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B面
14765100000034

第34章 恐怖组织:梁武帝姑息养奸的恶果(3)

司州州长柳仲礼手下有骑兵一万余人,奉旨赶到建康。他不仅天天置酒作乐,也不许请求出战的将军们出战。当时,他的父亲柳津也被围在台城,曾在城墙上悲怆地对柳仲礼哭喊:“你的君父都被贼围在台城,你还不肯派兵援救,百年之后你还有什么脸面见你的先人?”但对柳仲礼来说,百年之后的事情还很遥远,保存实力才是而今的第一要义。任凭可怜巴巴的父亲在城墙上大哭大喊,他脸不红心不跳,该喝喝,该睡睡。

萧纶是皇族,受封为邵陵王,也在勤王之列,同样按兵不动。他的手下人劝他说:“城中危在旦夕,你还坐视不救,如果圣上遭遇不测,你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萧纶不但有脸面活在世上,而且还活得有滋有味。他始终未发一兵一卒,后来看到情况不妙,干脆转身带兵逃到山阴抢地盘去了。

太清二年十一月,在萧正德的一再提醒和暗示下,侯景很不快活地践约奉其为帝,并杀了一匹白马作为盟约。萧正德为了报答侯景,封其为首相,并把女儿嫁给了他。

萧正德为帝,似乎使侯景的叛乱有了更正当的理由,在这一政治攻势下,不少世受南梁国恩的大臣纷纷投降侯景,其中包括那位曾揭发侯景要造反的羊鸦仁先生。

坚固的台城还没有攻下来,这始终是侯景的一块心病。梁武帝不除,他就不能安睡。为此,侯景军团加紧了对这座城中之城的进攻。

侯景起兵造反之初,军纪尚好,久攻不下,此人的流氓气息再也克制不住了。加上此时侯景军中军粮食尽,人心浮动,侯景变得狂暴不已。

侯景令部下在城外堆了一座土山形成制高点,建康城中的官绅庶人,都被军士押到阵前挑土,其中包括不少原来位极人臣的名门望族;那些体弱不能挑土的,统统当做泥土,杀之以填山。至于军队四处扰民,烧杀抢掠,更不在话下。《梁书》记载说:“(侯景)乃纵兵交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侯景在围城的战争中,除了使用筑土为山,以及用投石车和掘地道的方式外,还发明了一种可怕的刑具,叫做大舂——将受刑者投入一巨形石磨中,再推动石磨,使受刑者粉身碎骨。这种刑具在几百年后启发了一个叫黄巢的人,他将数十座石磨改革成了唐末食人运动中的人肉加工厂。

长期的围困,使台城这座城中之城的处境越发困难。城外的侯景尚且缺粮,何况台城这座孤城呢?当初建康城还没陷落时,萧纲为了长久计,曾让军士将大量粮食搬入台城,却忘了生米须用火才能煮熟,结果为了生火做饭,只得到处拆房子,拆到后来,连中央政府办公厅(尚书省)也给弄来做柴烧。

再到后来,所存粮食悉数吃尽,无食可吃的将士们只得煮牛筋制作的弩弓,或是到处捕捉老鼠和鸟雀——台城中的老鼠遭池鱼之祸,恐怕早饿得走不动路了;鸟雀呢,想必亦已投他乡去了。这时的惨状,《资治通鉴》说:“军人屠马于殿省间,杂以人肉,食者必病。”

梁武帝贵为天子,他的御膳房也乏善可陈,早已断了菜蔬,每天只有几个鸡蛋而已,而且还要由梁武帝亲自检点,否则,饿极了的厨子完全可能冒着欺君之罪将它偷吃掉。

在加紧军事进攻的同时,侯景也展开了政治攻势。他将那些原为北方人——他的老乡——凡是沦为奴婢的,一律放免并大量任用为官。一位原在建康当家奴的家伙,被侯景封为仪同(相当于将军府的参谋),并让他披锦袍,骑战马,在城中招摇过市地宣称:“朱异为官五十年,也才得了个将军职位;我刚刚归顺侯王,就成为仪同了。跟着侯王干吧,他不会亏待你们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台城之中,“奴僮竞逃,皆得其志”。

