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14756500000035

第35章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5)

外星文明在史前就登陆过地球吗

导言:众所周知,人类最早产生也不过在200万年前左右,但是在人类发现的一些古代遗迹中,竟然发现了距今千百万年历史的文明证据……一个史前文明的脚印,一个千万年前的不锈金属球,一些几百万年前的奇怪标记……所有这些似乎都是早于人类文明之前的外星文明的佐证。或许他们仍然存在,关注着地球和人类的一举一动。很多科学家认为外星人在人类未产生以前就来过地球,而且对地球做过很详细的了解和调查,并且认为他们日后还会再次光临。科学家们的这个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在美国内华达州孔特利贝尔什深峡谷地层内,人们曾发现一个鞋底的痕迹,其清晰程度乃至粗线条纹路都看得十分清楚。估计这一鞋底的印迹已有1500万年的历史。

在智利的热带丛林中曾找到过一个金属球,其直径有1米,重量约有3吨,据考证,距今有至少1000万年的历史。而且它的成分是谁也不知道的化合物。奇怪的是金属球光滑的表面,无论用火烧,用酸液浸,还是用刀切削都毫无影响。智利科学院院长拉莫斯·泰尔杰茨博士认为,这一金属球是地外文明代表有意留下的。昭示人类,他们在远古时代就已访问过我们的“家园”,甚至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他们也曾做客我们的地球。在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岩洞的壁上刻画着许多奇怪的标记,样子同飞碟的形状相仿。专家们已知的类似岩洞有拉兹卡岩洞、阿尔塔米拉岩洞及埃比斯岩洞等。这些地方至今已发现有近两千多个类似的标记,都是石器时代(200万~300万年前)留下的。

最为知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中有字母形状的地方长达200米。在此洞内能找到三种不同的标记,主要是在洞的顶壁。

在古代的日本画上绘有称之为“Kanno”的生物。据说公元700—800年前众多日本人士在日本见到过此种生物。根据日本的古老传说,此类生物在河床中、沼泽地带活动。活动时不穿任何衣服,伸出长长的爪子。头很小,有嘴,有长长的鼻子。大耳朵能自由活动,三角眼睛深深地凹陷。头是圆盘,上面竖有四根刺,其中一只耳朵有小小的耳甲。背上有类似贝壳的大东西,一直同嘴相连。嘴则与盘绕的绳子相似。

对于这些人类还没有产生之前就存在的史前文明证据,科学家们不由得作出推论:它们出自于比人类更发达的外星文明之手。他们也许曾经绘制过地球,但是后来转移了,留下了未被他们毁灭的物证,或许是他们曾经来过地球,稍作逗留,留下了一些零星的证据……这些猜想一旦被证实,那么外星文明迟早会再次登陆地球。

外星访客曾到过西藏

导言:雪域高原西藏,是一块神秘的地方,位于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系,本身就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在西藏,不仅仅有威严的布达拉宫,高耸入云的雪山,更有许多神秘的古遗址……据考古学家在西藏巴颜喀拉山脉发现,这里有类似外星人的壁画,更有一些类似于现代文明的碟片,因此人们猜想,外星访客也许到过这里……大约12000年前,一架满载外星人的飞碟坠毁在西藏山区,少数人为躲避原始人类的追杀,躲在山洞中,幸免于难。大约在1937和1938年间,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齐福泰带领的考古队在西藏东北部的巴颜喀拉山山脉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史前壁画。画有太阳能及其他星系的连线,还有头戴圆形头盔的人像。而且在壁画旁发现有许多奇怪的墓穴,这些墓穴没有任何碑文,里面埋葬着类似侏儒人的遗骸。从这些尸骨可看出他们的身体非常纤细瘦小,但头部却非常大,与现今传闻的外星人体形相似。

在墓旁更发现了多达716块由石头制成的碟片。这些石碟厚度约2厘米,直径约30厘米,重量约1千克,中间有一圆孔,从圆孔向外延伸出双重螺旋沟槽到边缘。

到了1960年,北京大学楚闻明教授发现那石碟上含有钴等金属,用超音波或电波给它一定频率的激发后,就会有节奏地振动起来。经多年的研究,成功地翻译出石碟和它的碑文。当他完成这个研究时,却面临一个难题:校方禁止他发表这项报告。因为他的结论过于惊人,他说那些石碑是叙述一件外星太空船坠毁的事件。

