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钢铁的重要性尽人皆知。曾有人把钢铁形象地比喻成工业生产中的元帅。而让这位元帅升帐的人,是19世纪英国的发明家亨利·贝色麦爵士。
贝色麦是英国哈福德郡人,于1813年1月19日出生于该郡的查尔顿。这里离伦敦不远,经济比较发达。在工业革命时期,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东南部地区,机器工业发展得特别迅速,贝色麦就生活在这个地区,从小就受到了工业化生产的熏陶。
贝色麦的父亲原籍法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迁到英国定居。关于他父亲的情况,诸书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是个发明家,有的说他是一位工程师,还有的说他是工厂主。不管怎么说,他的父亲熟悉工程技术,这是没有疑问的。
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所以贝色麦从小就具有接受技术教育的有利条件。贝色麦一生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只上过小学。他后来的知识,都是在实践中自学的。贝色麦的父亲开办了一家工厂,父亲的工厂就是他学技术的学校。他一生中有许多发明,为完成这些发明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大部分都是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学到的。
贝色麦生性聪颖,爱动脑子。还在很年轻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从事发明创造的才能。18岁时,他离开故乡,只身一人到伦敦去谋求职业,独立生活。这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完成阶段,科学技术方面的各种发明,不断涌现出来。这种时代环境,为贝色麦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据说,他在伦敦工作期间,就已经有了多种发明。
不到20岁时,他就发明了一种机械冲压法,可以用冲压的方法在邮票上自动加盖邮戳。他的这一发明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很快就被采用了。由于使用这种机械,不仅邮局工作人员减少了很多麻烦,而且政府每年可以挽回50万英镑的经济损失。不过,英国政府没有因此给他以奖赏,不少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子,而那项发明看上去也算不上复杂,用不着给他奖励。这件事对贝色麦刺激很大,他终生都念念不忘。从那以后,他再从事各项发明时,总要设法获得专利证书,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贝色麦还发明过一种制造铜粉的机械。铜粉俗称“金粉”,由铜锌合金的黄铜加工制造而成,是一种金色颜料。铜粉因为用途很广,而加工制造又颇费功时,所以在市场上售价很高。贝色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心对当时制造铜粉的方法加以改进。
他一方面钻研有关的技术书籍,一方面进行研究和实验,发明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制造铜粉的机械。可是,起初用这台机械制造出来的铜粉,既不平滑,又无光泽,同市场上出售的铜粉比较起来,相差很远。于是,他又对这台机械做了多次改进,终于制成了性能完善的机械。贝色麦用这台机械制造的铜粉,完全达到了市场上出售的同类产品的质量。
贝色麦发明了铜粉制造机械后,为了不让外界知道,并没有立即申请专利权,而是把它藏在家里,自己制造铜粉。贝色麦这时的想法是,利用这台机械制造铜粉出售,将获得巨额收入;然后利用这些钱财作为经费,从事研究和制造,以便取得更多的发明。他的这种做法和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以上两种发明外,贝色麦还对排字机做了一些改造。他还研究过玻璃制造工艺,并加以改进,提出了新的制造方法。对于青铜合金,他也进行过较多的研究。青铜既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来生产一般机械零件和艺术品,也可以通过压延的方式来制造板材、棒材、管材等各种半成品。贝色麦经过研究,对青铜片的压延工艺进行过许多改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19世纪50年代初,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爆发了战争,战火很快蔓延到整个克里米亚,史称克里米亚战争。接着英法联盟也卷了进来,1854年,英法两国向俄罗斯宣战,并派兵进入克里米亚。英国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这场战争,贝色麦也不例外,他很想为战争做点什么事情。
