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744200000036

第36章 旅游宗教文化(2)

(二)部派佛教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僧团内部由于执行和理解戒律发生了分歧,导致组织上的分裂,这种分歧进一步扩展到一些教义和宗教哲学的问题上,便陆续形成不同的部派,即各自具有不同传承关系的教团。据文献记载,这样的部派先后有18个或20个。

佛灭以后,内部争论加剧。为统一思想,自佛灭后第一年到阿育王时代(约公元前269—公元前187年),先后进行过三次“结集”,会诵佛说,由此形成经、律、论三藏,成为佛教经典的基本形式。此前更早的佛典组成形式或称“九分教”,或称“十二分教”,经、律的内容是结为一体的。后来由于派别不同,流传的三藏内容也不尽一致,而三藏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了各派的分离。在佛灭百年后第二次结集时,首先出现了上座(长老)系和大众(多数)系的对峙。后人对于这一分裂的原因说法不尽相同,有所谓耶舍“十事非法”之说、“大天五事”之说。其中心内容为:一是僧尼应否接受金钱布施和储藏财物的问题,二是阿罗汉果位是否尽善尽美的问题。这些均与佛教发展的趋势有关。从此以后不断分化,终于形成众多部派。这些派别分布在印度各个地区,史称“部派佛教”时期。

(三)大乘佛教

约在公元1~2世纪,从部派佛教中涌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派别。该派自称是佛教中的“大乘”,而称此前的佛教为“声闻”、“缘觉”二乘,或通贬为“小乘”。大乘佛教充分运用“如是我闻”这一佛经开篇的传统形式,不断涌现出新的经典,内容丰富,涉及很多的宗教和哲学问题;而后又有论典和律典问世,形成大乘三藏。最早出现的大乘经典的主要内容为:一是神化佛陀,提倡多佛崇拜和净土信仰;二是把菩萨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人格,把“菩萨行”作为佛教全部活动的最高典范。“菩萨行”中包括“慈悲”的精神、“六度”的实践、“本生”的神话等。而在理论上为大乘思潮奠基则是以“缘起性空”为核心内容的《般若》类经典。它在哲学上力图超越“小乘”佛教对于人生过于悲观的绝对性认识,在宗教修行上要求不脱离世间,而参与对世间的影响,在解脱指归上着手修正和丰富“涅槃”的内容。史称“大乘佛教”时期。

(四)大乘密教

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印度婆罗门教相混合,形成密教。佛教自身的特点渐渐消失。约自公元7世纪始,大乘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发生的长期争论,促使这两派在许多理论细节上有所发展,也有所接近,遂有瑜伽中观派的出现。然而,就总体而言,佛教日益趋向密教化和经院化,在信仰形式和修持方法上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一方面使它加快了与印度教的融合,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使得教理日趋烦琐,更加脱离基层信众,由此逐渐衰微。加上后来伊斯兰教进入印度,所以到10世纪时佛教在本土基本绝迹。到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最后归于消亡。

(五)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与其在印度本土的境遇相反,佛教在印度境外却得到大范围的持久的发展。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开始向境外不断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向北首先传到中亚和西亚地区,然后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的汉族地区,继而传入朝鲜、日本及越南北部,向南传到今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地区。其中以锡兰为中心,并影响了东南亚诸古国的,称“南传佛教”;以罽宾、犍陀罗为中心,影响大夏、大月氏、康居、安息等中亚古国的,称“北传佛教”。在公元7世纪以后,传入中国西藏地区,后来又逐渐传入中国的内蒙古,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佛教也属于大乘佛教,由于具有很显著的地区特点,这一支佛教称为藏传佛教,或者被称为喇嘛教。佛教在传入亚洲各国以后,往往都形成了各具民族或地区特色的新教派,并对这些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深刻的影响。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佛教至今仍是一种有影响的宗教。19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又稍有复兴,近年来在欧美国家也有佛教流行。

佛教的演化历史很久,分布地区广,有显著的民族差别、地区差别和时代差别。就信仰范围而言,由独尊释迦牟尼演化为对三世十方诸佛的崇拜,以及对阿罗汉、菩萨和天王、明妃等多种神祇的崇拜。与此相应,还有对于佛国净土的信仰。此外,佛塔、佛骨、佛牙、法轮等遗物、遗迹崇拜和经书、曼陀罗等崇拜亦都有相当的流行。其中有些还与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宗崇拜等融合在一起。这一切,均属于佛教的外在信仰系统。但佛教教理强调的是个人行为全由个人负责的“因果”说,由此形成“业报轮回”和“涅槃寂静”的内向信仰系统。这个系统强调众生自身的决断力和自心的创造力,其中一派吸收土著巫术,发展成为杂咒密教;一派提倡自心一切俱足,心即是佛,导向禅宗。他们一致强调认识在“解脱”中的作用,所以把具备“智慧”视做修行的关键,以“觉悟”为证“果”的根本标志。

