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危机与防范(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4742200000018

第18章 自然灾害与预防(4)

2.室外雷击预防

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人们在建筑物的外面时,应注意以下六个安全要点:

(1)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由于低矮的建筑物毫无例外地都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中较高的突出物,容易成为尖端放电的对象而吸引闪电过来,遭受雷击的概率特别高。

(2)不宜在大树下避雨。当暴风雨来临时,一般不具备防雷知识的人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过雨却惹来了雷击。雷电对停留在树底下的人们的危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当人的身体与大树的躯干或枝杆接触时,强大的雷电流流经树干入地时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可以把人击倒。这是因为人体与这个高电压直接接触的缘故,属于接触电压伤害。二是人没有与大树接触,但雷电流流经大树时产生很高的电压足以通过空气对人体进行放电而造成伤害,属于旁侧闪击或反击伤害。三是人虽与大树没有直接接触,也距离大树有一定距离,但由于站立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着电压差而造成伤害,即跨步电压伤害。由此可见,当暴风雨来临之际,躲进大树底下是很危险的。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如果确实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丫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把双脚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004年6月26日,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村民在4棵大水杉树下避雨时,突遭雷击,造成15人死亡,15人受伤。这即是旁侧闪击所致,当大树遭到雷击,树干各处电压骤然升高,人站在地上,与大地等电位,所以树干对人身产生电弧放电。电流经过人体的部位不同产生的伤害不同,流经心脏的大都直接导致死亡。

(3)不宜在旷野打雨伞、扛农具等。旷野中,人体本身就已经是一定范围内的突出物体,再高举雨伞等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必须记住,如果你看见闪电或听到雷声,说明你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你就应该停止行走,低打雨伞,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即使没有雨伞,也不宜飞跑狂奔,而应采取上述措施,待到雷声逐渐远去,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所避雨。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因为雷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方面是水的电导率比较高,较地面其他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是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我国农村不少村庄附近大都有一条小河,村民们常到河边进行洗衣服之类的活动,因此,在村旁小河遭雷击的报道也比较常见。

(5)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开摩托车而导致雷击伤害的人可能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摩托车的速度快,冲一冲便可避过雨淋了,其实,摩托车再快也不能快过雷电,争分夺秒也无济于事。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或是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应该尽快就近寻找有防雷安全设施的避雨场所避雨。

(6)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在雷暴天气下,不仅足球活动不宜进行,其他球类活动也应慎之又慎。高尔夫球场大都是建立在郊外空旷的山坡地上,人们在高尔夫球场活动时,不但成为该有限范围内的高大物体,而且挥舞着球棍,又使人体的瞬间有效高度增加,自然而然地成了雷电袭击的目标。从科学的观点出发,如遇到暴风雨来临,也应迅速停止比赛,以保障运动员和观众的生命安全。

当然,天有不测风云,很多情况下暴风雨说到就到了,人在野外、在水面怎么办?有三种临时性躲避的场所:一是尽可能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二是躲入很深的山洞里面;三是躲入汽车里面。如果正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如果是在大船上应躲到船舱里面。

3.雷击伤亡人员的现场急救

雷击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雷电流流经心脏导致心室产生纤维颤动。心室纤维颤动是指人心脏的左、右室壁的肌肉不规则地抽动,心脏已不能像正常时那样同时收缩,不能产生足够使血液在人体里循环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肺部和全身,因而造成人体的血液循环停止。一般情况下,遭雷击呈“假死”现象的人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在10分左右便可能死亡。二是雷电流流经人体大脑下部的呼吸中枢时,使人停止呼吸;即使雷电流不流经人体大脑的呼吸中枢,而是流经人体其他部位,也可能使胸部肌肉异常收缩而形成呼吸障碍。雷电击中人体时,雷电流虽然很大,但由于流经人体的时间只是几毫秒,往往只流经皮肤表面甚至在皮外短路。因此,当有人不幸遭到雷击时,最要紧的就是迅速抢救,通常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有一部分遭到雷击后呈现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往往可以死而复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雷击“假死”现象。一般人工呼吸的方法有三种:①口对口吹气,②仰卧压胸人工呼吸,③俯卧压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胸骨下部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当然,在实施这些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的同时,立即送往医疗机构或者及时呼叫“120”急救中心,请专业人员迅速施救才是上上之策。

