都很有特色。尤其建窑生产的黑瓷,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是黑瓷中的精粹,颇为珍贵。

影青瓷

宋代景德镇窑仿照青白玉外观效果而创制的一种新兴瓷种。宋元时称“青白瓷”,入清后改称影青瓷。器胎薄且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釉层白中微泛青,釉厚处呈淡青绿色,显明澈丽洁,光泽透明,似青白玉,是瓷釉色泽上独树一帜的优秀瓷种。

影青瓷的器物种类,除民间日用器皿碗、盘、盏、碟、钵、盒、炉、壶、罐外,还有卧具、茶具、卫生用具、文房用具,以及陈设雅玩、随葬冥器等。在我国各地的博物馆里均有收藏,而且在地下还埋存着大量佳器,每年都有精品出土。

青花瓷

釉下彩瓷品种之一。呈白地蓝花,系在瓷坯上用含氧化钴的色料绘出纹饰,然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后,经高温烘烧而成。青花瓷器至迟在唐代已开始烧制,到元代已很发达,至明代达到高峰,清代也很盛行,以景德镇窑所产最为著名。景德镇窑绘制青花用的色料,元代至明早期,用的是从波斯进口的“苏尼勃青”,也称“苏麻离青”,烧成后色泽浓艳,在线条的纹理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点状晕散,浓垂处则凝聚成黑青色、藏青色或呈现金属锡光,有的甚至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之感。明代中期,使用平等青,色淡浅而呈灰蓝,有柔和淡雅之感。明代晚期,使用回青料,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到清代前期,使用的“珠明料”,所绘花纹青翠而明亮,颇受世人喜爱。

珐琅彩

珐琅彩,也称料彩,是专模仿铜胎珐琅器的形制和色调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始于康熙而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康熙时期专仿铜胎珐琅器,多用黄、蓝、紫等色为地,绘各种花卉纹饰。雍正、乾隆时不再仿做,改用绘粉彩方法,多以花卉禽鸟为题材。珐琅彩多出于如意馆画手,画工都极端工整。康熙时期仿珐琅器的胎较厚,雍正、乾隆时期的较轻薄。款式康熙时多用胭脂水及蓝色双栏楷书四字料款;雍正、乾隆款有蓝色双档楷书及篆书四字料款,料款多凸起,一般称它堆料款。珐琅彩瓷器不完全都是料款,也有青花楷书四字及六字款的。

素三彩

素三彩,是指以黄、绿、紫为主要色调,不用红色彩绘的一种瓷器。在白瓷胎上描线刻绘,再加彩经低温烧成。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制品已极为精致,清初获进一步发展。常见的有暗龙地,三彩花果盘、碗,比较普通的为仿虎皮釉碗,比较少见的为三彩镂空香熏,最珍贵的为素地三彩大瓶。这种大瓶地子有黑、黄、绿、紫四种,瓶多四面开光彩绘花鸟。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流行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它用高岭土作胎,表面施彩色的釉,烧成温度一般只在800℃左右。唐三彩在初唐时开始出现,釉色比较简单,唐开元、天宝时期普遍流行,釉色也逐渐繁杂华丽起来。颜色有白、黄、橙、绿、青、蓝、黑等多种,其呈色剂为硅、钛、铁、锰、钙、镁、钾、钠、铅、铜、锑、钴等金属的氧化物。如浅黄色的呈色剂为铁或锑,绿为铜,紫为锰。红色陶胎者以普通陶土为原料,白色者以瓷土制作。器物种类也有专门用于随葬的俑和模型器,以及生活用具。在长安、洛阳两京地区的墓葬和一些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且最精美。

釉里红

瓷器釉彩,釉下彩品种之一,是先在瓷坯上用氧化铜绘制纹样,再施一层无色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因釉下的纹饰呈红色,故名。出现于元代(最近据有的学者考证,早在唐代长沙窑中已出现釉下红彩的产品),至明代工艺成熟,清代获进一步的发展。器物以明宣德和清康熙、雍正时期所烧最佳。

郎窑红

康熙时期一种仿制明代宣德宝石红釉的产品,习惯称之为郎窑红。郎窑红的特点是色泽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也有称牛血红的),釉色透亮垂流,器物里外开片,在底足内呈透明米黄色或苹果绿颜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绿底,也有本色红釉底。除口沿外,全器越往下,红色越浓艳,这是由于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集聚器下之故。口沿处因釉层较薄,铜分子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和氧化,因此出现轮状白线,称之“灯草边”。康熙朝器物的低足旋削保证了流釉不过足,所以郎窑红又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器有大件,也有小件,器形都是康熙时期独特的式样,如俗称的笠式碗、观音尊、油锤瓶之类,在康熙朝的彩瓷中也流行这些造型。

