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36

第36章 各种花卉的养护(6)

莳养管理:盆栽宜用腐殖土或园土加草炭土作栽培基质。生长旺季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块茎和根系腐烂。一般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或全元素复合速效肥料,则叶色鲜艳。若氮肥过多,叶片上的彩斑就会褪色,影响观赏效果。施液肥时切忌玷污叶片,以免焦叶。天气炎热和气候干燥季节除每天浇水外,还要经常用清水喷洗叶片和向地面喷洒清水,以提高花卉周围的空气湿度。花叶芋较耐阴,但也需适当接受光照,家庭宜放在靠近朝南窗前光线充足的地方,夏天中午前后要拉上窗帘遮阳,防止直射日光,否则叶片易灼伤。若长期将其放置在室内阴暗的位置,叶色会变淡或失去色彩和斑纹,降低观赏价值。花叶芋一般从每年11月份开始至翌年3月为休眠期,此时应减少浇水,停止施肥。休眠期可将块茎留在花盆里,但要注意控制浇水,防止块茎腐烂,室温要保持在10~15℃之间较为稳妥,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不发芽,不受冻,有利于安全越冬。

繁殖方法:主要用分块茎法繁殖。春季结合换盆将大块茎周围的小块茎剥下,另行栽植。若块茎数量较少时,也可用消过毒的利刀将大块茎切成带有1~2个芽眼的小块,植入湿沙床内催芽,发苗生根后即可上盆。

实用价值:花叶芋叶形似象耳,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甚为美观,是室内盆栽观叶的珍品之一。用它装饰点缀室内,会把人引入优美的自然境界。花叶芋既可单盆装饰于客厅小屋,也可数盆群集于大厅内,而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案。也可作切花的配叶材料。

30.绒叶喜林芋

别名:绒叶蔓绿绒。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形态特征:常绿蔓性植物。茎粗约1厘米,从茎蔓的节上长出许多气生根。叶长20厘米,宽10厘米,叶片薄,鲜绿色,叶脉条纹清晰,是一种叶片美丽富有光泽的中型观叶植物。喜林芋属植物约有270多种,常见的观赏种还有红翠喜林芋(大叶蔓绿绒),叶片戟形,较厚,暗绿色,叶柄红色;姬喜林芋,叶卵状心形,绿色;银叶喜林芋,叶片上呈银白色;丛叶喜林芋,叶丛生,株形似鸟巢状。

原产地:南美洲的哥伦比亚。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阴湿环境,在25~32℃、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生长最旺盛。不耐干旱和寒冷,越冬室温需保持在10℃以上。

莳养管理:盆栽宜选用腐叶土和泥炭土或沙壤土混合的培养土。喜林芋类有攀缘的特性,因此上盆时要在盆中设一根支柱让其缠绕。支柱可用树橛,也可以用竹竿再捆扎苔藓或棕皮等材料作表层,让气根附在支柱上。需水量较大,生长期每天浇水一次,浇水时不仅要充分浇透盆土,而且叶片和支柱上也得喷水。每月施1~2次稀薄复合液肥或腐熟肥水,这样可使叶片光亮饱满。支柱也得保持湿润,干燥容易引起气根干枯,生长受影响,叶片萎缩。喜林芋类耐阴性较强,可常年放室内光线明亮处培养。夏季避免阳光直晒,否则易灼伤嫩叶。若长期放在室内光线照射不到的阴暗处,则植株长势衰弱,叶片少而叶色发黄,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应及时将花盆移动到阳台上或朝南窗台附近,让其适当多见些阳光。

繁殖方法:用扦插法繁殖,剪取2~3节为一插穗,插入沙床,经半个月左右即可发根。温度在20~25℃,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实用价值:绒叶喜林芋植株高大,叶色油亮,姿态奇异,富有浓厚的南国气息,是一种优秀的室内观叶植物,最适合宾馆、饭店、办公大楼等门厅、走廊拐角、电梯门前摆设。姬喜林芋叶片小,枝蔓细长,轻盈飘逸,适合家庭盆栽观赏或吊挂栽培。

31.花叶竹芋

别名:二色竹芋、双色竹芋。

分类地位:竹芋科,竹芋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25~4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缘稍波状,叶面深绿色,有光泽,沿主脉为浅绿色纹带,两侧有紫红色斑纹。夏季开花,花小,白色。

原产地:巴西。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不耐干旱高温,怕寒冷,若气温超过30℃或低于10℃,均不利于其生长。越冬室温宜保持在15℃以上,冬季宜阳光充足。

