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59

第59章 新疆最美在伊犁

来新疆之前,我就听闻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风景美丽。

记得两年前,我平生第一次踏上了新疆这块神奇之地。从乌鲁木齐飞喀什,飞机舷窗外,清晰可见还覆盖着积雪的连绵的天山山脉,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中,一块块绿洲点缀其间。

这不是我梦中的美丽新疆。

从喀什到巴楚,沿314国道一路向东。路的左边是柯坪山山脉,低矮的黄色土山上泛着一层层如海浪冲刷印迹般的白色盐碱,不见一点绿色;路的右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生长着一丛丛的红柳,粉红色的红柳花盛开得正艳。

这也不是我梦中的美丽新疆。

两年来,我到过祖国最西部的红其拉甫边境,南到过和田,向北到过克拉玛依、吐鲁番和喀纳斯,在享受甘甜的水果、饱览大漠风光与胡杨美景的同时,也见识了夏天降雪的奇观,领教了沙尘暴的淫威,感受到了在烈日下暴晒导致脱皮的严重后果。

我感到,新疆的美似乎只存在于诗人的吟唱中和画家的彩笔下。

直到有一天我来到了伊犁,看到了新疆最美的景色,领悟到了“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的含义。

设立于1954年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辖塔城、阿勒泰2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西部紧邻哈萨克斯坦,这里有中国陆路最大的霍尔果斯通商口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族等47个民族。

这里是汉武帝吟诗赞颂“西极天马”(即伊犁马)的故乡,是乌孙国故地,是汉朝使节张骞率300人使团到达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原与西域首度和亲的地方。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西域36国中第一大国乌孙“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以1000匹马为聘礼。汉武帝高兴地接受了乌孙的要求,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出嫁给乌孙昆莫猎骄靡。细君死后,汉武帝选楚王刘戊之孙女解忧为公主,嫁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代乌孙君王,一共生活了50多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军垦地,曾是成吉思汗西征集结大军的地方,也曾收留过林则徐、邓廷桢这些被贬到新疆的落难人。

伊犁之美,美在气候。伊犁在多干旱、多沙漠的新疆是一块气候独特的区域,这里雨水充沛、天气温润,因雨量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塞外江南”。

伊犁之美,美在自然。伊犁是新疆万顷荒漠中的一块绿洲,是新疆的一块天赐宝地,四季分明,每个季节景色不同。绿色是伊犁的主色调,“绿”绚丽耀眼,令人神往。这里有海拔2073米、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为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的赛里木湖;这里有“天山深处的传奇”、“塞外江南,秀美伊犁”之美称,为世界第四大亚高山草甸之一的那拉提大草原;这里有哈萨克语称为大印章,电影《天山红花》取景地的唐布拉草原;这里有“黑色莽原”之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世界五色花高山草甸草原”的喀拉峻大草原;这里还有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带和野生动物乐园的夏塔峡谷。

伊犁之美,美在物产。伊犁河和巩乃斯河是伊犁的母亲河,是伊犁秀美的灵魂。河谷两边土地肥沃,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伊犁先民就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朴素思想,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种植有桃、梨、杏、瓜、西红柿、辣椒等各种瓜果蔬菜,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甘薯、薰衣草和红花等经济作物,草原上更是牛羊成群,骏马奔腾。

伊犁之美,美在人文。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显达之意,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见于《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取意于“犁庭扫闾”,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那拉提草原上生活有12万多的哈萨克族人,占全国的近1/2。他们的白色毡房,随着春秋冬牧场的转场而迁移,这种草原上移动的家成为草原上的一道风景。特克斯县八卦城独具特色,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相传最早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设计。县城有保存完整、数量最多的乌孙古墓群,乌孙国夏都遗址。夏塔古道是天山中最为险峻又最为著名的古代山路,它翻越过天山主脊上的木扎尔特达坂,便到了南疆的阿克苏地区。这条古道把天山南北连接起来,也是伊犁到南疆的捷径,相传唐代高僧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也就是今天的木扎尔特达坂。夏塔峡谷由于地处僻壤,仍保持了自然原始的状态,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所以,你如有机会来到新疆,就应该到伊犁去走一走。有了伊犁,新疆更美。

(写于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