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600000015

第15章 外科、骨科(3)

排石定痛汤

【组成】酒炒龙胆草10克,金钱草6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降香5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旋覆花10克(包),天葵子10克,煨三棱10克,红柴胡10克,硝石(即火硝)15克。

【用法】上药除硝石1味分5次另行冲服外,加水2500毫升浓煎至900毫升磅,分2日5次服。15剂为1个疗程,痛止即停药。平时可4日服药1剂(即2日服药1剂,休息2日)5剂可服20天,服完停药20天。

【功效】泄火为主,佐以疏肝清胆,散结软坚,化石止痛。

【主治】胆道结石。

【来源】湖北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梦侬验方。

疏肝利胆排石汤

【组成】柴胡、郁金、黄芩、白芍、鸡内金、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枳实、大黄(后下)各6克,青皮、陈皮、甘草各5克,金钱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肝郁气滞型)。

【来源】浙江省名老中医盛循卿验方。

尿石症

尿石症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属中医学“石淋”、“砂淋”及部分“血淋”、“气淋”的范畴。

化淤尿石汤

【组成】赤芍、川牛膝、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桃红、山甲、皂角刺、白芷、枳壳、厚朴、青皮、金钱草、车前子、生苡米各适量。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排石。

【主治】用于体积较大,长期停留不移动或合并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属邪实无虚象者。临床治疗结石横径0.6~1.1厘米,纵径在1~2厘米,且部分合并肾积水而有手术指征患者。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刘猷枋教授验方。

逐石汤

【组成】金钱草30~60克,海金砂3克(冲服,或海金砂藤20克),木通10克,生地12克,白芍10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鸡内金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淋症(泌尿系结石)。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教授邓铁涛验方。

溶石方

【组成】鱼脑石500克,琥珀150克,硝石(火硝)100克。

【用法】先将鱼脑石醋炒,3药共研细末,过筛,每次3~4克,日服3次。或金钱草50克煎汤,代水送服,或每次用白糖、陈醋各5克水溶化后送服。

【功效】溶解尿石。

【主治】尿路结石。服药2~3个月,结石即可溶化。

【来源】河南信阳名老中医吴一渊主任医师验方。

石淋汤

【组成】冬葵子30克,金钱草60克,滑石、干生地、玄参、榆白皮、车前子、石苇各15克,硝石15克(分三次冲服),另加五加皮、生地榆各500克,半炒炭,半生用,2味共研细末,分成30包(布包扎好)。

【用法】上药除硝石分冲外,每剂加入五加皮、地榆粉末1包,加水熬浓汁,分3次1日服完,停药2日,再如上法服药1剂,以30剂为1个疗程。

【功效】散结软坚,清热利湿。

【主治】泌尿系结石。

【来源】湖北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梦侬验方。

三金排石汤

【组成】海金砂60克,川金钱草60克,鸡内金12克,石苇12克,冬葵子9克,滑石15克(包),车前子15克(包)。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利尿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印会河教授验方。

活血排石汤

【组成】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川楝子、石苇、木香、车前子、皂角刺、丹参、三棱、元胡、大黄、红花各适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

【来源】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潘树和老中医验方。

梅毒

梅毒为性病之一,性接触为其主要传染途径,亦有遗传所致者,多生于男女前后阴,亦可见于口唇、乳房、眼睑等处。初为粟半大丘疹或硬块,四周肿,亮如水晶,破后成溃疡色紫红无脓水,四周坚硬凸起,中间凹陷,无疼痒感,常单发。本病在解放后国内已绝迹,近年又有所发现。

加减解毒天浆散

【组成】当归30克,白芍20克,防风20克,乌梢蛇20克,蝉蜕30克,蒺藜12克,银花30克,花粉15克,土茯苓120克,白癣皮15克,大胡麻15克,生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梅毒。

【来源】河南名老中医刘海涵验方。

仙遗粮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荆芥、防风、川芎各9克,当归、栀子、黄芩、天花粉各10克,连翘、银花、葛根、薏苡仁各12克,白芷、黄连、威灵仙、蒺藜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梅毒。

【来源】河南名中医李在明验方。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不同病源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及前列腺所致的急、慢性炎症。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之分。可归属于中医学“湿热下注”、“肾虚”、“淋浊”等范畴。其治疗急性者着重湿热,慢性者着重滋肾。

参苓六黄汤

【组成】党参、黄芪、生地黄、茯苓、车前子各15克,黄连、蒲黄、黄柏、黄精各10克,淮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前列腺炎。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方药中教授验方。

前列腺汤

【组成】丹参、泽兰、赤芍、桃红、红花、青皮、王不留行、白芷、制乳香、没药、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

【功效】化淤导滞,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淤型)。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刘猷枋教授验方。

