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4号,他发起的“永嘉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了,陈飞任会长。协会成立后陈飞带领志愿者们在楠溪江保洁、铲除“牛皮癣”、各地成立分会让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环保活动,还启动了“菜篮子进百村”等活动。
2007年9月,陈飞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了“节能减排”晚会。晚会现场,他大胆地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赠送菜篮子,受到了曾副总理的高度赞赏。
2008年开始,陈飞又根据群众的建议和需求,除了转变方式,对传统的竹篮子也进行了改良,现在送的都是可折叠式的竹篮子,让大家携带更方便。陈飞的儿子陈祥武说:“其实不管哪种篮子,当前我们推广的主要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当然也希望大家参与进来以身作则,从小做起,现在身边提篮子买菜的人比以前确实多了很多。”
2008年1月21日浙江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飞以一名农民的身份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决定抓住这个环保宣传的好机会。那次陈飞上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议,带去了56个菜篮和3000条手帕。“两会”期间,他把这些菜篮子和手帕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3000条手绢送给每位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两会”期间,陈飞又从家乡带来了3200个菜篮子,通过会务组分发给了所有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陈飞还组织了协会成员开展了瓯北镇、桥头镇、乌牛镇、平阳等地免费赠送竹篮子的公益活动,最近去了湖南张家界、深圳。
从陈飞2000年投身环保到现在已经9年了,9年的时间,全国20个省市的奔波,陈飞不仅在环保宣传上达到了普及环保知识的目的,而且也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环保的支持。多年来他执著地赠人竹篮子,目的是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环保人士到全国人大代表,陈飞的当选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变化,也透射出公众参与环保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在沙漠中植树——米启旺
米启旺,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端毛乌素沙漠地带的麻黄套村里住着的一位农民,24年来,他带领全家治沙造林27000亩,已控制流沙面积达到37000亩,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绝大部分收入及贷款都用在造林治沙项目上,先后投入近50万元,欠外债10万元,治沙造林不仅没有致富,反而让米启旺的家境陷入困境。尽管如此,他仍不改初衷,坚持治沙到底。米启旺造林治沙事迹惊动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领导,成为鄂托克草原上家喻户晓的治沙英雄。
鄂尔多斯市西部(包括鄂托克旗大部和鄂托克前旗、杭锦旗的部分)总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占鄂尔多斯市总面积的24%以上。该区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300~1500米。这里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属典型的半荒漠草原,部分地区有不少风积沙。
米启旺居住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端毛乌素沙漠地带的麻黄套村,那里居住环境恶劣,十年九旱、沙进人退,米启旺决定治沙造林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1985年,米启旺把鄂托克前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交界处的7000亩沙地承包下来开始,他带领全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到了1986年春天,他种下的柳苗有80%的发芽抽绿。在劳动实践中,他不断总结和摸索,寻找到了既省力气,又提高效率的新方法。
后来,国家农村金融政策调整后米启旺贷到9000元的贷款,他把全部的贷款都投在上了造林上。就这样,米启旺和家人含辛茹苦的劳动没有白费,流沙控制面积已有37000亩,实际造林面积已扩大到27000亩。昔日的荒沙已经变成了绿洲,而且已有三四万株的成材林,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然而,20多年来,生态环境虽然改变了,但米启旺一家人不仅没有因为植树造林致富,反倒因为植树投入欠债近10万元。市林业局领导和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考察完后指出:米启旺这种植树造林行为对他本人来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这是一场只有生态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的劳动,我们各级政府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关怀和支持。副市长杨占林望着米启旺已经成林的绿洲和那破烂不堪的住房感慨地说:“老米的这种精神,不仅要宣传,而且还要从物力和财力上支持他。”