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在绝望与恐惧中陷落。当时的惨景,史官为我们留下了真实而可怕的记录:“在当初台城闭守之时,城中有百姓十万余人,其中将士二万余人。被围既久,无食可觅,绝大多数军民都患了水肿病,死者达十之八九,满城还不到四千人,而且都羸弱无比,苟延残喘。城中到处是尸体,堆满道路,没有人去掩埋,以至于尸体腐烂后到处流淌着尸水,而幸存的人还在指望着外援的到来。”(初,闭城之日,男女十余万,擐甲者二万余人。被围既久,人多身肿气急,死者什八九,乘城者不满四千人,率皆羸弱。横尸满路,不可瘗埋,烂汁满沟,而众心犹望外援。)

值得一提的是,被长期围困的台城军民,与外界音信隔断已久,有一个叫羊车儿的人献计,制作了一只类似风筝的东西,将圣旨系在上面,从城里放飞到城外,并在上面注明:凡是将这只风筝送给梁朝军队的,赏银一百两。太子萧纲亲自负责将这只饱含满城希望的风筝飞上蓝天。

但没有一兵一卒前来解围。

梁武帝终于闭上了鸟嘴

台城既破,梁武帝虽然暂时还没有身死或被赶下帝位,但已如同行尸走肉,只等着和他的帝国腐烂的份儿了。破城的当天,萧纲之子,也即梁武帝的孙儿、永安侯萧确跑到宫中告诉梁武帝城陷的消息。梁武帝睡在龙床上,一动不动,隔了很久才长叹一声:“由我得到的天下,再由我自己丧失,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按照侯景与萧正德的密约,台城攻陷后,应该立即将梁武帝及太子萧纲处死。侯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根本不准备履行这个密约。

也是在城破的当天,萧正德带兵准备冲进宫中弑杀梁武帝父子,侯景却早已派兵把守宫门。萧正德令士兵们往宫里冲杀时,侯景的命令到了,令萧正德为国防部长(大司马)。萧正德莫名其妙地当了一回皇帝,又更加莫名其妙地被名义上是他的臣子的侯景给封为有名无实的大司马。

此前,侯景与梁武帝还不曾见过面;而现在,台城既陷,两人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先是侯景的参谋长王伟去文德殿见梁武帝,王伟说:“陛下你被奸臣所蒙蔽,我们才领兵入朝,惊动了你老人家,现在特来请求你处分。”夺了别人的天下,虚情假意的过场还是要走的,这就是政治,中国政治。

梁武帝没有回答王伟,问道:“侯景呢?他在哪里,你去把他召来。”

于是侯景就带着五百个警卫员进殿,而梁武帝也算是有修为的人,“神色不变”,并问候景:“你在军中多时,一定很辛苦。”我们可以把梁武帝的话理解为嘲讽,也可以理解为没话找话。无论如何,这位梁武帝比起一般的亡国之君,还是要多一些天子风范,至少气势上如此吧。

侯景听了,不知该如何回答,以至满头大汗。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侯景虽然成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暴发户,底气到底还是不足。不像人家梁武帝,亡国之君也当得从容大度,就像今天的所谓小资们一样字正腔圆。

梁武帝又问:“你是哪里人氏?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你的老婆孩子还在北方吗?”侯景又不知如何回答,他的手下任约在一旁代他说:“臣侯景的老婆孩子都被高澄杀掉了,只有我一个人得免,才得以归顺于陛下。”

说了家常话,梁武帝有些好奇:“你刚渡长江的时候有多少人?”

谈起军队和作乱,侯景是有发言权的,他回答说:“只有一千人。”

“包围台城的时候有多少人?”

“有十万人。”

“那现在有多少人?”

这一回,轮到侯景牛逼了,他说:“率土之内,莫非已有。”

而梁武帝,终于闭上鸟嘴不说话了。

侯景没有弑梁武帝,也没逼他退位,但软禁是免不了的,而软禁本身就是一种用软刀子杀人的妙法。更何况,侯景接二连三地克扣梁武帝的伙食,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如何经得起这样的折磨呢?