清热散淤汤

【组成】赤芍12克,败酱草20克,炒王不留行15克,木通15克,炒五灵10克,山甲珠10克,桃红10克,红花5克,全瓜蒌2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丝瓜络5克,甘草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祛淤散结。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湿遏血淤型)。

【来源】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史道生验方。

消癃方

【组成】沉香片2克(后下),肉桂1.5克(后下),黄柏9克,知母9克,石苇9克,车前子12克,当归9克,王不留行12克,赤、白芍各12克,菟丝子12克,巴戟天12克,皂角刺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除沉香,肉桂外,其他药物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沉香、肉桂,稍沸即可。每剂药煎2次,将2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

【主治】癃闭(前列腺增生)。

【来源】上海红光医院名老中医张寿永验方。

疝气

疝者,有块冲击作痛的病症。中医学之“疝气”主要指腹部剧烈作痛兼有二便不通或睾丸、阴囊部的病症,包括西医学所称的“疝”及某些睾丸病变。

气疝方

【组成】茴香60克,桔梗60克,食盐6克。

【用法】上药研末或不研末,放于铁勺内微火炒之,勿使烧焦,待热适温置布袋内封口,放患处温敷。

【主治】气疝。

【来源】北京中医院名老中医房芝萱教授验方。

水疝方

【组成】木香、肉桂各2.4克,归尾、赤芍、红花、茴香、橘核、牛膝、橘枝各6克,二丑、乌药、生槟榔、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余渣湿热敷患处。

【主治】水疝。

【来源】北京中医院名老中医房芝萱教授验方。

寒疝方

【组成】西小茴、广木香、青皮、川楝子、附子、香橼、元胡各10克,肉橘3克,橘核15克,炒熟地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寒疝。

【来源】河南省名老中医张海岑验方。

荔枝橘核散

【组成】荔枝核、广橘核各500克。

【用法】微烤研末,每日2次,每次15克,拌糖服。

【主治】腹股沟疝。

【来源】名老中医周选堂验方。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是以静脉内膜损害为主要因素所致的一种静脉血管疾病。病变部位疼痛,可见条索状红肿或远端水肿,多伴有发热、脉率加速等全身症状。发生于浅静脉者,可见于四肢,胸腹壁,发于深静脉者多在下肢和骨盆内静脉。本病与祖国医学的“恶脉”、与青蛇毒相似。

静脉炎口服方

【组成】牛膝、赤芍、木瓜各15克,桃仁、苍术、泽泻各9克,鸡血藤、薏苡仁、泽兰各30克,乌药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血栓性静脉炎。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裴玉昆、赵水昌教授验方。

深静脉炎方

【组成】附子、肉桂、桃仁、红花、归尾、泽泻、牛膝、干姜各9克,川续断18克,玄参、生黄芪、桑寄生、鸡血藤各24克,木瓜、桂枝各15克,防己、赤芍各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温寒化湿,益气活血。

【主治】深屈静脉炎慢性期。

【来源】北京中医院房芝萱教授验方。

静脉炎方

【组成】当归230克,川芎150克,赤芍230克,制乳香、没药各30克,红花90克,苏木150克,地龙150克,炙黄芪230克,郁金150克,络石藤450克。

【用法】上方制成片剂,每片0.3克(含生药1.3克),每次10片,每日2次服。

【主治】血栓性浅静脉炎。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陈淑长副主任医师验方。

熨药方

【组成】苏木、红花、乳香、没药、干姜各15克,花椒10克,桂枝10克,透骨草30克,千年健15克,鸡血藤15克,银花15克,樟脑15克。

【用法】取上方2剂,分别装入2个小布袋内,各倒入少量白酒,缝好后上锅蒸热,先取1袋置于患处,5分钟后与锅内一袋交换反复10次,每日1次,3~4天更换新药。

【主治】血栓性浅静脉炎。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陈涉长副主任医师验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由周围脉管(中、小动脉及静脉)的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炎症所致血栓形成而使血管腔闭塞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下肢,初起仅足部或小腿酸痛、间歇性跛行,继则出现足趾持续性疼痛,夜间尤其,皮肤苍白感冷,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终则发生自下而上的坏死、脱落。相当于中医学之“脱疽”。

温经通络方

【组成】鸡血藤15~30克,海风藤9~15克,金丝瓜15~30克,鬼见愁6~12克,鬼箭羽15~30克,路路通9~15克,桂枝9~15克,蕲艾9~15克,全当归9~15克,赤、白芍各15~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雷诺氏病初期,静脉曲张,橡皮腿,关节痛。

【来源】北京中医院赵炳南主任医师验方。

鸡丹通络汤

【组成】鸡血藤、丹参、黄芪、熟地、当归、党参各30克,炮附子、陈皮、炒白术各20克,淮牛膝、鹿角胶(烊化)各12克,白芥子、炮姜各10克,肉桂、生乳香、没药、生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养经脉,益气通络。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属寒邪侵袭,血为寒凝者。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郑长松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