自18世纪始,佛教引起西方世界的重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已给佛教哲学以重要地位,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也从佛教中汲取思想和灵感。19世纪兴起的所谓“新时代”和“新宗教”运动,更直接从佛教中撷取非理性主义思想和修持方法,冲击正统的基督教信仰。然而,最深刻的影响是在哲学方面,尤其是对德国和法国的哲学影响。到20世纪,这些影响继续增强,同时波及理论物理学和心理学。欧美的佛教信仰者主体是东方移民。现在南传、北传以及各种不同文种的佛教和密宗、禅宗等派别,大都随移民传入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并建立了相应的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有些著名的神学家还试图将佛教的某些教义和修持方法引进基督教。但在多数情况下,佛教仅被当做健身养性、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所以瑜伽、禅等比较普及。而欧美的佛教形态,也因此为之大变。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首先通过大月氏使臣传入中国内地。最初佛教在儒生、方士中流行。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最先翻译佛经的是外来的佛教高僧,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本土人士开始参与到佛经的翻译中。很多佛经的翻译者有着非常深厚的儒家和道家文化背景,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因此,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也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过程,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寺庙。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以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体系庞大,而普遍地看重向内心的探索,既与儒家的伦理观相协调,又与道家的自然观相融会,三教汇流的趋势日益增强。自两宋始,儒家地位上升,佛教整体式微,唯有禅宗持续发展。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仍有深刻影响。

中国内地佛教三藏称“大藏经”,以汉文为载体,主要由汉文译典和汉文著疏两部分组成,而后者的数量和分量远大于前者,其内容以大乘为主,包括小乘三藏和密教部分。因此,这一系统的佛教也称汉文佛教系统或北传佛教汉文系统,其后相继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三、佛教文化与旅游

“天下名山僧占多”,自从两千年前佛教由古印度传入华夏之后,佛教文化与华夏文化逐步交融渗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千年的中华佛教发展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佛教文化,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一)佛教与旅游的关系

佛教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佛教的宗教设施,包括塔、寺、石窟、佛像等,有许多杰出而精湛的艺术品,在雕刻、绘画、音乐、建筑等多方面反映并保存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佛教经文大都具有神话传奇色彩,寓言和譬喻俯拾即是,想象奇异瑰丽。

很多名山大川因为佛教的兴起和佛教寺院的兴建,逐渐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胜地;很多佛教寺院选择建在风景如画、古木参天、清雅幽静的地方,非常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正所谓“寺因山而钟灵,山以寺而闻名”。如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也因这四座山分别是四位菩萨的道场而闻名,佛教文化的悠远流传和名山大川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佛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更加密切。

佛教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基地,但佛教活动并不限于寺院。它的一些重要节日,如佛诞节(浴佛节)、涅槃节、佛成道节、盂兰盆会等,往往是全民性的,构成民俗的一部分。在有关生死大事的丧庆活动中,大都有佛教的参与。从佛教中寻求护国佑家保平安的习俗,也相当普遍。而这些活动因为有了旅游者的参与,使佛教文化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传播和认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自然山水,而且在佛教仪式和佛教活动中获得内心的宁静,从而让旅游活动更加具有文化品位。

(二)佛教文化与旅游活动

1.佛教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连,佛教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对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佛教旅游资源包括佛教物质景观和佛教礼仪活动两大部分。佛教物质景观主要包括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绘画、佛教文学典籍等。在我国,许多佛教寺院、石窟寺等场所因其信仰地位高,建筑风格独特,与自然景观结合巧妙而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热点。佛教礼仪活动主要包括佛教的佛事(如念经、供佛、放生等佛教仪式)、佛教人事和佛教节日等方面。

2.佛教文化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动力

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几乎深入各个领域。旅游业逐渐成为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实质上是旅游文化的发展。宗教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佛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价值对中国旅游业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教文化推动旅游经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捐助活动,即一些香客、游人对寺庙的捐献;二是旅游活动本身的收入,如门票、纪念品等因由旅游活动本身产生的经济收入。

四、主要佛教旅游资源

佛教旅游资源集佛教思想、文化、艺术于一体,包括传说故事、佛事活动、建筑艺术、僧侣生活习俗及朝山进香等,极具神秘色彩,吸引了大批信徒及旅游观光者来佛教圣地欣赏佛教建筑艺术,参观各种佛教仪式,体验神秘的佛教气氛。

(一)佛教建筑

中国的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随后在佛教寺院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寺院基本上遵循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庭院式的结构方式,最终形成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佛教建筑不仅具有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也有着佛教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些宗教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共同构成了佛教建筑旅游资源。作为佛教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的佛教建筑物主要包括寺院、佛塔和石窟。

1.寺院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后世则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我国的佛教寺院很多,著名的有白马寺、少林寺、寒山寺、雍和宫、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佛教寺院主要殿堂通常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这种等级较高的屋顶。我国佛教流派比较多,但佛寺的主要建筑大体相同,中轴上的主体建筑主要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1)山门殿。山门殿也称为三门殿。因佛教寺院多依山而建,故称“山门”。又因佛教寺院的大门一般为三门并立,所以也被称为“三门”。这三座门常建成殿堂式,或至少把中间的一座建成殿堂,故而称其为“殿”。这三门中间的为空门,东侧的为无相门,西侧的为无作门,三个大门并立象征了“三解脱门”,也被佛教称为入涅槃之门。

(2)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一般供奉大肚弥勒。与弥勒像背靠背的是寺院守护神韦驮,韦驮面向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像。在天王殿前建钟鼓楼,左前侧为钟楼,悬挂巨钟,右前侧为鼓楼,悬挂大鼓,钟楼和鼓楼建筑造型相同,左右对称。

(3)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因此又称正殿或大殿。主要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大雄宝殿供佛因寺院的不同,基本有供一佛、三佛、五佛或七佛等几种情况,通常以供三佛的居多。供奉的三尊佛像主要是横三世佛或竖三世佛。佛背后往往塑有菩萨像,多为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像。大殿的两侧大多供奉十八罗汉。

(4)藏经阁。藏经阁通常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后一进,也称为后高殿,是佛教寺院中珍藏佛经典籍的场所,一般有两层,楼上贮藏经书,楼下为千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