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155

第155章 宁固根本革易时弊

【原文】

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悉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中一隅之说。贵清净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或推前王之风,可行于当年,有引救弊之规,宜流于长世,稽之笃论,将为蔽矣。由此言之,故知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非至精者,孰能通于变哉?

【译释】

诸子的各种学说,论述当世之得与失,可以说都洞察得很明白了。然而,其中也有不知变通的谬论,而偏好于某一种学说。尊崇清净无为学说的,将儒家的席上之谈,看做是腐儒之议;拘于名实的人,却以为老子的学说是虚诞之辞;有的人推崇古代王者之风,认为那些措施既行于当年,那么今世仍可推行,有助于匡救现在的弊端,应当流传后世。其实认真考究起来,这些理论学说都有各自的弊病。由此来说,可知有法无法应当因时而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还是不用。行动顺应当时潮流,就会大道光明。不具备聪明智慧的人,谁能懂得变通的奥妙呢?

【悟语点拨】

各种事物都具有时空的相对性,因此各种理论和学识也具有时空的相对性,某种理论在彼时行得通,在此时不一定行得通,在甲地适用,在乙地不一定适用。所以做什么事情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而论,该变通的就要加以变通。