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个人理财规划
14745800000004

第4章 个人理财的基础知识(1)

引言:“放在桌上的现金”,是西方经济学家最常使用的隐喻,它喻指人们错过获利的机会。

用中国人的话讲,“放在桌上的现金”就是“压在床板下的钱”,之所以说它错过了获利机会,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TVM),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也就是说,今天的10万元比10年后的10万元值钱。

到底值多少呢?如果这笔钱压在床板下,10年来,平均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相对于目前的购买力水平,你10年后只能购买到相当于目前价值70000多元的物品,相当于平白损失了20000多元。

如果这笔钱放在银行,假定每年的利率为1.98%,则10总值为12166元;如果存5年定期,年利率为2.79%,5年后本利再存5年,年利率不变,则总值为1316766元。如果这笔钱投资某类基金,如股票类价值成长型基金,年平均回报率为8%(在过去20年,美国基金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2%,以中国GDP最近几年增长一般在8%左右计,该类基金年平均回报率有望达到8%),则10年后你的10万元总价值达215892元。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不得不错过一些获利的机会,放弃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而“放一笔钱在桌子上”。

模块一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是个人理财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它将人的生命周期和理财策略相联系。

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美国经济学家,他和理查德·布伦伯格(Richard Blumberg)共同创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是将储蓄与个人生命周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独树一帜的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追求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通过在工作期间进行正储蓄和退休后负储蓄(提取储蓄)来实现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平滑消费。该理论的直观表述隐含着以下几个假设:

①不存在有预期寿命或者工作时间的任何不确定性因素;②储蓄不赚取利息,价格保持不变,从而当前储蓄将等额地转换为未来可能的消费;③工作期的收入保持不变;

④在开始工作时个人没有财富。

任务一生命周期理论在个人理财中的应用

1、个人(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基于一个家庭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这一基本事实而研究出来的,用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可以更方便地诊断一个家庭的理财需求。

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规范是以夫妇平均年龄及与生活在一起的家中子女的年龄来配合确定的,从生命周期和理财投资能力两个维度看,基本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一般要经历五大阶段:青年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养老期。

例如,以表中家庭生命周期为家庭事业成长期为例,就储蓄规划而言,这个阶段的家庭面临储备子女教育金的问题,因此储蓄规划就非常重要;就投资规划而言,处于成长期的家庭通常很少有闲钱去投资。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没有一个家庭生命周期的分类是完美的。这是因为总是有一些家庭不属于任何的类别,由于家庭的状况在不同时期处于不断变化中,如娶妻生子,离婚,不断变化的人口特征以及缩小的家庭规模,对于家庭的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情形。

2、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理财策略

实践表明,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阶段不同,往往会拥有不同的短期和长期理财目标。所以针对不同的生命阶段和理财目标关注度的不同,也应相应的采取不同的理财策略。

(1)青年单身期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刚刚参加工作,收入比较低且不稳定,消费支出较大。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工作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此阶段的人们可承受风险的能力最强,所以其在重点进行储蓄理财,培养未来的获利能力的同时还通常会包括较高风险的资产增值投资。此阶段的理财顺序应该是: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

(2)家庭形成期

这一阶段是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前的期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较之前有所增加且相对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生活用品。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此阶段的家庭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开支,例如贷款买房。针对这一阶段的理财,应将重点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设支出上。此阶段的理财顺序为: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

(3)家庭成长期

这一阶段是指青年夫妇生育到子女上完大学期间。在该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增强,但是家庭开支在子女教育、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上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子女开始上大学的阶段,教育费用在猛增使家庭此阶段的财务负担加重。因此,该阶段的理财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

(4)家庭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子女毕业参加工作到父母退休前期间。该阶段夫妇双方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也已完全自立,债务已经基本还清,理财的重点就转移到扩大投资上来。该阶段的理财顺序为: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

(5)退休养老期

这一阶段是指退休后的生活期间。该阶段的人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安度晚年,又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人们的投资和花费通常变得比较保守,可承受的风险能力较弱,故股票投资比重变低,债券和存款较高。所以这一阶段的理财顺序为: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

【案例2.1】李先生现年42岁,税后年收入为6万元,妻子王女士比他小两岁,税后年收入为4万元,夫妻俩都是公务员。育有一子,今年14岁,正在读初中。夫妇俩希望5年后能将儿子送出国读大学。李先生一家现居住在北三环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由于夫妇俩生活比较节俭,已有30万元两年期定期存款。有一辆经济型轿车每年花费2万元左右,除此之外每年2万元教育费,以及每年给双方父母2万元零花钱,李先生家庭月平均生活费约为3000元左右。近期理财目标主要集中在保险规划及子女教育金规划上,而远期目标就是退休规划。