但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后,这位教授最后获得许可发表他的报告。他称呼事件中外星人为杜立巴族,约于12000年前,他们民族的一部分(指洞穴中这些埋葬人)在长途的太空航行之后,到达第三行星(指地球),太空船不幸坠毁在巴颜喀拉山。大多数的族人在坠毁时死亡,少数生还者无法修复太空船只好困居山中。他们想与当地的原始人类友好相处,可是这里的原始人类却排斥、驱杀他们,他们迫不得已,只好躲藏在这个小山洞里,艰难度日。当然,他的这个惊人报告,立刻引起其他学者的嘲讽,认为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而毫无意义的。可是在西藏古代的一些传说里,有一个描述从“云彩”中来的丑陋入侵者的神话故事。里面所描述的令人害怕而丑陋的入侵者的外形与“杜巴立族”人却十分雷同。

那么关于那些奇怪的墓穴,类似侏儒人的遗骸以及神秘的碟片到底如何做解释呢?外星人真的造访过西藏吗?科考学家们将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地球的生命可能来源于火星

导言: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四颗行星,它是除月球之外人们认为最可能产生生命的太阳系星球。它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南北两极,公转和自转,最重要的是,它周围有类似于地球的大气圈环境,而且具备产生水的条件,表面也有洪水冲刷过的痕迹……于是人们对火星寄予了丰富的幻想,甚至于它一度成为科幻小说家竞相描写的热点。近期,又有科学家大胆推测:地球的生命是来源于火星的……在一颗绕着不知名的恒星轨道运转的彗星肚子里,一个只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的外星人静静地躺卧着,正在安稳地休眠。在这片茫茫宇宙的某处——或许是一个像地球一样的地方——一个更大的目的地正在等待着这个微生物。它或许会变成线虫,或许变成一朵玫瑰,也没准儿会变成一位少年……

生命毕竟还是顽强的,而且就靠着变化来保持活力。经过一段时间,引力发生了一些似乎是积极的,但又偏离常规的巧妙作用。于是,这颗彗星从它的恒星轨道里,就像弹弓上的石头一样被弹射了出来。在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里,它静静地从恒星之间的漆黑而广漠的宇宙空间滑过。随后,引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另外一颗恒星开始牵引这颗彗星,并把它拽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几颗巨大的气体状的行星呼啸着飞过,它们的巨大形体也牵引着这颗彗星,并略略改变了它的路线。在它面前变得越来越大的,是一颗庞大的蓝色和褐色两色的星球,那里有水和陆地,或许还有空气。然后,带着只有宇宙空间才能聚集起来的巨大力量,这颗彗星撞击在眼前这颗星球的表面上。彗星碎裂开来,那颗外星的微生物却活了下来,从它的保护壳体里分离出来,开始魔鬼般传播开来。38亿年前,生命就这样在地球上开始了。或者应该说,这就是一个被称作胚种论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的一段叙述。它着重于强调: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可能来自于外星球。

胚种论一直在非常费力地争取大多数科学家的支持,直到最近的两项发现,才给这种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发现之一,在2000年10月27日的《科学》杂志上所报道的一项研究表明,宇宙中的飞石可能具有在行星之间成功地运送生命的可能性。发现之二,2000年10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报道,另一组研究人员宣称它们已经找到并且使地球上休眠的细菌复活。这些细菌以孢子的形式,在新墨西哥州的盐结晶中已经藏身了2.5亿年。科学家们认为,这第二项发现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意味着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证实这些发现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细菌孢子是近乎不死的。

如果你能够不死的话,几十亿年的星际旅行又算得了什么呢?“直到最近,胚种论还没有被当作一种科学假说。”这种学说的头号拥护者钱德拉·维克兰姆辛格说道,“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对各个研究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的采访,已经清楚地表明:胚种论,或者至少是这个理论的一些方面,已经即将被那些研究生命起源的地点和方式的科学家们作为首要的课题来对待。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仍然认为,生命是在陆地上,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后自发产生的。但是胚种论的拥护者们则力图表明,这样的奇迹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