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53

第53章 巴楚蘑菇采摘记

4月底的一天,在结束了我们部门对口帮扶的喀拉玉吉买村的生产指导工作后,刘副主任跟我说:“走,到村子边的一片胡杨林去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巴楚蘑菇。”

巴楚蘑菇因天然、珍稀而名扬天下,虽说我有幸品尝过几次,但蘑菇在胡杨林里长什么样,确实没见过。

这是一片有上百年树龄的天然胡杨林,位于宽阔的叶尔羌河边上,因水量充沛而长得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进入林子,底下是一层经年累月积下的厚厚的胡杨落叶,足有20多厘米厚,鞋子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沉闷声响。树叶浓密,阳光稀疏,阴凉爽快,与林子外似乎隔了两重天。前几天下了场雨,林地潮湿。刘副主任说,下过雨才好,只有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下,巴楚蘑菇才能生长出来。

这个胡杨林里除了我、刘副主任与我们的维吾尔族司机3人外,还有一群巴尔楚克羊,想必它们也在找寻巴楚蘑菇。这些家伙凭着灵敏的嗅觉和对这片林子的熟悉程度,自然比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能享用到美味的巴楚蘑菇。

我学着刘副主任的样子,手里拿了一根枯死的胡杨树枝当棍子,低着头、弯着腰,全神贯注,不停地拨开底下的胡杨落叶,看看落叶底下是不是有露出头的巴楚蘑菇。就这样,我们在林子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我一无所获,刘副主任与司机也只找到不多的一些——烧盘菜不够,煮个汤勉强凑合。

当地村民说,这片林子里巴楚蘑菇本来就不多,在夏河林场才能采摘到很多的巴楚蘑菇。

除了胡杨林以外,夏河林场最有名气的就是巴楚蘑菇。巴楚蘑菇年产量也就一两吨干品,5千克鲜蘑菇只能晒成1千克干品。因为产量稀少,又不能人工培育,所以价格昂贵,目前市价每千克达到1000元。

巴楚蘑菇学名叫皱柄羊肚菌,也叫巴楚木耳蘑菇,是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树、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条件经大自然孕育出的一种绿色珍稀食用菌,主要生长在巴楚县、麦盖提县、莎车县等自然胡杨林区,以巴楚县产量最多、分布最广,故命名为巴楚蘑菇。

巴楚气候干热,叶尔羌河沿岸土地潮湿疏松,茂密的胡杨林和居民区的林带里,地面土层中含有大量腐熟的胡杨落叶,每年四五月间春雨降过和农田林带春水灌溉过之后,气温多在15~21摄氏度之间,此时,蘑菇就在广阔的林区地面上稀稀疏疏、零零星星破土而出。

关于巴楚蘑菇还有个传说。据说,巴楚蘑菇是由西王母娘娘的脚趾甲演变而来的。有一天,西王母娘娘去看昆仑“冰山之父”乔戈里,路经郁郁葱葱的巴楚胡杨林,只见马鹿流泪、羊儿嘶鸣,西王母娘娘十分诧异,便前去询问。鹿王说:“虽然这里水草丰茂,但疾病丛生,请娘娘恩赐圣物,以免生灵涂炭。”西王母娘娘沉思片刻,一扬手,就把平时侍女给西王母娘娘修剪下来的脚趾甲抛向天空,它们落地生根,一丛丛生长起来。老弱病残吃了这些生长起来的东西后,个个备感神清气爽,百毒不侵,返老还童。这些拯救生灵免遭涂炭的东西就是巴楚蘑菇。

传说终究是传说。但在清洗由脚趾甲演变而来的巴楚蘑菇时,也确实带了点脚丫子的味道。

巴楚蘑菇的清洗是需要耐心的。用温水浸泡发好后,要把泥土部分剪掉,在清水中开膛破肚,不断地换水清洗,在烹饪时最好将头遍发蘑菇的水澄清后适量加入,素炒或与巴楚羊肉同炒,都是无以复加的美味。

维吾尔族人的吃法更加生猛。他们在胡杨林里用刚采摘来的新鲜巴楚蘑菇与羊肉串在红柳枝条上一同烤了吃,那真是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写于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