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600000020

第20章 儿科(1)

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很多急、慢性疾病均有发热,为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说来,发热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根据。如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所致的发热,只要治疗及时,虽壮热而易愈;但外感温疫,则发热越高,病情越重。内损阴阳气血之发热,或为低热,或为潮热,来势较缓,病程较长,病情多重。此外,发热的预后与患儿正气之盛衰有很大关系。

表里和解丹

【组成】僵蚕45克,蝉衣、甘草各30克,大黄135克,皂角、广姜黄、乌梅炭各15克,滑石180克。

【用法】诸药研极细末,以鲜藿香汁、鲜薄荷汁各30克,鲜萝卜汁240克,泛丸如绿豆大。小儿2~5岁每服0.5~1克;6~8岁服1~1.5克;10岁左右服2克;成人服5~6克(妇女、体弱者酌减)。每日1次,连服1~3日,热退即勿再服。

【功效】疏表泄热,清肠解毒。

【主治】时感高热表现为卫气同病者。

【来源】江苏南通市中医院名老中医朱良春主任医师验方。

清热饮

【组成】青黛3克,天竺黄6克,藿香9克,寒水石12克。

【主治】小儿感冒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发热。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著名儿科专家王鹏飞教授验方。

退热神剂

【组成】生石膏24克,知母5克,黄芩3克,地骨皮10克,青蒿10克,白芍10克,元参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泻火,敛阴生津。

【主治】流感、乙型脑炎等急性传染病、温热病,症见热盛烧高,大汗口渴,心烦面赤,唇焦、舌红、尿黄、苔黄、大便干、脉洪大等气分热盛者。

【来源】北京著名儿科老中医周慕新验方。

疏风清热汤

【组成】葛根、山栀子、淡豆豉(后下)、金银花、连翘、风火硝(冲)、淡竹叶各10克,黄芩15克,生石膏(先煎)30克,枳实、薄荷叶各5克,通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风解表,清泻里热。

【主治】小儿高热。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著名儿科专家李学耕验方。

七味茶

【组成】连翘、钩藤、前胡各6~12克,防风、木通各6~9克,荆芥3~6克,蝉衣3~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重症2剂,分次服。

【主治】儿童外感发热、咳嗽、泄泻诸疾。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名中医朱国城验方。

感冒

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的外感疾病,俗称伤风。若病情较重,广泛流行,征候相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性疾病。婴幼儿发病尤高,且常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兼症。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属本病范畴。

清解丹

【组成】银花90克,蔓荆子60克,薄荷24克,法半夏30克,生石膏150克,橘红60克,浮萍30克,生地90克,天竺黄60克,杏仁60克,大黄90克,杭菊90克。

【用法】上药共轧细面,对研冰片3克,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周岁左右服1丸;2岁以上服1丸半;5岁以上服2丸。日服2次,白天水送服。

【功效】解毒清热,止咳清痰,化滞。

【主治】小儿感冒发烧,停食停奶,便秘,恶心,头痛咳嗽,惊搐烦急,水痘和风疹等。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验方。

马氏感冒方

【组成】银花6克,连翘6克,甘菊花6克,冬桑叶6克,杏仁6克,前胡6克,炒牛蒡子6克,元参6克,大青叶9克,薄荷4.5克,桔梗3克,甘草3克,(1~3岁小儿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毒,宜通肺气。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

【来源】浙江著名儿科专家马莲湘教授验方。

荆防葱豉汤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6克,羌活3克,白芷3克,淡豆豉6克,薄荷3克,黄芩6克,淡竹叶5克,葱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驱寒解表,祛风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或寒热夹杂而寒多于热的外感症。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验方。

银菊解毒汤

【组成】金银花9克,菊花9克,薄荷3克,荆芥6克,羌活6克,黄芩6克,连翘9克,山栀子6克,板蓝根9克,蒲公英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验方。

保儿宁

【组成】黄芪12克,芦根、淮山药、茯苓、白术、鸡内金各6克,防风4克。

【用法】上方制成糖浆剂,100毫升,含生药100克;块状冲剂,每块含生药3克。3岁以下每日10毫升(或冲剂3块);3岁以上每日10~20毫升(或冲剂3~6块)。均分2次服,疗程为2个月。

【功效】健中醒脾,益气固表。

【主治】体弱儿童的反复感冒。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名医孙英华验方。

增免抗感方

【组成】太子参10~15克,黄芪10~15克,水仙草10~15克,地锦草10~15克,黄芩4.5~6克,仙灵脾6克,五味子4.5~6克,黄精6克,生地9克,麦门冬6克,白术9克,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以水煎服。可连续服用6~8周。

【功效】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清热祛邪,提高小儿抗病免疫能力。

【主治】小儿因反复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病程较久而引起的脾虚证。

【来源】上海儿科名老中医孟仲法主任医师验方。

痄腮

痄腮,民间称蛤蟆瘟,是由风热湿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皆有散发,冬春易于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率高;一般患者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者偶见神昏或痉厥。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肿痛等症。本病与西医所称的流行性腮腺炎相同。

清解汤

【组成】龙胆草9克,黄芩6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蒲公英9克,甘草3克,山栀6克,夏枯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痄腮,症见腮颊一侧或两侧肿胀,痛拒按,吞咽不便,表证不明显,精神正常,脉象、舌苔无明显变化,无其他兼症。

【来源】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验方。

预防方

【组成】贯众6克,板蓝根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预防小儿痄腮。在流行季节连服3天,可以减少发病,如已发病可以减轻症状。

