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756700000005

第5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5)

对鲸类集体自杀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鲸在深海中生活,全靠身上的声纳定位系统来辨别方向、寻找食物。声纳不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水中其他物体时,被反射回来,鲸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鲸游到浅海域,由于海滩的轻度斜坡和海岸地形的影响,使其声纳定位系统变得紊乱。鲸是群居性动物,它们从不舍弃处在困难中的同伴,当最先冲上海滩的鲸发现自己遇难时,就向其他鲸发出求救信号,众鲸立即前去营救,结果导致集体遇难。有的人则认为,鲸搁浅死亡,是由于其耳朵内生有许多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破坏了耳内的感觉身体位置和上下、左右、前后运动方向的平衡器官,使鲸的声纳定位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鲸的集体自杀。另一些人则认为,鲸冲上海滩后,会发出一种死亡腺外激素,这种信息被其他鲸接受后,会触发同伴们的死亡腺外激素的迅速分泌使鲸的同伴大批死亡。还有人认为,鲸的集体自杀跟太阳异常活动有关。当太阳出现黑子、日珥、耀斑的时候,射向地球的光辐射和高能带粒子流剧增,地球上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往往发生急剧的不规则的变化,电离层也出现扰动现象,使鲸的声纳系统受到干扰而失灵,导致鲸的集体自杀。

当人们对鲸集体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时,30年后再次发生了动物自杀事件。

1976年10月,在美国科得角湾沿岸辽阔的海滩上,突然出现成千万的乌贼。它们争先恐后涌上岸来,进行集体自杀,不到一个月,在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卡罗尼那州的哈特勒斯角,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和纽芬兰岛,也先后发生了数以万计的乌贼登陆集体自杀的事件。这么多的乌贼为什么要集体登陆自杀,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乌贼自杀可能是海洋受到污染。但这种推想受到不少人反对。反对者认为,近年虽然海洋遭到一些污染,但范围不大,不会影响乌贼生活的海域。而且,对自杀的乌贼解剖,在其体内也没发现有毒物质的积累。有人怀疑乌贼感染了传染病,由于不堪忍受病魔的缠扰而集体自杀。科学家对自杀乌贼进行了解剖,没发现病变症状。有人把“自杀未遂”的乌贼放在盛有海水的玻璃缸里饲养,结果,这些乌贼仍健康地生活着。还有人认为,乌贼集体自杀也许跟海洋中听不到的次声波有关,认为次声波是杀害乌贼的根由。可是,也有人对这个假说表示怀疑:海洋中次声波通过什么对乌贼进行危害?那么辽阔的大西洋,次声波怎么能持续两个多月呢?总之,对动物集体自杀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动物记忆力之谜

导言:动物有“记忆”,这是没有疑问的,这已被无数事证和千百次实验所证明。但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记忆,也不是所有的动物什么都“记忆”,记忆和“条件反射”或“本能行为”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如何判断?动物的“记忆”基础是什么?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答案。动物是否有记忆力?这是长期以来颇具争议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以为记忆是人类独有的功能。然而,一系列的事实又证明某些动物确实有惊人的记忆力,且不说较高等的动物如海豚、黑猩猩等,即使是较低等的动物如老鼠、螃蟹、海龟、蟾蜍、乌鸦、山雀等也都具有记忆力。比如,老鼠能走出迷宫;海龟、蟹群、蟾蜍能准确无误地重复前辈的路线去产卵;而具有贮藏食物本能的山雀和乌鸦,总能准确地找回自己很久以前埋藏的食物。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是先天的本能还是后天的记忆?是参照了环境的特点,还是根据气味信息?

很显然,单用“本能行为”或“条件反射”的含糊解释,是不能完全回答上述问题的。动物中确实存在记忆力的问题,为了揭示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并已找到了某些动物的记忆基础,如海龟的记忆基础是气味;蟹群的记忆基础是行星与地磁的位置;而乌鸦的记忆力是借助于贮藏区的地貌特点。然而,仍有一些动物的记忆基础令人迷惑不解。

