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739800000035

第35章 信息科学探秘(3)

第一个基本准则是一切未被允许的就是禁止的。这就是说,防火墙首先封锁所有信息流,然后对希望提供的服务逐项开放。这种方法有效而实用,可以造成一种十分安全的环境,不足之处是用户所能使用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

第二个准则是一切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就是说,防火墙首先转发所有信息流,然后逐项屏蔽可能有害的服务。这种方法构成了一种灵活的应用环境,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不足之处是网络管理员的任务过于沉重,而且当受保护的网络范围增大时,安全性能降低。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没有缝隙,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防火墙,因此,防火墙的建设也必须不断地改进,才能切实地保障系统的安全。

什么是计算机“千年虫”

所谓计算机“千年虫”,指的就是计算机的2000年问题:计算机的时钟过了1999年12月31日的23点59分59秒,我们没有进入2000年,而是回到了20世纪初——1900年。人们开玩笑说,这叫做“千年闹一回”。

在早期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存储设备价格非常昂贵。节省字节就意味着节省金钱,在表示日期时,少两位数就少占据空间。于是1988年就成了88年,可以想像,到了2000年1月1日后,计算机系统只好当成1900。

计算机系统中使用两位数字来表示年份的做法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新世纪逼近,人们才突然意识问题的严重性。

专家告诉我们,计算机“千年虫”的影响范围很广,几乎所有依赖于计算机控制的系统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金融系统是遭受危害最大的部门。到2000年,银行里面的电脑认定是1900年,就会引起利息计算上的混乱,甚至自动消除所有的记录,自动提款机也可能会拒绝接受“00”年的提款卡。保险公司的电脑也可能将保险的年限算错。

电力部门的电脑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发生电压与频率方面的变化,出现用户全面停电、电器发生故障甚至烧毁的现象。

交通方面最可怕,现在,人们广泛使用计算机和电子装置来调配火车的运行、进出库、转轨,进行空中交通维护和货物运输时间安排等活动。地面以及航空运输高度依赖于全球通信。如果控制系统受到威胁,那么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个人用户也难逃劫难,千年虫有可能导致死机、文件丢失等等现象。

“千年虫”也许会给全球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专家们设计了许多方案来解决千年虫问题,但是,没有一个方案可以保证是万无一失的。当看到我们这段小小的文章时,我们的读者想必已经从媒体杂志里得知千年虫的实际影响了,我们衷心地希望人类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安然度过2000年。

什么是绿色电脑

近来,涉及到环保、健康一类的事情,人们都冠以“绿色”,诸如“绿色食品”、“绿色面料”等等,“绿色电脑”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所谓“绿色电脑”,是指具备环保功能的电脑,它的特点是省电节能、无污染、可再生、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等特点。

最著名的环保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环保署推出了一项“能源之星”计划,要求微机在待机状态时,其耗电量低于60瓦,主机和监视器各低于30瓦,凡是符合此项要求的个人电脑,均可在外壳贴上“ENERGY STAR”的标志,这就是当时所说的绿色个人电脑了。

后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自1993年10月21日起,所采购的个人电脑系统都要符合“能源之星”计划的规范。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电脑都支持“能源之星”的标准了,实际上,现在好一点的15寸显示器待机时功耗不会超过10瓦。

著名的IBM电脑公司,在世界范围的“环保热”中,率先推出了“绿色电脑”。与普通电脑相比,IBM推出的绿色电脑有其特别之处:耗电只及一般个人电脑的25%;在阳光充足的地区,能利用特别设计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供电;此外,机身以再生塑料制成,电脑报废后,可再生制作其他物品,这就减少了垃圾。

绿色电脑之所以能省电,是因为它带有一种“休眠”模式,此时CPU进入休眠状态,硬盘转速降低。现在,一般的主板都支持休眠状态了,只要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到工作命令,电脑就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电磁辐射也是绿色电脑着意克服的一个问题。普通电脑在工作时会对外界产生时强时弱的电磁辐射,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就是电磁污染,绿色电脑在防止电磁辐射污染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全金属封闭的机箱外壳等。人们往往对于电脑显示器的辐射很敏感,却忽视了主机这个大的辐射源。

随着技术的发展,绿色电脑将成为电脑发展的主流,我们可以用得上更安全、更舒适的电脑。

NC计算机和PC计算机谁是未来的主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无盘工作站的使用日趋广泛。无盘工作站也被人们称作和个人计算机(PC)相对的网络计算机(NC)。由于它没有自己的硬盘、软盘、驱动器,也没有操作系统,从而在技术上完全依赖于服务器,不但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对于用户来说,免去了软、硬件不断升级带来的烦恼。

为此,NC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1996年5月20日,世界著名的五大计算机厂商IBM、Apple,Orale,Sun和Netscape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网络计算机联盟,公布了网络计算机的技术规范,以便统一NC的各种技术指数。这一行动预示着NC正式向PC宣战,其支持者也有70多家公司。

对于电脑制造商来说,如何适应环保的潮流,关系到在市场上能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坚持发展PC的是微软和Intel两大公司,以及康柏、惠普、数字设备公司(DEC)等著名生产厂商。他们坚持的理由是:网络的传输能力太低,而通信费用又太高;网络的安全保密、数据完整及个人隐私受到威胁。这正是NC的致命缺点。另外微软公司还推出SIPC,这种简单交互式个人计算机的价位已逼近NC,同时具有高速处理器、强大的图形功能和支持网络的功能。

随着双方竞争的不断升级,双方都自称己方将是未来市场的主宰。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则面临着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选用通过服务器运行Sun公司的Java语言,同时使用多种芯片和多个操作系统;要么继续选用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和英特尔生产的“奔腾100”以上档次的中央处理器。

目前,PC的市场份额要远远大于NC,仅就硬件更新来看,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在中国这一时间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但NC的冲击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示出其足以同PC抗争的优势,所以NC也算是弄潮的英雄。根据电子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成功经验,可以预言,谁有机会获得产业标准,谁就有机会领导这一领域,并以带头人的身份向其他领域挑战。不过,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NC还是PC,也无论是那家公司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未来的个人计算机最好是能兼备二者之长,回避二者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