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739700000020

第20章 海洋与药剂(2)

现代医药研究表明,牡蛎所含的钙盐能致密毛细血管,以减低血管的渗透性。牡蛎入胃后,与胃酸作用,形成可溶性钙盐而被吸收入体内,起到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抑制神经肌牡蛎肉兴奋的作用。牡蛎醋酸提取液用不同浓度酒精分级沉淀后,所得制品为一种白色粉末。将其溶于注射用水,在小鼠感染大脑病毒后5小时,以2.5毫克/千克,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可将病鼠的死亡率由53%减少到26%。此外,从牡蛎中还可分离出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馏分物C,其对抗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生长作用。馏分物C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90~99.9%)。

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从新鲜牡蛎肉中制取精粉,用于国民保健。现在,牡蛎提取物已风行欧、美、亚、澳四大洲的许多地区。牡蛎所制成的药品已被临床上用于免疫力低下性疾病、肝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肾脏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治疗。许多孕妇和产妇,为了达到优生优育后代的目的,还用牡蛎制成的药物进行保健。

天下第一鲜——文蛤

文蛤属软体动物门的帘蛤科。北起辽东半岛,南到海南岛,我国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文蛤的资源都十分丰富。

鲜文蛤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的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文蛤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文蛤煎、炒、烹、烩,各味俱佳。做汤时,只要加上一点儿文蛤肉,汤味就会格外鲜美。

文蛤肉有滋阴利水的功能。我国古代《本草经疏》中就记载着蛤肉“止烦渴,化痰,利小便……入血除热”等药用价值。

蛤粉与清热解毒药青黛及黄芩等共同制成的中药片剂,可以治疗慢性气管炎、哮喘。蛤粉还可以和冰片、枯矾研末,外用治疗中耳炎。蛤粉与海藻、海螺、海螵蛸等组成四海舒郁丸,试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在,人们又对文蛤组织进行化学提取,发现文蛤组织提取液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蛤肝提取物——鲍灵Ⅲ,给染有白血病毒的动物使用,可使患有白血病的动物平均存活期延长。

文蛤的别名又叫花蛤、黄蛤、海蛤。与文蛤药效相似的还有青蛤、蛤仔、杂色蛤、日本镜蛤等。这些蛤类,虽然名称和颜色各不相同,但功用均相似。

科学工作者从杂色蛤组织提取液中提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对艾瘤腹水型抑制率可高达96.1%,对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的抑制率可达40-50%以上。

目前,海洋营养药品走俏国内外保健药品市场。众多的厂商竞相开发海洋营养药品,抢占市场。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的文蛤,经高新科学技术的精制,作为养阴兴阳、抗衰老、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健康保养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海药中的瑰宝——珍珠

佩带上一条华美的珍珠项链,不仅可以为你的秀色增辉,而且还有健身防病的作用。珍珠项链有防治喉炎、预防甲状腺机能亢进和清神明目的神奇功效。对于那些在经期易怒的妇女,项上那柔美晶莹的珍珠项链能调节她们的神经机能,使她们身心舒畅。

《本草纲目》记载珍珠具有镇静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治遗精白浊的功能。用珍珠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珍珠可以安神定惊。许多贵重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牛黄镇惊丸等中成药中,就含有名贵的珍珠成分。这些中成药均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在临床上用于热病引起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等引起的上述症状。

珍珠可以清热解毒。中药梅花点舌丹、珍黄吹喉散、双料喉风散中也含有珍珠粉,这些中药,主要作用为消肿止痛、解毒化腐,常用于咽喉肿痛和口舌糜烂等疾病的治疗。

珍珠可以平肝明目。珍珠粉治疗角膜炎等眼疾,有效率可达90%以上。珍珠层粉水解后制成的珍珠层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珍珠可以收敛生肌,治疗冻伤。珍珠层粉配以其他中药,可以治疗烫伤和皮肤溃疡。我国南极考察队队员们用美容珍珠霜治疗冻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用珍珠贝的粘液和成熟的生殖细胞制取的活性物质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顽症。用此注射液治疗,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珍珠有效提取物用于抗衰老治疗的效果良好。珍珠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海水珍珠粉和珍珠层粉(珍珠壳最内一层,成分与珍珠大体相同),其药用价值比淡水珍珠更胜一筹。现在许多抗衰老药均采用了珍珠的有效提取物,服用这种抗衰老药一段时间后,患者自觉疲劳感消除,体力渐增,面部和身上的黄褐斑、老年斑也日渐衰退。此外,珍珠层注射液对肝脏的解毒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参与人体各种酶的活动,都有促进作用,将其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疗效也十分显著。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软体动物生物制剂抗肿瘤的试验,发现合浦珠母贝珍珠层粉对肉瘤180有40%的抑制率,也就是说,珍珠层粉的提取物,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抗肿瘤药物。

