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调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发展经济
“绿色民法典”力求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也就是强调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为此,“绿色民法典”采取了三大措施。首先,主体上,力图将民事主体的数量控制在环境资源承载的能力以内。这主要是通过将计划生育这一公法内容纳入私法领域,确立“绿色生育”的民事法律制度来实现的。(就计划生育而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伯特兰·罗素来中国考察时就曾指出:要根治中国的饥荒,需要“节制生育”。20世纪5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极力主张控制人口,却遭受无情地批判。“绿色民法典”婚姻家庭分编第六条设计了绿色生育原则:“夫妻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它会因主体人过多而不堪重负。“绿色民法典”通过规定夫妻有计划生育的义务,来达到对环境资源主体人的数量的有效控制。其次,客体上,力图通过减少民事主体自由支配的客体来减轻经济发展带给环境资源的压力。“绿色民法典”序编第33条在“动物的法律地位”中,把动物区分为“畜养的食用动物”与“非畜养和食用的动物”,并将后者确定为处于人与物之间的生灵,享有一定的由动物保护机构代为行使的权利,而且“民事主体负有仁慈对待上述两类动物的义务”。“绿色民法典”继承法分编第164条还规定:“遗留给动物确定的财产或确定数目的款项的遗嘱处分有效。遗嘱人可为动物指定一名遗嘱执行人。”这实际上是想逐渐把“非蓄养和食用的动物”从客体的范畴内排除,使人类不得随意自由处分享有准主体资格地位的动物,以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最后,方式上力图将绿色原则作为贯穿法典始终的一条红线,以达到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发展经济的目的。“绿色民法典”将民法中的财产关系阐释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资源)关系的问题,即主体的人与有限自然资源的分配关系,也就是关于主体的人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自然资源的规则问题。“绿色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即“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应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其他动物之权利的原则”。在绿色原则的统帅下,“绿色民法典”第一分编(自然人法)有绿色死亡原则;第三分编(婚姻家庭法)有绿色的生育原则;第四分编(继承法)有绿色分割的规定;第五分编(物权法)有以绿色的方式行使物权的原则;第六分编(知识产权法)有体现绿色原则的强制许可制度;第八分编(债法分则)里有绿色合同制度。(注:“绿色民法典”债法分则里有一些体现绿色原则的合同,如分时使用度假设施合同、私人墓地服务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合同、农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等,可以称为绿色合同。)
(二)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和谐统一
环境资源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时代的人。因此,法典强调对代际环境资源的保护。法典强化了当代人的环境资源保护义务,以便赋予未来时代的人与当代人平等的发展机会。(菲律宾最高法院在1993年的一个判例中,法官授予四十二名儿童诉讼权,使之能以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出租国家森林供开发公司砍伐。法官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判决原告胜诉,从而使大量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热带雨林得以保全。这就是一个贯彻“赋予未来人与当代人平等的发展机会”的具体案例。)
草案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应遵循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其他动物之权利”的绿色原则。法典物权法分编第30条规定:“权利人在行使其物权时,负有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义务。”法典债法分则分编第550条规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在施工时,应保护周围环境和保障工程安全”。第1249条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必须合理利用土地,他在受让土地上的一切活动不得损害或破坏周围环境或设施”。第1600条规定了“核责任”。第1602条规定:“破坏某一地区的环境要素,包括空气、水、土壤植物群或动物群的,行为人应对受破坏地区的居民承担赔偿责任。”
草案赋予市民“环境权”和“众有诉权”(众有诉权在我国的公法领域早已存在,只不过大家称之为“公益诉讼”,以便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法,但它法所体现的多为行政处罚,少有民事诉讼。而在民法领域赋予市民以环境权,可使普通民众对环境权的行使更具有可诉性。法典在自然人法分编第313条第3款规定:在民众的环境权遭受侵害后,“经民众中任何人的请求,法院经审理后应判处行为人终止此等行为”。法典债法分则分编第1508条规定:“侵权行为诉权包括个人诉权和众有诉权。”
(三)强调节约人类社会的一切宝贵资源
作为对当下环境资源问题的回应,“绿色民法典”才应运而生。草案着眼于更有效益地分配、利用和节约人类宝贵资源,并通过规定“取得时效、相邻关系、财产分割”等总则性法律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为了贯彻这些总则性法律制度,法典还规定了一些节约住房、旅游、医疗等生活资源和节约土地、水、矿产等生产资源的分则性法律条文。如法典第八分编(债法分则)规定了“分时使用度假设施合同”。分时使用度假设施合同使所有权表现为一种时间化,让所有权的价值与时间联系起来,其实质是通过建立分时度假设施权利的互易,使房屋、野营地、游船等度假设施让更多的人以更廉价的方式使用。为了避免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浪费,法典采用了“绿色死亡标准”(脑死亡的标准)。法典自然人法分编第12条规定:“脑组织不可逆转的坏死,为死亡。”这与人们早已习惯的心跳呼吸停止说在道德心理和思维习惯上存在冲突。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生产资源,是农民的命根。