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14744300000143

第143章 半床棉被

◎文/佚名

点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那半床棉被,本就价值倾城啊!

那是3年自然灾害时期。家乡已经饿死很多人了,再不出去,结果也会是饿死,很多人去闯关东,也有在路途上就再也没起来的。

那时他只有18岁,母亲在把最后一点玉米面给他做好干粮后就得浮肿死去了,他身上的东西除了一床被子和几个窝头之外别无他物。

拿着当时村里开的介绍信,他踏上了讨饭的道路,只可惜那时全国几乎没有什么能吃饱饭的地方,他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床被子,那还是父母结婚时的被子,八成新,就是再饿,他也没舍得卖。

路过一个小村子时,他去了一户人家,让他吃惊的是那个人家比他还穷。家里有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还有倒在床上饿得不能动的老奶奶。年轻人的父母都饿死了,家里几乎一点食物也没有,于是他把手里仅有的一个窝头给了老奶奶。当他们晚上睡觉时,他发现这个家里居然没有一床被子,有的只是一堆破棉絮!

第二天早上他走的时候,他问那个年轻人,有剪子吗?

年轻人点头,然后把剪子递过来。他拿起剪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那床被子剪成两半,他对年轻人说,咱们都凑合着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就好了。

年轻人和老奶奶都哭了,年轻人说,如果今生有缘,我们还会再见。

那是1961年的冬天,中国人最冷也最无奈的一个冬天。

30年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已经成了一个年近半百的人,儿女成群,过着很平常的日子,在家乡住着几间平房。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陌生人找他,穿得像个港商。他想,他和香港人没什么联系啊,再说要联系也是开发区的事啊,和他这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车上走下来的人却问起他一个故事,问他记不记得30年前他剪给一家人半床棉被?

他点头。

那个港商握住他的手说,是那半床棉被让他有勇气度过了那个冬天,然后慢慢地一点点成功。他一直在找给他半床棉被的那个人,因为自己只有一床被子还剪给别人一半,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情有义的人。而中国人一向知道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如今他有钱了,难道还不应该还了今生的夙愿吗?

隔了30年,两个年近半百的人把手紧紧握在一起。最后,港商留下50万,说是对那半床棉被的回报。而他断然拒绝了,他说,雪中送炭,自古有之,锦上添花,就不必了。

几句朴素的话更道明了他的为人,于是港商不再坚持,把那50万全部投资建了希望小学。小学校的名字,以这个朋友的名字命名。

半床棉被,30年情缘,让这两个老朋友明白,点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那半床棉被,本就价值倾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