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14752700000053

第53章 项目设计(3)

(2)安装工程。包括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装置工程,以及有关设备附件及管线装设或敷设工程等。

项目论证中,土建工程方案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土建工程的类型、数量和规格,列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然后,根据技术经济评价,选出最合适方案。至于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案和实施条件的落实,要留待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来解决。

土建工程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一般应注意考虑下列几点因素:

(1)项目的布置,尤其是实体设备的布置。所选土建方案,一定要适合设备运转的技术要求。

(2)项目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地形、地质条件不同,土建工程的方法、规格和工程量会有所不同,应结合项目实际条件选取合理方案。

(3)建筑材料和工程使用要求。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质量和消耗,可以影响土建工程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建筑安装水平和工程使用功能及期限要求不同,选择土建方案也会有不同。相对来说,合理的方案应是主要材料消耗较少、建筑安装水平较高和工程使用期限较长。

(4)项目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技术状况。设计与选择土建工程方案时,要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技术设计难易程度,考虑到项目技术设计单位的力量。同时,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要做必要的调查分析,看其是否适应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如有些工程需要重型打桩机、大型构件吊装设备,选择方案时就要考虑是否具有恰当的施工单位。

(5)施工工期,即项目从施工到竣工交付所经历的时间。这个指标是评价土建工程方案的重要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之一。一般来讲,应尽量选择施工期短的方案,这既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又可以提前投产创收。

(6)土建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的投资费用和年维修费用。对于乡镇建设项目来说,一般估算投资费用就可以了。投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前者指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后者指组织和管理土建工程实施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估算的方法,与初步设计中概预算编制办法相同:先将建设项目分解为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然后,利用各种定额、概算指标、收费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工资标准、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和设备预算价格等基础资料,按单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先算分项工程所需的投资费用,在此基础上依次计算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的投资。最后,再加总算出整个项目所需的土建工程投资费用。一般来说,在符合项目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土建工程投资费用最少的方案就是最合适的方案。

16.6环境保护方案

项目论证中,应当注意分析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工业污染严重,治理老污染、防止新污染,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两项艰巨任务。所谓防止新污染,对乡镇拟建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来说,就是要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认真考虑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

16.6.1污染源和污染物判别

乡镇建设的污染源是多方面的,可能来自工业,也可能来自农业、交通或其他行业,但主要的污染源还是工业。常见的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种类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前的影响,这主要指项目的某些投入物料在供应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运输散装原料、有毒或易爆投入物料时,缺乏密封和安全措施,就将使环境受到污染。

生产过程的影响,这是主要的污染源。它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有害杂质,以及噪声、震动等公害。其中,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和重金属类(汞、镉、六价铬、铅等)。

产后的影响,这主要指某些项目产出物在储运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某些品种的化肥和农药需要有严格的储运措施,否则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各种污染物,有气态、液态的,也有固态及射线类的;有影响动、植物生长和水体环境的,也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尤其是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很大,要注意治理。

在项目论证中,环境保护方案的设计要求首先要全面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为此,先要收集当地环境的有关基础资料,推算出环境的受容能力。然后,根据物料平衡的设计数据计算排污总量,分析主导污染物及其构成,判明项目排污量是否与当地环境的受容能力保持平衡,以及可能被污染的范围及程度。通常,对污染物的判别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卫生标准,即分析项目废弃物是否超过卫生要求的标准或环境所含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毒理标准,即分析有毒物质的排放是否超过浓度标准和排放量标准。我国现已发布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应对照标准判明污染的状况。

(3)感觉状况,即分析对人体感官是否会造成恶劣影响。如水质变黑、有臭味、噪音、震动等,虽然无毒,但对人的视觉、嗅觉、听觉会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而也是一种污染。

16.6.2基本措施

在正确评价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项目论证必须就污染的治理提出对策。应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长远利益着眼,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污染源加以治理。为此,下列基本措施值得认真考虑:

(1)原材料、燃料的预处理。从产前来考虑,应对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原材料、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矿石可预先除去灰分和有害杂质,煤炭可预先在煤矿进行筛分、洗选、分类。这样,就可减少运输途中和生产中的污染。

(2)提高燃料利用率。我国工业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燃料利用率低,综合利用差,造成“三废”排放量大。提高燃料利用率,就应选择合理的燃料结构,改善燃烧方法,注意废渣综合利用,这样才能减少和防止污染排放。

