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14761700000011

第11章 魏文侯

魏文侯(?~前396),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名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的国家,这同魏文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魏文侯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因此,许多贤士能人都到魏国来了。

有一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想见见他,向他请教一些问题。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自到段干木家去拜访。

段干木听说文侯要来找他,马上翻墙跑了。魏文侯吃了闭门羹,只得失望的回去了。接连几次去拜望,段干木都躲起来。但是,魏文侯对段干木非常非常仰慕,每次路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扶着马车上的栏杆,眺望段木干的家。车夫问:“大夫,您看什么呐?”魏文侯说:“我看段干木先生在不在家。”车夫轻蔑地说:“段于木也太高傲了,您几次访问他,他都躲着,还找他干什么!”魏文侯摇了摇头说:“段干木先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不贪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佩服呢?”后来,魏文侯放下国君的架子,一个人徒步跑到段干木家里。这回见了面。魏文侯谦虚地向段干木求教,段干木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魏文侯请段干木做相国(当时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段干木怎么也不肯。魏文侯就拜他为老师,经常去看望他,听取他对国家的意见。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魏文侯“礼贤下士”,一些有才干的人,如翟璜、李悝、乐羊等都先后来投奔魏文侯。

当时,魏国已经建立了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可是奴隶制的残余东西,严重阻碍着魏国的发展。魏文侯决心改革图强。他任李悝为相国,负责国家的改革大政方针。

有一天,魏文侯问李悝,怎样才能招募更多有才能的人到魏国来,李悝反问道:“主公,您看过去传下来的世卿世禄制怎么样?”魏文侯说:“看来坏处很多,需要改革。”李悝说:“这个制度不改,有才能的人就无法施展本领,国家统治就管理不好。”原来,按照“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的封爵和俸禄是世代相传的,父传子、子传孙,即使儿子是个傻子,照样继承父亲的封爵和俸禄,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只因为没有这样的出身,就很难得到应有的地位。李悝把这个建议说给魏文侯听,魏文侯十分同意他的看法。又问:“那么如何改革呢?”李悝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废除世卿世禄制。不管什么人,是贵族还是平民,谁有本事有功劳,就让谁当官,享受俸禄;按功劳大小给职位;有功的一定奖赏,有罪的一样处罚。这样,各国的能人贤士就想到魏国来了。”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叫李悝起草改革的法令,在全国执行了。这项改革,剥夺了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创造了条件。

接着,魏文侯又采纳了李悝的建议,改革税收、农业、经济制度。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就必须增加粮食产量。当时魏国大约有几百万亩土地,除去山、河、城、邑,可耕地只有五六百万亩。如果农民精耕细作,每亩可增产三斗粮食;反之,就要减产三斗粮食。这样一增一减,全国总产量就相差一百八十万石粮食。所以,他建议实行“尽地力政策”,就是积极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方法,保证土地的产量。同时,李悝还创立了“平籴”法,丰收年景,国家把粮食照平价买进;遇到荒年,国家仍照平价把粮食卖出。这样,不管年成好坏,粮价一直是平稳的,人民生活比过去安定。

李悝创制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用法律形式把封建制度固定下来。魏文侯很支持李悝的主张和措施,实行了这一套办法以后,魏国很快就富强起来了。

魏文侯看国家实力增强了,就要去攻打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县一带)。翟璜推荐乐羊做大将,说他智勇双全,爱护士兵,肯定可以灭掉中山国。可是有人反对,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当大官,他到时候会心软。”翟璜说:“乐羊是一心为国的人。乐舒曾经替中山国君聘请乐羊去做官,乐羊认为中山国君残暴无德,不但没去,还劝儿子离开。可见他是很有主见的。”文侯把乐羊找来,对他说:“我想让你领兵灭掉中山,您儿子在那儿做官,怎么办?”乐羊说:“大丈夫为国家建功立业,要是灭不了中山,甘愿受军法处置!”魏文侯就派他为大将,带领兵马,去攻打中山。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中山国的都城。中山国国君看情势危急,就把乐舒抓起来吊到城门楼顶的一根杆子上,想迫使乐羊退兵。那天,乐舒在高杆上大叫:“父亲救命!国君说您不退兵就杀……”话没说,乐羊拔出箭来就要朝乐舒射去。中山国国君看这招不灵,一气之下杀了乐舒,还把他的头吊到城门上,想引得乐羊悲痛,松懈斗志。乐羊见了儿子的人头,气得直骂:“谁叫你给无道昏君做事呐!”接着,他带领军队更加拼命攻城,终于把中山国打下来了。

正因为魏文侯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使得国内人才济济,文有翟璜、李悝、西门豹,武有乐羊、吴起,他们共同辅佐魏文侯,使魏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