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复活的日本财阀
14767300000012

第12章 危机中的救赎(1)

日本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

在三野村利左卫门死后,三井银行曾一度由其养子三野村利助掌管。作为三井家最看重的一块事业,三井银行的经营状况虽然没有一飞冲天,但也算平平稳稳。松方正义当上大藏卿之后,开始着手进行币制改革,其重点是在三井银行开业后的第6年,成立了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

日本银行的成立,对三井银行可谓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不仅三野村利助被抽调去当了日本银行的理事,令三井顿失一员大将,而且原先存放在三井银行的官银也开始陆续转移,这部分存款要占到三井银行可运用资金的半数以上。从1883年到1884年的一年间,三井银行的公款存款就锐减了94万多日元。

赔了夫人又折兵。原先三井银行作为政府御用的优势一下子荡然无存,甚至还成了一种负担。那些达官贵人、藩阀派系因为跟三井素来交好,还是习惯伸手向三井借钱。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一方面是可用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贷出去的钱迟迟难以收回,不良债权问题日趋严峻。

1890年,日本爆发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明治政府亲自插手的产业革命出现了严重消化不良的迹象,大干快上的结果是市场平衡被迅速打破,米价上涨,工业化商品价格暴跌,一些近代工业的先导部门如纺织业被迫部分停产。伴随经济萧条而来的,是严重的通货膨胀,金融部门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三井银行就处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窘境中。如果日本的第一家私营银行开办仅十多年就要倒闭,受伤的不只是三井家族,明治政府更是伤不起。于是,三井家在朝中的靠山井上馨出面干预了。他召集三井银行的代理行长西邑吊四郎、三井物产的社长益田孝等一众高级职业经理人开会,拿出了一个以收缩战线为主旨的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井银行关闭除东京、京都、大阪、神户、横滨之外的支店,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察,60岁以上的雇员一律退休等。

改革的方案拿出来了,可是交给谁来执行呢?此时的三井银行内,早已没有了像三野村利左卫门那样不世出的金融人才,如果让精通贸易的益田孝来救急,显然是病急乱投医。为此,井上馨大伤脑筋。

一筹莫展之际,到了这一年的盂兰盆节。心事重重的井上馨踏上火车,回老家长州扫墓去了。在一等座的车厢内,井上馨遇到了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仪表堂堂的大帅哥。仔细一看,这不是那个在英国留学的中上川彦次郎吗?多年未见,不想在火车上碰见了。

面对这位比自己年长18岁的政府高官,中上川彦次郎不敢怠慢,毕恭毕敬回答着井上馨久别重逢后的所有问题。当得知中上川在供职的山阳铁路公司内遭到排挤,连社长的职位都被撤了时,井上馨喜出望外。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眼前的这个美男子,不正是实施三井银行改革的最佳人选吗?

井上馨当即向中上川发出了邀请,请他入主三井。这事儿用不着跟三井家的人商量,井上馨对三井的事务从来都是干涉到底,不容异议的。可是,这个大帅哥靠谱吗?他能够拯救岌岌可危的三井银行吗?

福泽谕吉的外甥来了

能得到井上馨赏识的人,当然不是泛泛之辈。

中上川彦次郎出生于1854年,是丰后国中津藩一个普通藩士的长子。这样的出身毫不显贵,但中上川日后的成长,却大大受益于这一身份。因为他的母亲,是日本明治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姐姐。中上川彦次郎正是福泽谕吉的亲外甥。

现如今面额最大的日元钞票一万元的钞面上,所印的人物头像就是福泽谕吉。作为日本近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了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他提出的“脱亚入欧”思想更是为日本近代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福泽谕吉主张:“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方文明国共进退。”为此,他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及其价值观。

在舅舅的影响下,中上川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不仅英语流利,就连言行举止都是一副西方绅士的派头。因为立志要当一名政治家,中上川20岁时前往英国留学,用了整整3年时间潜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人情。正是在这一期间,中上川遇到了赴英国考察经济事务的井上馨,给他当随行翻译和地陪,算是勤工俭学。井上馨对这个锐气逼人、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很是欣赏,回国前特地叮嘱中上川,日后如有需要,记得去找他。

1877年中上川留学回国后没几个月,就在时任工部卿井上馨的举荐下进入了工部省。不久,井上馨调任外务卿,中上川也就跟着到了外务省工作。这时的中上川,不过才24岁。这段经历,与早年曾经跟着井上馨在朝中做事的益田孝很有几分类似,甚至连结局都大同小异。

1881年的“明治十四年政变”令大隈重信在朝中失势,其派系势力遭到了连锅端。照理说,中上川倚靠的是井上馨,井上馨处在大隈重信的对立面,政变只会给中上川带来好处才是。可是,中上川的舅舅福泽谕吉是大隈重信的智囊加死党,当时所有跟大隈重信沾边的人统统都要被请出政府。27岁的中上川因此受到无端牵连,被迫离开了政坛。

失去政治家梦想的中上川,在福泽谕吉开办的时事新报社当了5年社长。中上川无意做一个文人,既然当不成政治家,那么从商也不错。他筹划着开一家贸易公司,不料却遭到舅舅的强烈反对,只得作罢。

