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食疗药膳(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700000035

第35章 中医食疗药膳(29)

参芪兔肉汤

【组成】兔肉200克,山药30克,红枣10枚,党参、黄芪、枸杞各15克,精盐、麻油各适量。

【功效】兔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拍裂,山药、红枣洗净沥干,党参、黄芪、枸杞洗净,同装纱布袋中。一起放于砂锅里,注入500毫升清水,小火炖至兔肉酥烂,取出药纱布袋,下精盐,淋麻油,调匀。分1~2次趁热食肉喝汤。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四肢无力。

山药炸兔肉

【组成】兔肉250克,山药、淀粉各100克,山药粉、淀粉、黄酒、精盐、味精、酱油各适量。

【制法】兔肉切成小块,加黄酒、精盐、味精、酱油,拌匀,腌渍入味。山药粉与淀粉加水混合成粉糊,将兔肉块裹上,油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面黄肌瘦、食欲不振。

芪枣猪瘦肉汤

【组成】猪瘦肉片250克,黄芪片30克,红枣10枚去核,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猪瘦肉、黄芪片、红枣加600毫升清水烧开后,加入姜片和精盐,炖至猪瘦肉酥烂,拣出黄芪,下味精,调匀。分2次趁热食肉、枣,喝汤。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贫血及病毒性心肌炎后期治疗。

参芪酱肘

【组成】猪肘1个(重约1.5千克),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熟地各15克,肉桂、砂仁各5克,大料、花椒、精盐、白糖、黄酒、酱油各适量。

【制法】黄芪、党参、当归、熟地、肉桂、砂仁、大料、花椒共装于纱布袋内,与猪肘同放于砂锅中,注入1000毫升清水,烧开后,撇去浮沫,炖至熟透时,拣出药纱袋,下精盐、白糖、黄酒和酱油,继续炖至肉酥汁浓,取出,用刀划破成小块。分2~3次趁热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久病缠绵、气血两虚、倦怠神疲、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自汗、盗汗。

红枣煨肘

【组成】猪肘肉1千克,清汤1000毫升,去核红枣200克,冰糖块、酱油、黄酒、葱、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清汤和猪肘肉共烧开,撇去浮沫,加入去核红枣、冰糖、酱油、黄酒、葱、姜和精盐,转用小火煨2~3小时直至猪肘肉酥烂,拣出葱结、姜块,下味精,调匀。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血气亏虚、脾运不健、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血小板减少等症。

八珍全鸭

【组成】老公鸭1只(重约1.5千克),党参、茯苓、当归、熟地各10克,炒白术、白芍、川芎、炙甘草各5克,猪骨汤1000毫升,姜、葱、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老公鸭洗净,沥干,党参、茯苓、当归、熟地、炒白术、白芍、川芎、炙甘草,装纱布袋内,填入鸭腹腔,放于砂锅中,腹面向上,然后把姜拍裂,葱打成结,摆在上面,注入猪骨汤,加入黄酒和精盐,烧开后,撇去浮沫,小火炖至酥烂。拣出姜块、葱结和药纱袋,将鸭翻扣于汤盘中,滗出原汁,下味精,调匀。分4~5次趁热食鸭肉喝汤。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食少便溏、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神经衰弱。

鲜虾沙姜汤

【组成】鲜河虾100克,沙姜10克,白酒、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鲜河虾、沙姜同放于砂锅中,注入白酒和清水150毫升,烧开后,小火煮至熟透,下精盐、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热食虾喝汤。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手足抽搐。

杞参茶

【组成】枸杞20克,党参15克。

【制法】枸杞、党参分别洗净,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时,2次混合,去渣留汁,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昏目眩。

枸杞地麻酒

【组成】枸杞50克,生地片30克,火麻仁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枸杞、生地片、火麻仁同浸于白酒中,密封15日。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容颜憔悴、神疲力乏。

荔枝炒鸡球

【组成】净鸡肉300克,香菇30克,荔枝肉20克,鸡蛋清、水淀粉、清汤、麻油、胡椒粉、葱、姜、黄酒各适量。

【制法】净鸡肉洗净,切成球状,放于碗中,用鸡蛋清和水淀粉混合拌匀。另将清汤、水淀粉、麻油、胡椒调成芡汁。先将鸡球翻炒至熟,倒出,炒锅中再下少许油,倒入葱、姜、香菇、荔枝肉、熟鸡球和黄酒,炒匀,勾薄芡。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体倦力乏。