例如赡蜍,为了繁殖,在冬眠以后会集体向池塘进发,有时这一征途竟有几百米之远。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果蟾蜍在进发途中遇到了其他池塘,那蟾蜍并不会就近跳入这些池塘中产卵繁殖下一代,它们会向特定的池塘艰难爬去。事实证明,这是它们几代共同的产卵的地方。最初人们推测,赡蜍的记忆基础也与气味或行星和地磁有关,然而日本早稻田大学石居进教授的实验却否定了这一推测。石居进将临产赡蜍放在繁殖池塘对面稍远的地方,则赡蜍再也不会返身向此池塘行进,它们会迷失方向,这是为何?至今还是个谜,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为了揭开英国沼泽山雀记忆的奥秘,人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座大房子里放置了12根树枝,每根树枝上都钻了一些大小正好容纳一颗大麻籽的小洞,总数为一百个,每个洞中塞着一块小布团,鸟儿为了贮藏或者寻找大麻籽,必需首先叼走塞着的布团。

第一个实验是让一只山雀从房间中央地板上的一个碗内叼12颗大麻籽去贮藏。由于受洞的大小限制,每颗种子都必须藏在不同的洞中。等大麻籽藏好,就把山雀关到房外,过两个半小时,再放进来,让它寻找贮藏着的大麻籽。大家清楚,如果这种寻找完全是盲目的话,那么就需要大约搜索8个洞才能找到一颗种子。而实际上,山雀只探查24个洞,便找到了其中的10颗种子,即平均2.4次就有一次命中的机会,可见这远非机遇类假设所能解释的。

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气味有关,于是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这一次在同样的树枝上,首先让山雀把13颗种子贮藏起来,随后又把种子转移到别的洞中,然后让沼泽山雀进来寻找。在它探索的24个洞穴中,其中11个现在已成为空洞,如果以实际找到的种子而论,这一次总共只有4颗,即平均每搜寻6个洞才得到一颗,和机遇的概率颇为接近,可见沼泽山雀的确不是依气味探寻贮藏物。为了进一步验证鸟类是凭记忆力贮藏食物,人们又设计了第三个实验。

这一次首先让山雀贮藏好第一批种子,然后相隔两个小时,再放进房间里,让它贮藏第二批种子。如果沼泽山雀记住了哪些洞里已经装有种子,那么在贮藏第二批时,就会避开那些已经装着种子的洞穴,如果记忆不起作用,而仅仅凭偏爱或随机地寻找洞穴,那么就会出现重复事故。

可是鸟儿在贮藏第二批种子时,几乎从不去探寻已经贮藏着种子的树洞。它的确记忆了哪些洞是已经藏有食物的,哪些洞是还没有利用的。

但沼泽山雀的记忆基础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寻。

目前,动物的记忆力已成为各国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也扩大到蜘蛛、章鱼、马、银粉蛇、蜜蜂、乌鸦等等。

科学家们发现,动物的记性与存在于脑中的核糖核酸、乙酸乙酯等物质有关。这种核糖核酸可以抽取注射,因此动物的记忆力也可以转移。世界著名的神经化学家乔治·昂加尔认为,动物的记忆力是一种具有化学特性,由细小的蛋白质分子有序排列组合而成。他通过训练大白鼠的实验证明,大白鼠受电击时发生的恐怖情绪使之产生记忆,然后把这种恐怖记忆物质抽取出来,又注射到另一只大白鼠身上,它不经电击就产生出那种恐怖的情绪,说明前者的记忆力已被后者继承了。

综上所述,有关动物记忆力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我们去寻找答案。

大型动物的未解之谜恐龙绝迹之谜

导言:“恐龙绝迹”是地球天文史、地质史、气象史……上的大问题,所以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搞清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全体的生死安危,甚至直接关系到地球本身的兴灭存亡。这不是危言耸听,科学家们对恐龙绝迹所做的种种推测,每一种如果是真的,都可以对人类造成空前绝后的灾难。幸亏,这些还都是谜。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曾发生一起无法解释的所有生物突然灭绝的灾难。在这灭顶之灾降临的前夕,自然环境却是生机盎然,草木茂盛,蓝绿的水域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生物,水源丰富的平原和沼泽地被一片浩瀚的红杉林和盛开着鲜花的植物所覆盖。

当时,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已在这块热带乐园称霸了1亿年之久。威严的翼手恐龙展开它那6米长的翅膀在天空中巡航;巨大、灵活而又敏捷的巨足恐龙是陆地上的霸王,气势凶恶,不可一世;貌似鲸鱼的扁蜿龙高傲地巡弋在黑沉沉的大海中。在这种境遇下,人类远古时期的祖先只得龟缩在丛林之中。

然而,在不到10万年的时间里——只不过是地质学中的一瞬间——它们就销声匿迹了。杀死这些巨兽的凶手是谁呢?难道它们太笨拙、太迟钝、太臃肿而不能生存在一个其天敌适应性更强,智力日益增加的环境中吗?它们是否可能成为地球上某些灾难性事变的牺牲品呢?

