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756700000010

第10章 海洋动物之谜(1)

鱼类洄游之谜

导言:鱼类洄游现象早已被人类发现,人们利用这一发现不知谋取了多少经济利益,而研究鱼类洄游的原因却是近世的事。科学家们发现,这一问题越研究越复杂,与研究候鸟迁飞的问题不一样,因为候鸟迁飞可以考虑太阳、星辰、磁场等因素,但鱼类洄游,使这些因素发挥不出效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在海中漫游了数年之久的洄游鱼准确地找回到它的故乡呢?在鱼的世界里,有些鱼类如鲑鱼、鳗鱼和鲱鱼等,就像候鸟一样,在大海里成长,在淡水河流里繁殖。让人费解的是,这些鱼在万里水域中洄游,它们既看不到星星,也无法利用地形目标,它们是怎样辨认出往返的路线的呢?这使科学家们大伤脑筋。

洄游的鱼群就拿鲑鱼来说吧!它出生在淡水江河里,生长发育却是在遥远的大海里,这段路程足有上千里,甚至上万里。它们为了回故乡产卵,不得不穿越一道道激流险滩。当它们回到故乡后一个个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产完卵后,就该寿终正寝了。问题是它的洄游不是在短期内,往往需要几年才能返回一次。因为一条鲑鱼在江河里出生后,到大海里生长,需三四年才能够性腺成熟,返回江河里来产卵。事隔这么多年它怎么还能记住洄游的路线呢!

一些动物学家从水流、气温、饵料等方面来探讨鱼类洄游的原因。最近由于鱼类“识别外激素”的发现,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这种物质可以使鱼之间区别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比如母鱼产仔后,就会放出这种物质,幼鱼嗅到后,就会自动呆在一定的水域,以利于母亲进行照料和保护;相反,幼鱼也会放出这种物质,以便母亲相认。有人分析,会不会在鱼类出生的地方有着某种特异的气味,把千里以外的鱼吸引回来呢?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气味能存在三四年吗?它们洄游有海路也有江河,难道这种气味就不发生变化吗?因此有人猜测,除了这种“识别外激素”之外,还应有一种东西作用于鱼类的洄游。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相信终有一天会有答案的。

海豚领航之谜

导言:人类现在认识到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中“智力”最高的动物。这不但使人类能在海洋馆里驯化它们,还得让它们表演各种赏心悦目的节目,更有甚者,有的国家还准备让海豚参与现代人类战争,并作为高科技手段推出。海豚的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呢?它还有哪些习性尚未被发现呢?科学家正在探索之中。1871年的一天,一艘名叫“布里尼尔”号的轮船驶近了新西兰的伯罗鲁斯海峡。船长从望远镜中向海峡的方向望去,只见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不过,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船长吩咐舵手把稳航向,各位水手坚守岗位,减低船速小心行驶。

“布里尼尔”号开始进入海峡了,瞭望塔上的瞭望人手持望远镜,目不转睛地在海面上搜寻着,不断地把观察结果报告给驾驶舱里的船长。突然,瞭望人员发现在船头的不远处有一个黑色的东西,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刚才从远处看,并没有发现它,现在它就在船的前方。他忍不住惊叫一声:“船长,前面有礁石!”

“在什么地方?”船长的嗓音有点异样,可以听出,他问这话时多少有些紧张。

“就在船的正前方!”

船长一边命令减速一边举起望远镜向前方的海面望去,只见蓝色的海水中确有个黑糊糊的东西。他盯住它仔细看着,渐渐觉得不太对头,终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转身对驾驶舱里的人说:“别紧张,那不是礁石,你们看看,它还在动呢!”

待到“布里尼尔”号靠近它时,船员们发现那是一只海豚。有的船员建议说,这家伙使我们虚惊一场,我们也来出口气,给它一炮。船长摇摇头说,现在船正在海峡里航行,大家应该十分警惕才行,不要为了和鱼生气分散了注意力。

“布里尼尔”继续向前航行,可是,那条海豚却没有离去,它一会儿用身体撞击一下船舷,一会儿扎个猛子从船底穿过。嬉戏了一会儿,海豚奋力向前游去,很快赶过船头,在离船不太远的地方,慢慢地向前游着。船已经开出很远了,可是,那条海豚仍然不紧不慢地在前面游着。船长从望远镜里始终看到这条海豚的影子,心里觉得奇怪,便对驾驶舱里的人说:

“你们看,这只海豚真有意思,它总在我们的前面。”

舵手听了船长的话,插上一句话:“是啊,我看它好像在给我们领航。”

一句话似乎提醒了船长,他脱口而出:“什么?你说领航吗?”

