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植物王国
14753600000006

第6章 种类繁多的树木(3)

荔枝树的品种很多,大约有100多种。在我国最早的关于荔枝树种植的专著是宋代蔡襄编撰的《荔枝谱》,在这本书中就已经记录了32个品种的荔枝树种植的相关资料。到了明代的时候,已增加至70多个。

在我国最出名的荔枝树品种有早熟的“三月红”、“黑叶”,中熟的有“白腊”,迟熟的由“米云米糍”、“桂味”等。另外还有核大味甜的“大荷包”,甜带蜜味的“妃子笑”、“蜜荔枝”、“一家吃荔,三家闻香”的古老品种“丁香细荔”,以及广西苍梧的“古风荔”等等。

荔枝树是用途非常广的果树。鲜荔枝曾是历代向皇帝进献的上层贡品,不仅味美,而且有养血、止渴、消肿等药用价值;其果核、花、根均可入药;荔枝树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此外,荔枝树四季常青,浓荫如盖,树姿优美,尤其夏日果熟之日,紫赤色的果实挂满枝头,犹如落霞一般,是园林绿化和经济效益两相兼顾的优良树种。

“七绝”果树——柿

金桂飘香柿子红,霜降采摘正秋风,

润肺宁咳称佳品,健脾统摄诚良种,

常人但羡甘涩味。岂知花蒂救治功,

最应叶片烹茶饮,他年喜添鹤龄翁。

这首“柿颂”讲的是柿子能润肺宁咳、健脾养胃,有使人延年益寿之功效。

柿子树除了有药用价值外,还有很多令人称赞的地方。唐代《酉阳杂俎》,把柿树赞为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其实,柿树不止七绝。柿树的皮可烧灰调以植物油治疗烫伤;柿饼上被称为柿霜的白霜,可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和咯血等症;柿树木材致密,纹理美观,可制珍贵器具。再加上柿子树的枝叶繁茂,夏日遮天蔽日,秋日红叶如醉、丹实似火;即使落叶之后,橙红色果实依然挂于枝上,观赏价值极高。因此,柿树可谓园林、庭院中兼具经济效益的最优质的观赏树种。

柿树最为人们称绝的就是它的果实。柿子是大众型果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由于柿子易于贮存,又能耐饥,因此在荒年甚至可以作为粮食来食用。因为柿树的产量一般都很高,所以其价格并不是很贵。

我国野生柿树分布很广。在汉代时,人们已经把一种野生柿树栽培起来,就是当今常说的黑枣(又称君迁子、软枣、羊枣等),后来经过嫁接才有了真正的柿树品种。目前,我国已知的柿树品种约有300余种,其中陕西富平的尖柿和升府柿,河北、陕西、山东一带的盖柿,杭州古荡的扁花柿,湖南隆回的腰带柿,广东的牛心柿等最为有名。

柿树属于柿科、柿属,是一种落叶乔木。柿树是我国特有的果树品种,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是十分悠久的。目前柿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种植。日本是最早引进中国柿的国家;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又开始传入欧洲。

柿树非常喜欢阳光,在北方地区种植的柿树可耐旱,南方地区种植的品种一般都能够耐一定水湿。

柿树的寿命相当长。一般在嫁接之后4~6年开始结果,15年之后达到盛果期。有些柿树到100岁时仍能丰产,300岁时依然结果累累。

绮丽的“生命之树”

椰子树属于棕榈科,椰子属,为常绿乔木。

椰子树的平均树高可达15~35米。其果实称为坚果,每10~20个聚生在一起,最长的部分可达15~20厘米以上,可说是我国最大的干果。

椰子树一般要5~10年才开花结实,生产期可维持100年以上。每株椰子树平均结果60~100余个。每100个椰子树果实,可以出油18~22斤,平均每亩产油约56~150斤。

椰子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大约有2000年以上。在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刘欣期的《交州记》和《南越笔记》等古文献中都有关于椰子树的种植记载。

椰子树原产于亚洲的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岛就是其原产地之一。目前,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沙群岛、云南西南部和台湾等地,其中以海南岛为最多。

海南岛的气候、雨量、土壤对椰子树的成长都是俱佳的,因此这里可以称为是椰子树的天然“乐园”。尤其是海南东南部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沿海地方,皆为著名的椰子树种植区。

椰子树是热带地区独特绮丽风光线,被人们称为是“生命之树”。

椰子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适于生长在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海岸、河口。