【来源】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验方。

赵氏痄腮方

【组成】大青叶10克,马勃6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6克,桔梗3克,麦门冬10克,桃仁5克,花粉6克,生甘草3克,板蓝根6克,生石膏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高烧谵语,重用生石膏、大青叶,甚至可加入安宫牛黄丸;大便秘结,加大黄;睾丸肿痛,加川楝子、橘皮。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验方。

腮腺宁

【组成】葛根4.5克,赤芍、连翘、大青叶、全瓜蒌、花粉各9克,金银花3克。

【用法】以上方药制成冲剂1袋(10克)。3岁以下每日1/2~2/3袋,分2~3次服;3~7岁每日1袋,分2~3次服;7岁以上,每日服3次,每次1/2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腮腺炎。

【来源】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名医李贵验方。

龚氏痄腮方

【组成】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5克,木通12克,蒲公英30克,银花藤30克,车前草30克,葎草30克,橘核12克,荔枝核12克,台乌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降火,行气消结。

【主治】痄腮并发睾丸红肿疼痛者。

【来源】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名老中医龚志贤验方。

清热解毒汤

【组成】柴胡1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名中医贾河先验方。

乳蛾

乳蛾,又名喉蛾,发病部位在咽部两侧或一侧喉核处,或左或右,且有红肿疼痛,因其形似乳头状如蚕蛾而得名。本病为儿科常见疾病,小儿症状一般较重,往往伴有高热。大都由外感引起而致的风热乳蛾,也有因多次发作转为阴虚乳蛾。前者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后者相当于慢性扁桃体炎。

凉膈增液汤

【组成】连翘8克,银花8克,栀子5克,黄芩5克,生地6克,元参8克,麦门冬8克,芦根8克,蝉衣5克,板蓝根8克,大黄2克,竹叶3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凉水浸泡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3~4次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为主,佐以辛凉解表,通腑泻热。

【主治】风热乳蛾,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发热不退,口渴喜饮,面红唇赤,口鼻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少,指纹红紫,脉数有力。

【来源】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名老中医张刚验方。

清喉饮

【组成】青黛3克,青果9克,白芷3克,茶叶6克,金果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小儿咽喉红肿疼痛、溃烂,兼治口舌生疮。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鹏飞教授验方。

祁氏乳蛾方

【组成】芥穗4.5克,薄荷3克,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玄参6克,生栀子4.5克,熟军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疏表调中。

【主治】乳蛾早期。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著名老中医祁振华验方。

王氏经验方

【组成】石膏(先煎)30克,板蓝根、龙胆草、瓜蒌、皮升麻各3克,马勃、马兜铃各9克,水牛角(煎)24克,腊梅花、生地、赤芍、黄芩、红条紫草各12克,银花15克,岗梅根18克(6岁小儿用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麻疹挟烂乳蛾(扁桃体炎),症属热毒炽盛,上攻咽喉。

【来源】名老中医王香石验方。

加味喉科六味汤

【组成】荆芥、防风、薄荷、银花、连翘、板蓝根、僵蚕、桔梗、甘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小儿乳蛾。

【来源】云南名老中医廖泉验方。

喉痹

喉痹是指咽部红肿痛,或微红咽痒不适等为主的咽部疾病,与西医的“咽炎”相类似。由于风热而致者称为风热喉痹,属急性实热证,相当于急性咽炎,由于脏腑亏损,虚火上炎为主而致病的,称为虚火喉痹,与慢性咽炎相类似。

清降丸

【组成】皂角子18.8克,板蓝根18.8克,元参18.8克,赤芍18.8克,晚蚕砂18.8克,麦门冬18.8克,生川军18.8克,白茅根18.8克,金银花18.8克,青连翘18.8克,大生地18.8克,粉丹皮12.5克,青黛9克,薄荷9克,川贝母9克,粉甘草6克。

【用法】共为细末,刺蜜丸,每丸1.6克,重,1日总量:1岁2丸;3岁4丸;6岁6丸。分2~3次服。

【功效】清热凉营,解毒消肿。

【主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腥红热、泡疹性口腔炎等伴有大便干燥者。

【来源】天津市儿童医院著名儿科专家何世英老中医验方。

喉痹方

【组成】知母6克,连翘10克,佩兰叶10克,焦麦芽10克,丹皮6克,竹茹5克,酒大黄3克,酒黄芩6克,银花13克,扁豆花6克,炒莱菔子6克(4岁小儿用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暑消热化滞。

【主治】喉痹(泡疹性咽炎),症见高热,咽部充血并有多数小泡疹,舌苔白垢厚,质红,脉滑数等属暑热挟滞者。

【来源】北京同仁医院名老中医陆石如验方。

解毒清里汤

【组成】薄荷10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天门冬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板蓝根12克,苦梗10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鲜芦、茅根各30克,银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咽炎,症属风温客肺,热盛灼阴者。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著名中医专家关幼波教授验方。

白喉

白喉,又名白缠喉、锁喉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咽喉部形成白膜、咽喉痛、发热为主要特征。多在秋末冬初发生,以2~6岁小儿发病率为最高,其发病急骤,传染迅速,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必须及时隔离与治疗本病与西医的“白喉”病相同。

加减沙参麦门冬汤

【组成】北沙参6克,大麦门冬10克,桑叶6克,玉竹6克,花粉10克,玄参6克,银花10克,锦灯笼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解利咽。

【主治】小儿白喉。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验方。

解表清咽汤

【组成】桑叶12克,葛根10克,薄荷12克,川贝3克(冲服),木通10克,竹叶12克,银花15克,生地10克,枇杷叶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辛凉透表,清咽利喉。

【主治】风毒型白喉,症见中等度发热,扁桃体稍红肿,咽痛,头痛,口流涎液,继则咽头两侧及口腔黏膜被盖点状或小片状假膜。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来源】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名中医贾河先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