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500000008

第8章 咽喉

慢性咽炎

【组成】败酱草30克,全栝楼25克,麦门冬12克,大黄、甘草各3克,苏子、蝉蜕、桔梗、桃仁各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咽痛、发热者加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薄荷6克;伴胸胁胀满,气结郁滞者加服逍遥丸;虚火旺盛,口咽干燥,夜间尤甚,手足心热加服知柏地黄丸。

治梅核气方

【主治】喉间痰气结聚成核,久而不散,则生燥涩。凡妇人多郁者恒患之。

【组成】厚朴(姜汁炙)、赤茯苓、紫苏叶各50克,半夏(姜制)75克。

【用法】入生姜3片同煎,食后温服,每服15克。

治喉肿方

【组成】豉1升半,犀角屑50克,羚羊角屑50克,芍药150克,升麻200克,杏仁(去皮尖)50克,甘草(炙)100克,栀子7枚。

【用法】以水7升,煮取1升半,去滓,分3服。忌海藻,菘菜。

治疗咽炎验方

【组成】用新鲜青梅、软体动物蜒蛐、草药天名精、蒲公英、甘草以及适量盐、糖制成的“咽梅”治疗慢性咽炎和急性咽炎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含服1个,可含1小时左右,每日含服3~4次,以1个月为疗程。

治喉风方

【组成】天南星30个,大半夏、白矾、白盐、防风、朴硝各200克,桔梗100克,甘草50克,大梅实(择七分熟者)100个。

【用法】先将硝盐水渍一伏时,然后将各药研碎,方将梅实置于水,淹过三指为度。浸7日取出曝干,又入水中浸透再曝之,俟药水干为度。方将梅子入磁罐封密,如霜衣白愈佳。用时绵裹含口中,徐徐咽汁下,痰出即愈。

治喉痛方

【用法】可取蟾酥丸噙之(见鼻疔一项)1~2丸即愈。

治喉疖方

【主治】初生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之渐上于喉结之间。

【组成】焰硝75克,硼砂25克,雄黄10克,白僵蚕5克,龙脑2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含之口中,勿咽下。

治咽痛失音方

【组成】蒌一个,白僵蚕(去头炒)25克,甘草(炙)1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温酒或生姜自然汁调下。或用绵裹含化。咽津亦得,日两3服。

治喉痛方

【组成】败笔一枝烧屑,椰浆饮服一方寸匕,良验。或用龙脑30克,僵蚕5克,硼砂7.5克,牙硝3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吹患处,立效。

养胃汤加减治慢性咽炎

【组成】太子参30克,丹参、玉竹各20克,麦门冬、斛玄参、乌梅、木瓜各15克,鸡内金、降香、佛手、香橼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汁服之。

治咽喉肿痛方

【用法】嫩丝瓜捣汁,每服1汤匙,日服2~3次,并可汁水含漱,可治疗咽喉肿痛。

治喉病方

【用法】鲜青果20个,去核。鲜芦根4支,切碎水煎,代茶。二药合用,清解肺胃之热功力大。

蜂蜜茶治咽炎

【用法】取适量茶叶用小纱布袋装好,然后置于杯中用沸水泡出茶汁(比饮用的茶汁稍浓),待其稍凉后,再加蜂蜜适量搅匀,每隔30分钟用此溶液漱喉并咽下,一般2日即可痊愈。

咽喉声哑

方一

真硼砂50克,元明粉、胆星各5克,诃子肉10克,冰片3分,共研为末,外捣大乌梅50克,捣如泥,制成丸,丸如龙眼核大,每用一丸,含化数次即愈。

方二

猪油1千克,熬去渣,入白蜜500克,再炼,少顷沥净入磁器内,俟成膏,不拘时挑起一匙,兼治肺热声哑。

方三

通草水煎服,或用橘皮煎浓汁,俟冷饮之。

咽喉痒疼声哑

方一

肉桂5克,杏仁25克,为末,蜜丸樱桃大绵裹含化咽汁。

方二

月石5克,大生地100克,捣烂和药为丸。桂圆粒大,入口任其自化,薄荷,甘草各30克,小梅片、西瓜霜各10克,吹之。

喉间作痛烂不收口

方一

此烂喉痧,用土茯苓煎汤,时时服之,忌茶数日,即愈。又以四物汤加茯苓,黄芪,20余剂而安。

方二

服樱桃数10粒好愈,如无新鲜者,即蜜饯亦可。

方三

用红枣散吹入,过夜即安,或用人中白散治之。

喉疮

【用法】猪脑髓蒸熟,和醋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