椰子树通常都是用种子繁殖的。人们一般都是选用其果实中圆形、中等大小的熟果作种。将其置于庇荫之处,待其发芽之后,再移入栽培地的土壤中。

椰果的果肉乳白可口,香味迷人,除直接食用之外,还可以加工制作呈椰蓉、椰子酱、糖果、点心;也可榨油,供食用或制造人造奶油、高级肥皂、蜡烛、化妆品、洗发液、牙膏、合成橡胶、油漆、润滑油等等。

椰果中的椰汁含糖约4%,还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钙、钠、镁、钾、铁、磷、维生素C等矿物质,是清凉甘美的饮料,也可发酵制酒造醋。在椰肉周围的纤维被称作椰衣,这些纤维可制成绳索、渔网、风帆、地毯、刷子、扫帚以及各种填充材料。

椰子坚硬的椰壳可制碗、勺、碟等日用品及乐器,还可以雕刻成图案多样的椰雕工艺品;干馏之后,可制成高质量的活性炭,磨碎又可变成木材防腐剂与火药。

在椰树的花序尚未开放之时,可以割取椰花汁。这是一种极为甘甜的饮料,同时又可熬糖和制酒、造醋。

在我国的广州有很多人还会将椰子果实悬空吊挂,待其发芽,用以观赏。

“哈哈大笑”的笑树

非洲的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有一个著名的芝密达哈兰德植物园,园中有一种会发出“哈哈”的笑声的树。

这种树是一种小乔木,平均的树高约为七八米。其树干通常都是呈深褐色,叶子呈椭圆形。

在这种树的每根丫杈间,都长有一个跟小铃铛非常相似的皮果,这些皮果的内部是空腔,生有许多小滚珠似的皮蕊,能自由滚动;皮果的外壳,长满斑斑点点的小孔。风吹枝动,这些“小铃铛”也会随风飘摇,“铃铛”中的皮蕊在空腔内滚动,不断撞击薄且脆的皮果的外壳,发出与人的笑声极为相似的“哈哈”的声音,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作“笑树”。

笑树这种会笑的功能,被巧妙地利用起来。人们将其种植在田地之中,每当鸟儿飞来的时候,听到阵阵的“笑”声就会以为是人来了,于是不敢轻易降落,从而保护了农作物不受损害。

生命力顽强的樟树

樟树又名香樟、乌樟、芳樟,属樟科常绿大乔木。

樟树的个头在树木中算是比较大的,平均树高可达四五十米;樟树的叶为互生,有革质,呈卵形;叶面多为深绿,有光泽,背面为青白色,入秋变为鲜红色或橙红色,娇艳可爱。

樟树一般在初夏时开黄绿色小花。其花为圆锥花序。8~11月成熟,结球形果,紫黑色。

樟树性喜阳光,稍耐荫;适宜温暖湿润的生长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樟树的主根通常都很发达,深根性,能抗风。樟树的萌芽力较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枝叶繁茂、浓荫蔽日、树姿雄伟壮丽。

樟树的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百年乃至千年的参天古木。具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的能力也很强。因此,樟树是营造园林、防风林的理想树种。

樟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尤以台湾省为最多。我国台湾也是世界上种植樟树最多的地方,从海拔500~1800米,形成特有的樟树带,占全岛面积的2/5;樟脑的产量占世界的70%左右。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木材纹理细致,具芳香、能驱虫。樟木非常耐湿,且容易加工,被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家具、箱柜、雕刻等方面。

另外,樟树还可提制樟脑、樟油,是医药、化工、香料、防腐、农药的重要原料。樟树的种子可榨油,是制肥皂的良好原料。樟树的叶可喂蚕,由此产生的樟蚕丝更是编织鱼网的上好原料。

名贵的“中华第一材”

楠木是非常昂贵和高档的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因此深受人们的钟爱。

楠木为大乔木,平均树高可达30余米;其树干通直;芽鳞被灰黄色贴伏长毛;楠木的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

楠木的叶片为革质,通常呈椭圆形,少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其叶长一般为7~11厘米,宽2.5~4厘米;叶片的先端渐尖,尖头直或呈镰状,基部楔形,最末端钝或尖;叶柄细,长1~2.2厘米,被毛。

