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14745000000041

第41章 不朽丰碑(14)

然而,出乎尤里意料之外,制成的两颗原子弹没有去消灭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军队,却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繁华的城市刹时变成了两座废墟,十余万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无辜地惨死了。尤里甚至能想象到那幅可怕的画面:浓烟、废墟、尸体、残肢断臂、号哭的幸存者……尤里的心里掠过一丝不安,当死亡的平民人数经报纸映入他的眼帘时,他的心剧烈地震颤起来。十多万个生命!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妇女,甚至可能还有未出生的胎儿……尤里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回忆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哈伯,他因为研制毒气弹而受万人唾骂,自己的行为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尤里,他发誓不再涉足原子核的研究,也许茫茫的宇宙才是人最终的归宿,是他心灵的解脱。尤里觉得:人应该善良,应该有起码的良心。正是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54岁的尤里才开始了对天和地的探索,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不会发生情感的纠葛。

尤里和氢的同位素

尤里对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的灾难深感痛悔,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就是生活在平民阶层的农民的儿子。

1893年4月29日,尤里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沃克顿。父亲不久就去世了,尤里只好跟再嫁的母亲移居到加拿大蒙大拿州。继父经营着一个农场,但效益很差,因此,尤里家的生活非常拮据。家庭的环境影响不了尤里的求知欲望,在那个荒凉落后的山区,尤里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高中,他梦想着跑入大学神圣的殿堂。惟一的障碍就是没有足够的学费。向家里求助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去想办法。

碰巧,蒙大拿公立学校缺一名教师,尤里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可以筹集一些进大学的费用,还可以巩固自己的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他决定去应聘。由于他毕业成绩优异,没费什么周折,他就成了蒙大拿公立学校的一名物理教师。

尤里的教师工作做得非常出色,3年聘期满后,学校极力挽留尤里,请他继续任教,但尤里忘不了自己毕业时的理想,进大学深造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1914年,尤里轻松地考入了蒙大拿州立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化学。到学校报到后,尤里才发现,自己教学积攒的钱根本无法供自己读完大学。这确实是一件让他挠头的事。一切都得靠自己。尤里聪明的大脑很快想出了解决的最佳方法。首先,为了省钱,尤里没有去租住公寓,而是在学校的空地上搭起一座旅游用的帆布帐篷,从教学楼内扯出电灯线,这样,帐篷既能休息,也能学习。其次,尤里决定利用学校的假期时间到外面打工,尽量以此补充不足的学费和生活费。第三个方法,就是刻苦努力,把4年的课程争取3年内读完,无形中又少了一笔费用。

尤里的方法奏效了,3年后,他顺利地获得了大学学士学位。

以后的发展就顺利多了:1917~1919年他在费城巴雷特化学公司任化学师。1919年任蒙大拿大学化学讲师。1921年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从师刘易斯攻读化学,1923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这里,应该介绍一下尤里在1930~1931年的发现。这段时间是尤里最值得回味的日子,因为他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并因此获得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与氧化合生成的水,叫做重水。重水是核反应堆中必不可少的中子减速剂。从这一点来看,它的被发现,意义是重大的。但它从被发现到被科学界承认,却经过了重重的考验。

1930年,许多化学家都把研究同位素当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相继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同位素,如氖有两种同位素,表示为20Ne和22Ne,氧有三种同位素,表示为16O、17O、18O。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它有没有同位素呢?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尤里坚定地认为:氢一定有同位素。他运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推断出氢不但有同位素,而且不止一个。尤里把氢的两个同位素称为氘和氚。仅靠推理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尤里要用实验加以证实。他采用“分馏”的方法,将液态氢蒸发,从残液中找到了氘。他还计算出,氘约占氢的四千分之一。1931年,尤里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