(3)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防止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选择合理的工艺,最大限度地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或把排污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推广无害工艺,组织密闭生产,消烟除尘,防止有害气体污染大气。要选取合理的工艺,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或循环使用。

(4)选择合理的工艺设备。先进的传动、挤压、锻造等工艺设备,能减少噪音和震动干扰。在符合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污染小的工艺设备。

(5)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根据可能产生的污染,要选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才能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处理法(如焚烧)、生物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如吸附除尘、筛滤、过滤、浮选、吹脱)、物理化学处理法,以及采用防止公害的设备等。这些方法,有时要结合使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此外,对提出的环境保护方案还应计算工程的相关投资,并把它纳入投资总额中进行考虑。

16.7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上述各项设计方案是否能实现,还必须取决于项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离开了科学的组织管理,任何可行的方案都不可能顺利实现或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项目认证中,必须根据乡镇建设项目的要求与条件,提出可行的组织与管理方案。

16.7.1项目组织

乡镇建设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通常要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和项目实现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没有固定的模式。较大的项目,可以设立专门的项目实施管理机构。较小的项目,也可以由一、二个专人负责就行了。无论专门机构还是专人负责,工作的职能都将涉及计划统计、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劳动人事、生产准备等各个方面。较大的项目,应在专门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来负责这些工作。较小的项目,也应由专人明确各自的职能。总的来说,机构的设置要合理,要能使项目的实施顺畅、效率高。机构的负责人或负责的专人,可以是临时委派,也可以是项目将来正式生产时的负责人,但一定要熟悉项目,有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16.7.2项目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概括地讲,就是项目的管理。乡镇建设项目的管理一般也可分为三段,即建设前期管理、建设时期管理和生产时期管理。项目论证中,涉及各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前期。建设前期管理包括:拟定项目,提出项目申请或项目建议书;办理有关报批手续;委托设计咨询单位或自行组织力量进行可行性研究;评审研究报告或项目方案;开始资金筹措。

(2)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是项目实施阶段。除承建单位的管理工作外,建设单位主要是协助与监督项目建设,内容有:

①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实施进度与时间安排。实施计划常采取编制项目实施进度表的办法,内容包括:资金筹措、土地征购、工程设计、设备订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转和验收、人员培训、生产物资供应、营销安排等。其中,建设准备与生产准备的一些内容在进度安排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内容有所交叉。

②谈判与签订合同。它包括贷款、设计、土建、设备、技术、原材料等方面的谈判与签约。

③设计管理。它包括委托设计,随时配合设计部门协商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设计进度,了解设计质量,办理设计文件的报批手续。

④物资供应。主要是为项目建设和生产做好准备,要求供应及时,规格对路,节约成本,减少积压浪费。内容包括:项目设备、建筑材料、原材料等各类物资供应渠道的落实,按设计文件要求订购所需规格的各类物资,搞好物资的运输、保管和发放。对进口物资,还应做好接货、运输、开箱、验收等工作。

⑤施工管理。凡发包工程,甲方主要是搞好配合,管理的内容同设计管理基本相同,增加的内容主要是项目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的及时供应。

⑥劳动定员。即规定项目生产所需的各类人员的数量标准,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劳动定员主要根据项目规模、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劳动组织形式等因素确定。方法有:按劳动效率定员、按设备定员、按岗位定员、按比例定员、按组织机构定员。定员的基本原则是:节约用人,精简机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⑦人员培训。这是乡镇建设项目普遍要解决的组织管理问题。项目论证中,要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拟定所需各类人员的培训和招聘方案。这包括:人员需要及其构成,可得来源,培训和招聘的数量、目标、时间、方法、地点、期限、经费等。

⑧项目实施中的监督与协调。这包括:项目执行的条件是否具备,设计、施工、资金使用、技术方案实施等方面的监测,以及上下左右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在项目论证中,应提出需要监督与协调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⑨其他生产准备。主要应考虑:燃料、水、电、气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落实,组建生产管理机构,收集有关产品和生产技术资料,安排好工装、器具、备品、备件的订购和产品推销等。

⑩竣工验收。要求项目建完后,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经负荷试运转和试生产考核,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同时清点财产,清理账目,办好移交。

(3)生产时期。作为项目实施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是对投产后的项目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价,或根据需要写出项目完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