首先,他对战士们手里的武器做了改进,发明了一种新式步枪,叫来复枪。这种步枪的枪膛里刻有来复线,它发射出去的子弹以旋转方式向前运动,弹道比较稳定。用这种步枪进行射击,不仅射程远,而且命中率高。实验结果表明,来复枪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步兵作战武器。
发明了来复枪以后,他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大炮。当时士兵所用的大炮性能不太好,炮弹出膛以后,因为空气的阻力等因素,常常在空中翻滚,不能保持稳定的弹道,从而影响射击的准确性。贝色麦擅长机械技术,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国家解决这一问题。
从物理学上我们知道,旋转中的物体在运动时,会保持沿转轴方向的稳定。如果枪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旋转,那么它就会避免翻滚现象,保持稳定的弹道。贝色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来复枪,效果很好。现在,他还要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来复炮来。
那么,如何才能让炮弹在飞行时旋转起来呢?当然应该像来复枪一样,在炮膛里边刻上来复线,并使炮弹与炮膛密切吻合,这样火药在燃烧时,推动炮弹沿来复线运动,炮弹自然就旋转了起来。大炮装上这种炮弹,就可以打得更远、更准确。
根据这一设想,贝色麦设计出了新型的大炮。他兴致勃勃地把这一设计递交给了英国陆军部。
让贝色麦颇感失望的是,英国陆军部相当保守,对他的发明不感兴趣。于是,他想到了法国。一方面,法国是当时英国的盟友;另一方面,他本人是法国人的后裔,他父亲是法国革命爆发时移民到英国去的。所以,他对法国从内心里有较强的亲近感。就这样,贝色麦带着他的设计,来到了法国。
统治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对他的设计很感兴趣,鼓励他做实验。实验的结果,新式大炮确实打得又准、射程又远。于是,这种炮很快被用来装备部队。可是不久,问题接二连三地反馈了回来:有时炮弹发射出去后力量不足,有时发生卡膛现象,后来还发生了几起炮膛爆炸、炮手伤亡的重大事故。新式大炮不但没有杀伤敌人,反倒毁灭了使用武器的人。军方不得不将这种炮从战场上撤了下来。一时间,人们对新式大炮议论纷纷,而且对贝色麦也产生了怀疑。
贝色麦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他相信自己的设计无误。在他及有关方面的要求下,军方对这些事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调查报告不久就出来了。在法国一位大炮专家的介入下,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做了正确分析:当时法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大炮都是用铸铁制造的。用这种方法铸造的炮膛相应来讲不够规整,很难满足来复线对炮膛的要求。而新式大炮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炮膛与炮弹之间的间隙有严格要求:当炮弹与炮膛之间间隙偏大时,火药爆炸后的气体会向外泄露,导致弹丸旋转力量不足,效力不大;当炮弹与炮膛之间间隙偏小时,火药爆炸使得炮膛内压力猛增,炮膛内外温度分布不均匀,而铸铁本身坚韧性不够,不耐高压,这就容易导致炸膛。因此,问题出在铸炮所用的材料上。如果能炼出耐高压的坚硬而又有韧性的铁来,新式大炮就不会出问题。
调查报告虽然公布了,但人们对贝色麦大炮造成的事故仍心有余悸,没人敢再按他的设计去制造大炮。他费尽心血研制的新式大炮,转眼就成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
耐人寻味的是,英法没有采纳贝色麦设计的新式大炮,可他的设计思想却被德国人接受了。1855年,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德国工程师克虏伯展出了贝色麦梦寐以求的钢质来复大炮。大炮试射的结果,发射3000发炮弹,炮身安然无恙。事实证实了贝色麦的设计是完全正确的。
面对在法国的挫折,贝色麦没有气馁,他想,只要突破材料这一关,新式大炮就能起死回生。于是,他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冶炼工作上来,下决心炼出高强度的铁来,彻底解决新式大炮炸膛问题。
贝色麦所要炼的那种坚硬而又有韧性的铁,实际上是钢。可当时,他对冶铁一无所知,于是,他便从头学起。首先,从冶铁的基本常识出发学起。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贝色麦几乎读遍了有关冶金问题的所有书籍。与此同时,他还到英国各地的炼铁工厂去进行参观,详细考察了当时的炼铁方法。为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钢铁生产实践更多地结合起来,他还建立了工厂,以之为基地进行实验。经过刻苦的钻研,他终于掌握了有关冶铁的基本知识。