通往成功的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英国化学家索迪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尤里发现的根本不是氢的同位素。索迪是化学界的核心人物,而且早在1921年,由于他创造的同位素理论而使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话是最富有权威性的,但尤里并没有盲目地崇拜他,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要想让人们承认自己的发现,必须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讲演,随时答复听众的问题。否则仅凭一纸枯燥的论文,是无法和索迪的反对意见相抗衡的。尤里筹措到路费,开始到各地的科学会议上做马拉松式的报告。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尤里的发现终于被世人了解并承认,尤里的名字也被世人所熟知。氘的发现是尤里一生中最感自豪的事情,他能够预见到氘在能源方面的重大利用价值,这是他备感欣慰的。

20世纪70年代,正是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尤里已经80高龄了,但在“海盗号”火箭探索火星的计划中,他还是被聘为特别顾问。

1976年,“海盗1号”和“海盗2号”相继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尤里在自己参与的最后一项工作中,幸运地又看到了成功。

1981年,天才的化学家尤里在拉霍亚自己的卧室里平静地去世了,终年89岁。

一颗天才的巨星陨落了。但尤里留下的丰硕的科研论文和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却流传后世,永不磨灭。

生物化学界的奇女霍奇金夫人

少女的追求

多萝西·克罗福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小姑娘。她认定要干的事,无论谁也无法阻止她。当她在小学校里接触到那一颗颗色彩斑斓、晶莹润泽的物质晶体时,充满好奇的心便深深地迷恋上了它。她因此与奥妙无穷的化学结下了一世之缘。多萝西当时只有10岁。

早在入学之前,她就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她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妈妈格雷斯·玛丽。格雷斯·玛丽是一位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女性,她只有一张中学毕业证书,但凭着一种坚强的毅力,自学了高等学校的课程,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她和多萝西的父亲约翰·克罗福特早在1910年就去了埃及。约翰当时作为一名英国派往埃及教育部的视察官员常驻在开罗。多萝西就是在那一年的5月12日出生在开罗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她4岁就被父母送回了英国,一直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在英国一个秀丽的村庄,多萝西的这种生活持续了5年,一直到战争的结束。

重逢的时刻,多萝西已经9岁了,她现在仍能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她的父母在站台上向她走来,幼年时那早已模糊的印象忽然清晰起来,多萝西像只小燕般扑进妈妈的怀抱,当她抬起头时,看到了妈妈脸上流下的幸福的泪水。在相聚的日子里,父母亲向多萝西倾注了深情的爱,补偿他们的女儿5年来未曾享受的父母亲情。格雷斯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她明白知识对一个人巨大的影响力,无知就等于愚昧。在妈妈亲切的启发和诱导下,多萝西幼小的心灵渐渐萌发了求知的欲望。她首先熟知的是英国辉煌的历史文明,在这个国家千年的文明史中,她隐隐约约觉察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妈妈广博的植物学知识也成了多萝西汲取的“养料”,她很快就能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辨认出不同类别的花草虫鸟。童年的启蒙教育对多萝西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学校里,多萝西的成绩是最优秀的,对每一门课程,她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像她的妈妈一样,她聪明、勤奋、好学上进,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条件所限,学校开设化学课后,做化学实验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药品和设备短缺,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观看老师演示,因此,能够亲自做化学实验一直是多萝西的梦想。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多萝西对化学的特殊爱好和她的优异成绩,她理所当然地参加了学校为学生们精心安排的一次化学实验。多萝西兴奋极了,当她拿起一支盛有溶液的试管时,心情之激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一生目标的选定,很多是在童年时代,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都可能引起他幼小心灵的振撼,从而奠定他奋斗的基石。多萝西就是这样的。

1923年,多萝西来到了苏丹首都喀土穆。这时,她的父亲已被任命为苏丹教育部的教育与考古主任。

喀土穆是一座美丽宁静的城市。多萝西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了半年。她开阔了眼界,领略了和英国大相径庭的异国情调,还认识了许多朋友,其中有父亲的好友——土壤化学家约瑟夫博士。多萝西对约瑟夫怀有浓厚的兴趣,或者确切些说,对他从事的工作情有独钟。多萝西常借故溜到约瑟夫博士的实验室,看他熟练地做实验。一开始约瑟夫以为她仅仅是好奇,用不了多久就会厌烦,便听任她在实验室随意逗留。慢慢的约瑟夫看出点苗头来了:这个小姑娘原来是有备而来的,他的实验进行半天,多萝西就能目不转睛地盯上半天。看来她是迷恋上化学实验了。

有一次,约瑟夫要鉴定一块矿石的化学成份,他半开玩笑地对多萝西说:“亲爱的多萝西,你愿意做我的助手,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吗?”