“是啊!”舵手点点头说,“你看像不像?”

“对,海豚能游的地方,船也应该能过去的。”船长自言自语地说,然后转头对舵手说:“跟上它!”

“布里尼尔”号紧紧地跟在海豚身后,果然顺利地通过了礁石。在这之后,它一次又一次地领着船从险滩和暗礁边驶过去。这不禁令船员们啧啧称奇。当船靠岸后,水手们争着把这件事当作新闻告诉别人。起初,人们不相信,可是,从那以后,经常有水手谈起类似的情况。他们说,在经过海峡时,只要跟在一只海豚后面,就可以化险为夷。为了表示感谢,海员们为这只海豚取了个名字“伯罗鲁斯杰克”。

直到1912年,人们开始见不到这只海豚了。水手们互相传递着这个消息,他们都为杰克的失踪而痛惜。在41年的时间里,这只海豚为数不清的轮船领过航,水手们提起它来,无不交口称赞。

海豚为什么会为船只领航呢?这个问题始终使人们感到困惑。一位名叫安东尼·阿尔珀斯的记者着手进行研究。他除了查阅有关海豚领航的报道外,还逐个对报道中提到的人物进行采访。阿尔珀斯写信给许多海员,要他们把观察到的详细情况写来寄给他。

从海员的回信中他发现,很多船员都看到,海豚在领航之后,总爱围着轮船嬉戏一番,它们或是用身体蹭船体,或是追逐着轮船激起的浪花。安东尼·阿尔珀斯认为,海豚可能是为了寻找某种刺激才和船只一齐航行的。在阿尔珀斯研究的同时,一些海洋生物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把海豚喂养在水池中,昼夜不停地观察它们的活动习性。他们发现,海豚在池中游动时,时常用身体摩擦池中的一些人工礁石,或是在池子边缘蹭来蹭去。

当他们有意识地用手抚摸海豚身体时,海豚就显得十分快活。他们初步得出结论,海豚之所以在船只航行中为船员领航,是由于它们能从航行激起的浪花或是用身体蹭船体的过程中,能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使它们感到舒适。

这个结论与阿尔珀斯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不是正确的解释呢?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鲨鱼抗癌之谜

导言:鲨鱼在海洋中以凶猛残暴著称,被人们称为“海中霸王”。鲨鱼也以它的身体结构独特闻名,它没有气鳔,全靠不停地游动才不至于沉入海底。另外,鲨鱼的骨骼全部是由软骨组成,使它在海中转动灵活、游刃有余。科学家们从对鲨鱼的研究中,发现了抗癌物质,而且还有能抗艾滋病的物质,这对人类真是福音,人们正为无法征服这两种绝症发愁呢!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博士鲁尔在世界闻名的玛特海洋实验室工作,他对鲨鱼的生理和病理做过长达25年的研究。

他先后对5000条鲨鱼进行过病理解剖研究,只发现一条鲨鱼生有肿瘤,而且还是良性肿瘤。

鲁尔的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对鲨鱼的极大关注,各国科学家都开始了对鲨鱼的研究。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科学家曾用一种猛烈的致癌剂——黄曲霉素去饲喂鲨鱼,在近8年的实验饲喂中,没有发现一条鲨鱼长出一个肿瘤。可见鲨鱼的抗癌能力是极强的。那么。它的抗癌绝招是什么?

有科学家认为,鲨鱼的抗癌绝招是因为它的肌肉里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所以不容易患癌。

鲁尔博士却觉得,鲨鱼的肝脏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A。实验证明维生素A有使刚开始癌变的上皮细胞产生分化并恢复为正常细胞的功能。因此鲁尔认为保护鲨鱼免于患癌的秘密武器是维生素A。其他科学家则认为,鲨鱼的血液中能产生一种抗癌物质。

1984年,他们从鲨鱼的心脏采血,然后提取一定浓度的血清,再把它注入到人体红血球性白血病细胞株中。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癌细胞的正常代谢作用已破坏,大多数癌细胞死亡。这说明鲨鱼血清具有杀伤人类红血球性白血病肿瘤细胞的作用。可见鲨鱼的血液中肯定有抗癌物质。

还有科学家认为,鲨鱼的软骨组织中藏有秘密武器。科学家已发现:牛犊的软骨有一定的防癌作用。198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郎格尔在研究中发现:鲨鱼的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这些软骨组织中有一种能阻断癌肿周围血管网络的化合物,它能断绝癌细胞的供养使癌肿萎缩和杀死癌细胞。他通过实验证实:鲨鱼软骨物质能完全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并且无任何副作用,其抗癌作用比牛犊软骨中的物质强10万倍。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试用鲨鱼软骨提取物治疗32个晚期癌症病人,结果11人治愈,其余人的癌肿也明显缩小了。