龙眼红枣汤

【组成】龙眼肉30克,红枣5枚,红糖各适量。

【制法】龙眼肉、红枣加300毫升清水烧开后,加入红糖,小火煮10分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久病体虚。

龙眼鸽蛋汤

【组成】龙眼肉30克,枸杞15克,鸽蛋2个,冰糖适量。

【制法】龙眼肉、枸杞分别洗净,加水烧开后,再将鸽蛋打入,煮熟后,下冰糖,继续煮至糖溶。分1~2次趁热服用。

【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智力减退、年老体衰。

龙眼酒

【组成】龙眼肉2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龙眼肉浸白酒,密封1个月。早晚各饮1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脾胃不健、夜卧不宁。

樱桃膏

【组成】鲜樱桃1千克,白糖适量。

【制法】鲜樱桃洗净,加200毫升清水,煮烂,去渣,加入白糖,拌匀,加热浓缩成膏。早晚各服1次,每次1~2匙。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身体虚弱、面色无华、体倦力乏。

番木瓜酒

【组成】成熟番木瓜5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成熟番木瓜洗净,切片,晒干水分,浸白酒,密封15日后饮酒。每日服2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肌肉酸痛、关节活动不便。

葡萄小枣糯米粥

【组成】糯米100克,葡萄干50克,小红枣50克,冰糖适量。

【制法】糯米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再将葡萄干洗净,小红枣去核和冰糖一起放入,小火慢熬成粥。分2次空腹服。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蚂蚁黄芪散

【组成】干蚂蚁200克,黄芪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干蚂蚁、黄芪分别焙干,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0~15克,用蜂蜜调服。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四肢酸软。

白蚁卵炒鸡蛋

【组成】白蚁卵100克,鸡蛋2个,精盐适量。

【制法】白蚁卵洗净沥干,鸡蛋磕破,倒入碗中,打散,加入白蚁卵和精盐,拌匀。用油煎炒至熟,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体弱、气血亏虚。

姜醋炒章鱼

【组成】章鱼250克,生姜、精盐、醋各适量。

【制法】章鱼润软,洗净切碎。炒锅下油,先投入姜片爆香,再放章鱼,炒匀后,加盐和清水少许,加盖焖熟,揭盖放醋炒匀。分2次趁热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苍白、体倦力乏。

姜醋拌章鱼

【组成】章鱼100克,姜、酱油、麻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章鱼润软,洗净,放于砂锅中,注入清水150毫升,小火煮至熟透,取出切丝,装于碗中,加入姜丝、酱油、麻油、盐、味精等,拌匀,腌渍入味。分1~2次服。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老年人气血两亏。

松子柏仁蒸鳜鱼

【组成】鳜鱼1条(重约300克),松子仁、柏子仁各15克,姜、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鳜鱼洗净,松子仁、柏子仁分别洗净,捣碎,装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纳入鱼腹腔中,用大瓷碗装盛,加入姜丝、精盐和清水300毫升,盖好,隔水蒸熟,拣出药纱袋,下味精,淋麻油,调匀。分1~2次热食鱼喝汤。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烦躁失眠。

清蒸鲥鱼

【组成】鲥鱼500克(1条),熟火腿片25克,香菇片25克,猪板油丁50克,鸡清汤100毫升,精盐、葱、姜、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鲥鱼去鳃不刮鳞,剖腹,去内脏及腹中黑膜,洗净,放开水锅中汆一下,取出沥净血水。放于长盘中,在鱼身和鱼腹中均匀撒上精盐,在鱼身上铺熟火腿片和香菇片,撒上猪板油丁,加入葱段、姜片、黄酒和鸡清汤50毫升,上笼用大火蒸20分钟。拣出猪板油丁、葱、姜。将鱼汤滗入炒锅中,加入余下的鸡清汤50毫升和味精,烧开浇到鱼身上。分1~2次1日服完。另用小碟分装姜末和醋,蘸食。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气血不足、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参芪红烧鲥鱼

【组成】党参、黄芪各20克,鱼块500克,酱油、精盐、白糖、黄酒,猪肉丁、葱、姜、玉兰片、香菇片各适量。

【制法】党参、黄芪水煎2次,每次用水100毫升,煎半小时,去渣留药汁100毫升。用油将鱼块煎至金黄色,加酱油、精盐、白糖、黄酒、熟肥猪肉丁、葱段、姜片、玉兰片、香菇片,再倒入药汁淹没鱼块(不足者可酌加清水),烧开后,转用中火再烧15分钟,收稠汤汁,起锅装盘。分2~3次趁热服,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脾胃虚弱、食少口渴、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贫血、崩漏。