多萝西别提有多高兴了,她可以做一个只有大人才能做的实验了!她忙不迭地回答道:“谢谢约瑟夫叔叔!”

实验中,多萝西不过做些递递工具、做做记录的辅助工作,但约瑟夫从她那因兴奋而变得通红的脸蛋看得出她内心的喜悦。

从此以后,约瑟夫就有意识地让多萝西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多萝西在约瑟夫博士的帮助下,掌握了许多实验的基本技能,这些是她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约瑟夫博士预感到:如果勤奋的多萝西能受到系统和优良的教育,她将成为化学界的一朵奇葩。

多萝西要回英国时,约瑟夫博士赠给她许多化学书籍,还把一个小型的“化学实验箱”送给了她。多萝西如获至宝,她决心充分利用约瑟夫博士的赠品,当时她觉得:自己的一生恐怕要和化学连在一起了。

成功者的足迹

1927年,多萝西的父母又被派往巴勒斯坦。由于父亲在考古学方面的渊博知识,他被任命为设在耶路撒冷的英国考古院院长,主持叙利亚和约旦的考古发掘工作。

1928年,18岁的多萝西中学毕业了。异国风情强烈地吸引着她,她又一次来到了父母工作的地方。当时,她的父亲正在考察一座古老的教堂,这座教堂地处沙漠边缘,是古罗马人于公元初期建造的,人称“千柱城”。

考古队的任务一是发掘教堂周围,二是恢复教堂旧貌,多萝西参加了这令人激动的工作。多萝西最感兴趣的是绘制教堂内的嵌花地面,这是一个细心而极富技巧性的工作,稍有疏忽,颜色就会出现偏差,达不到“复古”的目的。对此,多萝西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她无师自通,绘画技艺足可以和专业人员相媲美,这使她备受鼓舞。这是让多萝西非常留恋的日子,当时,她甚至想放弃对化学的追求,从事考古业。她的这些思想波动可以从她的自传里看出。

多萝西的父亲则冷静而明智,具有教育学家的远见卓识。作为名牌大学——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他对女儿的选择有较为实际的看法。多萝西要上大学深造,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按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科学将比考古学更有发展前途。因此他建议多萝西报考牛津大学化学系。多萝西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否则她有可能成为一个二流的考古学家,而非一个名闻遐迩的诺贝尔奖得主了。

英国,有两所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要成为名牌大学的一名学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其难度足以令一般考生怯而止步。多萝西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中学,她所学的知识和牛津大学的要求相比,犹如中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多萝西是一个勇敢的姑娘,她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架起一座跨越鸿沟的桥梁。她为此开始了奋斗,废寝忘食。除了所报的专业课程外,多萝西还必须参加拉丁文和一门自选科目的考试。拉丁文的学习耗费了她极大的精力,因为她从未学习过这种语言,但多萝西还是凭着刻苦的精神和过人的天资靠自学掌握了它。她把植物学列为应考的自选科目,并轻松地通过了考试。这多亏了妈妈在她幼年时所给予的启蒙和以后的系统教育。

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那么他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

1928年,多萝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化学系,她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

但考古这个充满魅力的事业仍强烈地吸引着她,她想方设法从父亲那里搞来一些发掘出的古物进行研究。直到开始从事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工作后,她才忍痛割爱,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后来,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根据劳厄的发现,对一系列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并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学。多萝西钻研的就是这门新兴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