而米启旺无怨无悔,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找到了一条合作治理、互助发展的新路子。总结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米启旺深刻地意识到在产生环保效益的同时,必须产生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让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真正为未来项目的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米启旺组织注册了二道川乡启旺治沙协会,在自身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无偿提供树苗给加入协会的农民,带动当地群众共同治沙,治沙协会已拥有会员200多户,扩大造林面积达6万亩。在整个内蒙古,米启旺种植的树木有效地保持了其所承包沙地的水资源储备。因地制宜,以林促林,以林促牧,如今米启旺的成材林不仅面积可观,而且沙柳等植物的经济收益也指日可待。
他获得首届“中国民间十大环保杰出人物”奖,由于米启旺因地制宜种植各种树木,成活率较高,初步控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了地表水资源。以林促林,以林促牧,项目规划较为科学,具有可持续性。2005年又获得第六届“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保护类三等奖。
五、民间环保“执法”者——陈法庆
陈法庆,1967年出生,原籍是浙江浦江县杭坪镇程家村。陈法庆关心环保公益事业,因环保问题屡次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他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费在电视和报纸上做环保公益广告,并首次以一个农民的名义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环保公益诉讼立法建议书》,成为一名不是执法者的民间“执法”者。
陈法庆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程家村一个农民家庭,他14岁辍学后,就做起家禽养殖和船舶运输生意,后来又生产矿山机械配件,日子过得还算富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仁和镇2.5平方千米范围内,陈法庆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有大小石矿11家,矿点密集度和年开采量居浙江省第一。但石矿开采生产方式很原始,由于各矿生产车问或露天,或半敞开式,开山炸石所产生的噪音震耳欲聋,排放和工程车运输产生的粉尘遮天蔽日。仁和一带的人们在这噪声不断的恶劣环境中生活了20余年,镇上有100多个工人得了硒肺病。
从1999年开始,陈法庆就向余杭区当地环保部门反映举报但效果甚微,污染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他决定打官司,为搜集证据,花了8000元钱买了部摄像机,在石矿企业周围连续拍了5天,拍摄了仁和镇7家石矿企业制造粉尘、噪音的现场情况。2002年6月,陈法庆将余杭区环保局告上法庭,最终陈法庆输了这桩公益官司,但这个官司经媒体广泛报道后轰动一时。再后来,余杭区环保局和仁和镇政府联合成立粉尘、噪声综合整治工作组,一举减少了80%的粉尘和噪声,使矿群附近近2万人呼吸上清洁空气。并且余杭区政府最终关停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石矿企业。政府部门也决定仁和镇的矿山到2013年全面停止开采。
粉尘污染刚去不远,陈法庆又发现流经村边的东苕溪,因船舶运输建筑石料而造成溪水严重污染。东苕溪是杭州市区和余杭区主要生活水源地,建有两个水厂取水口,流过余杭的东苕溪是跨杭州、湖州两市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杭州市的饮用水源,承担着130万居民生活饮用水。由于溪边采矿企业的污染、东苕溪航道里运输船舶的污染、溪边农民生活生产污水污染等,使这个一级水源保护区的生活饮用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十分严重。
于是,陈法庆向有关部门递交《一级水源如此保护》的情况反映书并请求整治,但没有一个部门明确答复。2003年12月12日,由于东苕溪污染问题,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浙江省环保局被陈法庆推上被告席。他希望和上次一样,达到引起各方重视改善污染的目的。这次诉讼请求法院4天后就予驳回,法院裁定:由于污染和原告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陈法庆不具备原告资格,不予受理。他通过对环保等相关法律钻研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相互矛盾。而在发达国家,法院对公民个人提起的环保类公益诉讼是立案审理的,于是他就动了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环保立法建议的念头。很快,陈法庆写了份《环境污染法律无奈——关于请求对公益诉讼等立法立案审理的建议》的报告材料,建议国家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公益诉讼进行立案审理。陈法庆和他的建议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的关注。在2005年“两会”的时候,梁从诫提交了一份《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梁从诫称,这份提案是受到浙江农民陈法庆的启发。
