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审计学(第三版)
14768400000066

第66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3)

5.抽取一定期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验其是否按月正确编制并经复核。为证实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必须抽取一定期间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其同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进行核对,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月正确编制并复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6.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上年度一致。对于有外币银行存款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应检查外币银行存款日记账及“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记录,确定企业有关外币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是否按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或者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选择采用汇率的方法是否前后保持一致;检查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评价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即可对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首先确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可信赖的程度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点,然后据以确定在银行存款实质性测试中对哪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哪些环节应增加审计程序,作重点检查,以减少审计风险。

三、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审计人员测试现金余额的起点,是核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作出适当调整。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计算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高息资金拆借,如存在高息拆借,应进一步分析拆出资金的安全性,检查高额利差的入账情况;计算存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分析这些资金的安全性。

3.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证实资产负债表中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通常应由被审计单位根据不同的银行账户及货币种类分别编制。如果经适当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存在差异,审计人员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进行适当的调整。

取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审计人员应检查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如果存在应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进账的应作相应的调整。其程序一般包括:

(1)验算调节表的数字计算。

(2)对于金额较大的未提现支票、可提现的支票以及审计人员认为重要的未提现支票,列示未提现支票清单,注明开票日期和收票人姓名或单位。

(3)追查截止日期银行对账单上的在途存款,并在银行账户调节表上注明存款日期。

(4)检查截止日仍未提现的大额支票和其他已签发一个月以上的未提现支票。

(5)追查截止日期银行对账单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性质及款项来源。

(6)核对银行总账余额、银行对账单加总金额。

第五节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所形成的外埠存款、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所形成的银行汇票存款、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而形成的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和信用保证金存款等。

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

(1)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货币资金在财务报表日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其他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3)确定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4)确定其他货币资金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般而言,一个良好的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同现金的内部控制一样,也应包括以下几点:

1.其他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

2.其他货币资金收入、支出要有合理、合法的凭据。

3.全部收入及时准确入账,并且支出要有核准手续。

4.加强对其他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其他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包括:

1.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对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时,应当注意的内容包括:

(1)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

(2)其他货币资金的记账依据是否充分、恰当。

(3)其他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

(4)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开离。

2.抽取并检查收支凭证。审计人员应选取适当的样本量,作如下检查:

(1)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原始凭证是否充分、恰当。

(3)检查入账金额是否正确。

(4)检查入账时间是否及时。

3.抽取一定期间的其他货币资金的明细账与总账核对。审计人员应抽取一定期间的其他货币资金明细账,检查其有无计算错误,并与其他货币资金总分类账核对。

4.评价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即可对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首先确定现金内部控制可信赖程度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点,然后据以确定在其他货币资金实质性测试中对哪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哪些环节应增加审计程序,作重点检查,以减少审计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其他货币资金业务较少,审计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

三、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1.核对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各明细账期末合计数与总账数是否相符。

2.获取所有其他货币资金明细的对账单,与账面记录核对,如果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

(1)对于保证金账户,应将取得的对账单与相应的的交易进行核对。检查保证金与相关债务的比例和合同约定是否一致。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有保证金发生,而被审计单位账面无对应的保证事项涉及的交易的情形。

(2)若信用卡持有人是被审计单位职员,应取得该职员提供的确认书,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

(3)获取存出投资款全部交易流水单,从中抽取若干笔资金存取记录。

3.函证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并记录函证过程。

4.关注是否有质押、冻结等对变现有限制,或存放在境外,或有潜在回收风险的款项。

5.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其他货币资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6.检查期末余额中有无较长时间未结清的款项。

7.抽取若干大额或有疑问的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8.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其他货币资金收支凭证实施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应考虑是否应提出调整建议。

9.对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其他货币资金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予以列明。

10.确定其他货币资金的披露是否恰当。

复习思考题

1.现金的审计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现金的实质性测试?

2.审计人员执行库存现金的盘点程序和存货的监盘程序有何区别?

3.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测试?

4.银行存款的函证与应收账款的函证有何区别?

5.审计人员取得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应检查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