驱虫良药——鹧鸪菜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患蛔虫病是由于人生食了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或由污染了的手指而将虫卵带入了口中。短期内如吞食了大量的感染性虫卵,8~9天后,即可出现发热、干咳、痰丝带血、过敏等症状。感染成虫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或脐周疼痛。严重感染者,则可引起营养不良、智力低下和发育障碍。当肠内蛔虫受到高热和各种刺激后,在体内窜动,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胆道蛔虫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蛔虫性肠梗阻等疾病。有时,蛔虫还会穿破薄弱的肠壁,进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患了蛔虫病,可以用西药,如肠虫清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选用藻类药物,如鹧鸪菜、树状软骨藻、海水草等进行治疗。

鹧鸪菜又叫蛔虫菜、美舌藻,是一种暗紫色的藻体。高1~4厘米,叶扁平而窄细,并有不很规则的叉状分枝。

鹧鸪菜含美舌藻甲素(又名海人草酸),美舌藻甲素是驱蛔虫的有效成分。使用鹧鸪菜煎剂后,驱虫效果高达80%以上。若将藻体有效成分经醇提取精制后服用,驱虫率可高达91%左右。服用鹧鸪菜驱虫的优点是无明显的副作用,多数患者在第二天即可排出蛔虫活虫。此外,鹧鸪菜对蛲虫、绦虫也有良好的驱除作用。

鹧鸪菜能驱虫的机理,现在一般认为是由于其有效成分——美舌藻甲素抑制了蛔虫肌肉脱氢酶。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蛔虫消化道上皮细胞里的含铁呼吸脱氢酶被还原,而失去活性。还有人认为其驱虫机理是扰乱了蛔虫的糖代谢,使蛔虫发生病态性运动兴奋,虫体随着人的肠道蠕动而排出体外。

鱼软骨的药用

鱼类分为两大主要类群:一类为硬骨鱼,一类为软骨鱼。

软骨鱼是较低等的鱼类。它们的骨骼都是软骨。头骨是由软骨颅组成的,脊索为椎骨的软性椎体所代替。软骨鱼类包括一切鲨类、鳐鱼、鲼、及银鲛等。

软骨鱼类的软骨中含有硫酸软骨素。在鲨鱼骨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可高达50~60%,而在其他动物的软骨、骨髓及血管壁等组织中的含量,均比软骨鱼类的含量为低,如牛及猪的气管中,含量仅为36~38%。

硫酸软骨素可治疗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神经痛、风湿痛、腰痛等。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用鱼软骨制成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不但可以长时间地解除疼痛,而且可以使僵硬的关节活动自如。

可治疗肝炎,如急慢性肝炎、血清性肝炎、肝硬化等,疗效较好。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的防治。硫酸软骨素能抗动脉粥状硬化和血管内斑形成鲨,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治疗作用。

每日较大剂量服用硫酸软骨素,有良好的降血压和抗凝血作用。

预防和治疗链霉素中毒所引起的听觉障碍。链霉素是最早用的抗结核和治疗鼠疫药物。在临床上还用于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急性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但因链霉素的耳毒性这一严重的毒性作用(耳鸣、听力减退、甚至发展为永久性耳聋),常常影响链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将硫酸软骨素用于防治链霉素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就可以减少和治疗由链霉素引起的这一不良反应。

还应该提到的是,硫酸软骨素易被肠道吸收而无毒性,虽连续使用,也未见出现副作用。这一优点,深受患骨关节炎,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水杨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患者的欢迎。因为阿斯匹林、水杨酸不但镇痛时间短,而且刺激胃肠道,易引起胃肠道出血和延长出血时间。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影响人体内分泌,引起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服用硫酸软骨素,就可以防止这些副作用产生。