有些科学家并不相信,身体臃肿和笨拙是恐龙灭种的原因。他们认为,杀害恐龙的凶手可能来自外部空间。为了能找到直接的科学证据,这些研究人员已进行了长期辛苦的工作。

证据终于在土层中找到了。前不久,加利福尼亚大学阿尔瓦雷斯等人在意大利、丹麦、西班牙和新西兰的有些地层的泥土中,发现金属铱的含量有突然增高的现象。铱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陨星或小行星等地外物质中含量远比地壳丰富。通过对化石的测定,该铱层沉积的年代刚巧与恐龙灭绝的年代相符。因此他们估计,使恐龙致命的“凶器”可能是一颗体积与曼哈顿岛相仿的小行星。

从而恐龙王朝覆灭的那种惨景就构思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巨大的天体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以每小时8万千米的速度撞入大气层。几秒钟内,一阵可怕的隆隆声——毁灭性的巨响——震撼着地球的表面,大批动物立即死亡。接踵而来的是灼热的高温和凶猛的火势,使破坏程度更加严重。

行星的撞击震颤了整个地球,并掘起了一个直径约为160千米的陨石坑(与康涅狄格州的大小相似),从地面和小行星上飞扬起来的尘土和岩石粉末直冲云霄,遮挡住了太阳光。几乎是一夜工夫,热带乐园变成了一个黑暗的地狱。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止了,处在食物链始端的微小海洋浮游生物首先死亡。地球的生态系统随之崩溃了,恐龙也像其他生命一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至今尚未发现如此陨星留下的巨大坑洼。据了解,地球上最大的坑洼直径仅80千米,因此不会导致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在今天,通过卫星的监视,宽达160千米的陨石坑(哪怕是在6500万年以前形成的)也是不难发现的,当然海洋深处的坑穴不在监视的范围内,但落在水中的天体却不会产生阻挡阳光的灰云和破坏食物链。

有位瑞士的科学家肯尼思·苏则认为,恐龙必定是被毒死的。他指出,彗星含有大量的毒性物质——氰化物。如果6500万年前是彗星,而非小行星堕入了地球的海洋中,彗星中含量丰富的氰化物即有可能污染浮游生物,从而使食物链遭破坏,一个全球范围的大灾难就接踵而来了。不过,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难道数亿吨堕入海洋中氰化物足以毁灭所有海洋有机物吗?再者,仅仅是一颗大彗星中的氰化物是否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吗?这些谜至今仍还在探索之中。

恐龙再生之谜

导言:人类总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恐龙灭绝的侏罗纪,或许会有意外或偶然,有那么一两条恐龙在那么一两个地方能幸存并繁殖到现在,可供我们研究或欣赏。这样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哪里有一点风吹草动、流言蜚语,科学家就不惧千难万险,蜂拥而至。但事实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使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地球上还有活恐龙。恐龙真的完全灭绝了吗?近年来,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发现了活恐龙。据说,一支筑路工程队在美国内华达州的一座山上开凿隧道,在爆破一块巨大岩石后,突然发现一处深陷的恐龙巢穴,里面有5个像足球大小的椭圆形恐龙蛋。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个恐龙蛋发出“咔吧咔吧”的响声,紧接着出现几道裂缝。大家惊异地目睹着一只小恐龙破壳而出,可是,这只刚刚降世的小恐龙好像被那强烈的爆破声震成重伤,它一直不断地摆动着小脑瓜,可怜地张着小嘴频频地呼吸着。然而,使人惊恐不安的是,这只刚出世的划时代宠物便奄奄一息地倒下了。于是弗朗克·沙罗工程师便为这只奄奄一息的小恐龙做人工呼吸。

当这只小恐龙苏醒过来时,筑路工人们立刻把它和另外4个恐龙蛋小心翼翼地放到汽车里,把它们护送到工程队的营房。弗朗克·沙罗马上把那只身体脆弱的小恐龙放到保温箱里,还为那4个尚未出世的“小家伙”准备了一个类似孵化器的保温箱,以防万一。

到第三天清晨,弗朗克·沙罗前来察看,顿时大吃一惊,两个恐龙蛋已成空壳,坚固的水泥墙却出现一个大窟窿。原来,那两个破壳而出的“小家伙”,早已钻墙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