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14738500000018

第18章 神秘莫测的现象(2)

景山平面图为何酷似打坐的人像?

景山是北京古皇城的制高点,后来在这里建成了“景山公园”。那么景山平面图为何酷似打坐的人像呢?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翠峰峻拔,树木蓊郁,风光秀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景山。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三千年前商朝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山上的五座亭子,为乾隆年间兴建。当时山上丛林蔽日,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该园1928年辟为公园。1987年1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之为“景山坐像”。这不是杜撰,而是通过精密的遥感技术测定的,在园林北部寿皇殿建筑群是“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眼睛眯着,面带笑容;胡须是松柏;肩、胸、手、腿是南部那座山。“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几年来,专业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但收获均微,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关于“景山坐像”有不少人表示十分好奇,通过各方面的研究景山公园期待解开其中的奥秘。后来又出现了新的说法来解释这一景象。有人认为“景山坐像”是道家养生图示。首先可以肯定“景山坐像”是道教之神而不是“大佛”。因为“景山坐像”头上戴有冠,嘴上有胡须,一手托着一手合拢于腹前,这常是道教之神的貌态。而佛,即头上无冠,嘴上也无须,手是合掌于胸前。再者可以肯定,“景山坐像”是道教真武神。一是“景山坐像”位于皇宫之北,古人讲地法天,北方是玄武水神之位,玄武即真武,二是此坐像与紫霄宫大殿所供奉的真武大帝像十分近似。坐像的头部是寿皇殿,而含笑端坐的道教真武神。头部为“寿皇”显然经过道家妙意安排。《武当修真图》日:“不灭之道,存想泥丸”。泥丸宫处在头部,既然“存想泥丸”可使人长生“不灭”,难道不就是“寿皇”吗?再如“景山坐像”不论它是平面,或者把它假设性地立起看,他可呈现的都是脚南头北和面南背北之状。按道家内功修炼的理论讲,头为上为阳,脚为下为阴,背为外为阳,面胸腹为内为阴,脚南头北和而南背北,均是以人体阴阳和大自然阴阳交合协调,以达水火相济的泰卦之状。这个推断很让人迷惑,道家为什么要将建筑设计为养生图示而却又让人不易发觉呢?有人认为,道教的经典道藏虽包含十分庞杂,但始终贯穿一个愿望——“长生不老”。道家按照“天人合一”的道义修性炼真,并力图把这种奥秘告知世人。但是,道家最讲究的是“冲虚”、“恬淡”,在清高脱尘的心理和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又不愿将“天机”廉价地送给“俗人”,所以他们便煞费苦心地在建筑布局上“暗示”众人,通过这种玄妙的方式来启示他们。说“景山坐像”是道家练功图示,还在于北京景山公园的建筑布局、方位以及建筑景点的名称都符合于道家内功修炼的术语要求,而道家修炼功的术语从来均是以隐语出现的。“景山坐像”时至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才引起人们惊奇,带着谜团去探究,其中还有不少奥秘有待人们去深入揭示其原因。

香地为什么发出奇妙的香气?

湖南洞口县山门镇清水村有一块面积五十多平方米的奇特香地,一年四季香味扑鼻,使人神清气爽。春、夏檀香味,秋、冬桂花香,但走出香地范围,就闻不到香味。这块神奇的土地如何能发出香气来呢?在我国的湖南省洞口县山门清水村西北方约两千米远山腰上的一块凹地处,发现了一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面积仅有五十多平方米左右。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人迹罕至的地方,香地上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潺潺的小溪。从表面看,这里平淡无奇,与附近地区没有任何区别,生长着与其他地方一样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土壤颜色也与周围的相同,但它却能散发出阵阵奇香。土地也能发出香味,这简直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这块香地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还得从一位采药的山民说起。一天,这位采药的山民路经此地,觉得有一种奇妙的香味扑鼻而来。他感到非常地好奇。为了查找香味的源头,他查看遍了这里所有的花草树木,但是遗憾的是,山民并没有找到答案。最后,他突然明白,原来香味来自脚下的土地。这使得他觉得非常惊奇。这样,香地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周围地区,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这片神奇的土地。好奇的人们发现,这一奇特的香味,仅局限在这方圆五十米的范围内,只要走出这香地一步,香味顷刻间就闻不到了。经过细致地调查,细心的人们还发现这里的香味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早晨露水未干时显得格外香,这种香让人非常陶醉;太阳似火的中午,则变得微香;黄昏、天阴或雨后天晴时,香味会渐渐变浓。这种随着天气以及时间变化的香地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那么,为什么这块土地会出现香气呢?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难道这块土地对时间、气候的变化这么的有感应吗?有关专家也纷至沓来,期望解开这块神奇土地的香气之谜。经过详细地研究,有关人员认为这种香味可能是由这里地下所存在的一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当这一微量元素放射出来后,同空气接触就会形成一种带有香味的特殊气体。那么这种微量元素又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随着光照强度、时间、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呢?为什么方圆百里,唯有这块土地会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呢?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也没有找到解释的答案。目前,这块神奇的香地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石龙阵

