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钓鱼技巧大全
14734700000006

第6章 好风好水好垂竿(3)

2.气温与水温对鱼的影响 我们知道,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温与鱼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和觅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热的夏季,水温30℃以上,除少数喜热性鱼类(例如草鱼、鲢鱼等)外绝大多数鱼类都藏在深水层或荫凉处“避暑”,无心觅食。严寒的冬季,水表温度很低,而水底温度相对较高,故鱼儿都进入深潭或泥层洞穴之中,处于冬眠状态,不思进食。

同时,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种类的鱼,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层。如鲫鱼的适温层为15~25℃;鲤鱼和鲶鱼为20~25℃;鳊鱼为15~30℃;鲢鱼为22~32℃;罗非鱼为20~35℃;甲鱼为17~32℃。在这个适宜的水温范围内,鱼的活动机能最强,食欲旺盛,摄食量大。当水温超过或低于这个适温层时,鱼的活动机能减弱,摄食量相应下降。一般说来,淡水鱼适宜的水温在15~25℃者为多数,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鱼儿大多数喜欢在浅水或中深水层活动。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多数鱼类游动缓慢,食量很小或停止摄食。如若水温再降低,鱼儿便潜入深水底层,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3.风力与风向对鱼的影响

风力对鱼的活动和摄食有直接的影响。刮风天气,风吹动水面,水体上下产生对流,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儿感觉舒服,显得异常活跃,食欲好,吃饵勤。

风力不能太大,以3级左右为最佳。鱼谚有云:“和风细雨,鱼儿欢喜。”如果风力很大,必然是风浪拍岸、波涛汹涌,不仅难以观察鱼讯反应,而且这时的鱼,由于感到不适和惊慌,大都伏于水底不动,无心觅食。在南方,风力达到4级,已难进行垂钓,但在北方,5级以下的风,并不影响钓鱼,再大就不行了。

当然,风丝皆无的天气,水面平静如镜,也不利于垂钓。因为一点风没有,空气难以对流,水中溶氧不足,鱼儿或者潜伏水底懒得游动,或者由于憋闷难忍而纷纷浮出水面张嘴吸氧,根本无食欲。

风向对鱼类的活动与摄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常刮东风、东南风、东北风,日夜均有利于垂钓。一般而言,春季刮东风、东南风,往往带来喜雨,既有微风,又有霏霏细雨,鱼儿欢腾活跃,食欲也好;夏季刮东风、东南风,空气湿润,人有舒适感,鱼也同样感到舒适,异常活跃,很爱吃饵;秋季是多风季节,刮东风和东南风时,水温适宜,鱼儿吃钩率高,刮南风和西南风也可以;冬季刮南风和西南风,气温较高,对促进鱼儿活动有利。

不利于鱼儿活动与觅食的风向,是春、夏季的西南风。特别是夏季刮西南风,气温高,又燥又热,不仅人感到燥热,水中的鱼儿也感觉不舒服,不爱活动,食欲也差劲,大多潜藏于水底或水草隐蔽处,懒得动弹。秋天刮西风、北风和西北风,说明天气变冷,对垂钓也是不利的。

4.水质对鱼的影响

水体的清浊,是由含泥沙的程度来决定的;水体的肥瘦,则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的多寡。这两者都对鱼类的摄食状态构成重要因素。

一场大雨过后,陆地上的泥沙与杂物冲进水体,使水体变得浑浊起来。如果水色浑而不浊,呈现淡黄色、橙黄色、青黄色、白黄色或是黄绿色、深青色,表明水色良好、肥瘦适中。鱼儿在这样的水体中感觉舒适,十分活跃,食欲也好。

如果水体呈褐色泥浆,表明过于浑浊。这样的水体,鱼儿视觉受阻,难以发现食物。大多数鱼类(主要依靠触觉与嗅觉器官觅食的如鲶鱼等除外),不习惯这种环境,便会逃往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水域之中。

如果水体绿褐色,说明水质太肥,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太高,浮游生物太多。尤其是投放人畜粪的池塘,水质过肥,微生物大量繁殖,水色变得青绿或墨绿,水面上漂浮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几乎隔断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的路。故水质过肥的池塘大都缺氧,尤以入夏以后更为突出。水中缺氧,鱼儿憋闷难受,不想吃食。在肥水中钓鱼,饵食必须对路,且优质上乘,还要选择适宜的天气与时间,否则难以奏效。

