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744200000004

第4章 旅游文化概述(3)

一、旅游文化将成为扩展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旅游现象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要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同时,在旅游业国际竞争中,文化旅游将成为旅游者青睐的旅游方式。旅游者通过旅游,不仅可以领略独特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文化环境。未来,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开发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应该把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各民族的特色挖掘出来,用独特的文化特色来吸引八方来客,以此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取胜。

二、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但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凡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大都以旅游文化取胜。例如,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涵着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以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同时,发展旅游文化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交通、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为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其文化旅游业,欲将其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

三、旅游文化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旅游文化的体现,依靠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其直接影响到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感,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四、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性因素

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品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股无形的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旅行游览活动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当代中国的旅游业是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旅游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故宫、颐和园、秦始皇兵马俑、孔庙、北京的四合院和北京胡同等,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窗口,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国内旅游者通过游览名山大川、历史遗迹,领略辉煌灿烂的文化,可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近年来“重走万里长征路”、“红色旅游”等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深受国内游客的欢迎。发展旅游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友谊,增进彼此间的了解,缩小彼此间的差异。

总之,因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旅游业保持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

知识链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出自《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旅游文化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世纪之前的旅游文化;二是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旅游文化;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的特征,以一般文化的特征为基础,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主要表现为地域性、交融性特征。

3.旅游文化的功能有功能、功能、文化交流功能。

4.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旅游文化之中。

5.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成为扩展的现代旅游现象,蕴藏着巨大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并提高的关键,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性因素。

二、选择题

1.旅游文化的结构要素不正确的是()。

A.物质文化

B.礼俗文化

C.行为文化

D.精神文化

2.不属于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A.张骞

B.郑和

C.鉴真

D.郦道元

3.不属于旅游客体文化的是()。

A.旅游服饰文化

B.旅游饮食文化

C.旅游服务文化

D.旅游民俗文化

4.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是指()。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文德教化

D.文学艺术

三、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文化?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旅游文化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

3.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4.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性因素。请就中国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案例分析丽江古镇的旅游文化

驰名国内外的云南丽江古镇,保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奇特的传统建筑风格和古老的纳西族东巴文化。1997年12月,丽江古镇被正式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名单。可是,随着丽江记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云南各级政府都大张旗鼓,大力发展丽江旅游业。数月之内,旅游人数迅猛增长。一开始,当地的纳西族对旅游业所带来的新财源似乎是欢迎的,纷纷办起了小餐馆、小客栈,摆摊设点卖起了自制的工艺品。可是时隔不久,纳西人逐渐迁出古镇,将房子租给外地人经营。据学者在丽江的考察,如今,丽江古镇有的街上60%以上的商铺是外地人居住经营;其中,外地人所经营的商品,60%属于玉器和木雕品,其余店铺所卖商品则是游客在云南其他旅游地见到的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这样的状况,大大改变了丽江古镇的原貌和其特有的纳西族风貌,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