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744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多学科,兼具历史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国旅游文化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文化支撑的作用,与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饭店管理概论等旅游专业课程,共同构成了旅游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

本教材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面向旅游企事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具备广博的历史、聚落、建筑、园林、饮食、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旅游文化知识,着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人文素养的旅游从业者,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践与研究一体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以项目为导向,体现职业性;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强化实践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多元化”的教材模式,突出开放性。

为达到这些要求,教材中设计穿插了“知识链接”等栏目,除第一章之外,其他每一章均增加了教、学、做合一的“实训拓展”,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了蓝本,改变了原来“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的状况,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拓展相结合、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拓展与职业能力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化文化为素养,化知识为行动,这不仅可以促进知行合一,而且还可实现知识传授、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本教材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旅游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以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构和序化教材内容。依据旅游职业岗位能力发展要求,教材内容序化为两个模块、十个专题内容和九个实训项目。两个模块是:基础文化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训练、课外实践训练、社会实践训练);十个专题内容是:旅游文化概述、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文学及旅游艺术;九个实训项目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及基本精神、分析地域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中国古建筑的类型与代表性建筑及其文化内涵、品鉴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园造景艺术、中国酒文化、佛教戒定慧与人生的思考、中国民俗风貌及其文化内涵、编写《地区旅游文学简明手册》和中国古代艺术,力图在技能培养中渗透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以校企合作为龙头,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先后与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旅游培训中心、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山西现代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山西榆次常家庄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景区共同开发了本教材,并由本课程团队成员与企业人士共同编写。

为了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者为本教材配备了视频资源库,制作了配套电子课件,并主持和参与了山西省精品课程旅游文化的建设。这些电子资源为情景化教学和学生实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现了教材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学生可随时通过视频影像教学资料,拓展专业知识,弥补了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

本书由王玉任主编,魏莉霞、李晋娜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六章由王玉(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编写,第二章由张燕娟(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编写,第三章由许萍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由魏莉霞(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编写,第七章、第九章由李晋娜(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景区导游部经理)编写,第八章由陈黎(太原大学)编写,第十章由张琰(太原大学)编写。全书由王玉统稿,并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审阅。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董事长贺志勇先生和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常永翔主任在百忙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本书还参考了大量书籍和网上资料,在此,向所有被引用到的书籍和资料的作者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由于本书编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