在此期间,中上川结交了舅舅的一大批学生。因为大隈重信是三菱在朝中的靠山,因此福泽谕吉跟三菱方面走得很近,其创办的庆应义塾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了三菱系的高级管理者。1887年,在福泽谕吉一个门生的推荐下,中上川当上了由三菱出资创办的山阳铁道公司的社长,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个人生梦想。

中上川在山阳铁道公司推行了一系列较为激进的扩张措施,包括修建铁路和火车站,购买列车等等。但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中上川的这些措施遭到包括三菱家族在内的大股东的强烈反对,中上川没多久就被撤了社长头衔,最后竟只落得一个巡视员的虚职。

就是在这样一个落魄的境遇下,中上川与井上馨在列车上久别重逢了。自1881年的那场政变后,两人已有八九年时间未见了。此时的井上馨,已经牢牢巩固了在朝中的权力,仕途大顺。

得知中上川不受三菱方面的重用,井上馨安慰中上川:“不如到三井去吧,他们正缺你这样的人才。”

中上川虽然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却非常重视舅舅的意见。跳槽到三菱的竞争对手三井那里去,可不是儿戏。即便在当今时代的日本职场里,这样的事情仍是不多见的。所以,中上川先去征询福泽谕吉的意见。这次,福泽谕吉非但没有阻拦外甥,而且还相当鼓励。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为三菱服务还是为三井服务,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对国家富强有利,就没什么不可以的。

福泽谕吉为外甥分析了在三井的前景:“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好好干吧!”得到舅舅的鼓励,中上川下定决心要在三井闯出一番名堂来。“不过……”福泽谕吉忽然流露出一丝担忧,“你要注意处理好同一个人的关系,他叫益田孝。”福泽谕吉的判断是十分犀利的。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虽然益田孝此时还不是三井的大掌柜,但其个人的能力和威望,在三井的职业经理人当中已无人能出其右。中上川的突然空降,受影响最大的人将是益田孝。所以福泽谕吉告诫外甥,要注意这其中的微妙关系。

中上川是一个对人际关系不怎么上心的人,无法领会舅舅忠告里的深层含义,更何况这时候,他还不认识舅舅口里所说的这个益田孝,又如何能料到日后竟被福泽谕吉一语成谶呢?

1891年8月,37岁的中上川彦次郎在井上馨的一手安排下,空降三井银行。

三井方面敢怒不敢言,谁叫这个中上川的后台那么硬呢。中上川赴任的那一天,三井没有举行热烈的欢迎仪式,甚至连派去火车站迎接的人,也只是比中上川早半年加入三井银行的高桥义雄一人而已。这个人以前是时事新报社的记者,算是中上川在三井银行内的熟人。此等接待规格,明显反映出三井对这位空降来的领导并不买账。

不管是否情愿,三井还是迎来了属于中上川的时代。

“休克式疗法”

中上川入主三井后,一人身兼数个要职: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矿山的理事,三井大元方参事等等,并被井上馨赋予了全盘改革三井银行的大权。一年之后,三井银行进行了高层人事变动,由三井十一家中的室町家第十代户主三井高保担任行长,中上川彦次郎任副行长,正式取代此前的代理副行长西邑吊四郎,掌握了三井银行的实权。

三井高保是个思想较为开明的当家人,不愿一味守成,对中上川也较为信任,愿意支持他进行改革。三井高保和中上川之间的主从搭档关系,跟第八代总领家三井高福和三野村利左卫门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所以,无论三井内部对中上川有怎样的争议,有了井上馨和三井高保的支持,对中上川来说已然足够。

中上川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处理不良债权。此时的三井银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贷款,上至政府大臣,下至地方小吏,各式借条五花八门,甚至官员的差旅费、招待费也向三井银行打借条。这些借款全部没有抵押担保,只有一张借条,金额加起来居然有五六十万日元。中上川毅然下令:以后无论谁来借钱,哪怕是总理大臣,不提供担保,一分钱也不能借。这样一来,包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内的一众高官,都吃了中上川的闭门羹。

三井素来是不敢得罪官员的,三井银行此前哪怕深陷不良债权的泥沼,也不敢轻易斩断同政界的人脉关系。但是中上川的判断却是,三井银行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斩断依仗政府高官的畸形关系,所以一上来就把三井银行不敢触碰的禁区给铲除了。以益田孝为首的三井旧臣们担心此举会给三井日后在江湖行走带来障碍,纷纷对中上川的“休克式疗法”表示不满。

中上川也毫不手软,在入主三井仅半年之后,就解除了益田孝三井物产社长的职务,把他降为管理委员会委员,还亲自过问三井物产的内部事务。他反对三井物产杂货店式的经营路线,要求把年销售额在10万日元以下的产品线全部砍掉。益田孝对风头正劲的中上川采取了忍让退避的态度,一心埋头打理三井物产的外贸业务。连大佬益田孝都收起了锋芒,其他人就更不敢跟中上川叫板了。

中上川的改革旋风愈刮愈猛。为尽快收回贷款,中上川决定“抓大放小”,专挑硬骨头先啃。当时向三井银行借款最多的是京都的东本愿寺,东本愿寺与明治政府关系密切,前后累计向三井银行借款达100万日元之巨,却一个子儿也没还过。中上川派人到寺庙去登记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在内的全部资产,扬言再不还钱,就把寺庙的资产全都拿去拍卖,连佛像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