李先生家庭正处于成熟期阶段,相对在此阶段的收支较稳定。正值初中在读的孩子再过几年便可独立,目前应当开始为5年后的国外深造学费筹备教育金,如何做到进一步开源节流将成为家庭考虑的重点问题。

【案例分析】

现金规划:30万元的2年期存款应即刻“处理”,留足家庭6个月消费支出总额用于紧急备用金存在原有账户中即可。剩余28.2万元应该进行合理投资,获取更大收益。

教育规划:考虑到子女教育的刚性要求,应排在家庭理财目标达成的第一顺序。5年后,孩子面临接受3年的国外本科教育。假设3年留学费用需要50万元左右,从家庭目前条件看,教育金缺口较大,还需筹集50-28=22万元。5年的积累时间并不很长,选择投资产品要从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综合考虑,推荐购买信托公司的中期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以债券、票据类、优质信贷稍加配置股票为主。

养老规划:假定李先生60岁退休,爱人55岁退休,综合考虑二人的退休时间,按还有16年积攒养老金的时限,在先达成孩子出国深造后考虑的话,仅有11年筹备期,建议将年度结余以基金定投的形式积累养老金,10余年的时间十分适合购买定投指数型基金的理财产品,分享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与市场持平的收益。

保险规划:考虑到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险保障待遇很是优厚,商业医疗费用保险不作为考虑重点,可以购买无返还型定期寿险保险,不含任何投资功能,真正满足家庭需求,被保险人为李先生,受益人为妻子/孩子。

【案例2.2】基本情况:陈小姐,28岁,就职于北京某私企,月收入2000元,公司上有三险一金;陈小姐2009年10月结婚,先生就职于某协会,月收入2500元,有三险一金,工作稳定,通常年底会有1万元左右的年终奖。两人目前在北京有住房一套,60平方米,购置时每平方米1万元,总房款60万元,首付40万元(由双方父母支付),月还款2500元。有存款3万元,无其他投资。若希望10年后换购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应如何筹划?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陈小姐处于哪个生命周期阶段?其理财需求有哪些?请按照顺序写出她的理财需求。

【案例分析】

陈小姐与先生步入婚姻殿堂,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年轻家庭财务需求较旺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将投资规划重视起来,以获取良好收益。由于陈小姐有10年后换购房屋的理财目标,理财师在此建议:投资规划中主要使用以股票、基金为主的金融工具。

现金规划:

现金储备不宜过多。现金规划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金融工具是活期储蓄、各类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等。陈小姐家庭的存款为3万元,可用于家庭现金储备,一般是以3个月至6个月的生活支出作为储备金,多余的部分可用于投资。假设陈小姐家庭月开支为1500元,那么家庭现金储备可控制在4500元至9000元,储蓄中可用于初期投资的本金为2万元。

投资规划:

年轻家庭不妨调高风险承受度。根据陈小姐提供的信息,理财师判断陈小姐家庭的投资偏好较为保守,并无投资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的经历,但年轻家庭的投资规划应以较激进为主基调,理财师在此建议陈小姐在经过投资风险测试后,进行倾向于投资标的兼有股票及债券的混合式投资组合或股票型基金。若年收益率保持在15%,经过复利计算:10年后2万元本金的终值有望达到8.09万元。

当然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通过资产配置进行相应的分散投资,审时度势,变化投资策略。

换购房屋的规划:

选取循环贷方式。10年后陈小姐一家已经拥有了现住房的产权,便可选取循环贷的方式,抵押住房80%的贷款额度,进行循环使用,同时配合10年的长期投资规划,陈小姐一家10年的换房规划将轻松实现。

风险保障规划:

商业保险必不可少。未来的10年中,陈小姐家庭从组建期向成长期过渡,家庭成长期的理财规划重点转向风险保障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陈小姐夫妇都有基本保险,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补充商业保险,打好家庭财务的基石。首先应考虑选择保障型的险种,可以用定期寿险搭配终身寿险来构建人生保障,再搭配意外险、医疗险及防癌险即可。保费的支出比例建议以年收入的1/10配置,保额约为年收入的10倍。

此外,陈小姐与先生现阶段工作稳定,若有进一步进修意愿,可尽早准备再教育基金,以便提高自身能力,为家庭理财开源做准备。同时可未雨绸缪,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为子女的出生做好准备。

模块二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由于不同时间单位货币的经济价值不同,不同时间单位的货币收入需要换算到相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才能相互比较。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在个人理财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通过量化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何满足人生的各个财务目标,从而将理财规划体现于实际的数据。

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比如将现在持有的一单位的货币存入银行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获得一个增量的货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未来的超额收益,因此现在的单位货币价值要高于未来的单位货币价值。第二,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如果现在持有一单位货币,但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那么在将来由于物价的上涨使得未来单位的货币购买力小于现在的一单位货币。第三,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普遍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而言,确定的获得一单位货币肯定要比风险中的一单位货币有更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