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仅仅通过电磁学的测量就能确定下来的一个恒量。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一恒量和真空中的光速十分接近。在这种量值符合性的启发下,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即认为光是频率介于某一范围之内的电磁波。这是光的波动学说的一种新形式,它避免了旧的光学理论中一些根本性的困难,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因此,尽管新理论也还有它自己的困难,但是这种理论的提出却被认为是人类在认识光的本性方面的一大进步。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才说麦克斯韦把光学和电磁学“统一”起来了。这一发展被认为是在19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1865年他辞职回乡,专心治学和著述。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该校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担任第一任主任。1873年,麦克斯韦出版了集电磁学大成的划时代著作《电磁学通论》,全面总结19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这是一部可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媲美的里程碑式的不朽名著。
由于这部著作一般人读不懂,而且十几年间一直没有人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所以许多物理学家怀疑麦氏的理论。
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在剑桥逝世。他的功绩生前未受重视,直到1888年,即他逝世九年以后,物理学家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人们开始惊羡麦克斯韦的天才预想。至此,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完成的电磁理论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对论的发现
一次不寻常的日全食观测
1919年5月29日,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不寻常的日全食观测。
两支日食观测队,一支由天文学家爱丁顿带队,一支由天文学家克劳姆林带队,从英国出发,飘洋过海,分别来到了非洲西部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的索布腊尔,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一个盼望了多年的庄严时刻的到来。
中午,太阳一点点被月亮遮住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天文学家们用早已准备好的精密照相设备,抓紧302秒的日全食机会,一张接着一张紧张地拍照。不过,他们不是像通常那样拍摄日食时太阳的日珥、日冕的照片,而是拍摄太阳及其附近星星的照片。
还在1911年,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预言,由于太阳的引力场作用,星光在接近太阳表面时将发生偏转,1915年,他又更精确地把偏转角度更正为1.7秒角度。
怎样才能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呢?白天,阳光照耀,看不见星星,夜晚,星星出来了,太阳又下山了,只有在日全食时,才有可能看到紧挨着太阳的星光。现在这个时刻来了。如果观测的结果真的像爱因斯坦预言的那样的话,那么200多年以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必须修正了,难怪科学家们如此激动。
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在伦敦举行联席会议,听取两支日食队的正式报告。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星光在路过太阳附近时真的拐弯了,一个队的观测结果是偏转了1.61±0.30秒,另一个队的结果是偏转了1.98±0.12秒,与爱因斯坦的预言相当吻合。
整个会场沸腾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电子的发现者汤姆孙致词,他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不是发现了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这一评价毫不过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束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统治,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空间、时间和宇宙的认识。相对论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爱因斯坦是怎样发现相对论的呢?
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19世纪末,在许多物理学家的眼中,物理学已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突破了。在迎来20世纪第一个春天时,久负盛名的物理学家、英国的开尔文爵士在他的《新年献辞》中就踌躇满志地宣布:“科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后辈物理学家能做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
不过,开尔文毕竟是一位有眼力的科学家,他指出:“在物理学晴朗上空的远处,还存在两朵令人不安的小小乌云。”他所指的两朵乌云与当时用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个实验有关,一个是黑体辐射实验,一个是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在开尔文的心目中,这两朵乌云很快就会散去,他完全没有料到,竟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酿成了物理学上的大革命,前一个促成了量子论的诞生,后一个迎来了相对论的问世。
提起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我们还要从寻找神秘的以太谈起。
以太这个词是古代希腊人创造的。他们认为天空和宇宙中充满着以太。随着元素说的兴起,以太说渐为人们所淡忘。
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把以太这个词引到了物理学中。他认为宇宙空间充满着以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以太为媒介传递的。
光的波动学说的成功使以太说更加兴盛起来。声波要靠空气才能传播,水波要靠水来传播。太阳光穿过宇宙空间照到地球上也要靠媒质来传递,这个媒质就是以太。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理论中又一次引入了以太,电磁波要靠以太来传递。
那么以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也没有见过。科学家们赋予了以太种种奇特的性质:它是无色、透明、静止的,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光波是一种横波,而只有固体媒质才能传播横波,因此以太必须是固态的;行星在以太中运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此,以太是没有任何质量和摩擦阻力的……这些性质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看来以太简直是太玄了。可是科学家们仍然不愿意放弃以太,不仅因为它是光和电磁波传播的媒质,而且因为它是牛顿绝对空间的化身。
牛顿认为,存在一个与外界事物无关,永远相同和不动的绝对空间。宇宙万物包括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相对于这个绝对空间而运动。以太是静止的,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它正是牛顿绝对空间的化身。
物理学家们做了种种实验和天文观测,想要验证以太的存在,并确定它的属性,但是都没有能够得到确切的结论。
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风波