莳养管理:盆栽宜选用腐叶土、泥炭和河沙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国外多单用水藓栽植。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每天还要向叶面上喷水1~2次,以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旺季每月施1~2次腐熟饼肥水或复合肥。室内养护时宜放在朝南窗台附近,夏季中午前后要挂上窗帘,防止阳光直晒;其他季节都应让其多见些阳光,以免徒长。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为保持其优美的叶姿,可采用大的塑料薄膜罩将植株罩上,或放在玻璃箱内养护。冬季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越冬期间由于温度低,植株多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以盆土稍干些为宜。如果盆土过湿,则易造成烂根。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多在早春3~4月间结合换盆进行,可2~3个芽分为一株。近年来多采用组培法繁殖。

实用价值:花叶竹芋株形小巧,叶形、叶色优美,四季翠绿,周年可供观赏,是室内绿化装饰的良好材料。

32.孔雀竹芋

别名:蓝花蕉。

分类地位:竹芋科,肖竹芋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叶柄从根状茎长出,叶片长卵形或卵圆形,叶薄革质。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绿色相间的羽状斑纹,并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明亮艳丽,极似孔雀开屏尾羽,因此得其名。

原产地: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

生态习性: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明显膨大的关节,俗称叶枕。叶枕内是贮水细胞,具有调节叶片方位的功能。当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枕内水分饱满,叶片明显直立,表现出一派生机活力;如果温度高而湿度低时,或暴晒在阳光下,中干叶枕失去水分,则表现萎蔫无力。相反,如果温度低湿度大,则会造成烂根烂叶。因此高温高湿最利于其生长;温度降低,应相应降低湿度。入冬后要严格控制水分,以利安全越冬。耐阴性较强,在室内明亮散射光下即可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8~23℃,要求疏松肥沃的培养土。

莳养管理:盆栽以腐叶土(或泥炭土)5份、园土2份、沙土2份和厩肥1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为宜。生长季节浇水以保持盆上湿润为度。孔雀竹芋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需每天向叶面上喷水2~3次,并向周围地面洒水,增湿降温,以利其生长。生长期间每2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饼肥水或复合肥液。家庭莳养可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夏季应注意遮阴,避免强光直晒,否则易引起叶缘枯焦。冬季应放置在室内光照充足的地方,同时要注意防寒,室温宜保持在15℃以上,并控制浇水和停止施肥。北方地区冬季室内空气干燥,每天可用与室温接近的清水喷洗叶面。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

繁殖方法:主要用分株法繁殖,时间以春末夏初为好。分株时每个子株至少要保留5个叶片和较多的根系,否则会影响成活和成活后的生长发育。也可采用根茎扦插繁殖。

实用价值:孔雀竹芋株小形美,叶色华丽,叶面斑纹像是栩栩如生的开屏孔雀,具有独特的风采,装饰室内艳丽醒目,十分美丽,是观叶花卉中的佼佼者。也可进行切叶生产。

33.广东万年青

别名:亮丝草。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广东万年青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约40~60厘米,叶面暗绿色,多为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互生,有光泽。叶柄较长,中部以下鞘状。肉穗花序由下部鞘内抽出,佛焰苞绿色或淡黄。果实小球形,多为红色。

原产地:我国广东等地。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极耐阴,忌干燥和强光直射。生长适温25~30℃。冬季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温度过低时易受低温冷害。

莳养管理:盆栽用土可按腐叶土5份、草炭土2份、壤土2份、河沙1份的比例配制,生长旺季每月施1~2次含氮、钾较多的腐熟饼肥水或复合液肥,以促使植株健壮,叶片肥大。干燥季节和夏季高温季节每天浇水1~2次,春秋两季浇水要适当,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冬季要节制浇水,以免引起叶片变黄或根部腐烂。家庭莳养时可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冬春季可适当让其多见些阳光,夏季应注意遮阳,避免强光直射。夏秋季节每天可向叶面喷水1~2次,以增加空气湿度,且可保持叶面清洁,提高观赏价值。多年老株,姿态欠佳,宜重新扦插更新。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和扦插法繁殖。分株可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把茎基部分枝切开,伤口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烂,分别上盆即可。扦插要选粗壮的嫩茎,截成8~10厘米茎段,稍晾干后插入素沙中,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约20天即可生根。近年来生产上多用组培法繁殖。