在我国河北邯郸市,人们发现了十条石龙,最中间的是一条大龙,这十条石龙排列得十分有规则。而龙头都朝向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寝,它们是古人为赵王修建的“镇陵之物”吗?从1988年至今河北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已发现了十条石龙,这些石龙大小各异,其中最长的一条经勘测长度竟达369米。这些龙依次排开,中间为大龙,左五右四,布成了有规则的“十龙阵型”。大龙与旁边小龙的间距大约在2.5米~3米之间,小龙与小龙之间间距比较小,多数几乎都是并排挨着的。为首的那条龙,龙头部分算上复原后的龙角高度为6米,宽4.3米,龙爪长3.4米,宽1.5米,龙身高约2.5米,宽约4.6米,清理出来的龙身有30多米长,这条龙就是最长的一条。据勘探两旁的其余九条龙,也都有两三百米长,只是身形要瘦小些。专家认为,这些古石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体形最大、年龄最古、石质最为奇特、石龙和传说中的龙十分相似神秘感最强的石制龙体。人们在感叹这十条壮观的石龙风姿外,更多的疑问是这里石龙是怎么出现的呢?如此庞大的石龙阵是古人们建造的吗?最先,人们主要有三种猜测:一、巨龙阵是人工修建的。有人分析说最大的巨龙的龙骨每节都有沟、槽,每节龙骨长短、厚度一致,龙骨表面还有保护层痕迹。尤其是龙骨、龙节之间,有明显的黏接材料,而旁边九条小龙与大龙都朝东北方向,布成了有规则的“十龙阵型”。这也只有人为制造才可能出现。而在古石龙东北方向1.5公里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赵王陵遗址。赵王陵是我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寝,石龙极可能为赵王陵的“镇陵之物”。但是有专家立即否定了这种说法,因为在任何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这样的一次工程。而且如果要是人工建造的,就不会只有一个龙爪,肯定是要对称的。二、海底文明说。在石龙所处的五龙岗及附近周围地区,采集到大量的都乐石岩块,以及海蛎子、贝壳等化石。距此1.5公里的赵王陵附近,也采集到许多古海底藻类、蕨类等植物的化石。由此可以证明,数万年前,邯郸姜窑一带曾是汪洋大海。随着时间推移,地层变迁,沧海桑田,因而有人推断石龙可能是“海底文明”的产物。其科技含量不亚于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三、古代巨大生物的化石。有人说这些古石龙可能是扬子鳄或者其他大型动物的化石,因为有学者提出中国龙的形象最早可能是古代的扬子鳄,而观察这些石龙,与古代扬子鳄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专家认为古石龙不是化石,因为化石的骨头不会那么薄。而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庆辰教授经过仔细研究称:石龙系天然形成。李教授说石龙形成于距今约3.5万年前,当时石龙出现的地方原是古河道,后来河道慢慢干涸,古河道中的沙子逐渐脱水、固化、收缩。而且,河道两边还掺有一些泥土,泥土的收缩率又高于沙子的收缩率。故在收缩过程中,逐渐变成中间隆起,而两边变凹的圆柱状骨头形状。石龙体上的沙体颗粒均匀,所以当它们固化收缩并断裂时,受力均匀,石龙的骨节就呈等距离断开了。而龙爪等其他部分,李教授解释说这些部分其实是古河道原本的小岔支,里面也留有沙子,沙子同古道河沙一起变化,就形成了类似龙爪的外形。另外,之所以会出现十条石龙,是因为河道总是在不断改道,平行移动,河流移走后剩下的河道堆满沙子,于是便最终形成了数条相对平行的石龙。而在大石龙身上看到的黏合物,实际上是后来的一些沙子在凝固之前渗进了裂缝中才形成的。但是为什么和这里相似的地方却没有形成巨龙阵呢?这些堪称完美的古石龙真的只是河道淤积形成的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些独一无二的古石龙呢?这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银狐洞外的“银狐”