楠木的花为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长7.5~12厘米,纤细;每伞形花序有花3~6朵,一般为5朵;花中等大,长3~4毫米,花梗与花等长;花被片近等大,长3~3.5毫米、宽2~2.5毫米;花外轮呈卵形,内轮卵状多为长圆形,先端钝,两面被灰黄色长或短柔毛,内面较密;第一、二轮花丝长约2毫米,第三轮长2.3毫米,均被毛;子房球形,无毛或上半部与花柱被疏柔毛,柱头盘状。

楠木的果实多为椭圆形,长1.1~1.4厘米,直径6~7毫米;果梗微增粗;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

楠木在我国久负盛名,楠木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在建筑宫殿和陵寝时的首选之材。楠木广泛分布在南方各地,历来被人们视为建筑良材。尤其是这类木材具有其家族——樟科的传统,香气袭人、虫不蛀、菌不腐、经久耐用,常用来制作高级家具、器具和建筑的梁柱及棺木,被称为“中华第一材”。

楠木不仅材好,而且树姿雄壮,枝叶森秀,终年常绿,不论生于山间还是栽于庭前、屋后,均使人感到蔚然可爱,而且有防风、防火之效,深受产地群众喜爱,尤其备受佛门、道家的青睐。

在我国古代,庙宇、宫观附近栽楠之风很盛。

正如唐代史俊在《题巴州光复寺楠木诗》中赞美的:“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如今,在成都武侯祠内、杭州灵隐寺中,尚有楠木大树,老干参天、浓荫覆地。

“林海珍珠”——银杉

银杉,是第四纪冰川残留下来的植物种类,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之一,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被植物学界誉为“林海里的珍珠”。银杉和水杉、银杏一起被称为我国植物界的“国宝”,目前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属裸子植物、松科,是一种常绿乔木。银杉平均树高可达24米,胸径通常达40厘米,一部分甚至能够达到85厘米;银杉树干通直,树皮暗灰色,裂为不规则的薄片;银杉具有开展的枝条,小枝上端和侧枝生长缓慢,通常呈浅黄褐色,无毛,或初被短毛,后变无毛,具微隆起的叶枕;芽无树脂,芽鳞脱落。

银杉树的叶子通常呈螺旋状排列,辐射状散生,在小枝上端和侧枝上排列较密,线形,微曲或直通常长4~6厘米,宽2.5~3毫米,先端圆或钝尖,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叶柄,上面中脉凹陷,深绿色;无毛或有短毛,下面沿中脉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气孔带,边缘微反卷,横切面上有2个边生树脂道;幼叶边缘具睫毛。

银杉树为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

银杉树的球果通常为两年成熟;呈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1.5~3厘米;熟时淡褐色或栗褐色;种鳞13~16枚,木质,蚌壳状,近圆形,背面有短毛,腹面基部着生两粒种子,宿存;苞鳞小,卵状三角形,具长尖,不露出;种子倒卵圆形,长5~6毫米,暗橄榄绿色,具不规则的斑点,种翅长10~15毫米。

银杉通常分布于中亚热带地区。适宜在夏凉冬冷、雨量多、湿度大,多云雾的环境中种植。银杉属于阳性树种,根系通常都很发达,所以有很多野生银杉多生长于土壤浅薄,岩石裸露的狭窄山脊或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悬岩、绝壁隙缝间。有极强的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和抗风性。

银杉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整个树冠成宝塔形,极其具有观赏价值。

同时,银杉也是非常优质的木材,长被用来制造家具或应用于造船和建筑业。

此外,由于银杉是继水杉之后的又一珍贵的古老植物,因此为古生物学家们研究古植物、古地质、古气候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傲世独立的普陀鹅耳枥

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慧济寺西侧,生长着一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奇宝树——普陀鹅耳枥。

有人称普陀鹅耳枥为“地球独子”,以此来显示这棵树的珍贵性。这株傲视独立的奇树是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于1930年发现的,并于1932年由我国著名林学家郑万钧确认、命名为新的树种——普陀鹅耳枥。郑万钧经过科学的分析推测,普陀鹅耳枥应该具有200年以上的树龄。

鹅耳枥属桦木科的落叶乔木,耐荫、耐瘠薄,喜中性土,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的某些地区并不罕见。只是作为鹅耳枥属的一种普陀鹅枥却是“硕果仅存”。

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花单性,雄花于4月上旬先叶开放,雌花与新叶同时开放。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干径60厘米,树冠幅宽约12米。

叶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沿叶脉常有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