如若水体呈黑紫色,腥臭气熏天,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脂,说明污染严重,鱼儿性命朝不保夕,不可能有胃口。如若水色过清,一眼望见水底,说明水质太瘦,水体中藻类植物与微生物含量很少。太瘦的水域鱼也不会很多,况且水过清,人影竿影会把鱼儿吓跑,不敢上前索饵。

综上所述,凡纯净的水质、浑如泥浆的水体、清澈见底的水体、绿褐色的水体以及污染严重的黑紫色的水体均不适宜垂钓。

5.水体状况对鱼的影响

水的涨落,对鱼的游动、觅食有很大的影响。鱼类的本性决定鱼对水位的变化异常敏感。当水位上涨时,造成水体中原有某些食物的流失,引起鱼类的恐慌,便纷纷游向岸边觅食,生怕饿肚。同时也因为涨水使新水注入水体,水中溶氧增加,鱼儿越发显得活跃。

当水位跌落时,鱼有一种“怕搁浅”的恐惧感,便纷纷游回深水区。跌速越快,游得越快,生怕跑得慢了被“浅住”,哪里还顾得上觅食。鱼越大,这种预感越强烈,逃得越快。倒是有些小鱼儿,涉世不深,缺乏经验,边游边吃。所以落水时,特别跌落速度较快时,能钓上的也是些小鱼,大鱼极少咬钩。

水的流速快慢与鱼类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江河、湖泊与大的水库中,鱼一般在流速0.5~1米/秒的水域中活动,流速过大或过小,鱼儿都不愿呆。在江河之中,如果流速很大时,鱼儿通常在支流或河湾处游弋觅食;流速较小时,则在主流的中下游一带活动。

6.水生植物对鱼的影响

水草、芦苇、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的生存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水生植物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鱼类需要,同时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又大量吸收水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这就是说,鱼类离不开水生植物,但水生植物又会夺去一部分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入夏以后,水草茂密的池塘在黎明之前出现鱼儿浮头的情况,当太阳出来以后,这种情况又逐渐减少。这就是水生植物在夜间大量吸收水中的氧,致使整个池塘缺氧造成的。

水生植物本身是鱼类喜吃的饲料,同时在它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虫、蛾类饵食,更是鱼儿的美味佳肴。

水草等水生植物还是鱼类生育繁殖的“天然产床”。同时也是鱼儿的“避风港”;冷天到此取暖,热天来此“纳凉”;受到惊扰或袭击时,躲藏于此当掩护。此外,水生植物还有调节水温的作用,水草处昼夜温差相对要小一些,适合鱼类的需要。总之,鱼类离不开水生植物,与之有“不解之缘”。

7.时间变化对鱼的影响

鱼类的饮食起居、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正常情况下,鱼儿一天当中的“作息时间表”大致如下:零点至天亮前的1小时,为“休息”时间,基本不活动;从天亮前1个小时至日出前后,“进早餐”,这时钓浅、钓边效果强于钓中;尔后随着太阳的升高,上中层水温随之升高,鱼由浅入深逐渐向深水区回游,这期间近岸咬钩渐疏;大约于10点左右(冬天除外)潜至较深水域逗留,大约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活动范围缩小,这期间钓中、钓深强于钓边、钓浅;12点前后二三个小时,很少活动,算是“午休”;午休过后,再由深水区逐渐向浅水的岸边游动,边游边玩,碰上可口的食物也吃,但基本属于“吃零嘴儿”;到了日落前后,才是正式“进晚餐”,大吃一顿,吃饱了好回深水处休息。所以日落前后的二三个小时,是最“拿食”的时候,垂钓效果最佳;晚餐后大多数鱼逐渐由边向里收缩,直至到达深水区。如若“晚餐”未饱,收缩进程便会放慢,或者再由深水区返回近岸索食。也就是说,日落前后的上鱼高峰期过去之后,上半夜仍有钓到鱼的机会;后半夜里,绝大多数鱼类则处于“夜休”状态,少吃少动,基本不咬钩。

8.外界干扰对鱼的影响

鱼类大多数害怕惊扰,一有动静,便逃散。鱼类的听觉器官相当灵敏,岸边人的走动、喧哗,往水里抛东西,机械震动的声响,凶猛鱼类的骚扰等等,都会引起鱼群的无序迁徙,“危险”消失后,隔上一段时间,又可回复原处。还有岸边众多人影和竿影晃动,通过光的折射映入水中,也会吓跑鱼群。此外,同伙被钓或脱钩逃走,鱼运用自身的侧线发出信号“通知”伙伴赶快逃离险境。钓场上常常出现“一鱼被钓,群鱼皆逃”的局面,恐怕就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