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037

第37章 抵之道,塞、却、息、匿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者,罅也。罅者,也。者,成大隙也。始有,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芽蘖之谋,皆由抵。抵隙为道术。

【译释】

天下的万物都有自己本身生发死灭的自然法则,事物的分散与聚合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有的近在身边却无法看见,有的相距很远却很了解。近在身边不能发现的事,是因为没有详细地加以观察,距离远的却能了解,是因为回首考察过去的历史,能够验证预测未来。

所谓“”就是裂缝。裂缝,逐渐发展就变成,,就是大裂缝。小的裂缝刚出现时就有兆头,就应该从里边将它堵塞,或从外边挡住,控制住它的发展,甚至使它消失。当裂缝已扩展开了,无法堵塞时,就可以乘势取而代之,另作他用。这就是堵塞裂缝的基本原理。

当事情刚刚出现危险的迹象时,圣人就能发现,并能做到明哲保身。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辨别事物的道理,并且能制订可行的计谋,以此来辩识事物的细微征兆。事情开始露出危险迹象时,就像秋天鸟兽的毛一样细微,但任其发展下去,也能动摇大山的根基。圣人对付外界变化,防患于未然的谋略,都是从堵塞漏洞这个道理中得出来的。因此从堵塞缝隙入手解决问题,是治道处世的实用大法。

【悟语点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刚刚出现的漏洞就要想法及时加以补救,否则漏洞逐渐扩大,要堵就困难了,甚至于无法堵塞。如果漏洞大了,不能以堵的办法处理,那么就只有从根本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