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740600000019

第19章 生命未知(4)

1981年1月5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了我国第一例无痛觉的人——安徽省休宁县的女孩金晨。从她出生6个月后,才发现她没有痛感。她打针从来不哭,自己常咬破舌头和手指,尽管鲜血淋漓,也毫无痛苦;有时喝下刚倒好的开水,舌头烫得起泡,别人吓一跳,而她自己可从容地把泡皮撕下来;把脚伸到火上烤,烧烂了照样行走;骨头摔折了,医生给她接骨,她神态自若;当地医院对她进行针刺、扭捏、挤压、敲打等检验,证实她全身对疼痛毫无反应。

她给人的印象是: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在校学习成绩中等。她的父母生理正常。

如何解释上述没有痛感的现象呢?科学家们作了多方探讨,作出过种种解释。除了上述佛蒙自己的解释外,还有人认为那些人是没有痛觉神经。最近还有人提出,不知疼痛的人,主要是由于脑啡呔含量太高。

1975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休斯教授在研究猪的大脑功能时,无意中发现猪脑中有一种具有强大镇痛作用的肽类化合物。由于这种化合物来自体内,结构类似吗啡,因此取名内啡肽。据推断,无痛觉的人可能由于体内的内啡肽超过了正常人的水平。之后,国外有人用一种有对抗吗啡作用的名叫纳洛酮的药物给无痛觉的人注射,使之出现痛感,初步证实了上述推断。

但是这一结论又无法解释佛蒙脚伤的奇异愈合。

因此这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人体辉光之谜

1911年,英国医生华尔特·基尔纳运用双花青染料刷过的玻璃屏透视人体,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在人体表面有一个厚达15毫米的彩色光层。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在我国古典神话小说中就有过描述:佛祖、菩萨身上大多笼罩着五色祥云、香气四溢、红光四射,只不过人们一直把这些当做纯粹的神话。难道小说中的描写真是无根据的虚构?基尔纳的发现也只是一种幻觉吗?

1939年,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发现,在高频高压电场中,不仅人体有彩色辉光,凡是活的生物体的周围都有以一定节奏脉动着的彩色光环和光点,并且这些光图像还可以清楚地显现在所拍摄的彩色照片上。高频电场照相术的发明,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奇妙的人体辉光。

基利安夫妇还发现,这种光图像的强弱、颜色、脉动节奏和光环大小,是随被摄对象的生理状态和人的精神状态而变化的。新鲜树叶的光图像清晰明亮;而摘下的树叶如果稍放置一段时间或者被蹂坏后,光的图像就模糊变形;至于死亡的枯叶,光图像就消失了。有一次,基利安病了,他的手指光环的照片就变得模糊暗淡,和他健康妻子的手指光环照片成鲜明对照。

人体辉光照片还显示,不同部分的人体具有不同色彩;手臂青绿色,臀部橄榄色,心脏深蓝色等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相继用高科技仪器对人体辉光之谜进行了研究探测,获得了一个奇妙的发现:人体辉光照片中光晕明亮闪光之处正好是我国古代针灸图上标出的741个针灸穴位。

更令人不解的是:与基利安一起工作多年的阿达孟柯将新鲜树叶切除多达10%,但是在其辐射场摄影照片上,仍能清除地显现这被切除部分的“虚像”。

有人拍摄了用气功治病的医生和病人的手指,图像表明:病人的手指光环经治疗后光环增大,而气功医生的手指光环在一次治疗后呈现缩小。上海中医研究所的试验表明,针麻手术过程中,几乎所有病人食指尖端的光环都由密集的点状发光变为部分或全部的片状发光。

医学家们研究表明,人体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变化,出现干扰辉光的现象:癌症患者体内会产生一种云状辉光;喝酒和吸烟的人,其体内的辉光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人体辉光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有的科学家认为,辉光现象可能是人体体表某种物质与空气复合而产生的,或是一种由水汽和人体盐分跟高频电场反应的结果。但这些仍只是一种推测,辉光现象至今还是一个谜。现在国际医学界有人设想把它应用到人体保健上,如设立装置,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遥控保健咨询。运动员参赛前可以进行“辉光测试”,使教练可以及时了解其竞技状态和体力状况。总之,揭开生命辉光之谜,将由此得到生命奥秘的新信息,了解生物能量新的传递方式。目前医学家们的认识还很不统一,争论也较多,各种各样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人认为,只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人人都能成为大力士。

