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744200000011

第11章 旅游历史文化(7)

2.称谓

称谓指人物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不同,称呼也有所不同。在社会交往中,从重礼仪的角度出发,中国古代对称谓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在不同情况下要能够正确使用。

(1)君。据《说文解字》中解释:“君,尊也。”即君是古代的一种尊称,男女均可用,如战国时的商鞅称商君、赵惠文王的弟弟赵胜称平原君等。同时,君也是对人的一种敬称,如张君、李君。《史记·张仪列传》:“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

(2)足下。《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即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的一种敬称,战国之后,也用于同辈、朋友之间。关于“足下”之称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据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春秋时期介子推曾随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19年,并在其生死关头“割股奉君”。后晋文公重返执政,对随行封赏,而介子推则“逃禄隐迹”于绵山不出,为逼其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曾想其却抱树而亡。于是文公便将树砍回,制成木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便起于此。

(3)阁下。“阁下”是中国古代时常用到的尊称,多用于书信中,和“殿下”、“陛下”一样使用的是引申义。在封建王朝,朝廷大臣有事汇报给上级需通过其阁下的侍从代为转告,表面上看“阁下”是指在阁下的侍从者,但实际上是在称呼执政者。在外国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对男士这样称呼,一般是表现人们的等级观念还较强的19世纪以前尤其是中世纪的作品。现在这类词一般只有对少数政府高官用到,如“(尊敬的)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

(4)先生。古代对父兄、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的尊称。如《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先生”是指有学问的长辈。今称教师为“先生”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由于以前的老师也就是“先生”大部分为男性,渐渐地就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古时也有用于称呼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如李清照先生。另外,“先生”在现在也用于妇女称自己或别人的丈夫;在某些地区还称医生为先生。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三位贤能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实行民主推选的“()”,直至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开始了家天下的“()”。

2.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下袭击,秦始皇以大量的人力连接以前燕、赵、魏等国的长城,筑成了一条东起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县北),西到临洮(今甘肃岷县),世界上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3.中国传统的历法称为,源于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代的历法。

4.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的编订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5.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首创于。

二、判断题

1.“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2.周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3.公元221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或东吴。()

4.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5.《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6.经学,主要是指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五经之学。()

7.宋明理学属于唯物主义哲学范畴。()

8.唐代时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和尚曾通过黄道游仪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发现了卫星位置移动的现象。()

9.名医扁鹊,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10.“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他执政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三、复习思考题

1.“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请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与否。

2.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3.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道家思想与儒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称谓在现今社会是否普遍使用,意义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

5.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案例分析世博——让中华文化更精彩

2010中国旅游文化国际推广大会于2010年7月17日在上海世博园世博村隆重召开。大会旨在促进中外旅游文化交流,加强世界旅游文化合作,推广中国旅游文化品牌,用世界眼光发现与发展中国旅游文化产业。本次活动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在上海世博园世博村举办国际推广活动,成为世博会期间的国际旅游文化热议话题,成为旅游业界、旅游文化产业工作者以及中外旅游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世博园中第一大亮点便是极富中国文化魅力的中国馆。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惠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中国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高耸于上,宛如华冠;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惠泽神州。深受东方哲理思想影响的“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谓“九宫格”结构,与历史上的皇城故宫形成呼应,同时设计师借鉴了夏商周时期的鼎器文化的概念,传达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出挑前倾的斗拱则传达出了“力量”的感觉。他还透露,中国的文化思想在儒、佛、道三家融合中形成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精髓始终影响着他的设计,并最终使中国馆的鼎器造型形成了一种天地合一、上下呼应的关系,总体反映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从外观看,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中国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且容易被世界理解;而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也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处处彰显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

结合上述资料请分析:

1.上海世博会如何有效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旅游有何影响?

实训拓展

实训内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及基本精神实训目的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

发现并领悟历史文化遗迹中蕴涵的历史文化知识及精神;

提高对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的认知能力实训准备参观所在城市的一处历史古迹,寻找、发掘和体会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化知识及精神实训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景点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历史精神实训地点当地旅游景点实训小结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实训报告实训作业通过对实地旅游景点的考察,谈谈此景点旅游产品在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及精神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针对这项产品今后应怎样在打造传统历史文化上下工夫,从而在更好地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