北京房山银狐洞错综复杂,洞内有着千姿百态的石花,洞外有着高约两米的银狐,但是这里精美的“冰雕”是如何形成的却没有人说得清楚。北京房山银狐洞深100多米,这里洞连着洞,洞套着洞,又分为主洞、支洞、水洞、旱洞,这些洞上下相连,纵横交错,洞里还分布着地下河水和季节性的河流。在银狐洞内还有许多奇异的石花。如石珍珠、石葡萄、石瀑布、石枝、石花、石蘑、仙田晶花等。它们不仅形状千姿百态,数量也多得惊人。在洞内还有像菊花一样盛开着,像松柏枝叶般的石花。而且连不常见的石花形态在银狐洞也存在。为何银狐洞内会有这么多的石花呢?现在还没有科学家能够解释原因。在银狐洞外有一个长度接近两米,形似雪豹头银狐身的大型晶体。它通体洁白晶莹,还“长”满了丝绒般的毛刺,密密麻麻,长短不一,洁白纯净。这还是世界首次发现这种石花形态呢。这个“银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人认为“银狐”是由雾喷后凝聚而成的,如我们常见的枝头雾凇。也有人说丝绒般的毛状晶体是含有这种物质的水,从内部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到外部而形成的。更有人说“银狐”以及洞内石花等溶蚀物都是强磁场造成的。然而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谁也不清楚。

莫高窟的五彩佛光之谜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它也被称为东方瑰宝。莫高窟的五彩佛光,到处迷雾重重,期待着科研人员的不断解读。令全世界瞩目的艺术宝库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66年,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它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这座佛教艺术宝库,既不在繁华闹市,也不在交通要道,而是在中国西北戈壁荒漠的一个小小的绿洲之上。然而这样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艺术明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令人费解的谜团。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的清晨或我国的瑰宝——莫高窟黄昏之时,如果从敦煌城驱车沿安敦公路向东南而行,就会被几十里以外的三危山呈现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只见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巅,在日出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莫高窟的这种奇特景象,千百年引来无数人的瞩目。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是唐朝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碑文记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僧,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文中所指的山即三危山,所造的龛像,就是敦煌千佛洞最早的洞窟。对于莫高窟的佛光,科学界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三危山纯为沙浆岩层,属玉门系老年期山,海拔高度约1846米,岩石颜色赭黑相间,岩石内还含有石英等许多矿物质,山上不生草木,由于山岩成分和颜色较为特殊,因而在大雨刚过,黄昏将临,空气又格外清新的情况下,经落日余晖一照,山上的各色岩石便同岩面上未干的雨水及空气中的水分一齐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将万道金光的灿烂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另一种解释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崖前有条溪,在唐代叫“宕泉”,现今叫大泉河,河东侧的三危山与西侧的鸣沙山遥相对峙,形成一个夹角。傍晚,即将西落沉入戈壁瀚海的落日余晖,穿透空气,将五彩缤纷的万道霞光洒射在鸣沙山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这正是我们有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彩霞飞”的壮丽景象。无论是出现在三危山还是鸣沙山两个方向的所谓“金光”,都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古人由于受当时生产力的局限和宗教迷信的束缚,无法从科学上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只得用神、佛显灵来做结论,至于乐傅和尚,他为了神其佛法,显示自己的虔诚,便又有了“忽见金光,状有千佛”的玄妙说法流传于世。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然而其中还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