苏联生物运动力学专家扎奇奥尔斯基认为,人的力气大小完全取决于横纹肌群的收缩力的强弱,同时还取决于肌肉横截面的大小。只要坚持锻炼,一个人最大的拉力可达0.5吨,人们的肌肉截面会逐渐增大。在大力士身上,肌肉重量达到甚至超过体重的50%!这时,他就能举起4倍于常人举起的重量物。

苏联的另一位生理学家捷洛夫则认为,大力士成功的诀窍在于他们能产生使肌肉最大限度收缩的神经冲动,它比肌肉体积的大小更具重要性,而这一点经过训练也不难做到。

但也有人认为,大力士成功的奥秘在于他运用了一些力学原理,如“汽车压人”的节目中,大力士躺在魔术场上,脖子下垫一块木制护板,脚上着防护靴,汽车压上护板,身体的每平方厘米负载压力却只有200克,这个数据远远小于人体极限范围,演员是绝对安全的。表演滚钉板时,演员躺在钉有600~700枚钉子的钉板上,只要每枚钉子上承受的压力不超过120~150克,身体就不会被刺穿。至于远距离接住炮膛里飞出的铁球,是由于事先算好飞行轨道和速度,当铁球从炮膛里射出时,它的动能早已全部传给炮口的弹簧,因此落到演员手中的还是原来的重量。所以,像这样的大力士,任何人经训练之后,都可以达到,实在不足为奇。

恐怖症之谜

恐怖症与人在遇到偶发事件或不幸事件时所产生的恐怖感和焦虑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所谓“恐怖症”,就是人们在并不真实情况下的一种不能克制的突如其来的恐慌,其典型的症状是心悸、胸闷、气促、手心出汗、两腿发软和头昏目眩。

一般恐怖症患者在经过首次发病后,精神上便被打上了“恐怖”的烙印。有些人看到蜘蛛、老鼠会打冷颤;有人看到毛虫甚至毛线、草绳、毛豆等类似毛虫的东西也会浑身不自在;有人看到食物,便会觉得自己喉咙口有东西堵塞而患上了“吞咽恐怖症”;也有些人惧怕鲜艳的颜色,听到“血”字就会发晕;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广场恐怖症”,患者对任何“高大宽阔”的东西都会有一种恐慌感,所有这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都是神经官能失常所引起的恐惧症。

研究恐怖症已有45年历史的英国心理治疗协会主席李诺曼认为,因物体或情况而引发反常态的表现,通常可视为一种预警,它往往意味着身体有某种毛病。在忧虑缠绕于心时,周围任何事物都会染上恐惧色彩。他对一些恐怖症作了心理分析:认为害怕蜘蛛的人,则表示他真正的忧虑是怕被囚禁;不敢拉浴缸的塞子,害怕失去控制,是妄自尊大狂的典型反应;怕嗅鱼味的人,很可能有小时尿湿裤子而被别人戏谑的历史,等等。

美国全美卫生研究所研究恐怖症的权威欧迪博士发现,大多数“广场恐怖症”患者是在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后才首次发病的。这些变化包括:改变工作、离婚、家人死亡、破产、患病等等。他还发现,每天喝3杯以上速溶咖啡的人,诱发“广场恐怖症”的机会是不喝咖啡的人的10倍,咖啡因是诱发“广场恐怖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1979年,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柴恩在纽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恐怖症治疗院,其后全美各地有几百家同类的诊所出现。目前,对恐怖症主要用药物治疗、心理分析及行为治疗这三种办法。三环抗抑郁剂之类的药物可以阻止“广场恐怖症”的发作,有效率达75%左右。但这种药物一经使用后便不能中断。镇定剂也可控制生理上忧虑的症状,但都无法根治。直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未发现可以用来防止或医治其他恐怖症的药物。而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精神治疗法,并非对每一个恐怖症都有效,其原因是一些患者不敢正视自己的恐惧。而“行为治疗法”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它是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下,让患者循序地“面对”他所恐惧的东西。比如有位65岁的妇女患“电梯恐怖症”,她一生中从来不敢乘电梯。在诊所医治时,医疗人员每天陪着她到电梯里面去看看,一星期后,医疗人员又陪她在静止的电梯中坐上10—20分钟,并使她熟悉电梯中的每一样东西。又过了一个月,医疗人员才陪着她乘电梯上了一层楼。3个星期后,这位妇人50多年来第一次敢单独乘电梯了。