在贝色麦做实验的年代,制造业用的铁,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铸铁,也就是生铁。它的含碳量高,很坚硬,但也很脆,抗张强度小,主要用于熔化后铸造发动机的汽缸、机座以及其他产品等。生铁因为质地坚脆,所以容易断裂,这是它的一大缺陷。贝色麦设计的新式大炮,就是用生铁铸造的。
另一种是抗张强度大得多也柔韧得多的熟铁。熟铁因为比较软,所以可用锻、压和其他成型方法,来制造铁轨、船壳、桥梁和各种机器部件。这种铁因为质地柔软,在高压情况下容易变形,因此其用途也受到较大限制。
直接从炼铁炉里炼出来的铁是生铁,生铁的含碳量很高,在2%以上。设法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去掉,就得到了熟铁。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0.04%以下。含碳量介于二者之间的,是钢。相对于生铁和熟铁而言,钢的性能非常优越,既坚硬又有韧性。但在当时情况下,钢的制造非常困难,因此它很昂贵,被人们视为珍贵金属。要用它来铸造大炮,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如果能找到廉价快速制造钢的方法,则又另当别论。现在,贝色麦所做的,就是要找到这种方法。
传统炼钢方法是先把生铁炼成熟铁,然后再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碳使其变成钢。要把生铁变成熟铁,当时采用的是氧化法,即向生铁中加入氧化剂(一般是铁矿石),加热使其处于熔融状态,这时生铁熔液中的碳就会与氧化剂起反应,从而被脱去。
贝色麦认真研究了把生铁变成熟铁的方法。他把经过仔细称量的铁矿石加进生铁中,然后将混合物加热,使其处于熔融状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中的氧原子与生铁中的碳原子结合而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一步燃烧变成二氧化碳逸出。这时,炉子中留下的就是熟铁。
根据实验结果,贝色麦想到:既然把生铁中的碳原子氧化就可以得到熟铁,为什么不能用别的加氧方法把碳烧掉呢?例如用鼓风机直接向生铁熔液吹风,这样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与生铁熔液中的碳原子反应,使其脱碳,从而得到熟铁。
贝色麦的建议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这些专家认为,用鼓风机向生铁熔液吹风时,吹进去的冷空气会使铁水冷却、凝固,从而导致整个冶炼过程停止。
贝色麦没有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他觉得,自己的建议是否可行,应该通过实验来做出鉴定。实验的结果与专家们的意见正好相反,鼓进去的风不但没有使铁水降温,反而因为其中的氧原子与生铁中的碳起反应燃烧放热,而提高了铁水的温度。
第一次实验时,当鼓风机向生铁熔液中吹风时,本来已经平静的炼铁炉中突然燃烧起来,反应进行得异常激烈,几乎失去控制。这使他非常紧张。他没想到铁水中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时居然会放出如此大量的热。好在这一过程只进行了十几分钟。氧化完毕,他才如释重负。实验证明,鼓风法不再需要附加外界燃料,它降低了成本,而且简便易行,确实是一种熟化生铁的好方法。
随着实验的深入,贝色麦进一步想到,在熟化生铁的过程中,如果让反应在适当的时候就停下来,不让生铁中的碳完全脱去,而是让它保留在2%~0.04%这样的范围之内,那就直接得到了钢。用不着像传统的方法那样,先由生铁炼出熟铁,再经过熟铁阶段得到钢。当然也就不用再花钱去买进行这些中间过程所需的大量燃料。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是否可行,他在伦敦的圣潘克利斯自己开的工厂里,建起了一座固定式的大熔炉,熔炉高约1.2米,可以装进350公斤生铁,炉底有6个风口。贝色麦用它认真做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完全可行。于是,1856年8月,在切尔滕哈姆南不列颠科学振兴年会上,他作了题为《不用燃料制造熟铁和钢的方法》的报告,介绍了自己的炼钢法,同时还把精心写成的论文送到杂志上发表。从此,他的鼓风炼钢法正式公布于世。1860年,经过改进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转炉建成投产。人们一般把这种熔炉称为“贝色麦转炉”。由于它以酸性材料做炉衬,因此这种炼钢法又被称为“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