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01

第1章 我眼中的老爸(代序)

当老爸为期3年半的援疆工作进入第二个年头,也就是2012年的夏天时,我完成本科学习从复旦大学毕业,远渡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从此,我们一家三口过起了新疆、上海、波士顿分居三地的生活。

出国留学是在老爸的支持下作出的决定。作为工薪阶层的老爸老妈,为了支付高昂的留学费用,勤勤恳恳工作并且省吃俭用了大半辈子。得到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录取通知的时候,老爸老妈可是高兴了好一阵!有机会就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一直是老爸的想法。开阔的眼界是受用终身的财富。

从小,老爸对我的管教就特别严,与老妈的温和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学的暑假时光,其他孩子在外撒野,而我却被逼在家描红练字,连来找我玩的同学也不能幸免被迫加入练字的行列。印象中老爸并不经常生气,但有次却怒不可遏。那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二年级的时候,他看到我的一张试卷,分数不高。那是一次课后练习并非测验,只是老师心血来潮打了分数。当他质问我为什么考那么差的时候,我心不在焉地告诉他,这不就是一次练习嘛,无所谓的。他气得把我的书包,包括里面所有的书和作业本统统从窗户扔了出去。那时我家住五楼,可以想象路人看见满天飞舞的纸张时的诧异。我想他生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拿高分,而恰恰是我那满不在乎的态度。他希望我尽全力认真去对待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如今回想这件事,它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造就了我与他一脉相承的做事风格:认真踏实。

老爸在我身上花了很多的心血,这是所有相熟的亲戚朋友有目共睹的。不知道我是怎么开始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的,只记得从小学起,每个周末的半天就要去上绘画课,从没落下一节课。对小朋友来说,周一到周五上学的时候就盼着周末,我也不例外,可是仅有的两天周末我还不能在家放松。特别羡慕那些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的同学们,羡慕他们的自由。老爸为了督促我上绘画课,亲自接送,风雨无阻。如果实在有事脱不开身,他也一定会要求老妈或者爷爷奶奶确保我去上课。那是因为他希望我能有一项延续终身的爱好,他讨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讨厌半途而废。他对我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激老爸的那份坚持。

我想,当初为我选择画画,一定与他爱好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大学时代起,老爸就迷上了摄影。从记事起,家里的书柜里就放有外国摄影全套教程,还有和我老妈谈恋爱时在公园里姹紫嫣红繁花下给她拍的各种美照。原来从那时起,照相机就已经是追求女生的利器了啊!

老爸的兴趣与爱好,放到现在看,就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有一度他掌握着上海最新的美术馆展览信息。每当有艺术大师的展览,他便第一时间带我去看。很多个周末,我便与老爸一起在上海展览中心或是美术馆里看各种各样的画展和摄影展。一名业余文艺爱好者频繁出入于这类场合,从小我就觉得老爸过得特别洋气。我可以很自豪地说,陈逸飞、吴冠中、靳尚谊等艺术家的作品我都有过近距离的欣赏。美国国家地理经典巡回摄影展在上海举办时,我也有幸亲眼见证。老爸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的艺术情操,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的文艺情结。

文艺青年当然少不了玩博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发博客、转微博这些属于80后90后年轻人的爱好,他都紧跟潮流,一个个玩了个遍。他的博客创建于2009年末,名字取自宋代诗人曾公亮的作品,磅礴之势扑面而来。我在2008年开了博客,但是热情仅限于刚开博的一两年,现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老爸的博客却依旧充满着盎然生机。他笔耕不辍,保持着每日一篇甚至两篇的更新频率。今年,他的一篇描绘新疆风土人情的文章更是被推荐至网易博客的首页,累积访问量突破百万次!作为一个非公众人物,没有刻意的炒作,仅仅通过一篇篇新鲜有趣的文章吸引读者,实属难得。

从他的博客内容来看,很多人往往会误以为他是搞经济的。他对研究社会现象有着浓烈的兴趣,是郎咸平的粉丝。在我高考填志愿选专业的时候,他就建议我读经济学。后来看了他的博客,才知道他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很深,远远超过普通人。通货膨胀、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未富先老、养老金缺口等这些挂在经济学家嘴边的术语,在他的博客中也常常出现,如果没有一点经济学的常识,看他的博客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呢!

爱读书爱思考,才会有所感有所悟。虽然工作繁忙,但老爸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不像有些人那样热衷于打麻将或是辗转于娱乐中心。在没有必要的社交应酬的时候,读书就是老爸最好的休闲方式。一壶茶一本书,老爸往往就是一整天。这常常会让我想,不愧是老爸,耐得住寂寞。不仅在家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而且使我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老爸在吃穿用上很节俭,奉行着“钱要花在刀刃上”的原则,但是在买书上却从来不计较,大方得很。

休假在家,除了看书,老爸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他的那些照片,因为多年的摄影经验以及对摄影艺术的追求,老爸的摄影水平堪称专业。老爸的不少照片放在谷歌地球和Panoramio上,并定位于摄影场景,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欣赏到他的作品。他的照片广泛地受到了国内外摄影爱好者的称赞。

现在年轻人之间流行一句话,叫“一生中至少要有的两次冲动”,其中的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老爸虽说已不年轻,但近两年的春节长假前夕,我都会接到他的电话,兴奋地说他已经报名旅游团要去某某国家旅行。他的品位还很特别,去的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国度,比如印度、尼泊尔、越南和柬埔寨等这类国家。每次旅游归来,老爸都会为博友们奉上视觉盛宴,让没能出行的朋友们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光。

老爸3年半的援疆工作即将进入尾声,很欣喜他能留意将这3年半特殊的经历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带着自己的感受与反思,将之与我们这些不了解新疆的人分享。书里的不少文章曾在《解放日报》上登载过,说明他这个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人的文笔得到了专业编辑的认可。

这本文集凝结了老爸这几年的酸甜苦辣。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都品尝过在异乡打拼生活的艰难,尤其是在一个跟故乡文化差异很大的地方。新疆的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着巨大的不同,这种文化冲击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明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但是老爸对困难的描述只是一笔带过,更多的是以一种幽默的笔调展现这种文化差异。这符合他一贯的处世风格:积极乐观,永不畏惧。

当我看到文集里关于号召援疆报名的内容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当时的细节。老爸从没跟我说过这些,但是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老爸: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惧怕前方的挑战。

徐若冰

2013年4月于美国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