豇豆红

豇豆红,又称“桃花片”、“娃娃脸”、“美人醉”等,它酷似豇豆的红色,并带有绿色苔点。郎窑红因宝光艳色而鲜艳夺目,豇豆红则兼幽雅清淡柔和悦目,给人以意境更为深远的美感。豇豆红釉面的绿色苔点,原是烧制技术上的缺陷,但是在浑然一体的淡红釉中,掺杂星点绿斑,倒也相映成趣。豇豆红烧成难度很大,因此无大件,最高的不过20厘米左右,造型也不过五六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合、水盂、笔洗,等等,其他有少量柳叶瓶、菊瓣瓶之类。由于豇豆红烧成极不容易,只能是官窑少量生产供皇室内廷使用,器物底足内均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霁红

康熙朝除了郎窑红和豇豆红之外,利用铜着色的尚有霁红器。霁红有别于郎窑红的浓艳透亮,也不同于豇豆红的淡雅柔润,是一种剔透深沉的红釉,呈色均匀,釉如橘皮,官窑器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传世品,唯比较少见。至雍正、乾隆两朝,其产量、质量达到最高峰,以后就日趋衰退了。

乌金釉

乌金釉,一种像漆一般的黑色亮釉,是康熙朝发明和盛行的色釉品种。据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给教会的信中描述,配制乌金釉需要使用浓度较高的优质青料与紫金釉混合。因此除了含大量铁分子外,还有锰和钴等元素。纯粹的乌金釉器极为少见,多有在其上用金彩描绘各种锦地或开光纹饰,唐英在总结乾隆以前的景德镇制瓷工艺时,也提到“乌金釉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两种,系新制”。

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经化验是釉中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的结晶。它起源于唐代的黑釉,开始是无意中烧成的。釉呈失透的黄绿色泽,颇似茶叶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因此俗称“茶叶末”。江苏省扬州市出土过多件唐代的“茶叶末”器,宋代的亦屡有发现。

五彩瓷

五彩瓷,系釉上彩品种之一。五彩瓷的制作过程,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用红、黄、绿、紫、蓝等彩料绘制花纹图案,再经低温烘烤而成。五彩常用的彩料一般为黄、红、绿、紫、蓝五种,但它并不一定仅使用这五种颜色,实际上五彩的“五”包含“多”的意思,如明代嘉靖时期五彩所用彩料有红、黄、蓝、绿、紫、黑、孔雀绿等色调。

五彩,它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但早期五彩以红、黄、绿三色为主,到了明嘉靖(1522—1566)、万历年间(1573—1620),五彩瓷已盛极一时,当时五彩瓷的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感觉颇为富丽,这时期的五彩瓷,成为明代五彩的代表作。

清代五彩,以康熙年间(1662—1722)烧制的器物最负盛名,这时期的五彩,纹饰生动活泼,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虫草等题材应有尽有,并以其绚丽的色彩,精湛的绘画,丰富的品种,与当时著名的青花品种争妍斗艳。康熙时期五彩的品种也十分丰富,有白地五彩、青花五彩、豆青五彩、朱地五彩、红地五彩、哥釉五彩等,到了清雍正年间(1723—1735)以后,五彩瓷因粉彩瓷的盛行而逐渐衰落。

粉彩瓷

粉彩瓷,是在康熙年间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它创始于康熙时期,初创之时的粉彩比较简单,仅在红花朵中运用珐琅彩中所见到的胭脂红,其他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作法。

到了雍正年间,粉彩瓷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种类十分丰富。雍正年间粉彩不仅有白地彩绘,而且也有各种色地彩绘的,如有珊瑚红地、淡绿地、酱地、墨地、木理纹开光粉彩和粉彩描金等,描金勾线加填墨彩的品种更为别致,它增加了粉彩瓷在色彩对比上的美感。雍正年间粉彩的特点是由于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经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因此色彩比五彩更丰富,色泽比五彩更娇艳,以淡雅柔丽而名垂一时。

广彩瓷

广彩瓷,始于康熙年间,到雍正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乾隆、嘉庆时才大量生产。

广彩瓷的花纹,在艺术形式上,它多仿照西方的艺术形式,如图案装饰性强,金彩多,采用颜色对比强烈的大红、大绿等。有时还绘制西方人物的故事、风景、外国商标及纪念性饰样等,吸收西方绘图艺术,是广彩的一大特色。