另外,在东方文明古国中,还有一些治疗恐怖症的独特方法,它们是印度的瑜伽疗法、泰国的“坐禅”、中国的“气功”。也许这也是东方比西方恐怖症发病率低的一个原因。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少了。

艾滋病探秘

第25届奥运会上,美国篮球队“梦之队”以其高超的、力与美完美结合的表演倾倒了亿万观众。然而,赛前曾有一些篮球队拒绝与“梦之队”比赛,最后篮联允许参赛队员戴橡胶手套参赛为妥协,平息了这场风波。其原因在于,“梦之队”拥有一位世界级球星,人称“魔术师”的约翰逊——一个艾滋病患者。

人类在不断努力,希望可以早日攻克这一“世纪瘟疫”。人们为什么如此惧怕艾滋病呢?艾滋病是人类“获得性自身免疫缺乏症”的英文缩写的汉译音。早在1981年,法国的罗森保医生首先发现了十几例病人有着奇怪的临床表现:病人在几个月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喉痛、剧烈咳嗽、腹泻、皮肤斑疹、体内脏器及脑内多个结节,最后全身衰竭而死亡。至今,全世界患者在短短10年中迅速发展,目前患病者或病毒携带者达几百万。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首例报告至今,陆续发现零散病例已达百余例。艾滋病像曾在人间肆虐许多年的天花一样,恣意地摧残着人类的生命,但它与天花无法比拟的是天花已经灭绝,而艾滋病却仍横行在人间。

最早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被医学界所公认的就是性交,由于其在男性同性恋者中发病率较高,因而曾一度成为同性恋的代名词。其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远远不止这些。目前专家们认为艾滋病传染机会最多的首推血液制品的传播,这包括血浆制品、注射用针头、手术器械等,另外还有一部分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等。

罗森保医生发现这些病例之后,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认识了这种疾病的“祸根”:他从病理组织内鉴定了一种奇怪而陌生的新的有机体。后来又有一些科学家投入了这项研究,最后终于认定此不明有机体为艾滋病病毒。当人类感染上这种病毒后,人体中的T4淋巴细胞会将该病毒杀灭,从而使人体的免疫下降甚至丧失,人类对于外界侵入人体的各种感染变得丝毫没有抵抗力,反复感染,各种毒素、细菌在人体内繁殖,最后致使人体生理机能丧失而死亡。但是人们目前能够认识到的仅此而已。至于艾滋病病毒的分离,它的基因类型、数目是什么?有多少?是如何排列的?人类会不会对其产生抗体?还一无所知。

全世界近百个国家都成立了艾滋病研究中心。1990年日本从中药甘草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经实验证明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这一消息发表后,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震动,然而,几年以后又销声匿迹了。关于抗艾滋病的报道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1986年全世界著名的艾滋病专家云集刚果,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会议,提出一个中心任务是要尽快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疫苗,像牛痘灭绝天花那样,寄希望有一种疫苗能够灭绝艾滋病。值得敬佩的是法国免疫学家丹巴尔·扎古里将自己研制出的一种疫苗注入自己身体内进行了首次接种试验,其崇高的献身精神受到了全世界同仁的首肯与赞扬。

其实艾滋病真正的病毒携带者最初并不在我们人类,而是在人类的近亲猿猴身上。在非洲有很多猿猴携带此病毒;此病最初也是由非洲传到美洲而蔓延全世界的。那么,猿猴又是怎样传染给人类的呢?这种不同种类的传播是怎么开始的呢?我们至今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我们目前所能够做到的是约束我们自己,不要吸毒,减少乱爱,保护自己。

塔兰泰拉病之谜

音乐爱好者对塔兰泰拉舞曲一定比较熟悉。塔兰泰拉舞曲是意大利的一种速度极快的三拍子民间舞曲,在19世纪的欧洲相当流行。著名的作曲家萧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罗西尼、维尼奥夫斯基等都曾写过这种无穷动式的乐曲。

塔兰泰拉舞曲起源于意大利的塔兰多海港,这个海港位于意大利东南海岸的阿普利亚地区。阿普利亚阳光酷烈,土地干燥,空气热得像从火炉里喷出来的一样。当地居民生着黑发,棕色的皮肤,敏感好动,爱发脾气,正与当地酷热的天气相适应。这个地方有一种叫塔兰泰拉的蜘蛛,被它咬过的人马上就会得一种塔兰泰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