鱼鳞也可制药

鱼鳞内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药厂经过酸化处理后,就可以从这些东西中制取出盐酸鸟嘌呤。鸟嘌呤是重要的制药原料,用它可以合成多种药物,其中主要有:

合成咖啡因。咖啡因是由茶叶或咖啡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硷。咖啡因小剂量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振奋精神、祛除疲劳、改进栉鳞盾鳞思维活动、提高工作效能。大剂量的咖啡因则兴奋脑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特别是在这些中枢因药物或急性感染中毒而处于抑制的危险状态时,作用更为显著。用鱼鳞合成的咖啡因,在医疗上主要用于对抗中枢性抑制,如因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所引起的呼吸和循环衰竭。咖啡因还可以调节大脑皮质活动,常与溴化物合用,用于治疗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感冒发烧的解热镇痛药物A.P.C,最后一个字母C,就是咖啡因这种药物的缩写。

用鱼鳞可制取抗白血病的药物。6-硫代鸟嘌呤是目前医院使用较广泛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口服,用于各类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疗效较好。此外,6-硫代鸟嘌呤对恶性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夜盲症的克星——鱼肝油

夜盲症俗称“雀盲眼”。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因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为主要发病原因的一种疾病。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疾病已逐渐减少。

维生素A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而只能从自然界摄取。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界。维生素A在肝脏、蛋黄、乳汁中含量较高。鱼类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特别是鲨鱼、鲸鱼这些海洋中的大型动物,其肝脏均可按吨计算。有一种叫作姥鲨的鲨鱼,其肝脏竟达体重的四分之一。1946年,维生素A人工合成成功。目前除了从鱼类肝脏中大量提炼鱼肝油外,也广泛应用合成的维生素A。

维生素A为什么可以治疗夜盲症呢?因为维生素A可以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所以对于夜盲症患者,只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其夜盲症自然就会很快治愈。

维生素A还可以治疗干眼病。维生素A有维持机体上皮组织的完整和健全的功能。当维生素A缺乏时,就可引起粘膜与表皮的角化、增生和干燥。其中,尤其以眼部上皮最容易受到损害而导致眼结膜上层角化、腺体细胞分泌功能降低,产生干眼病,服用维生素A,可以使患干眼症的病人痊愈。

实验证明,维生素A类化合物能抑制多种肿瘤的形成,能阻断和抑制热硝胺诱发的食道上皮癌和有机化合物导致的某些呼吸道癌症。

鱼肝油软膏中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其对皮肤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可促进伤口及各种溃疡的愈合。用它治疗感染、烫伤、鱼鳞病、慢性湿疹等疾患,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乌贼浑身都是药

乌贼俗称墨斗鱼、乌鱼,因其没有脊椎骨,虽称鱼类,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

乌贼不但食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全身皆可入药。

乌贼的内壳,药材名称为海螵蛸、乌贼骨。海螵蛸是中药店和中药房的药斗里不可缺少的常用传统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螵蛸“诸血病皆治之”。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功用。乌贼肉可养血滋阴。

海螵蛸是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药。用海螵蛸配制的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如胃痛散、胃痛丸、胃药片、乌贝散、甘乌散、灵胃冲剂、胃溃疡颗粒等,在治疗胃部疾病时,都发挥了显著的疗效。

海螵蛸是治疗各种出血的良药。我国有许多用海螵蛸治疗出血的良方。治疗胃出血,可以用海螵蛸加白芨共研细粉,内服治疗;治疗肺结核咳血,可以将海螵蛸、仙鹤草、茜草煎后服用;治疗血尿,可以将海螵蛸、生地、茯苓各等量研末后服用;对于外伤引起的出血,可以将海螵蛸、骨粉、蒲黄炭各等分研末撒布于创面治疗。海螵蛸还可用于拔牙及鼻部手术止血。医院里有一种用乌贼骨粉和淀粉制成的胶性海绵,用于拔牙后止血,一般在用后1~3分钟即可止血。这种海绵,对组织无异性刺激,用后24~48小时,海绵即被创口吸收,而且无不良反应。鼻部手术后,用这种海绵填塞伤口,海绵慢慢释放出乌贼粉而发挥止血药效。海绵中的其他成分,因在填塞后缓缓自溶,不用取出或冲洗,为此,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