1991年,墨西哥康脱拉斯医院,用鲨鱼软骨提取物治疗晚期癌症病人10例,他们的癌细胞缩小了30%~100%。

分子生物学宾扎斯洛夫坚信,鲨鱼的抗癌武器在胃部。他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鲨鱼的胃部能分泌一种叫“角鲨素”的抗菌素,它的杀菌效力比青霉素还强,而且它还能同时杀死真菌,并能抵抗艾滋病和癌症。

鲨鱼抵抗癌症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现在仍是个谜,这个谜被揭开之时,便是人类送走癌症瘟神之日。

海洋巨蟒之谜

导言:要问陆地上最大动物是什么,就是小学生也能回答:大象。要问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人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海洋。的确,同是巨蟒,在陆地上生存的巨蟒再大也有个限度,但海中的巨蟒就像没有限度一样,一个比一个大。这当然与生存环境有关,因为海水浮力大,食物丰富,受人类干扰少。可是除了这些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1851年1月13日早上,美国捕鲸船“莫侬伽海拉号”正在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附近海面航行。

“噢,那是什么?”

“不是鲸!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怪物啊!”

站在桅杆瞭望的海员大声惊呼起来。船长希巴里听到海员的喊声急忙奔上甲板,举起了望远镜:“唔,那是海里的怪兽!快抓住它!迅速朝怪兽靠拢!”

紧接着,船上放下三艘小艇,船长亲自带着矛乘上小艇,朝怪兽疾驶而去。

好一个庞然大物!只见巨蟒身长足足有31米,颈部粗5.7米,身体最粗部分达15米。头呈扁平状,有皱褶。尖尾巴,背部黑色,腹部暗褐色,中央有一条细细的白色花纹,犹如一条大船,在海中游弋。船员们惊呆了!

“快刺呀!”当小艇摇摇晃晃地靠近巨蟒时,船长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几艘小艇上的船员一起奋力举矛刺去。顿时,血水四溅,巨蟒突然受伤,在大海里翻滚挣扎起来,激起了阵阵冲天巨浪。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巨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巨蟒终于寡不敌众,力竭而死。

希巴里船长把海蟒的头部切下,撒下盐榨油,竟榨出10桶水一样透明的油!但是,遗憾的是“莫侬伽海拉号”在返航时遇难,下落不明。

不仅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甚至连非洲附近的海上也有许多人看到过巨蟒。

1817年8月,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目击海洋巨蟒的索罗门·阿连船长这样叙述道:“当时像海洋巨蟒似的家伙在离港口130米左右的地方游。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头部像响尾蛇,大小同马头。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圈游,一会儿直游。巨蟒消失时,笔直钻进海底,过了一会儿又从约180米远的海面上重新出现。”船上的木匠玛休、伽夫涅、达尼埃尔、伽夫涅兄弟俩和奥嘎斯金·维巴三人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遇到了巨蟒。玛休在离开20米左右处用步枪瞄准它开枪。他这样讲述当时的情形:

“我在怪兽靠近小艇约20米左右的地方开了枪。我的枪很好,射击技术也完全有把握,我是瞄准了怪兽的头部开枪的,肯定命中了。怪兽就在我开枪的同时,朝我们这边游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小艇,在30米远的地方重又出现。怪兽不像鱼类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似的沉下去,笔直笔直地往下沉。我的枪可以发射重量子弹,我是城里最好的射手,当时清楚地感到射中了目标。可是,海洋巨蟒却好像丝毫未受伤。”

1848年8月6日,英国巡洋舰“迪达尔斯号”的水兵们也目击了海洋巨蟒。他们从印度返回英国的途中,在非洲南部约500千米以西海面上遇到了巨蟒。

“在舰艇侧面发现怪兽正朝我们靠拢!”瞭望台上的实习生萨特里斯大声叫了起来。舰长和水兵们急忙奔到甲板上,只见距离军舰200米左右的地方,一条怪兽昂起头,露出水面的身体部分长20余米,正朝着西南方向游去。舰长拿出望远镜,紧紧地盯住这条举世罕见的怪兽。他把这天目睹的一切详细地记载在航海日志上,到了英国本土,就把它和亲眼所见的怪兽画像交给了海军司令部。类似的目击事件不胜枚举:

1875年,一艘英国货船在洛克海角发现巨蟒,当时它正与一条鲸鱼搏斗。

1877年,一艘游艇在格洛斯特发现巨蟒,在距艇200米的前方水中作回旋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