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9100000092

第92章 灵枢译注卷四(4)

黄帝说:请教三焦之气的出发处。岐伯说:上焦出自胃的上口贲门,与食道并行向上至咽喉,贯穿于膈膜而分布于胸中,再横走至腋下,沿着手太阴经的路线循行,回复至手阳明,向上到舌,下循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同样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这就是昼夜一周,所以卫气五十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肺经。

黄帝说:人吃了热的饮食入胃,还没有化成精微的时候,就已出汗,有出于面部的,有出于背部的,有出于半身的,不循卫气通常的运行道路而出,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外表受了风邪的侵袭,腠理开发,毛窍疏泄,卫气趋向体表,就不能循常道而行,这是因为卫气的本性是悍滑疾的,见到何处疏张开来,就由此道而出行,所以不一定循行于脉道,这种出汗过多的情况,名叫“漏泄”。

黄帝说:请你再谈谈中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中焦的部位与胃相并列,在上焦之后,它的功能是吸收精气,通过泌去糟粕、蒸腾津液,而化成精微,然后向上传注于肺脉,再化为血液,奉养周身,这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所以能够独行于经脉之内,称为“营气”。

黄帝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是同类的物质,如何来理解呢?岐伯答道:营和卫,都属于精气;而血是精气所化生的更高贵的物质,因此叫“神气”。所以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质上是同类的物质。凡失血过多的人,其汗也少;出汗过多的人,其血亦少。所以说人体夺血或夺汗均可死亡,而血与汗缺一则不能生存。

黄帝说:请教关于下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下焦分别清浊,糟粕从肠而下行,水液注于膀胱而渗入其中。所以说,水谷同在脾胃之中,经过消化吸收以后,糟粕传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这就是下焦的主要功能。总的来看,是经过分别清浊之后,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的。

黄帝说:人饮的酒也是入胃的,为什么五谷尚未消化,而小便独先下行呢?岐伯答道:由于酒是谷类已经蒸熟酿成的液体,其性悍而质清稀,因此,酒液虽在五谷之后入胃,但经过脾胃的迅速吸收,多余的水分反在五谷腐熟之前排出于体外。

黄帝说:很对。我听说上焦的作用是输布精气,像雾露蒸腾一样;中焦的作用是腐熟水谷,像沤渍东西一样;下焦的作用是排泄糟粕,像沟渠排水一样。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时气篇第十九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四时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性质,而百病的产生,又都有不同的原因,针灸治疗的原则应根据什么来决定呢?岐伯回答说:四时邪气,侵袭人体而使人发病,但各有一定的部位。灸刺的原则,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发病季节来确定有关的穴位。所以在春天针刺,就取用络脉分肉的间隙,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在夏天针刺,就取用阳经、孙络,或取分肉之间,以及透过皮肤浅刺;在秋天针刺,就取用各经的腧穴,如病邪在六腑的,可以取用合穴;在冬天针刺,就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应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较长。

患温疟而不出汗的,可以取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主要俞穴。患风水病,皮肤浮肿的,可以取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主要俞穴。如果皮肤有血络,就应针刺放血。患飧泄证,应补三阴交穴,同时上刺阴陵泉,都应长时间留针,待针下有热感才可止针。患转筋在外侧部位的,取三阳经的俞穴;患转筋在内侧部位的,取三阴经的俞穴,都是用火针刺入。

患水肿而不兼风邪的,首先用铍针刺脐下三寸的部位,然后再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针处,以吸出腹中的水。反复这样做,把水放尽。水去之后,则肌肉坚实。若排水时排泄缓慢,就会使病人烦躁满闷;若排泄得较快,则病人觉得舒适安静。用此法可隔天刺一次,直至水尽为止,并兼服利水的药物。一般在刚进行针刺时服药。服药时不可吃东西,吃东西时不可服药,开始禁食伤脾助湿的食物一百三十五天。患各种痹症经久不愈的,是有寒湿久留在内,应用火针刺足三里;如腹中感觉不适,就取足三里穴针治。邪气盛的就用下泻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溢法。患麻风病的,应经常用针刺其肿胀部位,然后再用锐利的针刺患处,并用手按压出毒气恶血,直到肿消为止。患者宜经常吃些适宜的食物,忌吃任何不利于调理的食物。

【原文】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译文】

腹中时常鸣响,气上逆而冲向胸部,喘促,身体不能久立,说明邪在大肠,应用针刺气海、巨虚上廉、足三里。

小腹部牵引睾丸作痛,连及腰脊上冲心而痛,表明邪在小肠而为小肠疝病,小肠下连睾系,向后附属于脊推,与肝肺相通,联络心系。因此邪气盛时,就会使厥气上逆,冲犯肠胃,干扰肝脏,散布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治小肠病时应当取脐下的气海穴,以散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经之虚;取足厥阴经,以泻肝经之实;取下巨虚穴以去小肠的病邪,并且按邪气所过的经脉取穴调治。

病人时常呕吐,且呕吐物有苦味,常叹息,心里恐惧不安,如人将捕捉他一般,这是邪气在胆,胃气上逆所致。胆汁外泄,就会口感苦味,胃气上逆,就会呕出苦水来,所以叫呕胆。治疗时应取足三里穴以降胃气之逆,刺足少阳经的血络,以抑制胆气之逆,然后根据病的虚实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调虚实去其邪。

饮食入咽后,如停滞不下,就会感觉胸膈闭塞不通,这是邪气在胃脘所致。如邪气在上脘,就针刺上脘穴,使滞气下行;若邪气在下脘,就针刺下脘穴,用温而使其散行的方法,以散寒滞。

小腹部肿痛,小便不通,这是邪在膀胱,下焦阻塞不通所致,应当取用足太阳经的大络委阳穴。如发现足太阳经的络脉与足厥阴经的孙络有淤血结聚,且肿势又向上延及胃脘,就应该取足三里穴刺治。

针刺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气色和眼神,从而推知正气的散失或恢复。观察病人目色的变化,可推知病邪的存在或消失。诊病时,医生要形神专注,察看病人的神态举止,诊其气口脉和人迎脉。如果脉象坚硬并且洪大而滑,说明邪气正盛,是病症日渐加重的迹象;如果脉象软而和缓,表明正气正在恢复,是病势将退的征兆。如病在各经而且脉坚实有力,说明病再过三天左右就会痊愈。这就是所谓气口脉是候阴分的。人迎脉是候阳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