酒酿蒸鲥鱼

【组成】鲥鱼1千克,酒酿50克,黄酒、精盐、葱、姜、味精各适量。

【制法】鲥鱼剖成两片,除去内脏,刮尽腹中黑膜,洗净后用黄酒、精盐擦遍鱼全身。网油洗净,平摊在砧板上,将鱼放在网油上,鱼身上再放上黄酒,加味精,用网油包紧,放在长盘中,上面再放上葱结、姜片。放蒸笼中蒸熟,拣出葱、姜即成。分2次趁热服,或用于佐餐。

【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倦乏力。

鲫鱼糯饭

【组成】糯米150克,鲫鱼1条(5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糯米淘净,浸泡4小时,装于大碗中。将鲫鱼洗净切块,加入调料,拌匀,腌渍入味后,连鱼块和腌汁均匀平铺于糯米面上,注入适量清水,盖好,上锅蒸熟。分1~2次趁热拌匀食用。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损、身体虚弱、食少神疲。

感冒

香菜饴糖汤

【组成】香菜30克,饴糖15克,米汤300毫升。

【制法】香菜、饴糖、米汤共煮糖溶。分1~2次趁热服。

【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泡沫。

枣姜葱苏汤

【组成】红枣50克,生姜、紫苏叶各10克。

【制法】红枣、生姜、紫苏叶共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20分钟,2次混合,取汁,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橄榄葱姜饮

【组成】橄榄50克,葱白、生姜、紫苏叶各10克。

【制法】橄榄、葱白、生姜、紫苏叶分别洗净,共煎2次,每次用水400毫升,煎20分钟,2次混合,去渣。分2次服。

【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鼻流清涕、喷嚏、胸胀满、呕吐。

金橘莲藕汤

【组成】金橘5个,莲藕100克,糖、酒均适量。

【制法】金橘洗净切成圆薄片,莲藕切片,加400毫升清水煮开,下糖、酒,调匀。分1~2次趁热服。

【功效】适用于一切感冒、咳嗽痰多。

姜酒草鱼汤

【组成】草鱼肉200克,生姜15克,米酒50毫升,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草鱼肉洗净切片,生姜洗净切丝和米酒一起放入400毫升烧开的清水中,煮至熟透,下精盐、味精、淋麻油,调匀。分2次趁热食鱼,喝汤。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畏寒。

嫩姜鲢鱼片

【组成】鲢鱼肉200克,嫩姜20克,淀粉、精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鲢鱼肉洗净切成薄片,嫩姜洗净切成末,同放于碗中,加入淀粉和精盐,拌匀,腌渍入味。起锅下油,倒入腌好的鲢鱼肉片,翻炒均匀,加入黄酒和味精,加盖片刻,炒至熟透。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伤风鼻塞初起、胃寒肢冷、胃脘急痛或冷痛、食欲不振、口淡尿频。

黄酒葱豉汤

【组成】淡豆豉15克,连须葱白30克,黄酒50毫升。

【制法】淡豆豉加水150毫升,煮10分钟,加入洗净的连须葱白,共煮5分钟,去渣,对入黄酒。分1~2次趁热服,取微出汗。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醋泡大蒜

【组成】紫皮大蒜200克,醋500毫升。

【制法】紫皮大蒜剥瓣去膜,放冷开水浸泡一夜,沥干,加醋,密封浸泡50日。每日食2~3瓣醋泡大蒜,并饮用经稀3倍的醋浸汁。

【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并可预防感冒。

辣椒花椒汤

【组成】红辣椒15克,花椒5克,鲜姜2片,精盐适量。

【制法】红辣椒洗净拍裂,与花椒、姜片同放入砂锅中,注入清水2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加入精盐,调匀。分1~2次趁热服,微出汗。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葱白粥

【组成】粳米150克,葱白5根,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粳米加水800毫升,烧开后,小火慢熬至粥将成时,再将葱白洗净切碎和精盐一起放入,熬至粥成,下味精,淋麻油,拌匀。分1~2次趁热空腹服。

【功效】适用于痢疾初起、腹痛、胃纳差、感冒初起、畏寒。

葱豉茶

【组成】淡豆豉10克,葱白、生姜各10克。

【制法】淡豆豉加水300毫升,煎15分钟,再加入葱白和生姜拍裂同煎10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伤寒头痛、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