1879年3月,在美国航海历书局进行合作研究的美国年轻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偶然看到了麦克斯韦写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的测量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想法给了他很大启示。迈克尔逊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测定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既然地球绕着太阳以每秒约30公里的速度运转,那么朝地球运动的方向和与它垂直方向同时各射出一束光,从离光源相同距离的反射体反射回来,前者走过的路程将比后者短一些,两束光相遇应当形成干涉条纹。迈克尔逊用他发明的干涉仪做了多次实验,始终没有看到他预期的干涉条纹。
1887年,迈克尔逊在化学家莫雷的帮助下,进一步改进了实验装置,他们把干涉仪安装在一个很重的石板上,石板悬浮在水银液面上,仪器可以十分平滑地随意转动。这个仪器是那样灵敏,甚至可以测出植物每一分钟的生长量,一根条纹百分之一的移动变化。
实验开始了,为了免除种种可能因素造成的误差,他们使光束射出的方向与地球运动的方向成各种角度,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时间进行了许多观测,结果每一次都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也就是说,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是零。
实验的零结果公布后,在物理学界引起了震动,它表明了根本不存在以太。那么牛顿所说的绝对空间也不复存在,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以太,以支撑行将倒塌的经典物理学大厦,物理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爱尔兰物理学家斐兹杰惹提出了收缩说,认为当物体在以太中运动时,它的长度会在运动方向上发生收缩,这样迈克尔逊的仪器在指向地球方向时会缩短,正好抵消了互相垂直的两束光的光程差。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不仅提出了收缩论,还推导出了后来相对论中使用的基本公式洛仑兹变换公式。不过洛仑兹是以以太这一绝对空间的存在为前提,为了弥补旧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裂纹,他不得人为地提出了好几个假设。
法国物理学家彭加勒更激进,他大声疾呼,应该建立一门崭新的力学,在这门力学中光速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物理定律对于洛仑兹变换应具有不变的形式。
这一切表明产生狭义相对论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了。洛仑兹、彭加勒已经走到了相对论的大门口,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摆脱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束缚,因而没能叩开相对论的大门。
1905年,一个默默无闻、既无名师指点,又不在专门研究机构工作的26岁的年青人打开了相对论的大门,他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20世纪哥白尼、牛顿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战胜许多物理学界的前辈而捷足先登呢?让我们循着他的成长道路看一看吧。
另类学生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南部的一个古老小城乌尔姆。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和叔父一起开了一家小工厂。
爱因斯坦小时候不但不是一个神童,而且还被人看作是一个笨拙的、反应迟钝的孩子。他4岁才学会说话,小学时功课也不出色。有一次他的父亲问校长,这孩子长大应该选择什么职业,校长回答:“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他决不会有什么成就。”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精明的工程师,曾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告诉爱因斯坦。12岁的爱因斯坦虽然从没学过几何,但他苦思冥想,竟然独立地把这个两千多年前哲人提出的定理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发现真理的快乐。
中学时代,爱因斯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远远超过了同年级的孩子们,其他各科却成绩平平。他特别讨厌德国中学那种把人当做机器、强迫训练的教学方式,他的许多知识都是靠家庭中自学学到的。有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非常喜爱这个长着棕色大眼睛的小弟弟,经常和他讨论问题,并借给他许多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书籍。爱因斯坦发现,在人类之外,有一个巨大的独立的世界存在着,它像一个永恒的谜,吸引着爱因斯坦去探索。
17岁时,爱因斯坦进入了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他的兴趣由数学转向了物理学。他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当时的物理大师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洛仑兹、麦克斯韦的主要著作,还学习了著名哲学家马赫、休谟、斯宾诺沙的著作,他们的怀疑批判精神深深影响了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
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他常惹得老师大发雷霆。一次上实验课,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操作,突然“砰”的一声响,爱因斯坦的手被炸伤了。原来,他又是把写有规定操作步骤的纸揉成一团塞在衣袋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的课,爱因斯坦认为不重要就不去听,而是自学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因此,他的物理老师韦伯曾批评他:“爱因斯坦,你绝顶聪明,可惜你有一个缺点,你不让人教你!”数学老师闵克夫斯基因他常缺课,骂他是“一条懒狗”。
幸亏爱因斯坦有一个好朋友格罗斯曼,他与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相反,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学生,笔记记得非常详细。爱因斯坦靠借他的笔记,才应付了许多考试。
奥林匹亚研究院院长
尽管爱因斯坦才华横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是犹太人,更因为他的直率、不谙事故和独立性格,讨不到老师和权威们的欢心,因此他大学毕业就失业了。
还是他的好朋友格罗斯曼帮助了他。格罗斯曼的父亲介绍他去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在等待专利局位置空出来的一段时间,爱因斯坦不得不当家庭教师。
1902年,爱因斯坦登了一则广告,招收听物理学的学生。在伯尔尼大学学哲学的索洛文找到爱因斯坦。他们一见如此,谈起哲学、物理学,是那样投机,早把教课、挣钱的事一古脑儿忘了。
以后每天晚上,他们都聚在一起,读书、讨论和研究。后来另外两个年青人哈比希特和贝索也加入进来。他们轮流到各人家里聚会,有时也到一家叫奥林匹亚的小咖啡馆聚会,因此,开玩笑地把他们这个小团体叫奥林匹亚研究院,“院长”自然是学识超人的爱因斯坦。
他们的活动往往从吃晚饭开始,一边吃着简单的食品,一边就开始闲谈马赫、斯宾诺沙、黎曼、彭加勒的著作,哲学、数学、物理学、文学无所不包。有时,一本书刚念不到一页,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爱因斯坦讨论起来是那样专注,有一次朋友们为他准备了他早就想吃的鱼子酱,爱因斯坦一边吃,一边大谈牛顿的惯性定律,鱼子酱吃完了,同伴们问他刚才吃的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不知道呀。”当别人告诉他那是鱼子酱时,爱因斯坦好惋惜呀,连味都没有品出来。
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三年半。正是这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共振,引发出一系列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爱因斯坦的许多科学思想,都是在奥林匹亚研究院孕育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