灾害中的大爱与人性的光辉

1.在废墟下唱歌的小学生林浩

2008年5月12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下午,汶川地震发生了。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逃出劫难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司学拉出废墟。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透露:“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2.为了救学生而牺牲的女教师

她是一名光荣的80后人民教师,她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她的名字叫袁文婷,女,1982年9月6日出生,她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

2008年刚满26岁的袁文婷,是民主小学的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在奋力救出了十余名学生后,却因为楼房的垮塌而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她最后救出的孩子叫吴佳辉,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叫嚷:“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时袁老师的身影。

他抽泣着说:“当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功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我们只感觉地开始晃动,根本就没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只听见袁老师大声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我们当时也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只见袁老师快速地奔跑过来抱起大家就往外跑,一个、两个、三个……十多个同学被送出了教室,正当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又转身回去救其他同学时,我只听见‘嘭’的一声,楼板就掉了下来,我也被楼上的饮水机砸倒在地,当我回头去寻找袁老师的身影时,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我只看见了她的双脚和她怀里抱着的同学。”

5月12日地晚上10点过,搜救人员终于发现一块厚重的水泥板下压着的袁老师的身影,当救援人员艰难的抬走这块水泥板时,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潸然泪下:袁老师柔弱的身躯下还藏着她的学生,而此刻袁老师却因为伤重永远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袁文婷在为了救学生牺牲了,人们沉痛哀悼她。她是很美丽的女孩,她的爸爸去世得早,与妈妈相依为命。她平时挺沉默的,在关键时刻却做了让人动容的事迹。在地震来临时,她一次次地返回教室抱出孩子,自己却永远出不来了。

3.日本大地震中坚守岗位到最后一刻的女播音员

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随之而来的海啸夺走了上万人的生命。我们为逝者哀悼,也为幸存者庆幸。灾难面前,有人挺身而出,为了他人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其中就有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女播音员远藤未希。

“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这是远藤未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这位勇敢的日本女性在海啸巨浪即将侵袭南三陆町之际,通过广播通知全县居民紧急撤离,坚守岗位直至自己被巨浪卷走。

25岁的远藤未希是日本重灾区宫城县南三陆町危机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据幸存者称,在地震发生30分钟后,10米高的巨浪汹涌袭来。最后只有10人生还,他们抓住了建筑物楼顶上的无线铁塔得以获救,但其中没有未希。远藤未希的母亲远藤美惠子哭泣着说:“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把消息广播出去,职员们看见未希被海浪卷走,恐怕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居民们听到未希在广播中一直不断播送海啸警报,她还鼓励大家赶紧寻找高地躲避,直到海啸吞没工作大楼,她的声音才消失。一位当地居民在地震发生后听到了远藤未希的广播,立即拿起手机,驱车冲到了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当时红绿灯都已经灭了,街道上拥堵不堪。在车上,她回头看了看,海啸咄咄逼近,吞噬了自己的家。当她全速逃到高地之后,遇到了远藤美惠子,这位居民紧紧握住美惠子的双手说道:“我听到你女儿的广播了,很清楚。”

4.靠科学知识拯救人们的英国小姑娘

在印度洋大海啸中,一名10岁的英国小女孩仅凭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救了几百人的性命。

这位小英雄名叫缇丽,海啸来临当天,她正和父母在泰国普吉岛海滩享受假期。就在海啸到来前的几分钟,缇丽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跑过去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沙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她说她看见海面上起了很多的泡泡,然后浪就突然打了过来。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情形,并且她记得,从海水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

起初,在场的成年人对小女孩的话都半信半疑,但缇丽坚持请求大家立即离开。于是,几分钟内游客已全部撤离沙滩。当这几百名游客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已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

“噢,上帝,海啸,海啸真的来了!”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缇丽。当天,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沿岸唯一没有人员死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