实用价值:广东万年青植株潇洒,叶片翠绿清秀,质朴大方,又极耐阴,特别适合盆栽,装饰美化家庭居室、厅堂、会场等处。采用玻璃器具水养,既可欣赏四季青翠的叶片,又可看到水中根系的伸展状况,更富有情趣。也可用于作切花配叶。茎、叶入药,与肉同煮,可治热咳、咯血、大肠结热、小儿脱肛等症。

34.花叶万年青

别名:黛粉叶、斑叶万年青。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花叶万年青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亚灌状草本植物。茎粗壮直立。叶聚生茎干顶部,呈长椭圆形或卵形,浓绿色,有光泽,叶片上缀生多数不规则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如绿锦洒银,色调鲜明,奇特美观。肉穗花序直立中央。

原产地:南美洲热带。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忌干热,抗寒力低,不耐霜冻。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耐水湿,忌干旱。

莳养管理:盆栽可选用腐叶土、草炭土、园土加少量河沙配合而成。花叶万年青喜弱光,可长期置室内栽培。忌烈日及长期直射光,夏季需遮阳,最好将盆花放在室内距朝南窗台1米左右处,或阳台及屋檐下较荫蔽处。冬季放室内向阳处,让其多见些阳光。夏季浇水要充足,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并注意经常往叶面上喷水和向地面上洒水,提高盆花周围的空气湿度,以利其茁壮生长。每月可施一次稀薄液肥,不可过量。肥料过多,叶片宽大,但斑点减少或不明显。花叶万年青不耐寒,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应保持室温在15℃以上,若室温长期低于10℃,则会导致叶片变黄而脱落。越冬期间要控制浇水和停止施肥,但仍需每周喷1~2次温水清洗叶面灰尘,提高室内空气湿度。

繁殖方法: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于早春或秋末选健壮的茎干,截成10厘米左右长茎段,插入湿沙床内,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约20多天即可生根。分株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母株四周常萌生有小株,带根切下,另行栽植即可。

实用价值:花叶万年青叶片宽大,色泽明快,有多数不规则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如绿锦洒银,奇特美观,给人以丰姿多彩、富丽堂皇之感。加以四季常青,长年可供观赏,深受人们喜爱,为观叶之珍品。可丛栽供客厅、会议室、展厅等处陈列或盆栽作室内装饰。华南地区可栽培于室外的建筑物阴面,作基础种植。

35.龟背竹

别名:蓬莱蕉、电线兰。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龟背竹属。

形态特征: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节部明显,茎节上生有细长的电线状的气生根。幼叶心脏形,无孔,长大后叶片呈广卵形,羽状深裂,革质,深绿色,叶脉间有椭圆形穿孔,形似龟的背纹。佛焰苞淡黄色,革质,边缘反卷,内生一个肉穗状花序。浆果球形,成熟后可食用,其变种斑叶龟背竹,叶片上有大面积的白色斑块。

原产地:中美洲墨西哥等地热带雨林中。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怕干旱和寒冷,要求富含腐殖质而又保水性强的微酸性土壤。

莳养管理:龟背竹为耐阴植物,盆栽可常年放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夏季可放在室内北面窗台附近,并注意通风降温,避免受到强光直射,否则叶片易发黄,甚至叶缘、叶尖枯焦,影响观赏效果。盆栽用土宜选用腐叶土、园土、泥炭土加少量河沙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并加入少量骨粉、腐熟豆饼渣等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旺季每隔半月左右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薄肥或复合花肥。生长适温为20~25℃,气温降到10℃时则生长缓慢,降到5℃时即停止生长并易受低温冷害。龟背竹喜湿润环境,因此浇水要充足,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注意不能积水。与此同时还要经常往叶面上喷水,干燥季节和夏天每天要往叶面上喷水3~5次,保持花盆周围空气湿润,则叶色才能翠绿可爱。龟背竹生长较快,宜每年春季换一次盆,换盆时注意增施基肥和添加新的培养土以补充营养。如果春、秋两季放室外养护时,北方地区应于5月下旬出室,10月上旬移入室内。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2℃,防止冷风直接吹袭。冬季应减少浇水,盆土宜偏干,过湿易烂根枯叶。此时需要每隔7~10天用温水喷洗一次叶面,以利保持叶片清新光亮。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扦插法,5~9月间从老株顶端剪取约10厘米长,带有2~3个茎段的茎作插穗,插入素沙床(盆)中,放在具有散射光的地方,每天喷水2~3次,保持盆土湿润,在20~25℃条件下,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