前面我们说到,台城里到处堆满了没人掩埋的尸体,侯景作为胜利者,当然得担负起打扫战场的责任。侯景军团将这些尸体聚在一起焚烧,几十里以外都飘浮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臭气。而那些还没有断气的人,也被拉出去扔进火堆里。其中,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鲍正躺在床上生病,也被当做死人扔进火堆,鲍在火焰里挣扎呼喊,发出令人胆寒的声音:“宛转火中,久而方绝。”

549年5月,亦即台城被破之后两个月,梁武帝被活活饿死。临死时,这位老人家孤独地躺在床上,想喝一杯蜜水,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答理他。他愤怒而艰难地用痰音发出了两声“呵呵”就断气了。没有人知道这“呵呵”是什么意思,就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位老人家一生笃信我佛却没有得到任何善报一样。

梁武帝死后,侯景奉太子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那位曾与侯景杀白马为盟的萧正德,也被侯景砍了脑袋。那匹美丽的白马算是白死了。

侯景不会亏待自己,先是自封为首相,后来又加封为宇宙大将军。读者诸君需知,这宇宙加在大将军之前,古往今来也只有侯景一人而已。简文帝听说后,吃惊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将军岂有宇宙之号?”

侯景可不管简文帝如何吃惊,认定了的事照干不误,那种执著和决心使老聂认为,侯景就是那句著名的“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的原创者。

有一次,简文帝与侯景一起喝酒,喝到半酣,侯景忽然向简文帝提出,自己一直没有老婆,希望简文帝将女儿溧阳公主赐他为妻。溧阳公主时年才十四岁,放在今天,是个上初二的孩子,简文帝视为掌上明珠,虽然既心痛又愤怒,也只得连夜就把女儿送到侯景府上。所以,老聂以为,宁可做乞丐的女儿,也别当皇室里的金枝玉叶。

联想到此前两年的一件事,我们觉得侯景向简文帝之女求婚并不只是为了讨个老婆那么简单,而是有另一番更深层的背景:侯景在寿阳尚未造反时,曾经上书梁武帝,要求为他解决婚姻问题,希望在江南的王谢豪门大族里娶一世家女子。梁武帝批示说:“王谢门第太高,你出身低微,不能匹配,还是向朱姓和张姓以下的世族中去寻求佳偶吧。”侯景为此恨恨不已,说:“他妈的什么门第不门第,老子有一天要让他们做我的奴隶。”

当整个帝国的中心都在侯景掌握之中,他没有理由不进行报复。门第太高的王谢首当其冲,王谢两家被屠杀和所受到的羞辱也最为悲惨。两姓的门第和世家,从此消失。

而现在,连天子——该是门第中的极品吧——的女儿子也玉体横陈于自己的床上,侯景难道就没有一点报复的快感吗?

我要把你的脑袋砍下来去求得功名和富贵

幕后操纵毕竟没有粉墨登场那么痛快淋漓,简文帝原本就只不过是侯景安排的一个插曲或过度而已。大宝二年(551年)十月,侯景准备由幕后走到前台,简文帝的存在便显得十分地不合时宜。

侯景派心腹彭俊给简文帝送了一瓶酒——如果有人给老聂送酒,老聂就会高兴地笑纳;但臣子给失势的君王送酒,那就意味着要送他上路了。这样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屡屡上演,早已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过场之一。

彭俊对简文帝说:“侯首相认为陛下整天不快活,特意让臣给你送一杯酒来,让你开开心。”简文帝熟读史书,自然知道此举是何用意,于是准备做个饱死鬼,“乃大酣饮酒。”简文帝喝醉后,彭俊用麻布袋装满了土块,再压到简文帝肚子上,简文帝就以这种极不体面的方式驾崩了。

简文帝既死,侯景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但仅一个多月,侯景即废掉萧栋,这一回,他终于过了一把皇帝瘾。

按惯例,每个新朝代的开国之君,总要大封其祖先,是所谓立七庙也。侯景出身行伍,不学无术,王伟请他立七庙时,他惊讶地问:“七庙是什么东西?”王伟给他解释了半天,并问侯景,你家七代祖先的名讳是什么?侯景想了半天才说:“前代祖宗我是记不得了,只记得我父亲姓侯讳标。”于是王伟只得杜撰了其他六位侯景的祖先,一时传为笑柄。

简文帝被弑后,梁武帝的另一个儿子,湘东王萧绎在湖北江陵宣布继位大统,此人和乃父及乃兄一样,都是南朝最有名的文化人。但文化高不等于智力也是一流,他登基后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找侯景报国恨家仇,而是要消灭那些可能和他争夺地位的萧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