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744200000013

第13章 旅游聚落文化(2)

5.参与性

农事活动是一种比较松散、悠闲的自然型生产活动,很适合城市人的放松需求,旅游者通过参与到诸如耕锄、种植、采撷、捕捞等农事活动中,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旅游经历。所以,聚落旅游景观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它的参与性。由于聚落的形成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很多旅游项目都是在继承传统的民俗民风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的生活元素,通过参与过程,可以使游客进入到特定的氛围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例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芦笙节等都是参与性很强的活动。

第二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城市是社会文化的综合成果,它反映着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城市的特色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在社会中的活动中产生的,和其他艺术的特点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具有物质生产的特性,是多层的综合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式。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具有城市的一般属性,而又有更强烈和鲜明的特色,因为它是从全国数千个城市中精选出来的。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和特点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

1982年2月,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的外延,就是一个外来者、游客来到这座名城后所能感到的直接印象;本体,就是这座名城的居民对在城中生长生活的感受和认识。

城市的传统特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包括城市的外貌、建筑和历史遗迹等物质形态,还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容,所谓含义就是指这部分的精神内容。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特征,而这些体现城市特征的物质形态,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观察、感受以及思考来认知的。

1.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是人们对城市在视觉上直观的外表的感受。建筑的造型、色彩,城市轮廓、城市自然风光以及城市居民的服饰、举止等都会传递一种直接的信息,成为人们初识这个城市的符号。

2.公民素养

人们观察城市时,除眼睛以外,精神方面的综合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情趣的感受等,这种高层次的内在感受将会呈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3.文化内涵

把对城市风貌和公民素养的感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并借助于其他的文字、图纸、介绍,通过有专业知识的人总结提炼而得出的城市变迁、城市格局、城市的文化特征等,从而展现一个城市的内在特质,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终极特征。

历史文化名城,要有悠久的历史、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对研究历史与文化,考察古代建筑艺术,研究城市建筑艺术,研究古人的民俗风情等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我国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

(一)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截至2010年底,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12个,其中包括:

(1)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24个: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2)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38个: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3)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有37个: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雷州、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2001—2010年,又陆续增补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无锡、南通、北海。其中,安庆是唯一一座由国务院单独特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有2/3是我国历史上的建都之处,是文明财富的集结之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对保护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类型及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和人文环境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十分丰富,遍布全国各个省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可能会同时兼有几种类型风格。依据其性质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政治中心类(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外贸商埠类(泉州、福州、潮州、宁波、扬州、广州、上海、天津等)、交通军事重镇类(武汉、徐州、沈阳、张掖、武威、喀什等)、风景胜地类(桂林、承德等)、民族地区首府类(拉萨、呼和浩特、银川等)、文化圣地类(安阳、商丘、敦煌等)、特色名产城镇类(景德镇、自贡等)。

1.政治中心类

政治中心类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上帝王居住过的城市,曾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都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遗迹。在我国历史上,曾做过某一朝或某一政权都城的地方很多,如北京、西安、咸阳、开封、洛阳、杭州、南京、大同、苏州、太原、大理、成都、沈阳、广州等。

知识链接

政治中心类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北京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50余年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圆明园是我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在中外园林史上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万园之园”。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寝墓群,内有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尤其是后来发掘的明定陵,规模浩大,极为壮观。

2.外贸商埠类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在海路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商埠码头及重要的海港。例如,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风景名胜奇特,文物古迹众多,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84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44处。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经济上,泉州已逐步成为南方重要大港口。天祐年间(904-906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国际港城。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时泉州与广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的两大商港。元代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3.交通军事重镇类

交通军事重镇类历史文化名城大多为古代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有的是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的是古代河流港口、海港码头,有的或因地形险要成为历代争夺的军事要塞。由于历史原因,此类名城至今仍然是交通枢纽和国防重镇,或者保留了大量的驿道、古代交通的历史遗迹,或者留下了古战场遗址和军事防线残痕。徐州、泉州、保定、宜宾、张掖、喀什等均可划归为此类名城之中。例如,喀什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北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相连。喀什素有“丝路明珠”之美称,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喀什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绚丽的民俗风情、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以致人们常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

4.风景胜地类

风景胜地类历史文化名城是指自然资源突出,知名度较高,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融为一体的城市。我国的山水资源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岳景观、湖泊景观等。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东晋以后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文人墨客对山水的赞美,使得拥有这些风景名胜的城市名声大噪。例如,乐山、青岛、苏州、杭州等都是以风景名胜知名的城市,这些美丽的山水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宝库和精神家园。例如,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中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的山光水色,争妍斗奇;苏州的自然环境,赏心悦目;苏州的街巷临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简静雅洁;苏州的园林“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洋溢着诗情画意,深具淡雅之风范。其中拙政园、留园被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对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建筑影响都很大。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被誉为“可与天堂比美的历史名城”。

5.民族地区首府类

民族地区首府类历史文化名城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地区文化特色。这些特色风貌类历史文化名城除反映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充满民族魅力的历史文化古城是我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特有的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例如,呼和浩特是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名胜古迹。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寺(伊克为)、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呼和浩特北边有大青山风景,临近可观赏哈素海风光、卓资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地质奇特、植物珍奇。呼和浩特市不仅拥有见证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无不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