打官司赢不了,陈法庆就想着,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是最重要的,2004年5月6日,陈法庆在家里看电视时,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广告激起了他的灵感:尝试一下做环保公益广告?第二天,他忙带上2万元赶到杭州电视台,电视台表示可免费播公益广告,但他认为如果免费有人会认为他在出风头,对社会震撼力不大,一定要掏钱!陈法庆的环保公益广告片播出后,在杭州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支持他的行动。广告的画面非常形象:鸟语花香的青山绿水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最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画面定格为一行大字:“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落款是“农民陈法庆公益传播”。为扩大广告受众范围与影响,陈法庆决意把广告放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前后播出。
2004年5月23日,他带了5万元坐火车到北京,找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广告部说最少20万元,央视的一个编导对他这种创意肯定一番后,最终委婉地拒绝了他。回到旅馆,陈法庆异常失落。他下定决心,既然到了北京,做不成广告绝不回杭州!他又找到《人民日报》广告部主任办公室,他自我介绍表明目的后,《人民日报》决定接下这个单子,广告部负责设计的美编问他有什么具体要求,陈法庆说只有一个,广告画面要体现环保意识,旨在督促政府部门重视环保。原来开价7万元的广告最后打了6折成交。《人民日报》创刊50多年来,公民个人去做环保公益广告的,陈法庆是第一个。2004年5月28日,“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公益广告在《人民日报》第十一版刊出。
200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那天,陈法庆又拿出5万多元,开通个人环保网站“农民陈法庆环保网”,网站的宗旨是“接受全国各地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投诉并在网上公布,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予以查处、视情媒体曝光”。
2006年4月,陈法庆喜获国内首个民间环保奖——阿拉善SEE生态奖特别奖。
六、中国大学生绿色营创始人——唐锡阳
唐锡阳,1930年生于湖南汨罗。国家环境使者、著名环保作家、民间环保组织“大学生绿色营”创始人。
1952年,唐锡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分配到北京日报,任编辑、记者。1980年调北京自然博物馆创办《大自然》杂志,任主编。此后考察全国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自然保护的文章,并出版了专著《自然保护区探胜》。该书1987年获全国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被列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书目;其中《又有五只朱鹮起飞了》还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以后又相继出版了蒙古文本《天鹅之歌》和在台湾出版的《珍禽异兽跟踪记》。
1982年,唐锡阳在西双版纳考察亚洲象的时候,结识了美籍文教专家马霞,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结合了,并开始了为自然保护事业而奋斗的共同生活。
1996年两人发起和组织“大学生绿色营”,7月25日,就在大学生绿色营出发去云南拯救濒临绝种的滇金丝猴那天,马霞患食道癌去世了,唐锡阳带着马霞的叮嘱和祝福,带领绿色营的成员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远赴滇西北。他们在云南德钦县展开了1个多月的调查,在宋健和“自然之友”以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最终保住了这片原始森林和白马雪山上的滇金丝猴。由于第一届大学生绿色营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保住了原始森林及林中的滇金丝猴,更重要的是唐锡阳和绿色营找到了大学生参与环保的一种模式。于是,大学生绿色营从1996年以后一届一届地延续了下来。绿色营每年组织一次,每年选拔一批关注环保的大学生,每年选择一个环保焦点话题,每年选择一个有典型意义的地方,以实地调查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活动结束后,绿色营会以考察文集、录像作品、摄影展览和考察报告会的形式总结和展示考察成果,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更多关注。20多年来,唐锡阳除了组织绿色营的成员去考察外,还积极为环保事业疾呼呐喊,发表了数百万字的环保作品。虽然他现在已年过古稀,仍然通过著书、绿色营活动、各地巡回演讲,向公众传播环保理念。
唐锡阳从生态的角度反思人类文明,他说:“文明只是对人类而言;对自然而言,可能就是破坏,就是野蛮!”唐锡阳把自己20多年路途行进中的思索,凝结成16个字:“物我同舟,天人共泰,尊重历史,还我自然”。他把这16个字,称作自己的自然观。从这16个字出发,唐锡阳整理出自己绿色文化的基本理念,他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出:“用大自然的观点,用生态的观点去看问题。”唐锡阳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环保活动家,也是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