广彩瓷在花纹设计上,花样一般有边,有开光,有地,然后将主题内容安置在中心,主次分明,互相衬托,这是它设计方面的特征。

广彩瓷的制作,是在景德镇压烧造白瓷,运至粤亘,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作彩瓷,售之西商,国内流传很少。这就是通常称的“广彩瓷器”。

总而言之,广彩瓷吸收欧美的艺术精华,用西洋画法,特有的金彩、黄彩,满地开光,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构图丰满,繁而不乱,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织金彩瓷”。

洒蓝

洒蓝,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它采用喷吹法施釉,在通体的浅蓝色地上,呈现水迹般的深蓝色点子,犹如洒落的蓝色水珠,因此称“洒蓝”或“鱼子蓝”(亦称雪花蓝),是瓷器中十分少见的釉色种类。

洒蓝釉在明代宣德年间已经出现,但还不太精细,而且产品极为少见,其制作的完全成熟并普遍流行是在康熙年间。洒蓝器有盘、碗、笔筒及大棒槌瓶之类,都属民窑瓷,常见在器物上加以描金,洒蓝描金器给人以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笔筒及碗多见绘锦地纹饰,盘心也有绘耕织图内容的。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洒蓝大棒槌瓶,周身描金开光,用五彩绘画花鸟图案,画意清新,制作极精。在当时,它亦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国外至今还保存着这类器物。

开片瓷

开片,又称纹片、冰裂纹、百圾碎等名称,汝、官、哥窑器都以“开片”作为装饰。这种开片,原是陶瓷釉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一所造成的缺陷。但宋代官窑巧妙地利用这种开片美化瓷器烧制出具有大、小开片的器物,精美绝伦,价格十分昂贵,哥窑仿官窑十分著名。传世的哥窑瓷器多为大、小开片相结合,大者呈黑褐色,小者为黄色,小者穿插于大者之间,故有“金丝铁线”之称。哥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哥窑瓷器的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也尚无陶瓷考古所得材料与传世哥窑器作印证。因此,哥窑问题,至今仍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

四、刻铭上虞越瓷

(一)江苏省赵士岗吴氏墓出土的青瓷虎子,腹部刻铭为“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二)江苏省金坛县出土的三国时期的青瓷扁壶,腹部的一面刻“紫鱼浦湖七也”的铭文。铭文的“紫”字是“此”字,“七”是“土”字。“鱼浦”应是“渔浦”,在今上虞市境内。腹部的另一面刻“紫(此)是会稽上虞范可休作者也”十三字。

(三)浙江省平阳县鳌江乡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上刻“元康元年八月二日(造)会稽上虞”的铭文。

(四)江苏省吴县狮子山西晋时期的傅氏家族墓内出土二件堆塑罐,在龟碑上分别刻:“元康二年闰月十九日超(造)会稽”、“元康出始宁(今上虞市南部),用此□□,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字样。

(五)绍兴南池横棚岭西晋墓中出土的青瓷堆塑罐,罐的龟碑上刻“会稽”两字,其下是“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的铭文。

(六)浙江新昌出土的北宋青瓷瓶,在腹部刻“会稽长山窑也”的铭文,长山即现在的上虞市西部的东关镇长山片。

(七)青瓷粮罂瓶,口径11.9厘米,高25.6厘米,足径8.8厘米。北宋咸平元年(998)。盘口微敛,弧唇,长直颈,溜肩,弧腹,颈腹部黏附双股执鋬残损底量圈足。腹部一面从右至左阴刻:“上虞窑匠人项霸造粮婴(罂)瓶一个献上新化亡灵王七斤咸平元年七月廿日记”三十一字。

(八)1980年江苏吴县枫桥乡何山出土的堆塑罐,刻有“再福,出始宁,用此瑶,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穷”。

(九)绍兴县南池红星村出土的堆塑罐,其龟趺碑上刻画“出始宁,用此□宜子孙,作吏高,众无极”。

(十)上虞驿亭镇五夫出土的堆塑罐,其龟趺碑上刻划“太熙元年十一月吉日造会稽”。

(十一)上海博物馆所藏堆塑罐的龟趺碑上刻划“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乐极”。“会稽”两字在碑上端正三角部位纵书,“出始宁”以下三行分别纵书。

(十二)上虞百官龙山出土的堆塑罐的龟碑上刻划“会稽出始宁用此宜子孙作吏高迁众乐极”。“会稽”两字在碑上端的三角部位纵书,“出始宁”以下三行分别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