草案物权法分编第196条规定了“最小耕作单位”,禁止在土地移转时对“最小耕作单位”再分割。为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法典确立土地重划和农地所有权调整制度。土地重划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种强制手段和给予补偿把一些小的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土地拼凑成一块大的土地,使它有更大的价值。同一分编第216条规定为组织农村合作社而进行土地重划,这对于促进农村集约化生产经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我国死人与活人争夺土地的现象,草案债法分则分编第1288条规定了“葬位使用人的义务”:“埋葬死者的骨灰或遗体后,葬位使用人可以让人在葬位上营造地上纪念建筑,其高度不得超过两米,不得奢侈浪费”;第1291条规定:“如果葬位使用人提出合葬两位以上先后去世的死者的要求,经营人应尽量满足。”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为紧张的国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将市场机制引入水资源的利用是十分必要的。草案在第五分编物权法第455条规定了“汲水之有偿性”,需役人(用水人)对汲取他人的水源应当支付合理价金之义务。法典对节约矿产资源也有所规定:矿产资源独立于土地而存在;附着于土地的矿产,不因土地所有权的取得而成为私有。法典对水和矿产资源的规定,不仅对我国宪法规定的水和矿产资源专属国家所有以及我国《物权法》第119条的“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具有补强作用,而且能真正使人们认识到汲水和采矿是需要向所有权人——国家付费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行政审批许就可获得汲水权和采矿权。
(四)围绕绿色原则,创新和健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
在体系上,该草案在不满意《德国民法典》的物质主义和《法国民法典》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情况下,以生态本位法律观为主导,一方面要尊重人,人法优于物法,法典按照先“人”(人身关系法)后“物”(财产关系法)的体系编排;另一方面要珍爱物,在稀缺资源(物)面前,人要显示出谦卑的地位。民法典规定了人对物之利用的“绿色原则”,以实现人和物的和谐相处。该草案采用“人头物身”的顺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在内容上,该草案力图调整中国社会生活中已有的民事关系和预料可能发生的民事关系,共有五千多条,包含市民社会的组织(人法)和社会对稀缺资源的利用(物法)两个方面,并分序编、自然人法、法人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债法总则、债法分则、国际私法十个单元。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法典具有立法预先性的特点,即力求立法与社会的法治生活需要同步,力争立足社会真实,建有基之厦。比如人生计划权、民事结合、环境权、动物的法律地位等法律规定。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法典在第六分编(知识产权法)第9条中规定了“知识产权法院或法庭的设立”问题,这与商业经济时代的“海事法院或法庭”设立可谓是殊途同归。
总之,该草案中的绿色理念和法律制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民法领域的具体落实,是法典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精心设计的,达到了法律制度既要体现人的权利,也要反映生态自然的权利“的要求”。
二、高扬诚信和谐理念,以反映市民社会的强烈诉求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正在发育、生长和崛起。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解构)和重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正在“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民法不过是所有制发展的一定阶段,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草案顺应了这种“生产发展”的需要,将于中国社会转型之际,实现民法的社会化发展,促成民法与市民社会的结合,使民法充分反映市民社会的诉求。法典中“市民社会的自维护”口号的提出,正是这一诉求的体现。
(一)反映了市民社会对诚信的强烈诉求
该草案高扬“诚信原则”的旗帜,以之来贯通整个民法典的始终,力图通过运用民法规范来组织、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并用清晰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来调整人的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办假证、做假账、说假话,各种欺诈失信可能大行其道;偷税、骗汇、走私,各种伪劣产品可能泛滥成灾;欺下瞒上、假公济私、虚报瞒报,以致个别地方的政府也因为不履行执政承诺而可能失信于民。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穷人可能认为富人是靠巧取豪夺他们的财产而发家致富,富人则可能认为穷人天生愚钝、发财无方且对别人的财产早已垂涎,因此要时刻提防他们;官员可能认为贪财受贿是理所当然;商人可能认为违约毁约是超级战略;盗窃和抢劫犯罪人可能认为是为生存而战。社会诚信的缺失直接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诚信缺失这个“社会生态”毒瘤不根除,和谐社会理想就难以实现。该草案高扬“诚信原则”的大旗,主张诚信原则是适用于市民社会全部民事关系的民法基本原则。法典序编第10条规定:“民事主体行使任何权利,履行任何义务都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并将诚信区分为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法典对两种诚信的划分解决了我国民法学界中一方面承认诚信是统帅全部民事关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将物权法中的“善意”不作诚信来理解的理论难题。法典中规定了关于“诚信占有”、“违背诚信原则的缔约过失责任”、“诚信受让人”、“诚信第三人”等百余处有关“诚信”的法律事项足以证明法典做到了“使诚信原则真正成为统帅民法全部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一立法目的。法典除了正面倡扬诚信,还对有违诚信的行为和欺诈、胁迫等显失公平的行为加以遏制,使其无效或可撤销,从另一个方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